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佛者怎样入门 ——发菩提心,学三大尊
一、树立正信
学佛的过程是“信、解、行、证”。学佛的首要大事,就是要有“正信”。“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有了正信,才能有正解;有了正解,才能有正行;有了正行,才能有正证。信、解、行、证,四满成佛,也可以说,“信满成佛”。因为正信是正解、正行、正证的一个总因。所以佛教常说“信为德源功德母”。佛教讲的信,不仅是一个理上的信,而且也是一个事上的信;不仅是个心上的信,而且是一个身上的信。这从事上和理上说信,正是佛教说信的特点,也是讲信的特殊之处。所以显教说“信满成佛”,密教就说“信即是行”。正因为“信即是行”,所以入门的正信,显得特别的重要了。
正信的内容,就是佛法的“般若”,般若就是佛法,佛法就是般若。一切事物不管是哲学、科学,只要契合般若,就是佛法;不契合般若,哪怕是佛教自身的教理仪式,也不是佛法。所以,只有佛法的真实义,才不是迷信而是正信;不符合佛法真实义的,没有一件不是迷信。因此,佛法本身就是破除迷信的。但自佛教传播佛法以来,特别是近代以来,却反把弘扬佛法真实义的正信佛教当做“迷信”来破除,这确是人间的真实颠倒,可以说是共业中的“公共无明”,是最大的“无明”。
但是,能按正信的旨意向入门初学的人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修学方案来,以便由正信而正行,这是一个看似不难而实际很难的一个难题,也是佛教长期困惑而没有完全解决好的一个难题。时至现代,难度更大。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法门,从何说起。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长老大德,有多少弘法利生的菩萨,想从许多法藏中找出一种教授初学的方法。也不知有多少这方面的著作特别是晚近以来,入门、指南、“三字经”“ABC”之类的书,数不胜数。好的也确实不少;因为当机不同,也难求得完全统一。所以直到现在也仍然没有一种显明的方法可以因袭用来教授初学。何以教初学佛者?这是现今佛教界一个迫切的需要。先启正信,破邪显正,扫除入门的障碍,回想50年前,我的师长们经常碰到这个难题,比如他们对我这个初学者,当时何以教导?我把这个方法归纳陈述一下,看来还是一个至简至要的行持标准,也是一个切实可行的修学方案。可作为难题的一个应急回答,看能否满足这方面的需要否。
二、学佛先学菩萨
学佛须先学菩萨。佛与菩萨是两种不同的境界,佛是菩萨的果德,菩萨便是佛的因行。佛是由修菩萨行而成无上正翟积觉的。一切经中所说的菩萨,大都是代表佛的一体,也就是表示佛的一方面。比如:释迦有八菩萨,药师有八菩萨,弥陀有八菩萨,各各八菩萨即是各各佛之八分,分之则八,合之则一。八之与一,原无所异。不过,合之为一,则境界微妙,非言思所能及;分之为八,则境界分明,为人们所易解。所以,未说佛先说菩萨,学佛便先学菩萨。
由佛八分而有八菩萨。若是二分,便也可仅称二菩萨。所以,诸佛之前各有肋士,如:释迦之文殊、普贤,药师之曰光、月光,弥陀之观音、势至。这二分的菩萨,实各摄八分之四。因此,二菩萨中之文殊、普贤,与八菩萨中之文殊、普贤,他们所代表的佛德之量有异。就着简单方面来说,我们学佛,首先直学文殊、普贤二菩萨是。
三、学菩萨先学大三尊
其次,还必须明确,学菩萨又当先以利他为主。本来菩萨发心,即在利他;菩萨修行,也在利他。若是发心而非利他,便非菩萨;修行而非利他,也非菩萨。“利他”一义,在菩萨道中,要算是一种根本条件。而一切菩萨里面,最能代表这一意义的,莫过于三十二应的观世音菩萨。因此,我们要学文殊、普贤的菩萨境行,还得从观音菩萨学起。将自己先立于观音菩萨的地位,以利他一义作为基础,然后去学文殊的大智、普贤的大行,自然就圆成了菩萨道。如若不然,那大智大行也学不上了。请看《心经》里面,所说的都是文殊的大智门,而那行深般若的,却就是观自在菩萨。可见要学文殊、普贤的菩萨境行,必须先学观音菩萨,那才有成。所以,我们学佛应先学文殊、普贤、观音三菩萨。
三藏中说这三位菩萨法门的经典,就是最流行的三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是最为简易而最便于一般初发心的菩萨受持修学的。
文殊——大智——《心经》
普贤——大行——《行愿品》
观音——大悲——《普门品》
这三部经,都极简短,易于入门,宜于初学;既没有高深繁杂的弊病,也没有取小失大、取偏失全的弊病;并且圆通大小乘,圆融显教,圆满世出世法,是一个至简至要的行持表准。
四、发大菩提心
我初学佛,我的师长便教导我这个至简至要的行持标准。明确这个标准之后,我的师长还教导我进一步发菩提心。因此我在此也进一步劝发菩提心。我说这句话,也许会有人大不以为然,他说:“我们既然学佛,老早就发了心,难道还待你来劝吗?”我这个劝,自然是劝那些初学未发心的人。不过,也有些自信为已发心的人,对于这个菩提心的意义,并没有透彻的了解,或者,他虽然发了心,还不能算是菩提心,也未可知。因此,我来一劝,劝是劝请,不敢贡高我慢。况且从深一层说,那真实发了菩提心的境界,实在也是很高的。所以《大曰经》里面说:“菩提心为因”。如说:
“越百六十心,生广大功德。其性常坚固,知彼菩提心,无量如虚空,不染污常住,诸法不能动。本来寂无相,无量智成就,正等觉显现,供养行修行,从是初发心。”
“真言门修行菩萨,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由他劫,积聚无量功德智慧,具修诸行,无量智慧方便皆悉成就,天人世间之所归依,出过一切声闻辟支佛地,释提恒恩等亲近敬礼,。。。。。。如是初心,佛说成佛因故。于业烦恼解脱,而业烦恼具依,世间宗奉,常应供养。”
如若真发了菩提心,我想将这种超越二劫瑜伽行的真实初发心的境界来印证,可能会乐许我这一劝吧。
劝发菩提心,从上诸圣诸贤,实在已经也说得不知多少。除了如来亲说的经典外,那些专显“发菩提心”一义的著作也是多不胜数。现举几种常见的著作如下:
(一)龙猛菩萨造金刚瑜伽中发菩提心论;
(二)天亲菩萨造发菩提心经论;
(三)慧沼大师撰劝发菩提心心集;
(四)法藏大师撰华严发菩提心章;
(五)潜真大师述菩提心义;
(六)省庵大师撰劝菩提心文。
如上著作,实已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从上诸圣诸贤,说得实在不少。可是,这个菩提心含义过多,历来专著,不是义理太深广,便是文字太艰晦;并且各宗各派,各有说法,名相参差,不易会通。突然一问:“菩提心是什么?”若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的人,一时还难以简明回答。我信师长所教,还想从简明方面再说一说这个菩提心。
菩提心是什么?从字义上说,旧译菩提为“道”,那契于真道之心,便是菩提心;新译菩提为“觉”,那契于正觉之心,便是菩提心。
但如何才算得契于真道、契于正觉呢?这便有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心要广大。必须普度一切众生,犹如己身,不复滞于偏小的我见。
第二个条件——心要深妙。必须上求无上佛道,深悟法性,不复陷于卑劣的迷情。
第三个条件——心要凝定。必须安住真如实相,长保圆明,不复驰于散乱的妄念。
我们果然能使这个心,广大而不偏小,深妙而不卑劣,凝定而不散乱,具足这三个条件,便算得契于真道,契于正觉,便算得是菩提心。
我下面略引各宗派的说法,将他们配合这三个条件,一方面可以证明师长的教导是有传承,一方面也可以汇集先贤的说法而加以会通。
心要广大 心要深妙 心要凝定
[三学]戒学 慧学 定学
[三德]大悲 大智 大定
[三观]假观 空观 中观
[三谛]俗谛 真谛 中道谛
[三心]回向发愿心 深心 至诚心
[三门]表德门 遮情门 不二门
[三空]生空 法空 俱空
[三部]莲花部 金刚部 佛部
[三尊]观音 文殊 普贤
我们还可以纵横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从横的说,三个条件乃是一体,不过在一体上有三种行相。我们要知道这个心,愈广大便愈深妙、愈凝定;愈凝定便也愈广大、愈深妙;愈深妙便也愈凝定、愈广大。这三个条件,实在是一体相联,同为消长。我们需得三个条件同时具备,不能在这三个之间有所取舍。有许多人不明这个一体的意义,因此往往对于这个菩提心不能真实了解。比如说,我只要深妙不要广大,那是不行的,也是办不到的。
从纵的说,三个条件也有三步不过每一步也都有三个条件。学佛的人,不离三学(戒、定、慧),而三学仍是依次渐进的。这三个条件虽然在同时具备上配着三学,但是也要在依次渐进上配着三学。所以,在第一步戒学里面,“广大”便是饶益有情戒(摄众生戒),“深妙”便是摄律仪戒,“凝定”便是摄善法戒。《发菩提心论》上便明说诸佛以胜义、行愿、三摩地为戒。在第二步定学里面,“广大”便是观音三摩地,“深妙”便是文殊三摩地,“凝定”便是普贤三摩地。在第三步的慧学里面,“广大”便是方便般若,“深妙”便是观照般若,“凝定”便是实相般若。
有许多人,不明这个三步的意义,也因此往往对于菩提心不能真实了解。比如说,心要深妙,就一定要广大,心能广大必能深妙;心要凝定,就一定要深妙,心能深妙必能凝定。所以,心量要大是至关重要的,它就是利他的大悲,是观音三摩地。有利他的大悲才能使心深妙,那便是文殊大智的三摩地。心能深妙,才能使心凝定,那便是普贤大行的三摩地。
从上纵横两方面来看,就可以看出发菩提心的三个条件雨雪观音、文殊、普贤三菩萨法门的必然联系和内在关系了。这样简明讲菩提心,难免不详不尽,但实已包括菩提心的全部基本精义了。
如何做呢?两句话:第一,我们现在当从第一步的戒学做起,而第一步的三个条件都具备在那《朝暮课颂》的“四弘誓愿”里。四弘誓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尽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第二句话是,智慧本高的人,也能合三步(戒、定、慧)为一步,就是《大曰经》所说的“菩提心为因”的那种发菩提心境界,其实本来人人具足,切不可畏难而不进。只要大家发四弘誓愿,大家发心便成正觉。
总的说一句,在正信的基础上,发菩提心,学三大尊(观音的大悲、文殊的大智、普贤的大行),这就是我对本书读者的法供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