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构部督促部分证券公司规范开展私募基金综合服务近几年来,部分证券公司围绕传统证券经纪业务延伸服务内容,探索开展私募基金综合服务。目前已有59家证券公司提供相关服务,服务私募基金产品1.25万只,资产规模合计接近8000亿元。近期,结合媒体报道情况,机构部组织八家证监局对辖区证券公司私募基金综合服务情况进行了核查,并对部分存在风险隐患的证券公司负责人采取了谈话提醒措施。从核查情况来看,证券公司向私募基金提供综合服务,有利于增强机构客户服务能力,降低私募基金经营管理成本,起到了督促私募基金规范运作、逐步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的作用,但行业实践时间较短,服务模式尚未定型,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公司认识上存在较大偏差。大部分证券公司能够围绕证券经纪业务延伸提供产品备案、交易系统、估值核算等服务。但也有一些证券公司简单认为,现有安排下投保基金公司对其服务方案出具评估意见,就是授予其包括基金托管在内的各类业务资格,因此在未经我会许可取得基金托管资格的情况下,对外宣称担任私募基金托管人,收取托管费用,与《证券投资基金法》关于基金托管人的规定存在冲突。个别公司甚至为私募期货投资基金、私募艺术品投资基金等提供所谓“托管”服务,严重偏离了证券公司围绕证券经纪业务延伸开展证券业务相关服务的初衷。二是部分证券公司过于追求“规模至上”。证券公司为获取佣金收入,热衷追求做大私募基金客户总体规模。由于行业竞争激励,个别公司在选择私募基金类服务对象时存在放松标准等问题,导致证券公司应该承担的对经纪业务客户的审慎审查等义务未得到充分履行。三是部分证券公司缺乏适当的专业人才和必要的物力支撑。大部分证券公司提供私募基金综合服务的人员由经纪条线、结算条线甚至研究条线分流而来,专业背景、从业经历较为单一,提供综合服务能力不足。部分公司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投入较少,系统多采取直接购买方式,未能根据本公司特色与客户需求持续升级,难以满足私募基金综合服务的多样化需求。我会支持证券公司借鉴成熟市场主经纪商服务(PB)模式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提供综合服务。在前期部分公司实践基础上,机构部已委托投保基金公司开展相关评估研究工作,拟适时出台《证券公司主经纪商服务指引》,将有关业务转入常规。在规则出台前,拟不再新增相关综合服务试点。现阶段,试点证券公司应当严格依法开展私募基金综合服务,秉持规范、审慎展业原则:一是正确定位,紧紧围绕证券业务延伸服务。证券公司应坚持“客户有需求,公司有能力”的原则,认真分析挖掘私募基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各类潜在投资需求,全面评估公司自身专业服务、风险控制、合规管理能力,紧紧围绕经纪、资管、融资融券等各类证券业务牌照以及可依法经营的其他业务提供服务,不断提升证券公司服务机构投资者的能力。二是于法有据,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各项要求。证券公司开展相关服务不应超出业务范围;开展基金托管服务的,应当依法取得基金托管业务资格;综合服务属于经纪业务及融资融券等业务的延伸服务,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自律规则的规定。三是恪守底线,切实加强合规管理与风险控制。证券公司开展私募基金综合服务,应当秉持审慎态度,持续提升专业能力。证券公司应当加强内部组织管理,制定明确的管控机制和流程,配备充足的专业人员,建立健全相关信息系统,确保将相关业务活动纳入公司统一的合规和风控体系范围。证券公司提供相关服务,应当进行充分的合规性审核、审慎选择服务对象,不得盲目追求业务规模,严禁以任何方式配合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等规避监管要求,或为各类违规行为提供便利。
经证监会行政许可取得基金托管业务资格的券商名单(截至2016年3月): | 序号 |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 | 9 | | | 10 | | | 11 | | | 12 | | | 13 | | | 14 | | | 1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