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央行连续第二天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当日有1500亿逆回购到期。对此央行表示,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暂停公开操作目的是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与此同时,人民币离岸汇率持续上升,在岸汇率也在节后补涨。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价升量不升,货政稳健不动摇 春节前后,央行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基准利率调整,先是春节前6个月和1年期MLF上调10bp,然后节后上调了公开操作利率及SLF利率。利率的上调抬高了央行对大型商行的资金成本,进而将传导至整个资金市场,最终导致市场利率的整体抬升。 虽然节后OMO+MLF到期量很大,但央行连续两日暂停公开操作,体现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不动摇。我们之前的报告也提到,“截至2月22日共有18500亿OMO+MLF到期,节前央行通过TLF解冻的约6300亿元资金将回归冻结状态。”2万亿左右资金到期对市场冲击不容小觑,央行依然暂停公开操作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虽然2月全月回笼量较大,但就这两天来看,大量资金仍未到期,可以满足当前的资金需求,所以最近几日市场整体流动性仍然十分充裕;第二,央行在资金相对充裕时不继续投放资金,也没有为即将到期的大量资金提前释放流动性,正体现了央行稳健中性的态度,最终达到防风险,去杠杆的目的。 人民币汇率上涨,后市波动仍存 内外因素作用下,人民币连续上涨。1月30日开始,离岸人民币汇率持续上涨,从1月29日的6.87上涨至2月6日的6.80。在岸人民币在春节之后也连续2天上涨,昨日收盘6.86,较上个交易日上涨0.19%。人民币上涨有两方面因素,第一是美元指数下跌的外部环境所致,如1月31日美元指数大跌0.88%,同日离岸人民币汇率上涨0.52%;第二是人民币升值引起,2月以来美元指数上升回调,同时人民币离岸汇率也持续上涨,说明此时人民币的上涨更多是内部因素导致。 货币政策更趋中性,人民币汇率短期或将走强。当前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是“去杠杆,防风险”,在具体操作上是价升而量不升,整体资金环境较去年将呈现偏紧的趋势。在此之下,资金利率的上升将传导至债券收益率的上升,中美利差走阔,前期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也将缓解。 人民币汇率上升将减轻资本外流压力。前期外汇储备与外汇占款持续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资本外流压力大,央行为稳定汇率、防止汇率快速下跌而抛售美元导致。而当前人民币汇率短期上升将减少资本外流压力,基础货币投放量更加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央行公开操作的负担。 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波动仍将持续。一方面,此次央行上调政策利率,维持货币政策中性偏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民币短期走强。从利率平价来看,人民币收紧有助夯实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但另一方面看,相较于美国经济的稳步复苏,中国经济复苏的基础相对较弱,这可能会是导致未来人民币汇率震荡的一大原因。此外,特朗普上任后针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等采取的消极姿态也印证了其对本国投资和贸易的保护主义态度,这一点对于中国的经常账户也形成一定的利空。不过,特朗普一系列新政(贸易政策、移民政策、基建投资等)的实施,在加剧国内不稳定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对美元的情绪波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 对债市而言,资金价上抬升、总量偏紧将导致债券市场利率整体上行并持续震荡。昨日国债期货低开高走,但尾盘几乎回吐全部涨幅;国债收益率大体上行,10年期国债活跃券160023报3.48%,创2015年9月以来新高,这与我们一直提到的“中枢抬升、震荡加剧”相吻合。展望后市,短期内节后到期的2亿元左右的资金仍将对债市造成不小的冲击,长期来看,国内经济复苏向好,“去杠杆”将持续推进,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不动摇,国外特朗普政策影响不定,美联储加息时点不定,债市依然是“中枢抬升、震荡加剧”的局面。我们仍坚持10年期国债利率3.1%的底部中枢,3.4-3.5%的中枢水平,并建议投资者保持谨慎。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