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商品疯多久?物价怎么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1 09:1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期原油、钢铁、煤炭等商品价格大幅回升,9月PPI结束近五年下跌,首次转正,引发市场对通胀的担忧。本轮商品疯狂的逻辑是什么?价格还能飙升多久?PPI回升能否持续?未来物价如何走?
1. 商品大幅反弹,PPI首度转正
PPI结束近5年下跌,首度转正。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9月我国PPI同比回升至0.1%,结束了长达54个月的下跌态势,首度转正。PPI同比转正一方面是由于去年基数偏低,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大幅回升。从3月开始计算,PPI已累计上涨2.4%。
从结构上来看,PPI的回升几乎全部来自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在PPI统计中,生产资料的权重占75%左右,而3月至今生产资料价格累计上涨了3.4%,对PPI的回升贡献最大。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15.5%,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推动最大,原材料工业上涨4.6%,加工工业上涨1.9%。而生活资料价格从3月至今基本走平,对PPI的整体回升几乎无贡献。
而油、煤、钢等价格大幅反弹,是生产资料价格回升的主要原因。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累计上涨40%,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经历7次上调4次下调,汽油价格累计上涨470元/吨,柴油上涨645元/吨。煤炭价格也大幅回升,山西产动力煤从去年底的400元/吨一路上升至当前的646元/吨,上涨幅度高达62%。钢铁价格指数年内涨幅也高达40%,螺纹钢价格上涨33%。经历多年熊市之后,主要商品价格大幅反弹推升了生产资料价格,是今年PPI大幅回升的主要原因。
由于生活资料价格保持相对稳定,未来PPI回升能持续多久,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生产资料价格的走势,所以接下来我们重点分析原油、煤炭、钢铁近期和未来的价格走势,并据此预测物价走势。
2. 短期供需改善,涨价难以持续
2.1 油价:限产执行艰难,价格反弹有顶
近期原油价格的大幅反弹,主要来源于限产协议等利好。9月底以来,原油价格又开始大幅反弹,累计上涨8%。一方面根据OPEC数据,原油供给过剩量从一季度时的220万桶/日下降至当前的50万桶/日,主要消费大国美国的商业原油库存也有所回落,供需状况微幅改善。但更主要的利好消息还是9月底OPEC达成的初步限产协议,OPEC国家同意将产出目标设定在3250-3300万桶/日区间(当前为3339万桶/日),同时成立技术性委员会,研究限产的实施机制。
但中长期看,油价反弹空间有限,上行有顶!第一,限产协议的效果不宜过度解读。首先,尽管OPEC初步的限产协议已经达成,但限额如何分配、能否有效落实和监管,这些关键的问题都悬而未决。而且在这一波大宗熊市中,主要产油国的经济、财政都遭受重创,各国既希望油价回升,又希望增加生产创收,目标本身就相互矛盾。例如当前OPEC各国自估原油产量都高于第三方评估值,其实就是想在限产时争取更高的生产额度,牺牲别国利益来保全自己,各国利益严重冲突也是限产迟迟难以达成一致的重要原因。
其次,从历史经验来看,OPEC单方面限产难以达到提升油价的目的。上世纪80年代,OPEC同样采取了限产保价的政策,在1981-1985年累计减产600万桶/日,但原油价格在此期间接近腰斩。原因在于OPEC缩减的产量被非OPEC国家所补充,相当于OPEC在补贴其它产油国。当前非OPEC国家中,俄罗斯加入限产难度非常大,美国原油生产更加市场化,真正做到“限产”非常困难。
第二,页岩油是挥之不去的威胁。本轮油价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OPEC拒不减产,并希望以此打压美国页岩油发展。页岩油成本平均在50-60美元/桶,如果油价上涨较多,页岩油公司扩大产能和产量的动机就会增强,对油价进一步上涨构成打压。所以长期来看,本轮油价下跌本质上是技术进步带来的能源生产成本的下降,如果供需状况没有大幅好转,仅是供需的边际改善对油价提升作用非常有限。考虑到页岩油的威胁,意味着当前油价反弹很难突破50-60美元的天花板。
2.2 煤价:供需短期错配,暴涨难以持续
本轮煤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减少供给、叠加需求短期改善,导致供需短期错配。从需求端来看,电力耗煤、炼钢等对煤炭需求短期均有改善。今年以来,基建持续发力,地产销售端火热带动上游需求回升,宏观经济得以短期稳定。在煤炭的消费结构中,占比50%的电力耗煤需求今年下半年大幅回升,6大发电集团耗煤量增速由负转正,9月份同比达到9.2%;占比30%的钢铁和建材用煤需求也出现回升,粗钢、生铁、钢材产量同比增速由负转正,9月分别达到了3.9%、4.1%和4.3%。
从供给端来看,产能严重过剩,煤企依然大面积亏损。截至2015年底,我国煤炭总产能高达57亿吨,其中正常生产及改造的煤矿39亿吨,停产煤矿3.08亿吨,新建改扩建煤矿14.96亿吨。而2015年煤炭总消费仅为37.5亿吨,考虑到未来环境问题、新能源替代等带来的需求缩减,煤炭行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即使考虑到2016年退出2.5亿吨产能,短期内产能过剩也难以缓解,截至8月底依然有1847家煤企处于亏损状态。
既然产能如此过剩,煤炭价格为何还持续飙涨呢?问题在于产量受政策影响而大幅缩减。近几年,政府陆续出台煤炭去产能政策措施,包括严禁煤矿超采,定量去产能目标等。其中今年年初出台的“276政策”(全国所有煤矿全年作业时间不超过276个工作日)被严格执行,对产量压缩尤其大。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原煤产量仅24.6亿吨,相比去年同期少生产了近3亿吨。而煤炭需求却在明显改善,导致供需短时间严重失衡。全国重点电厂煤炭库存可用天数从之前的20天以上回落至最低时的12天,国内大中型钢厂炼焦煤平均库存可用天数从15天以上回落至9天。所以尽管产能依然过剩,但政策大幅压缩产量,导致煤炭短期严重供不应求。
往前看,近期供需依然紧张,但暴涨难以持续。今年前9个月煤炭产量仅24.6亿吨,即使10-12月每月产量达到3亿吨,全年产量也仅为33.6亿吨,预计全年煤炭净进口2.5亿吨,所以全年供给约36亿吨。而2016年煤炭消费或在39亿吨,所以全年面临供需紧张的局面。而且“276政策”仅是稍作放松,超采现象依然严格被禁,三、四季度煤炭去产能又需完成年度目标,短期供需紧张局面或将持续;但政府已经在逐渐放宽煤炭生产限制,未来供给有望稳步回升。而考虑到地产调控大幅加码,下游需求明年走弱,煤炭供需或在17年显著恶化,煤价下跌的风险正在逐渐累积。
2.3 钢铁:需求长期下行,产量已创新高
年初以来钢铁价格的回升,主要也来自供需状况的短期改善。从供给端来看,今年全年钢铁去产能目标为4500万吨,而截至9月已经完成全年目标的90%。从需求端来看,地产销售端回暖拉动投资端回升,房屋施工面积增速从年初开始大幅好转,而基建投资全年维持较高增速,建筑业整体对钢铁需求回升。钢铁的另一大需求来源——汽车生产和销售增速也明显回升,2016年汽车产量增速转负为正,截至9月同比回升至12.3%。供需状况的短期改善导致钢铁价格大幅回升,钢厂的产能利用率和开工率也在今年大幅提高。
地产调控大幅加码、汽车减税即将到期,需求存在大幅回落的风险。我国人口结构决定的房地产上涨大周期已经过去,而国庆前后各地出台最严房地产调控政策,预示房地产的结构性反弹小周期也将告一段落,事实上下半年地产投资增速已经开始下滑。而今年汽车销售超预期的原因在于去年10月推出的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而这一政策将在16年底到期,17年的汽车销量也存在大幅下滑的风险。所以综合来看,预计明年钢铁需求或大不如今年。
而在钢价上涨后粗钢产量已创出历史新高,即便在去产能之后的钢铁产能依然严重过剩。从供给端来看,15年中国粗钢总产能是12亿吨,即便16年压缩了4500万吨产能,相比于8亿吨左右的需求依然是严重过剩,长期看钢铁涨价亦不可持续。
3. 通胀短升长降,货币短紧长松!
供需变化逃不开价格规律,通胀短升长降!原油、煤炭、钢铁等商品近期的涨价主要源于供需状况或供需预期的改善,但价格上涨后,供给势必会回升,即使是之前高度垄断的原油生产也受到页岩油威胁而竞争程度增加。所以尽管存在非市场因素干预市场,但价格规律依然发挥作用。再加上地产调控加码、汽车优惠到期意味着总需求存在回落压力,所以2017年工业品供需有望逆转,工业品价格以及通胀或重新回落。
流动性短期趋紧,但长期流动性趋松。短期来看三方面因素制约着中国央行货币宽松的空间:第一,政治局会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防范金融风险,防风险成为政策主基调;第二,随着美联储加息渐进,美元走强,人民币贬值压力不断增大,稳定汇率动机增强;第三,低基数叠加PPI回升,导致4季度通胀存在反弹风险。综合来看,降准或继续延后,而逆回购期限的拉长意味着短期资金成本的上升,年底前资金或持续偏紧。但地产调控加码加剧经济下行风险,也意味着资金需求长期趋降,流动性长期趋松。


华尔街见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建议使用1024*768分倍率、IE6.0以上进行访问,低版本IE将不能正常浏览 所版权所有 @2001-2006 中国期货协会 CF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471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604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3号同泰大厦C座八层 邮编:10014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