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统计局11月27日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6%,增速比1~9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利润同比增长9.8%,比9月份加快2.1个百分点,销售加快、价格上涨成为主要推动因素。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结构不尽合理,利润可持续增长仍存隐忧,企业持续利润增长有赖于要素市场的深化改革以及企业供给升级和进一步降成本。
价格回升促利润增长加快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表示,10月份利润增长有所加快,企业效益向好态势进一步稳固。主要表现在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显示国内工业品市场需求进一步回暖,利润率同比继续上升,财务费用同比继续下降。
数据显示,10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2%,涨幅比9月份上升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06%,同比上升0.24个百分点。企业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5%,延续年初以来的下降趋势。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小幅反弹,主要受到去产能、去库存造成的价格上涨,销售收入增加,摊薄固定成本带来的边际利润改善,以及去杠杆下财务费用的降低带来的净利提升。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记者表示,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改善,与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大幅改善并由负转正相对应,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反弹带动需求反弹、叠加部分行业去产能导致的供给紧张,从而导致上游原材料行业价格持续上涨。
何平分析,10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比9月份回升,主要原因是销售增长加快和价格上涨。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4%,增速比9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因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2%,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加约1205亿元,因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0.9%,企业原材料成本增加约597亿元,两者相抵,利润增加约608亿元,比9月份多增约105亿元。
化工、煤炭和通用设备等行业拉动明显。10月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新增利润81.4亿元,比9月份多增55.2亿元;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同比新增利润165.6亿元,比9月份多增56.1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新增利润19.4亿元,而9月份则同比减少28.6亿元。以上三个行业合计拉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2.7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采矿业利润增速又创新高。10月份,采矿业利润同比增长86.6%,增幅比9月份加快56.3个百分点。
利润增长仍存隐忧
章俊告诉记者,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可持续性有两点隐忧。首先随着基建拉动效应在明年减弱,以及房地产调控效应的逐步显现,需求将重新走弱,受价格上涨刺激而加速投产的新供给能力,可能会形成新的产能过剩,进而压制利润上涨空间;其次统计口径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大中型企业在政策性刺激中受益显著大于中小企业,因此数量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可能依然面临经营困难,甚至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涨价的影响,导致成本上升和利润收窄。
何平分析,数据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继续显现,10月份企业库存、杠杆率和单位成本继续下降。不过,工业利润增速虽稳中有升,但利润增长结构不尽合理,传统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较快,对整个工业利润增长作用较大,而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速却有所放缓。
关于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结构不尽合理,章俊对记者表示,传统原材料制造业利润上涨较快,本质上是因为目前的经济增长还是基建和房地产投资驱动的旧有模式,这些行业受益于宽松的货币财政刺激政策。从开工到建设的顺序来看,属于中游的装备制造业改善滞后于上游原材料行业,而且短期内装备制造受上游行业涨价,也部分导致这些行业的成本上升导致利润收窄。因为本轮经济企稳更多的是基建和房地产投资驱动,高科技行业很难从中受益。
刘哲表示,利润增长动力过多依赖于价格的上涨,工业企业尚需多练内功,以提质促增效。企业持续利润增长有赖于要素市场的深化改革和企业供给升级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劳动、土地、资本、制度等要素市场改革,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土地成本、资金成本、物流成本,通过体制改革提高要素的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改善企业盈利能力,尤其是提高企业净利润率水平;另一方面,企业要通过自身的产业升级,适应新消费。在这个过程中,简单的老化供给、过剩产能之间的兼并重组,只是调节生产的措施,真正的供给升级应该注重老供给与新供给的结合,为老供给附加新价值,引领消费升级,提高企业长期持续的盈利能力。
章俊建议,接下来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促进工业企业利润持续增长。首先,帮助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一步降成本,包括融资成本和财税成本,这些要通过增加货币政策的针对性以及深入财税改革来实现;其次要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在固定资产投资中降低基建和房地产投资的依赖,加大制造业投资来拉动对高科技产品和高端装备的需求,进而推动相关行业的景气度。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