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罗旭峰点赞期货分析师论坛:十年盛会铸就行业大平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15 10:3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十年,对于尚算年轻的中国期货业而言,不太短。一场即将连续举办十年的期货盛会,见证了这个行业的点滴变化。


分析师论坛搭建交流平台


2007年,由中期协主办“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启航。十年来,该论坛逐步成为越来越多期货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南华期货总经理罗旭峰表示,分析师论坛为期货人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现在期货市场的机构已不仅仅是期货公司,还有券商、私募等,未来包括保险、银行等更多机构也有望进入期货市场,出现在分析师论坛上不同类别的金融机构身影也越来越多,这给期货人带来了更丰富的观点和视角”。
据了解,南华期货从第一届分析师论坛就开始参加。作为主要承办方,罗旭峰认为,这是期货行业的盛会,在研究分析、人才培养乃至创新业务探索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参与分析师论坛无疑是一个与同业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互通有无的机会,也有助于分析师开阔视野。” 罗旭峰说,比如,当下不少期货公司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团队,这就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


此外,近年来,在服务实体经济、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方面,仓单质押、场外衍生品、“期货+保险”等业务的开展风生水起。据罗旭峰介绍,目前南华期货已开展的其中部分业务,就是通过论坛与同行交流获得的启发。


“通过专家学者以及业内佼佼者对期货市场的核心性、前瞻性、创新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及研究,分析师论坛为期货公司以及期货分析师间的交流、学习以及发展搭建了一个优异平台,也为期货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罗旭峰说。


罗旭峰同时表示,分析师论坛不仅是分析师交流的平台,近年来也逐渐成为各公司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同时,不同机构的观点碰撞也能产生一些火花,对期货公司资管、场外等创新业务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研究部门成为人才孵化平台


近几年,期货公司的业务模式越来越多元化,分析师的岗位职责及其所扮演的角色也在相应地变化。


“过去期货分析师更多是专注于品种的行情研判,服务于中小投资者、产业客户、机构客户等。”罗旭峰表示,随着期货公司越来越多创新业务的发展,不少期货分析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方向,比如,服务于公司的资管、风险管理公司的业务,还有部分期货分析师开始转向与产品开发研究等相关的工作。


作为分析师的集聚地,期货研究所为期货公司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很多后备力量与支持,比如为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做市商业务以及场外衍生品业务等输送相匹配的人才。


据罗旭峰介绍,南华期货也有一些期货分析师在成长、成熟之后开始尝试转型,比如转向资产管理、做市商、场外衍生品等业务相关的岗位。“研究部门是期货公司最重要的人才、知识储备库,我们的研究所为公司创新业务输送了很多人才,相当于公司的人才孵化器。”罗旭峰说。


罗旭峰同时表示,随着期货公司业务种类的越来越多,公司也应该在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给分析师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路径的选择,努力做到人尽其才。


场外衍生品论坛构筑创新业务发展平台


从去年开始,分析师论坛加入了场外衍生品论坛的新内容,使得论坛内容更加丰富,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包括南华等期货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的发展。


近几年来,基于实体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迅速,并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在罗旭峰看来,国内场外市场与场内市场是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作为场内市场的补充,场外衍生品市场还要进一步提高场内交易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增强交易者的积极性。”罗旭峰说。


据罗旭峰介绍,南华期货目前的重点创新发展业务之一就是场外衍生品业务。“由于场外衍生品比场内衍生品工具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企业参与积极性也较高,风险管理效果也十分理想。”


从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罗旭峰说,场外衍生品业务不仅可以给客户提供优质、多元化的风险管理产品,而且也是助力期货公司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与场内衍生品工具相比,在产品设计方面,罗旭峰认为,场外衍生品较为灵活,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生产需求为其定制更加个性化的产品,这也是场外市场的最大优势之一。但与此同时,有效的风险管控以及优化的交易流程、组织架构也不可或缺。期货公司要不断摸索和改进自身的风险管控方法,以应对日益变化的市场。


结合境外市场场外衍生品工具的发展,罗旭峰认为,在风险管理业务方面,境外市场具有场内场外市场互补、工具多、品种全、企业参与度高、渠道多样化、监管制度完善等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其场外市场规模远已经大于场内市场,而我国场外市场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有不可估量的前景。


境外业务营造多元化、国际化平台


据罗旭峰介绍,南华期货近年来加大了在境外业务的研究和投入,是国内首批获准开展境外市场业务的期货公司,其于2006年成立全资控股香港子公司横华国际。


罗旭峰坦言,公司在国际化业务开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内地市场无法遇到的问题。


“比如,由于语言上的差异,与内地市场相比,境外市场的沟通成本要高很多。其次,境外与境内法律制度以及监管体系的差异,也需要公司花费较大的精力和成本去研究和适应。”罗旭峰表示,“在竞争更加激烈的境外金融市场环境下,我们也在不断创新业务,寻找自己的竞争优势,创新中难免遇到风险,因此风险管理能力也是境外市场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据罗旭峰介绍,发展初期,横华国际业务中经纪业务占比较高,通过提高专业化服务质量,并尝试积极转型,目前已成为一个具有自身优势和特征的公司。
“整体上来看,横华国际为南华期货整体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助力。”罗旭峰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易家网  ©2015-2023  郑州期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136号 豫ICP备16010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