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管局悄然大手笔布局A股的同时,中国企业正以“百米冲刺”的势头“走出去”。据彭博社汇总的数据,中国企业年内迄今已宣布的海外并购交易规模达1130亿美元,不仅超过2014年全年而且接近去年创纪录的1210亿美元水平。 中国化工2月宣布以每股465美元的现金收购先正达,收购金额超430亿美元,成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并购交易。 富士康35亿美元收购夏普控股权;海尔斥资54亿美元现金收购通用电气旗下电器业务;大连万达35亿美元收购美国传奇影业。
收购企业类型呈现多元化特征,包括传统能源、矿业、制造业、消费品行业、TMT等。中资遍及的地区也呈现多样性,相比于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中国企业越发青睐发达经济体中的成熟资产。
(图片来自彭博) 中资加速扩张为哪般? 中资在全球“买买买”为哪般?高盛全球并购业务联合负责人Gregg Lemkau在该公司官网发布的一段视频中称,“这是让资本走出中国、在全球各地投资的渴望;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是由高层推动。”他表示,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有可能达到去年的五倍,而很多大型交易中涉及的中国公司,外界甚至闻所未闻。 人民币汇率是因素之一。Lemkau称,“在贬值之前以海外价值更高的货币投资于美元或者欧元资产似乎是‘当务之急’。” 中金公司分析师王汉锋在研报也表示,人民币未来双向波动的可能性更大,而非过去多年的单向升值,促使企业考虑将剩余资金配置在海外资产。 国内经济放缓下企业发展空间遇到瓶颈也成为企业的考虑。王汉锋称,从企业内在发展需求来看,中国经济整体增速的放缓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拓展海外市场,而产业升级的迫切性也使得从海外收购获取相对先进的技术或品牌成为中国企业的选项之一。这种趋势在当初具有类似发展路径的日本、韩国等经济体中也发生过。
德勤并购交易主管Patrick Yip表示,中国企业正通过海外收购品牌、购买知识产权和高科技,从而提高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普华永道交易服务部主管David Brown预计,中国海外并购交易未来几年将会保持50%的增长。 此外,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可以廉价收购相关公司;政府“一带一路”战略;企业资产配置等都是中资海外扩张的支撑因素。 安邦近日回应竞购喜达屋原因称,“公司的所有收购交易都是善意收购,寻求达成交易是为了在最坏情境下也能为公司带来利润。” 债务阴影与法律障碍 除了交易规模令人瞩目,中资海外并购过程中的企业债务问题也备受关注。 据华尔街日报,中国化工在收购先正达前的一年内向银行申请超过430亿美元贷款,其中350亿美元将用于收购先正达的交易。以33亿美元洽购美国对手特雷克斯(Terex)的中联重科的总债务为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的83倍。 信用评级机构惠誉(Fitch)董事Kalai Pillay此前表示,中国化工是中国国资委下属企业,这保证其可以“无限制地从国有银行获取资金”。中国化工和其他多家实施了海外并购的公司都负债极高,若不是得到中国政府的资金支持,这些收购将很难完成,或者将承受极高的融资代价。 商务部前部长陈德铭23日就安邦等大型金融机构海外并购表示,“支持大型金融机构走出去并购,但不支持高杠杆并购。” 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也面临着不小的阻碍。据著名律所梅麦思(O'Melveny & Myers )研究,大量中国投资者看好美国的经济增长潜力,使美国企业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投资选项。不过,47%的受访者认为美国的监管和法律法规是收购行动的主要障碍。 比如,中国重庆财信企业集团欲收购芝加哥股票交易所,导致45名美国议员联名致信美国财政部,要求对此项收购进行“全面和严格的调查”。
华尔街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