进入2016年,经济领域最热的词,那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最受关注的可能就是“去产能”了。在供需失衡的大背景下,化解过剩产能,重新寻得供需平衡,成为煤炭行业当前脱困的核心任务。 国资委网站8日消息,6月29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了中央企业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的目标和任务。 中央企业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的工作目标是:从今年开始,用5年时间压减中央企业钢铁煤炭现有产能的15%左右,争取用2年时间压减现有产能的10%左右,使专业钢铁煤炭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电煤一体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其他涉煤中央企业原则上退出煤炭行业。 当前煤炭、钢铁行业中部分企业完全沦为靠借债维持生存的"僵尸企业"。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受资金链紧张影响,财务成本大幅上升,由于担心银行断贷、抽贷,不少经营困难企业不愿上报真实情况,甚至刻意隐瞒财务状况,形成"不确定性"风险。 目前中国决策层针对去产能开出的药方主要包括:严格控制增量;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完善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做好职工安置;通过债转股能降低杠杆率和提升再融资能力,并能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在深层次上实现产能过剩行业的重组。 期待是好的,但可以预见,上述措施在落实中仍将面临难题。试想在市场条件下,如果企业财务状况若已达到破产境地,反而要求兼并重组,具体操作是由市场还是行政手段主导?由谁出面?倘若任务又会落到国企肩上,是否有违于国企改革初衷? 面对当前困境,不妨也借鉴下欧美国家煤炭行业政策,或许会带给我们一些新的有益启示。 当年欧洲国家煤炭产业面临的挑战包括:一是生产成本高,产业竞争力比进口煤弱;二是环境制约严重,石油、核能、天然气等洁净程度更高的能源逐步替代煤炭;三是经济结构调整,钢铁、电厂等工业的用煤需求下降等。 可以说,除了我国存在的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之外,其他背景大体类似。那么,面对煤炭产业步入衰退的“下半场”,欧美国家给出了怎样的答案? 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能源经济研究处处长高剑峰表示,当时,欧洲国家的煤炭产业政策一种是以英国为代表的私有化改革,既反对公共垄断,也反对私人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经济效率;另一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产业保护思路,包括巨额补贴、提高集中度、消费保护等等。 高剑峰指出,当前中国正在推进的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绝不是、也不可能照搬照抄哪一种模式,但是,两种不同思维中的政策要素和实际后果,对今天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提供了宽频的、多元的借鉴。 对于产业保护式的德国模式。我们应借助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力促市场化改革,力争煤炭产业能够与其他强势行业具有相对平等的竞争地位。此外,对于市场化改革式的英国模式,他们的结论是,从全社会的角度看,一个竞争的煤炭市场更有利于提高全民的福利。这一点,应该对于我们避免以煤炭的视角代替经济全局的视角,有很大的启迪价值。 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态,但当前我国一些行业出现的严重产能过剩,单靠市场已经无力化解,因此要分析哪些行业过剩是市场形成的,哪些行业的产能过剩是非市场因素形成的,对"市场失灵"类过剩,政府要出台措施着力化解。 总之,今年去产能任务艰巨,但能否有效推进,不仅需要财政、金融方面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一揽子市场化改革措施的配合。 当前国内的许多僵尸企业"之所以不愿退出,主要是还没被逼到绝境,产品还有一定市场空间,资金链还没有断裂。此外,银行债务风险、就业压力、财政税收等因素,都制约着"僵尸企业"的退出,无论是企业本身,还是地方政府、银行,都想再扛一段时间。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只有果断处置"僵尸企业",才能让产能过剩行业正常发展,但在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必须厘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政府应着力化解"市场失灵"类过剩矛盾,把握好时机节点,避免行政过度干预。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