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来郑州的学习 各方朋友 各路神仙 真的是大开眼界 |
关于最近的棉花的消息 我发布的大多是已经验证过的信息 但是 我并不负责使用自己的逻辑来下结论 |
对于下游棉花的替代品 古浪着重提过两次 昨天有机会请教了一个棉花专家 华闻期货的王海波 终于有点明白了 |
本帖最后由 xpf_china 于 2016-9-28 08:12 编辑 向你学习。看了553的一篇文章,里面有一段这样写的:如果你研究的是供求关系,那么你的重点应该是去打造属于自己的产业链,也就是货物供销这条路,你研究的应该是那些又没接货供货渠道,又在叫嚣交易逻辑的人。很简单,消灭对手盘,期货就这么残酷。 |
调研的结论很难下 但是对于适应节奏的确大有帮助 最直接的会大致搞清楚底部区域 间接地也能搞清楚短线比较明显的节奏变化 |
给蛇哥加油 |
在期货上精确地操作是非常难的 也是目前几乎很难达到的效果 只有能够收到低价棉花的能够顺利做成仓单的套保的操作是比较稳定的 但是这个量是相对很小的 |
在这个时候 才感觉各方的数据正在慢慢揭开谜底 由于有补贴的存在 所以 市场主要节奏在于轧花厂之后的流程 轧花厂主要控制市场的比较初步的节奏变化 国内外的节奏还不够统一 向上向下短期内难以形成强共振 各方因素容易形成互相制衡的力量 唯一可以明确的是 整体行业产业链往新疆进一步转移是毋庸置疑的 由于各方因素在这个方面的合力很明显 转移速度甚至会超越一般人的认知 |
调研的结果 居然到目前只是得出了如果做多 做多的理论上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各种逻辑共振的可能性在什么时候 ~~~~~~~~ |
研究与操作其实是两件事 2014年6月30日 10:37 阅读 832 走过迷宫的人,都清楚,从A(起点)到B(终点)有无数条路可以走。实际上,研究就是确定从A到B,而操作就是这可以走的无数条的路。它们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这也注定研究与操作其实是两件事。 研究一直在作为期货操作的基础而存在,而研究所面对的市场因素是纷繁复杂的,这也注定没有深厚研究功底的研究员,必然存在分析缺陷。研究是什么,研究就是你要比别人知道的多、比别人知道的早。清楚罗杰斯指数基金和高盛基金5月底开始撤离CBOT大豆7月合约、美豆在交割第一通知日前不交割多头需清仓的人,才知道美国陈豆也是可以做空的;最早知道DDGS检验检疫出问题的人,才会在做多菜粕、豆粕市场中安全获利;最早知道印尼没有兑现在交通燃料中使用生物柴油的承诺的人,才知道油脂是不能追多的,而伊朗预算不足,其禁止伊朗队球员在世界杯上与对手球员交换球衣,既然如此,还期待穆斯林斋月棕榈油的进口消费会好到哪里呢? 要知道的多、知道的早,没有捷径可走,就是要花精力、花时间,如果指望传闻和确认的信息来赚钱,是非常可笑的。谁也不会知道“厄尔尼诺”什么时候算是真正的到来,天气会出现什么状况。由此,研究除了熟知产业链条信息以外,调研跟踪是唯一的方法。橡胶该不该买?很多人说可以买,有的人说还会跌。有的分析师可能调研一天时间,然后就写了一个报告,告诉你,你就去买,你说是他傻还是你傻?调研一个东西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它不只是看所看到的现象的描述,它更是一个需要持续做、持续跟踪的事。橡胶该不该买?你不但要清楚青岛保税区库存8、9月增加与否,也要清楚东南亚新胶供应状况,以及国内重卡等车辆市场的消费情况,这些并不是一两天的调研就可以清晰掌握的。 当前,国内期货公司研究员做不出好的套保方案,更做不出针对某一企业的方案。原因很简单,要做实用且个性的方案,必须了解客户的基本信息,要经过实际调研。或许,它所产、所需的商品,成交价可以很明确、交易量可以很清晰,但与他的利润紧密相关的各种成本,你不经过实际沟通、了解,绝对掌握不到,而基于这一点,就不会有个性化方案,而你的方案其实还是建立在众所周知的因素上,也就不会是优质的套保方案。 能够影响价格运行的核心因素,无非就是三个:基本面、技术面、权力面。就基本面而言,为什么多数研究者习惯先得出供需的结构,然后再判断价格走向?为什么忽略价格是对供需变化有很大影响的呢?商品都具有价格弹性,所以预测价格实际不是预测走向、幅度,而是预测当下价格在当下供需结构下的合理性与持久性,同时,我们要站在供需双方的角度,考量他们的机会成本与购销策略。基本面都不能清晰把握的,技术资金因素、权力政策因素就更难以把握了。比如过去两周强势的橡胶、豆油,便是资金操控带来的,而棉花疲软则是收储变直补政策带来的影响。 就市场而言,对于同一个商品的研究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分歧?其实这大多是几个错误的分析方法导致的。其一,用长(短)指标分析短(长)行情,如用波浪分析某一天行情,这一点懂得技术的很容易理解;其二,用大(小)因素分析小(大)行情,如用全球大豆供需格局分析某一季度大豆运行趋势;其三,抓不到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如大量的高价格大豆到港,究竟量与价谁更重要;其四,找到主要方面却不够坚持,这源于行情波动使自己产生自我怀疑、信心不足。 其实大宗商品的长期供需结构往往是清晰的、没有分歧的,但要落实到实际操作周期,就要看核心逻辑因素与要操作的周期是都对应、一致,这就要避免用大的因素内容去佐证小周期的行情趋势,若违反,便自然更不会抓到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操作可能呈现行情的反向状态。这也就是不能把研究与操作看做是一件事的表现之一。 与研究不同,期货操作更是一门手艺活,赚钱是要靠手吃饭,而不是靠嘴。优秀的交易员,之所以优秀,是因为研究扎实、精准,操作规范、到位。“才不足则多谋,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勇不足则多劳,明不足则多察,理不足则多辩,情不足则多仪。”怕利润回撤而减掉可以赚更多的、因不甘心而留下会损失更多的,那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节奏。 我们没有本事抓到行情的开头,也不要指望抓到行情的结尾,市场里唯一不缺的就是机会。做人就是要做自己,做期货,最重要的就是要活着。能活着,才有更多的机会,才有可能成为一段佳话,才有可能受到大家的尊敬。要活着、能活着,那是本事、是积淀,不只是精准的数理分析,不只是娴熟的操作技法。顶级的交易员,会让行情跟着自己的交易方向走;优秀的交易员,会让自己的交易跟着行情方向走;失败的交易员,则各有不同,但大多失败者,都败在“常立志,而不立长志”上,输在了把研究与操作当做了一回事,看对不难,做对却难。当然,没有永远的单边行情,操作上最重要的,并不再是精准的研究,而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操作习惯和手法,要让已有的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才有走向顶级的机会,才会永远活着。 |
第三方的鉴证 其实有很合适的第三方 可以见证这次调研 以后有机会 在郑州的时候 请过来 聚聚 |
写导读 是从另外的角度来初步总结调研的结果 不同的角度 才能匹配不同朋友的阅读习惯 才会有多一点点理解 |
对于很多国内的分析师 我认为很多人的功用只能是隔靴搔痒 不能切中要害 踩准节奏 从结论倒推 会发现他们的调研时不够充分的 是需要查漏补缺的 |
只要能够多给一个朋友有一些启发 我愿意尽我微薄之力 重新开贴梳理来龙去脉 每一次有效交流 对于我自己 都是很有意义的进步之道 |
从安徽无为到河南南阳 已经大致看清楚内地的棉花的发展情况 内地棉花的发展 甚至是轧花厂和棉纺厂的发展 估计在未来会很容易陷入困局 而已经在新疆投资的实体有可能有较大的发展 这个事实几乎已经非常有脉络的清晰了 |
我给这个帖子 取名是导读 对于我自己 是又一次梳理清楚整体的脉络 以便更好适应棉花价格波动的节奏 |
第五位发言的是河南同舟棉业投资部副总经理 赵娜娜 新形势下的棉企期现操作模式及策略 1 虽然略有怯场 但是观点也不失有新意 特别是认为指出早起认为价格越走越低的怪圈理论有可能是跟现实情况相悖的 应该是两个方向都有可能 主要看抛储政策的后期是否调整 以及市场对于相关信息的主观认定 这个发言对于我意义非凡 给我一个重要的逻辑依据 我后来找到了房地产的逻辑对照 非常有兴趣来研究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