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期货工具可参与猪价调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5 08:5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证券报
    去年11月,发改委发布了新版《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预案显示,将猪粮比价5.5∶1和8.5∶1作为预警点,低于5.5∶1进入防止价格过度下跌调控区域,高于8.5∶1进入防止价格过度上涨调控区域。
  调控的前提是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养殖户非理性补栏造成猪肉价格波动较大,从而很容易影响到养殖利润及居民猪肉消费价格波动。同时,猪价对CPI的传导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
  在中国,猪周期是一种特殊的价格波动现象。所谓猪周期,是指猪价因供需不平衡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动。当生猪供给不足时,猪价就会上涨,刺激养殖规模扩大,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进而使得供给过剩,这又导致猪价下跌,致使养殖规模缩减,大量淘汰母猪,猪市又进入供给不足的局面,猪价上涨。
  中国的猪肉价格在较短周期内常常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有人一度拿猪肉价格的波动与A股波动相提并论。相比之下,西方猪价波动明显小很多。这与农业生产方式或许有关系。
  谈及中国猪肉价格比欧美波动剧烈的原因,双汇发展(000895,股吧)总裁游牧认为,如A股中散户的比例太大一样,中国生猪市场的“散养户”比例也过多。“这些散养户一年养三十头甚至一百头,一赚钱大家都来养,一赔钱都不养了。”他指出,因此每逢猪肉价格走低,大量散养户退出市场,导致未来一年的生猪供应出现严重不足,价格一下子就被推到极高。与此相比,外国的猪肉养殖大多是大养殖场模式,少有小散养户,无论价格如何波动,大养殖场的生猪出栏数量基本保持稳定。
  游牧说,大规模养殖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大公司的技术水平,也就是对于牲畜的防病、治病能力较高。中国养猪户的防病治病能力则有所不及,“一旦疫病爆发,会在短时间内死掉大量的猪”。
  猪价波动减少,对减轻农民面临的价格风险、稳定民生、发展经济都有好处。如何减少猪肉价格波动,已经成为政策研究的一大命题。根据新版《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当猪粮比价高于8.5∶1时,发改委将及时通过中国政府网等媒体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当猪粮比价连续一段时间(通常为一个月)处于9∶1—9.5∶1之间时,由发改委牵头会商,提出中央冻猪肉储备投放计划,由商务部牵头组织实施。当猪粮比价高于9.5∶1红色区域时,由发改委牵头会商,提出增加中央冻猪肉储备投放计划,由商务部牵头组织实施。
  根据欧美国家经验,在监管调控、产业引导外,而国际经验显示,养殖户一般还可以通过相关衍生品工具转移生猪价格波动风险,抵御猪周期。近年来国内也不断有市场人士提出,国内养殖户多为中小散户,资本实力弱,抵御风险能力差,因此有必要推出生猪期货等衍生品工具来对冲价格风险。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仍然空白。
  据了解,目前开展过猪类期货交易的交易所有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国中美洲商品交易所、荷兰阿姆斯特丹农业期货交易所、匈牙利布达佩斯交易所、波兰波兹南交易所、德国汉诺威商品交易所和韩国交易所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建议使用1024*768分倍率、IE6.0以上进行访问,低版本IE将不能正常浏览 所版权所有 @2001-2006 中国期货协会 CF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471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604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3号同泰大厦C座八层 邮编:10014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