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价从2012年开始的下跌周期至今已持续了四年,铜价也从一万美元的历史高点累计下跌了超50%。多家铜矿巨头发出了减产信号,以期推升铜价。但目前看来,铜价反弹之路仍然充满艰辛。 嘉能可超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嘉能可”),这家集大宗商品贸易和实体矿业资源于一身的大型公司,长久以来,一直活跃在市场中——无论是石油、铁矿石、烙铁、动力煤,还是铜矿,都能看到交易员忙碌的背影。 在嘉能可合并超达前,“最凶残的大宗商品玩家”是其在多数业内人士心中的形象,他不择手段,乃至违法地获取资源,有时,还会私下倒买倒卖一些资源,甚至,还会和西方政府制裁的一些国家合作。 正是这种风格,成就了嘉能可创始人、毁誉参半的“石油大王”马克·里奇,更让嘉能可40年间,从一个合伙人制的小贸易公司成长为“大宗商品市场的高盛”。但市场永远是不会撒谎的“利器”,即便是巨擘,也难逃大宗商品市场崩溃对其产生的影响。
继今年上半年财报披露有高达505亿美元的负债后,铜矿似乎又成为了嘉能可的“痛”。日前,据外媒报道,嘉能可旗下赞比亚铜矿的消息人士称,该铜矿已裁员4300人。原因是,该公司进一步削减铜产量以支撑疲软的价格。 进一步的消息披露,裁员的是嘉能可的Mopani铜矿——这是嘉能可公司旗下最主要的铜矿资源之一。一位该铜矿工会的官员也称:“公司的确开始发出裁员信件,并将继续进行。” 事实上,裁员、减产已成为业内的常态,中国铜企也不例外。12月1日,包括江西铜业、铜陵有色、云南铜业在内的中国10家铜冶炼企业签署削减铜产量声明,将把2016年产量削减35万吨。这超过了此前彭博预期的20万吨减产规模。据称,“这次减产的规模大约占到中国今年铜总产量的8.75%。”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裁员、减产,都是因为铜价的低迷造成的。”对此,一位券商的有色金属分析师对记者说,“从2008年到2012年之间,国际铜价一直在不断创出新高,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期货铜价曾站在1万美元/吨上方,但现在,才4500美元/吨。” “多数企业都无法承担得起在短短三年内铜价大幅下跌带来的风险。”上述分析师坦言,“所以,现在看到最多的就是裁员、变卖资产等。” 市场的变化,对于部分企业来说,未尝不是一次机遇。以中国企业为例,近日,A股上市公司海亮股份发布公告称,海亮股份将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龙铜管”)100%的股权,金龙股份100%的股权作价32.542125亿元,同时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32.542125亿元。 这意味着,本次交易完成后,金龙铜管将成为海亮股份的全资子公司。同时,交易完成后,海亮股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铜管制造企业。然而,此项强强合作还是从侧面显示了市场的残酷——须知,金龙铜管一度是铜深加工领域中排名第一的公司,但IPO(首次公开募股)无果加之铜行业的不景气,最终让其屈服于资本的力量。
嘉能可之变 今年3月3日晚,一片期待声中,嘉能可公布了2014财年的全年财报。报告显示,嘉能可2014财年的净利润为23.1亿美元,远好于前一财年的净亏损80.5亿美元。同时,嘉能可还宣布调高股息9%,这再次超出分析师预计,原本他们以为嘉能可会暂停向股东返还股息。 “尽管商品价格下跌,但我们仍在营销业务即嘉能可旗下商品交易部门上取得了非常好的表现,这是一台‘印钞机’。”嘉能可首席执行官Ivan Glasenberg称。
然而,“印钞机”还在,兴奋之情才过去半年时间,嘉能可的股价就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出现暴跌,并让分析师喊出了“大宗商品领域可能出现雷曼兄弟公司”的担忧。雷曼兄弟公司一度是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倒闭破产,成为危机的注脚之一。 “鉴于嘉能可的地位,及负债500多亿美元的现状,外界不得不将其联想到雷曼公司。”上述券商分析师对记者称,“嘉能可的外号一直是‘大宗商品领域的高盛’。这种转变,也说明了外界态度的微妙转变。” 但雪上加霜的是,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铜矿将成为又一个压倒公司的“稻草”。因为,嘉能可旗下的一些铜矿,正在裁员。一个对比是,去年早些时候,嘉能可还信誓旦旦地宣布铜的产量在不断增加。 日前,消息人士称,嘉能可旗下Mopani铜矿已裁员4300人。对此,赞比亚总统埃德加·伦古称,“我将会见Mopani的管理层,我不能够允许他们解雇4000多名矿工。” 即便不解雇员工,Mopani铜矿短期也难以产生效益。因为,就在早些时候,嘉能可曾宣布,旗下非洲赞比亚的Mopani铜矿和刚果民主共和国Katanga省的矿业公司均开始评估各自业务。随后,Ivan Glasenberg亲自对外界确认了“停产18个月”消息的正确性。数据显示,这将导致嘉能可非洲地区铜产量减少约40万吨。 除了停产、裁员,嘉能可还在出售铜矿资产。今年10月17日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公告中,嘉能可宣布,旗下两处全资拥有的澳大利亚Cobar铜矿和智利Lomas Bayas铜矿出售程序正式启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项资产的售卖并不在嘉能可先前宣布的20亿美元的出售计划中,而是新增的“额外计划”。 减产进行时 观察近期的市场,远不止嘉能可一家企业在处理铜矿资产。 全球最大的铜上市公司——自由港麦克米伦铜金公司10月底宣布,将把铜产量进一步削减4.5万吨。稍早前,该公司称,削减McMoRan铜矿13.6万吨铜产量,其中今年产量不变,明年预计减少7万吨,后年预计减少7万吨。同时,该公司今年9月关闭了位于美国Arizona州的一座铜矿,并削减位于墨西哥和智利两座铜矿的产出规模。 9月30日,智利第二大铜矿产商Collahuasi公司称,该公司将减产3万吨,这一减产规模相当于该公司去年铜产出的7%。Collahuasi公司为英美集团和嘉能可合资拥有的公司。 与此同时,墨西哥铜业集团也宣布,削减旗下Asarco铜矿精炼铜年产量3万吨。而欧洲第二大铜产商——波兰KGHM公司更是在9月21日就公告称,旗下加拿大Ontario省的McCreedy West铜矿将处于“维护状态”。 “中国市场也不例外。”上述券商分析师介绍,“早在去年开始,中国市场一些小型的铜矿商就相继宣布停产或倒闭了。”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12月1日,江西铜业、铜陵有色等10家铜冶炼企业联合发布了《中国铜冶炼骨干企业联合倡议书》(下称“《倡议书》”),并计划在2016年削减精铜产量35万吨。 “目前是第一阶段,统计到的数字将减产35万吨。”江西铜业一位人士对媒体称,“如果保价效果不明显,只能进一步加大减产的力度,削减亏损的产量。” “各企业就行业健康发展的原则达成共识,为统筹兼顾企业短期利益和行业中长期利益,决定短期内先关停亏损产能;中长期内,为避免重蹈其他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造成全行业亏损的覆辙,将进一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并决定未来几年不再扩大产能。”《倡议书》还称,“同时,向国家相关部门建议停止审批新增铜冶炼产能,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支持力度,并引导社会资本采取参股、控股等资本手段对行业进行兼并重组,从而保持国内铜冶炼产能总量总体稳定。” 力挺铜价拉升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市场需求不足,且国际铜价节节下跌。”对于铜企最近的一系列行动,上述券商分析师称,截至11月底的那周,伦铜6年来首次跌破4500美元/吨。 “2011年最高点时,铜价一度站稳了1万美元/吨的关口。也就是说,现在的铜价比当初下跌了60%。仅就今年看,跌幅更是达到了30%。”上述分析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介绍,“这是铜企减产的重要原因——通过减产,换回价格上涨,增加企业收益。” 对此,江西铜业副总经理吴育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铜价下跌,给全国的同行业生产经营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国内铜行业出现了大面积亏损,许多小矿都关停了。这种价格背离了铜类供需的基本面,长期这样下去,会给中国铜行业造成致命打击,不利于铜企的健康发展”。 能源专家林伯强此前对记者分析,包括石油在内的矿业公司,在制定成本时参考的都是前一年的资源价格参数,而不是当前的价格。“比如,石油公司,为何会出现大面积亏损,部分原因就是当前的开采成本依据的是去年100美元/吨的系数,这远高于目前的市场油价。”他介绍。 这意味着,铜企当前可能面临着与石油公司一样的情况——成本高于实际价格。 那么,这么多企业减产或停产,会不会让铜价重回正轨,并进一步让铜企走出低迷? 在业内人士看来,短期内,期望铜价快速回暖的确不现实。“抛开需求等因素,金融市场 并不支持铜价走强。”有分析称,“一方面,美联储可能会在这个月加息,这意味着,强势美元将继续。由于大宗商品与美元挂钩,一旦美元强势,那么,商品价格会反向下挫。另一方面,国际油价新近跌破40美元/桶,这会在心理层面对大宗商品产生影响,并进一步让商品价格下挫。” 吴育能则分析,铜价下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经济向下的压力比较大,对铜的需求在放缓。且前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了对有色金属需求的大幅增加,一些铜企加大对矿山的投入,2013年至2016年正是产能集中释放的阶段,造成了供大于求。”他对媒体说,“其次,国外一些机构认为这几年铜供大于求,所以对铜价大举做空”。 不乏乐观者 不过,市场并不缺乏乐观者。据彭博社报道,力拓旗下铜与煤矿业务首席执行官Jean-Sebastien Jacques表示,力拓越来越有信心,“到2017年至2018年末,铜市可能重现供不应求”。 “预计铜价的回涨速度可能超过其他大宗商品。就铜价而言,未来两三年,我们会看到通道底部。”Jacques称:“同时,我们预计,短期内价格仍会受抑制。” 吴育能也对媒体说,有国际权威机构研究表明,目前全球精铜市场处于基本平衡状态。“即便是悲观的机构,认为最大的过剩量也就30万吨左右。一旦我们决定减产,就会造成供应短缺。”他说,“铜价格最终还是供需关系决定的。供需关系改变了,铜的价格也会改变。只有铜价回归理性,让投资者有合理的回报。” 事实上,必和必拓CEO麦安哲此前曾在上海期间对记者直言,希望增加对中国铜矿的出口,“目前,我们对中国出口的2/3都是铁矿石的出口,铜只占对中国贸易量的1/6。铜的增长空间很大”。 必和必拓近日再次表示,计划降低铜的生产成本,并扩大产量。 该公司总裁Daniel Malchuk在演讲中表示,该公司计划2017财年将铜生产成本降至每磅1.08美元,截至2016年6月财年的生产成本预计为每磅1.21美元。 “这段时间,通过释放潜在产能,将有助于以极低的生产成本把集团的铜年产量提高至大约170万吨。”Daniel Malchuk称。 “如果看我们的铜业资产,这些资产可以运行几十年时间。因此,我们资产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今天或是6个月以后的市场状况,而是取决于未来10年或20年的状况。”Malchuk表示。 但不得不提的一个因素是:中国很可能仍会左右乐观者看法的成功与否。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Grant Sporre稍早前称,中国的铜需求增长将在所有行业全面减缓,其中影响最重大的需求恶化很可能出现在建筑、电网基础设施行业中,“在靠近今年年底期间,中国市场信心和需求有小幅复苏,可能是建立空头头寸的新机会”。
巴克莱银行分析师Dane Davis称,中国消耗了全球铜供应的约45%,“中国如果铜消费萎缩2%,从过往经验看,铜价可能会下探至3500美元/吨至4000美元/吨。如果国内需求放缓1%,将导致全球出现50万吨铜过剩,从而会导致行情下滑至5000美元/吨也许更低”。
亦为机遇期 尽管看法各不相同,但在危机中,部分企业抓住了机遇,通过合并或“连横”,成为市场中的强者。 在中国市场,近期就在铜加工领域发生了强强合并。10月28日,停牌中的浙江上市企业海亮股份通过公告确认了全球铜加工领域最大的并购案——收购原先的市场“老大”金龙铜管。
海亮股份称,“公司及中介机构已经完成对金龙铜管财务、法律的尽职调查工作,争取在11月17日之前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目前,双方还在就交易价格、过渡期安排、业绩承诺等事项进行谈判。” 11月26日,海亮股份公告称,按11.27元/股的价格向金龙铜管的李长杰(金龙铜管董事长)、周永利、冯方、冀学峰等46位自然人股东发行2亿股,购买其所持的金龙股份75%的股份,向金龙股份的法人股东渣打直投、高盛投资、海亮集团支付现金10.002125亿元,购买其所持的金龙股份25%的股份,“其中,海亮集团(海亮股份母公司)持股属于过渡性安排,故向海亮集团支付的现金对价附有对价调整机制”。 “公司拟以询价的方式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32.542125亿元,发行价格不低于9.99元/股,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3.25747亿股。”海亮股份称。 “金龙铜管具有的精密铜管生产技术、铜管销售市场,这些都是海亮最为所需要的。”有机构分析,若并购成功,可进一步增强海亮股份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占有率,且上市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不止是在国内,国际市场,同样可能成为中国企业的“货源”。据知情人士稍早前透露,中国最赚钱的黄金生产商紫金矿业和澳大利亚OZ Minerals对嘉能可将出售的澳大利亚Cobar铜矿感兴趣。 据称,力拓前首席执行官Owen Hegarty旗下的私募股权机构EMR Capital Advisors和Sandfire Resources也在与顾问沟通,并准备研究研究Cobar矿。
“紫金矿业则希望趁着矿业资产估值较低的机会寻找海外收购目标。”路透社称,今年5月,该公司花费7.1亿美元收购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刚果的矿山。 截至发稿,暂未有中国企业收购嘉能可铜矿的最新动向。但一位专家此前告诉记者,很多国际巨擘型能源企业都是在市场不好时通过“低买”建立起了自己的资产帝国,中国企业同样有机遇实现资产上的增值。记者 史燕君(国际金融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