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芝商所核心基准产品的交易活动很明显地继续向东方扩散。尽管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但这种延伸趋势自年初已经开始。重要的是,芝商所三季度交易数据显示,其亚洲时段的绝对成交量及在全球交易量中的比例均稳步上升。因此,我们认为芝商所亚洲时段的交易量规模已经足够大,市场参与者再无需担心因在标准交易时段外交易而处于劣势。
虽然中国和其他亚洲经济体的GDP增速放缓,但他们的重要性却与日俱增。我们应该认识到,虽然中国目前经济放缓,但这种放缓是基于更庞大的经济总量。据MATthews Asia的投资策略师Andy Rothma分析,2016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年化增长率为6.7%,但其实现的经济净增量和5年前增长率为10.1%时是一样的。
对于不断变化的亚洲格局,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其消费能力增加了多少。2007年以来,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已经增加了3倍。
再看芝商所的数据,截至9月30日,芝商所12种旗舰合约中有7种在亚洲时段的日均交易量实现了增长。原油轻质期货是表现最突出的商品之一,其日均交易量达143615份合约,同比增长46%。黄金交易量也有大幅增长,日均交易量较上年同期增加17717份合约。
成交量增加是好消息,有助于形成自增强循环,吸引市场参与者并提升价格发现效率。在买卖价差不断收窄的亚洲交易时段(正在向标准交易时段看齐),这一点很明显。
货币期货的亚洲交易量也有显著增长,意味着在市场动荡难测时,货币期货是很有价值的对冲工具。9月,日元和英镑的亚洲时段交易量年同比急剧增加。日本银行在一季度开始实施负利率,二季度英国退欧事件引发了更为剧烈的宏观波动。在今年的大部分时间,市场似乎一直保持了这样的趋势。
应该注意,2015年12月以来,作为全球交易的一部分,亚洲日元期货交易一直呈上升趋势。
澳元合约交易量在上半年增加,这是由于1月交易量暴增所致,当时亚洲交易时段交易量占全部交易的50%以上。三季度,交易积极性已经减弱,日均交易量基本稳定,大约是全球日均交易量的三分之一。
就欧洲美元期货和期权而言,客户使用的各种策略也能反映出亚洲时段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由价差驱动的欧洲美元期货日均交易量已经增加至13304张合约,大约占全球交易量30%。而涉及转换/反转套利策略的合约占全球交易量的21%,基于期权的蝶式套利合约占39%,垂直套利合约占41%。
亚洲时段的农业商品合约交易量也在提速。2016年二季度以来,大豆期货合约呈上升态势,三季度内,平均全球占比已接近8%。玉米合约受到更多关注,三季度亚洲交易量全球占比接近6%。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类合约交易量在二季度均出现暴增,大豆合约全球占比14%,而玉米合约占比飙升至约11%。
亚洲市场成熟的另一个表现是,其主要合约对价格动态的影响程度。例如,5月至7月,西得克萨斯中质油期货交易在亚洲时段产生了46%的最高价和最低价。最高买价和第二高买价与卖价之间的价差不断收缩,与此同时,交易委托蜂拥而至。
亚洲交易时段的重要性还可以从其对传统合约关联性的影响窥见一斑。例如,4月至9月,澳元和10年期国债(0.00,0.000,0.00)、E-迷你标准标普500期货和欧洲美元以及铜和日元之间的关联性增加,而这些合约均在亚洲时段交投活跃。
市场波动是亚洲部分合约交易量陡增的原因之一,但这些变化也是结构性的,交易量的激增也因为该地区的市场参与者数量不断增加。
预计亚洲的重要性会继续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并会反映在交易活动中,即使中国的增长模式已经调低速度。亚洲的交易量增长是一种趋势,这种趋势还会继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