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乌托邦货币破灭:黄金回归,还是数字货币引领未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9-20 15:0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比特币在近期经历了过山车式的价格波动,先是一路高歌猛进,价格有突破3万人民币的趋势,然后是随着国家规范比特币交易场所、叫停ICO、比特币中国停止用户注册等事件,比特币价格开始出现急跌。

与此同时,各种对于比特币的质疑也开始弥漫市场,比特币从去中心化的信用承载工具,变成了郁金香式泡沫,甚至被喻为金融骗局。

曾几何时,比特币承载了乌托邦式的情怀。在全球货币膨胀、资产泡沫频发、各国印钞竞赛的大背景下,比特币以区块链的构思,总量限制的算法,给以理想主义者走出纸币泛滥、通货膨胀恐惧的寄托。如今,主权国家对比特币开始说no!比特币作为没有任何政府信用背书的一种电子记账凭证,真的会消失于历史长河中吗?区块链技术构建的去中心化货币路线,真的只是凭空想象的不着边际的胡言乱语吗?吴卫明博士认为,比特币或许是昙花一现的,但区块链或者其他去中心化的信用交换体系或记载体系,却会是人类社会摆脱金融危机的良药,也是自由经济的价值体现。

一、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货币的本质是价值交换的载体,即使是在远古时期,人类社会经济萌芽的早期阶段,人类已经学会使用某些容易保存、相对稀缺、易于携带的物品作为商品和劳动交换的媒介。这种媒介早期可能体现为贝壳、贵金属等。最终,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人类选择了黄金和白银作为一般等价物。马克思曾经说过“金银天然不适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远古的先民即具有亚当斯密所说的理性人特质,人们选择将自身富余的物品与其他人交换,实现“效用”的增加。然而,一个人不可能总是选择将自己的羊赶到一百公里之外换取别人的商品,即使是这种交易发生,如果换取的商品价值远远小于一只羊,对方也很难找零。于是易于分割、易于保存、相对稀缺的物品逐步被人们用于等价物。

贝壳、黄金、白银等金属,具有上述属性,于是成为“人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货币的本质和起源。


二、货币一定有价值吗?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众所周知,黄金、白银除了作为货币的交换价值外,还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和工业应用价值。

黄金作为延展性极强的金属,广泛应用于饰品加工、宗教场所的装饰(各种圣像贴金),而白银则因为其优良的导电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电气元件。

我们看到,黄金、白银的价值分为两类,一类是装饰价值,一类是工业应用价值。事实上,工业价值是在工业革命后才被发现,但黄金白银作为货币在工业革命之前已经存续了很久,也就是说,工业应用价值并不能解释黄金、白银作为货币价值的来源。

而从装饰价值或者说是审美价值的角度看,黄金的色泽明亮、不易腐蚀,似乎是其作为装饰品价值的根本。但这一逻辑也有一定问题,因为现在人类生产的合金产品,色泽并不亚于黄金,但为什么黄金仍然保持着贵金属的身份和高昂的价格呢?

归根结底,黄金的价值来源于稀缺性。稀缺意味着持有稀缺品的人,财富不会被轻易稀释。加上黄金、白银易于分割、耐储存的属性,黄金、白银在漫长的文明史中,绝大多数时间充当着货币的角色。金灿灿的色泽代表财富,于是黄金也就逐步被赋予了更多的表征,从而成为绝佳的饰品材料。吴卫明博士认为,不是因为美学价值给予了黄金价值,而恰恰是货币价值赋予了黄金美学价值。

黄金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稀缺的就是美的,稀缺的就是可靠的。


三、货币天然属于主权吗?


货币与主权的关系可以分三个阶段来看,从无主权介入,到主权有限介入,直至主权国家抛弃金属本位。

无主权阶段,国家不介入货币的发行,这一阶段,货币五花八门。在中国的商代,已经开始以贝壳作为货币使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天然的贝壳作为货币渐渐供不应求了,于是出现人工贝币,如石贝币、骨贝币、蚌贝币等。到了商代晚期,出土了铜质的金属贝壳。

在主权介入的阶段,国家逐步开始规范和统一掌控铸币权。以中国古代为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货币为秦半两,但允许民间自铸。汉代承袭秦国的货币制度,仍允许民间自铸。此后,逐步过渡到国家统一铸币。但即使是国家主权垄断了货币发行,其基础仍然是采用足量的贵金属实施铸造。同一阶段的欧洲国家,采用以足量金属铸造货币的方式,货币形制以金币、银币等为主。随着白银开采成本降低,银币供应增加,人们倾向于储存金币而更多使用银币,或者人们更喜欢把缺损的金银币用出去,而把足值的金银币储存起来导致其事实上退出流通,这一现象是英国财政大臣“格雷欣”发现的,也被称为“劣币驱逐良币”。这一时期,即使是最为强大的主权国家,货币发行也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即足值的黄金或者白银。吴卫明博士认为,在第二阶段,主权国家介入货币发行,但货币的本质依然是去中心的,因为黄金、白银的开采过程本身是去中心的,国家只是按照一定的形制、重量垄断了铸造过程,货币只是金属的外形改变,本质并不改变货币去中心的特征。

第三阶段是主权国家抛弃了金属货币。以英国为例,英格兰银行发行的英镑,最初以金币方式体现。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经济大危机等因素,英国逐步废除了金本位,英镑逐步演化为不能兑现成黄金的纸币。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也结束了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系。以此为标志,主权与货币的关系步入第三阶段,即主权国家不再考虑黄金储备的多少而印刷纸币。

不难看出,脱离实物货币的主权货币并不是自古就有的,中心化货币的历史并不长。


四、中心化的货币一定安全吗?


中心化的货币依靠政府信用保证支付能力和储备价值,这个逻辑是完美的。因为政府是强制力的体现,无数民众通过选票赋予政府权力,政府以军事力量和治安力量维系社会的稳定,所以政府承诺流通的纸币,是可靠的价值储备载体。

真是这样的?只能说有时是这样。好的信用货币,比如美元、人民币、英镑、日元等,在很长的时间内保持着支付能力和良好的国际储备功能。但信用货币崩塌的案例也不胜枚举。津巴布韦纸币、委内瑞拉纸币、90年代的卢布,这些中心化的纸币,并没有给予持币者安全保障。决定中心化货币是否安全的,是稳定的政治体制和有效的社会治理与稳定的经济发展。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否稳定、社会经济是否稳定,是纸币价值最根本的条件。

影响纸币安全的,除了政治社会稳定外,还有纸币发行量。在纸币与黄金等储备物脱钩后,纸币究竟应该发行多少?纸币是否与社会财富的增长匹配?就成了经济学最难破解的谜题。

美国坐享着美元的世界红利,向全球人民征收铸币税,滥发的美元流到世界各地,换回了美国中产的富足生活。其他主权货币,虽然没有美元的影响力,但是为了解决各种国内经济矛盾,比如去杠杆、去财政危机,也都不约而同选择了所谓的“量化宽松”、“经济刺激计划”、“积极财政政策”,这些经济和货币政策,实质也是在征收铸币税,并且通过改变货币的“含金量”,事实上达到了在国内调节各个阶层财富分配的目的。纸币的随意发行,对纸币信用带来的危害将是长期和深远的。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纸币信用损失,民众往往无法察觉,只是不知不觉承受着消费品价格、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

吴卫明博士认为,中心化货币是否安全,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秩序是否稳定,也取决于是否信守新增货币与新增社会交易需求相匹配的原则。在各个国家印钞竞争、经济刺激的背景下,安全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命题。

当经济学家把经济刺激作为兴奋剂,并以各种经济理论合理解释货币掺水的合理性时,经济生活格外需要信守财产权至上的古老法律原则予以守护。


五、黄金还会回来吗?


如上所述,货币天然是金银。随着国家垄断铸币权,金银逐步退出流通。金银作为货币之锚,也逐渐被各个政府丢进了被遗忘的角落。各种金融理论论述了金银不适合作为货币的无数种理由。其中通缩货币说是值得关注的观点之一。该观点认为金银是通缩货币,尤其是黄金,因为开采数量极其有限,所以货币数量跟不上商品生产和服务提供的速度,所以贵金属货币会带来通缩,影响经济发展。这个理论貌似合理,但却忽视了一点,即黄金是可以分割的,只要金价上涨,就足以抵消产品生产带来的货币不足问题。当然,黄金不能无限分割,这是黄金作为货币的天然缺陷。

经济学者还以道德论来攻击黄金,如果任由黄金涨价来适应交易的需求,是不是会导致持有黄金的人变得懒惰,无需工作就可以获得别人的劳动?这实际也是个伪命题,自由市场经济,本身就允许享受财产增值收益。艺术品、房价、珠宝,哪一样价格不是增长了许多倍?对于持有资产的人而言,资产增值带来的收益本身不应被视为可耻的事情。吴卫明博士认为,用无节制的纸币“合法”稀释社会财富,反而是一个需要用伦理和道德命题审视的问题。

废除黄金之锚,根本在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试图向全球征收铸币税,货币发行超出了其黄金储备,而不得不用政府信用替代了黄金信用。

黄金会回来吗?现在看来是不会的。因为纸币已经成为现存秩序的一部分,黄金的复出已经无法与现有的经济秩序衔接。


六、区块链货币的作用


货币的作用是商品或服务交易媒介,本质是信用的交换。在信用无法证明的古代,人们需要依靠公认有价值的东西作为媒介,从而可以在易货贸易之外找到一种支付结算方式。既然人是不可靠的,那么就需要可靠的物品来传递不同商品之间的价值。这种物品从贝壳、铜钱到黄金、白银。

政府将货币发行权集中,并且发行政府信用保证的纸币,目的也是为交易各方找到一种可置信的信用媒介。然而,政府也是亚当斯密的理性人,政府总是倾向于通过轻松的方法解决自己的财政危机、解决因杠杆而引发的经济危机、解决凯恩斯所描述的增长目标。于是,纸币就是最好的工具,每一次货币超发,总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潮水退去,留下的是产能过剩、结构失衡、资产泡沫,从而为下一次危机埋下伏笔。纸币容易超发,这给纸币信用带来损害。

在传统技术条件下,人们无法找到一种可以防范超发,又可以方便流通的替代方案。吴卫明博士认为,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造就了可以高速传输信息的途径,以及精密的数字加密算法,这使得通过互联网和计算机系统记载价值和传递价值成为可能。而区块链的构思,更是将其上升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价值观高度。在区块链构架的比特币世界中,每个矿工都在重复前人的账簿记载,从而构建新的区块,而每个区块的产生,又在证明前人账簿记载的真实性,也在增强整个比特币体系稳固性。作为奖赏,构建新区块的矿工,获得比特币。如果比特币的算法真如其构想者所说,能够产生的比特币总量是固定的,那么这个体系不仅具有防范伪造功能,也具有防止超发的功能。挖矿的过程,可以和金矿开采相类比,矿工通过计算机进行大量的运算,耗费巨额电费,创造了数字化的资产。


七、比特币浪潮的本质


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场景,比特币是否会成为新的世界货币,现在判断还为时过早。也许随着各个国家的介入,比特币最终会被历史长河淹没。但是,比特币产生本身是一种社会思潮的体现,是人们对纸币局限性进行反思的产物,其实质是一种经济思想。人们在对中心化的、国家信用担保的纸币进行反思后,对其超发以及由此引起的资产泡沫、通货膨胀,以及社会财富分配失衡怀有深深的无奈,不得不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寻求新的价值载体。

对于货币去中心化的经济思潮,各个国家需要予以正视。消灭比特币的最好方法,其实是各个主权国家约束自己的货币发行行为,提升纸币的信用,或者借鉴区块链的构想,构架主权国家主导的数字货币体系。

比特币是某种新的货币信用机制的尝试,无论比特币是否能够成为一种新兴货币,这种尝试都是积极的。



华尔街见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建议使用1024*768分倍率、IE6.0以上进行访问,低版本IE将不能正常浏览 所版权所有 @2001-2006 中国期货协会 CF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471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604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3号同泰大厦C座八层 邮编:10014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