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路透援引三位消息人士周一(2月2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定价机制今起微调,缩短了“一篮子货币”的汇率计算时段,令中间价受其他货币涨跌动能的影响降低,理论上属于技术性调整。
专家们也指出,在美元强势的背景下,叠加影响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时间段被剔除,客观上有助于人民币中间价更为平衡,从而更准确地反应市场。
新模型将中间价定价因素中的“一篮子货币汇率”计算时段从原来的24小时改为15小时,即从下午4:30开始计算到早上7:30,虽不至于对人民币汇率走势产生根本改变,但却会提升汇价连续性,防止日内投机“中间价模型和收盘价价差”。
更为重要的是,此变化令境内收盘价的影响更重,为未来有可能放弃中间价的进一步汇改提供了可能。
一中资行外汇主管指出,“我觉得四点半收盘价的重要性提高了,整个形成机制也更合理了,...但不会因为这个小改动对中间价变动方向产生大的影响。”
一资深银行交易员也指出,在当前美元强势前提下,央行调整中间价形成的新模型,意在人民币兑保持一篮子货币的稳定,既不想人民币对一篮子大幅贬值,也不想对一篮子大幅升值,弱化日内的供需影响。“因为从去年以及今年的实证来看,收盘价对于中间价的扰动因素还是比较明显,而且呈现阶段性。”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健并强调,策略层面,可能未来要逐步提高中间价的市场引导作用,人民币定价权不应由离岸主导,降低市场对中间价的可预测度,进而减少投机交易。
他并提到,目前大多数分析师及交易员基本上根据 双参考定价模式,基本上在公布中间价前就大约可计算出当日中间价。
三位消息人士周一透露,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从今日起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定价机制进行微调,缩减一篮子货币汇率计算时段,从原来的24小时改为15小时,即从下午4:30开始计算到早上7:30,以更好反应市场变化,亦可防止日内投机“中间价模型和收盘价价差”行为。
自去年3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变化与“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形成机制高度相符。
技术性调整很有必要
由于美元强势上涨,中国政府去年不得不推出各种措施以维护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并避免大幅贬值,在外部不确定性大幅高于内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之前定价机制中的重复计算将放大人民币贬值压力,不利于市场稳定,因此此次技术性调整很有必要。
“应该说,新模型下,人民币汇率变化更客观反映人民币内生基本面,外部因素的额外影响被修正。”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程实称。他解释称,因为之前的经验表明,在现阶段外盘时段重复计算不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也就是在贬值预期强烈的背景下,外盘重复计算实际上加大了人民币贬值压力,例如,去年10-12月,美元升值全然解释了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在外因主导背景下,重复计算加重了贬值心魔。
原来的模型是基于下午4:30收盘价来反应供给需求,然后过去24小时篮子变化来反应外盘。但问题是境内供给和需求还是会受到外盘影响,所以外盘的影响有点像算了两次,这次从4:30开始,就把这个因素剔除了。
交易员表示,这样调整之后汇率价格更加合理更加准确,因为即期对中间价的偏离已经考虑到白天主要交易时段的波动了。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上述消息暂不予置评。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去年全年累计跌幅6.6%创记录最大;中间价全年跌6.4%。
不排除为汇改铺路
分析人士指出,中间价定价机制微调客观上令中间价与前一天汇市收盘价更为接近,提升了汇市价格的连续性,不排除为今后取消中间价的汇率市场化改革提前铺路。
一资深分析师指出,“换句话说,接下来fixing可能会和上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更接近,提高价格连续性,为了最终取消中间价铺路。”
不过另一方面,由于在中间价定价中强化了收盘价的分量,市场人士担心汇市日常交易中缺乏价格锚,从而为大行在其中的操作提供了巨大空间。
而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肖立晟强调,这次调整降低了篮子货币对中间价的影响,增加了市场供求的比重。未来人民币中间价连续性会增强,波动性也会上升。接下来,应该减少外汇市场干预,让市场尽快出清。
他此前曾提到,中国可以逐步下调篮子货币的比重,增加收盘价比重。在汇率形成机制中减少篮子货币的比重有助于降低美元指数的影响力,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他举例称,可以在2017年将汇率形成机制中收盘价的权重从50%上调至75%,篮子货币的权重从50%下降至25%,最终实施真正的浮动汇率制度。
中国央行2015年8月11日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并一次性贬值近2%,同年12月引入参考“收盘价 一篮子货币汇率”的中间价形成机制。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016年1月起每日公布12次人民币兑美元参考价,同年8月底新增每日公布两次人民币兑欧元、日元和英镑参考价。
来源: 环球外汇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