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在改善?谁在滑落?一季度地方经济全景观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5-10 17:3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

一季度地方GDP:涨跌各半,分化明显。一季度全国GDP增速创一年半新高至6.9%,但地方GDP增速差强人意,与去年底、去年同期相比,均是涨跌各半。其中,西藏11.0%领跑,辽宁2.4%殿后。分地区看,西南、华东各省增速普遍在6.9%以上,仍是中流砥柱,而东北、西北、中部各省相对低迷。全国GDP增速上升而分省GDP增速涨跌各半的原因,一是各经济大省GDP增速涨多跌少,带动全国增速上升;二是地方经济数据持续“去水分”,分省加权平均GDP增速与全国GDP增速差距缩窄。

东北地区三省:经济短暂企稳,挤水分+工业回暖。东北三省1季度GDP总量排名继续下滑,GDP增速依旧垫底,但呈短暂企稳态势。一方面,前期经济数据“挤水分”导致辽宁省16年GDP增速大跌转负,低基数令辽宁17年1季度GDP增速回升转正。另一方面,工业品价格回升带动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改善,1季度国有企业和东北地区工业企业收入、利润增速均显著提高,也带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

资源型省份:工业增速反弹,受益工业涨价。河北是典型的钢铁大省,16年下半年以来钢价持续上涨,带动钢企盈利扩张并导致生产扩张,受益于钢铁相关产业生产、经营状况改善,河北省工业增速从16年12月的-6.2%大幅回升转正至17年3月的5.2%。而内蒙古和山西则是典型的产煤大省,16年11月以来煤价持续高位运行,不仅令煤炭开采洗选业经营状况改善,也令煤炭大省内蒙古和山西工业增速回升,山西从16年4月的-4.2%一路飙升至17年3月的7.0%,内蒙古则升至9.4%。

东部沿海省份:受益外需回暖,科技创新助力。一季度广东、江苏、山东、浙江GDP总量排名前四,增速均在6.9%以上,除江苏外均较16年上升。一季度外需整体改善,而东部沿海省份又是出口大省,故出口均明显增长,增速普遍在10%左右。东部沿海省份同时也是服务业大省和创新大省,第三产业占比普遍超过50%,增速也都在8%以上。远超全国平均的教育、科研投入,为东部沿海省份产业升级提供了人力与技术支持,也为其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中部地区六省:经济增速普降,仍靠投资驱动。一季度中部六省经济增速普遍回落,仅山西回升。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季度中部地区投资增速11.6%、房地产投资增速14.7%,均远高于东部、西部和东北。其根源在于投资的投入产出比偏低。15年底,中、西部地区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降至1.04和1.03,意味着中西部地区依靠投资驱动经济的老路已渐入尾声。

地方经济:增长模式缩影,增长动力需变!一季度各省经济表现,堪称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缩影:经济数据去水分和工业企业、国企经营状况改善令东北三省经济短暂企稳;工业品价格持续回升令河北、内蒙古、山西等资源型省份工业增速反弹;外需回暖,以及教育、科研高投入之下的产业升级,令东部沿海省份经济继续向好;中部六省继续保持投资高增长,但因投资的投入产出比持续下滑,经济增速仍普遍回落。总结来看,中国经济短期企稳,本质上仍是依靠货币和地产驱动,持续性较为有限。而金融过度繁荣已经产生了巨大的风险,未来金融去杠杆将是必由之路。而对冲风险的真正手段在于全力改革转型,包括加快国企混改和大力发展服务业,中国经济才能走上真正可持续发展之路。


正文:

1. 一季度地方GDP:涨跌各半,分化明显

纵向比较:一季度地方GDP涨跌互现。一季度全国GDP同比增速6.9%,不仅连续两个季度回升,更创下一年半以来新高。但一季度各省GDP增速差强人意,31个省份中,较去年底回升、下降的均为13个,另有5个省份较去年底持平。而与去年同期相比,则是15升、3平、13降。






横向比较:一季度西南、华东各省领涨。一季度各省GDP增速分化明显。各省份中,西藏以11.0%领跑,而同处西南地区的重庆、贵州、云南、江西紧随其后。华东地区各省GDP增速普遍在6.9%以上,仍是中流砥柱。而东北、西北各省增速相对低迷,其中东北三省再次殿后。

为何全国GDP增速上升而分省GDP增速涨跌互现?

一个原因是各经济大省增速涨多跌少。31个省份中,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等5省经济体量遥遥领先,16年GDP占全国比重达40%。17年1季度5省GDP增速较16年底涨多跌少,对全国GDP形成正向拉动。类似的,GDP高于均值的12个省份中,增速6升1平5降,GDP高于中位数的16个省份中,增速8升2平6降,都指向经济大省扩张更快,带动全国GDP增速上升。






另一个原因是经济数据继续去水分。对比分省加权平均GDP增速和全国GDP增速,前者持续高于后者,但13年后存在明显差异。14年国家统计局开始独立测算地方GDP增速,带动各省经济增长数据“去水分”后,地方数据与全国数据的匹配度大幅提升,16年以来已降至0.5%左右。我们测算发现,分省加权平均GDP增速由16年底的7.3%上升至17年1季度的7.5%,而全国GDP增速也同样上升了0.2个百分点。






2. 东北三省:经济短暂企稳,挤水分+工业回暖

2.1经济增速回升,排名依旧垫底

东北三省1季度GDP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名继续下滑,增速依旧垫底。从经济体量看,辽宁省GDP总量由去年同期的第12名跌至第15名,吉林和黑龙江两省被山西省赶超,17年1季度排名均比16年同期下跌一位。从经济增速看,1季度辽宁省GDP增速由负转正,但仍在各省中殿后。同为难兄难弟的吉林、黑龙江位列倒数第二和第四。






2.2 经济数据挤水分,辽宁增速由负转正

东北经济企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数据“挤水分”告一段落。17年1月辽宁省长陈求发在17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开确认,11-14年辽宁省经济数据存在水分,并且提出“2015年夯实财政数据,2016年努力夯实其它经济数据”的目标。受到GDP数据“挤水分”的影响,16年辽宁省全年GDP降至2.2万亿元,增速大跌转负至-2.5%。由于“挤水分”造成的16年GDP数据基数较低,因此,17年1季度辽宁省GDP增速大幅转正,升至2.4%。

财政数据“挤水分”早于经济数据。辽宁省公共财政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从14年8月的2.4%大跌至9月的-3.2%,并在此后两年时间内一直保持负值,直到16年10月才由负转正,恢复上升势头。由于前期“挤水分”造成的财政收入低基数,17年1月以来财政收入增速重回两位数,1季度平均累计增速达12.2%。






2.3 工业品价格回升,带动东北工业回暖

东北经济企稳的另一个原因是工业品价格回升带动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改善。16年10月以来,全国和东北地区的PPI同比增速普遍转正,反映了工业品价格的全面上涨。特别是17年1季度以来,PPI同比更是保持高位,1季度黑龙江省PPI突破15%,辽宁省也接近10%,均显著高于全国的7.4%。






得益于工业品价格的上涨,东北地区工业企业利润普遍回升。特别是黑龙江省,16年1季度工业企业亏损6.6亿元,17年1季度大幅提高,利润总额达142.1亿元,辽宁省和吉林省17年1季度利润总额也均比16年1季度有显著提高。

国有企业在工业品价格上涨的趋势中也获利明显。16年1季度全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3.8%,而17年1季度同比增速跃至37.3%,经营状况大幅改善。地方国有企业更是涨幅明显,17年1季度利润总额同比增速高达74.3%。而东北地区国企资产占比超过50%,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因此经济呈现改善态势。






3. 资源型省份:工业增速反弹,受益工业涨价

3.1 河北:钢价上涨带动工业增速反弹

河北历来是钢铁产量大省。17年1季度河北省粗钢产量4861万吨,位居全国第一,是第二名江苏省的1.77倍,约占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因此,钢铁行业景气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河北经济的发展。

自16年下半年以来,钢铁价格持续上涨,为河北省经济增长带来了推动力量。商务部公布的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钢铁类),从16年6月的70.2一路上升至17年3月的108.6。在钢价上涨带动钢企盈利改善,令生产明显扩张。17年1季度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86.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增速更是高达358.9%。钢铁相关产业生产、经营状况改善也带动河北省工业增速反弹,从16年12月的-6.2%大幅回升转正至17年3月的5.2%。






3.2 山西、内蒙古:煤炭价格上涨,工业反弹回升

内蒙古和山西是我国的产煤大省。17年1季度内蒙古原煤产量8507万吨,山西原煤产量7155万吨,第三名陕西4556万吨,其与各省均不超过1500万吨。

煤价上涨带动内蒙古、山西工业反弹。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布的煤炭价格指数,煤炭价格自16年11月以来一直处于高位运行,同比增速维持在20%以上。高企的煤炭价格不仅令煤炭开采洗选业经营状况改善,也令煤炭大省内蒙古和山西工业增速回升。

在经历了持续4年的负增长后,17年煤炭开采洗选业收入增速大幅回升转正,1季度同比增长41.7%,而利润增速则在16年8月转正,16年增速高达223.6%。而作为煤炭大省,内蒙古和山西工业增速也持续回升,山西从16年4月的-4.2%一路飙升至17年3月的7.0%,内蒙古则升至9.4%。一季度山西、内蒙古工业增速分别为5.8%和7.6%,均较16年底显著回升。






3.3 工业品价格增速回落,短期反弹或已见顶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17年3月以来,PPI同比增速呈见顶回落态势。全部工业品PPI指数同比增速由17年2月的7.8%降至7.6%,其中,原材料工业PPI指数同比增速降幅略大,由17年2月的15.5%跌至14.9%,加工工业PPI指数同比由6.6%微降至6.5%。工业品价格指数增速回落预示资源型省份经济的短期反弹或已见顶。






4. 东部沿海省份:受益外需回暖,科技创新助力

4.1  东部沿海省份一季度经济向好

东部沿海省份一季度经济向好。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经济总量排名前四,一季度GDP均超过1万亿,其中浙江为首次破万亿。从经济增速来看,福建、浙江、广东、山东、江苏一季度GDP增速均超过6.9%,除江苏外,GDP增速均较16年上升。






4.2  外贸回暖带动经济上行

一季度外需整体改善。从外部环境来看,一季度主要出口地区美国、日本、韩国、欧盟、东盟出口占比分别为18%、7%、5%、16%和13%,16年下半年以来外部环境整体复苏,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制造业PMI加速上行,均创近年新高,从而有力地带动外需。欧美的消费也在回暖,美国零售销售额季调同比17年以来一直在5%以上,较之前大幅改善,而欧元区的零售指数同比也于16年下半年止跌回升。






一季度全国外贸表现抢眼。15年三季度以来进出口金额同比持续回升,货物贸易进出口金额6.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8.8%。其中,出口3.33万亿元,增长10.5%;进口2.87万亿元,增幅达到30.3%。17年一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拉动转负为正至0.3个百分点。

东部沿海省份是出口大省。我们以进出口金额/GDP指标来衡量各省经济中出口的贡献。我们发现,比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0.68的省份均处东部沿海。






东部沿海各省进出口额均明显增长。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山东进出口同比均转负为正,其中山东省一季度进出口同比大增21%。江苏、浙江、上海分别增长9.9%、15.5%、13.6%,福建、广东分别增长8.3%和7.2%。

4.3  科技创新提供新动能

东部沿海省份同时也是服务业大省和创新大省,从16年各省GDP中第三产业占比来看,江苏、浙江、广东、天津、上海、北京均超过50%,其中上海、北京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江浙一带第三产业占比也与略高于全国水平。从第三产业增速来看,福建、浙江第三产业GDP同比增长超过10%,江苏、广东、天津第三产业增速在8%以上。






而从GDP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值来看,东部沿海各省比值位于前列,说明其经济发展对于投资依赖程度较小。

工业由投资驱动,而服务业由人力资本与创新驱动。东部沿海各省人均教育经费高于全国水平,企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苏、广东、山东、浙江、上海、天津占比都超过1.5%。教育与科研投入为东部沿海产业升级提供了人力与技术上的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为其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以江浙沪为例,江苏省一季度高新技术产值1.7万亿,同比增长11.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6%,其中,新材料、智能装备、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6.5%、12.7%、14.2%,保持两位数增长。浙江省一季度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均在9%以上,对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贡献率分别达59.6%、65.9%和34.3%。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一季度总产值2193.72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增长、新材料分别增长29.3%、14.8%、4.6%和3.4%。






5. 中部六省:经济增速普降,仍靠投资驱动

5.1  中部地区经济增速普遍回落

一季度中部六省经济增速普遍回落。除山西外,各省17年一季度GDP增速均较16年下滑。与去年同期相比,其余五省中,仅湖南小幅上升0.1%,湖北、河北、江西、安徽GDP增速均低于去年同期。






5.2  投资驱动经济,地产投资高增

一季度中部地区投资增速依然领跑。对比1季度各区域投资增速,东部小幅反弹、东北降幅收窄,中部和西部则继续下滑,其中中部仍以11.6%领跑。这与中部地区经济增速普遍下滑、中部各省经济增速普遍偏低形成鲜明对比。






中部地产投资增速远超东、西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回升,其中制造业投资和地产投资双双走强。而地产投资同样是中部地区投资增速高企的原因。比较东中西部地产投资增速,在16年后出现明显分化,17年1季度中部地区地产投资增速高达14.7%,而东、西部分别为7.9%和7.5%。






中西部投资投入产出比偏低。虽然中部地区投资增速高企,但经济增速却整体低迷、普遍下滑。其根源在于投资的投入产出比偏低。过去20年,中国各区域投资投入产出比(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东部地区投入产出比下滑速度较慢,05年以来持续领跑;东北地区在经历了大幅下滑后触底反弹,14、15年均呈回升态势;而中、西部地区却是持续滑落,15年底分别为1.04和1.03。这意味着中、西部地区依靠投资驱动经济的老路,已渐入尾声。






6. 地方经济:增长模式缩影,增长动力需变!

一季度各省经济表现,堪称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缩影:

东北地区经济依然困难重重,经济增速排名依旧垫底。但受益于前期经济数据“挤水分”和工业涨价导致的工业企业(尤其是国企)经营状况改善,东北三省经济短暂企稳,其中辽宁省GDP增速由16年底的-2.5%回升转正至2.4%。但随着挤水分带来的低基数效应逐渐消退、未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再度回落,东北经济或依然堪忧。

华北地区资源型省份曾受困于去产能,经济一蹶不振,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令钢铁大省河北、煤炭大省山西和内蒙古的工业经济均出现反弹。然而,随着PPI增速见顶回落,资源型省份经济的短期反弹或已见顶,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未来或重回衰退。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整体向好,驱动因素包括外需回暖带来的出口改善,以及科技创新带来的第三产业高增长。东部沿海各省人均教育经费、研发投入/GDP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这为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提供了人力与技术上的支持,也为其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能。

中部地区投资增速继续领跑,其地产投资增速也远高于东、西部地区,但1季度中部六省经济增速普遍下滑。其背后的含义是投资的投入产出比偏低。中、西地区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15年底已分别降至1.04和1.03,这意味着中、西部地区依靠投资驱动经济的老路已渐入尾声。

总结来看,虽然中国经济短期企稳,但本质上仍是依靠地产驱动和供给收缩带来的价格上涨,配合以货币信贷扩张,其持续性较为有限。而金融过度繁荣已经产生了巨大的风险,未来金融去杠杆将是必由之路。而对冲风险的真正手段在于全力改革转型,包括加快国企混改和大力发展服务业,中国经济才能走上真正可持续发展之路!







华尔街见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建议使用1024*768分倍率、IE6.0以上进行访问,低版本IE将不能正常浏览 所版权所有 @2001-2006 中国期货协会 CF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471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604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3号同泰大厦C座八层 邮编:10014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