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五家巨头参与的战略合作,万达集团将之定义为“全球互联网公司和实体商业巨头之间最大的单笔战略投资之一”。
1月29日晚间,万达集团官网发布公告,腾讯控股作为主发起方,联合苏宁、京东、融创与万达商业在北京签订战略投资协议,计划投资约340亿元人民币,收购万达商业香港H股退市时引入的投资人持有的约14%股份。 据了解,上述投资人的具体投资额及持股比例为:腾讯投资100亿元,占股4.12%;苏宁和融创中国分别投资95亿元,持股比例3.91%;京东投资50亿元,持股比例为2.06%。根据此次交易,万达商业的估值被确定在2430亿元。 2016年9月,万达商业完成私有化,在H股退市。根据彼时万达方与参与私有化投资人签署的对赌协议,万达商业承诺不迟于2018年8月31日在A股IPO,否则万达集团需向投资人回购全部股权,且承担10%~12%的年息。此刻,距离上述对赌的时间期限已只剩下7个月,可以说留给王健林的时间不多了。 所谓事缓则圆,此时通过股权置换的方式,换了一批新股东进来,不仅可能形成的巨额海外负债将全部清偿,万达商业IPO的紧迫感也会大大纾解。 “这是老王的一箭三雕”,万达内部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此次交易的目的,除了解决海外负债,重新上市之外,万达商业还将联合腾讯等进军新消费领域。 王健林可以喘口气了 于万达商业私有化时,要收购约14%港股流通股的总代价为344.5亿港元,对比今天招募的投资总额340亿元人民币,可见万达方不仅偿还了前投资人的本金,还给付了足额的利息。 这当然不是一个理想的结果,如若万达商业可以如期在A股IPO,那才叫皆大欢喜。虽然时间窗口只剩下7个月,但毕竟还有7个月,王健林怎么就笃定这个理想结局无法实现?至少,从排队审核情况来看,实现上述目标的时间是充裕的。 证监会1月25日披露的IPO在审企业名单显示,目前万达商业在上交所IPO企业中排名70位,审核进展显示情况为“已反馈”。按照目前上市审核的节奏,每个月约20家企业,及至2018年8月末,万达商业完全有可能站到发审委委员的对面。 但上会不见得就能过会,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万达商业顺利过会的可行性很小。最近一段时间,发行审核“枪毙”的概率非常高,上个月甚至达到了18家企业只通过了3家。如果一直延续这样的通过率,王健林大概率要在几个月后突击准备三百多个亿。 一位保荐代表人向记者陈述他的观点,由于2017年万达经历了很多的困难,也身负不少非议,这些都很有可能成为影响其过会的负面因素。 与其临时抓瞎,不如早做打算,“万达商业A股退市资金有了可靠方案”,王健林在不久前的万达年会上表示。 另外,如无合理的理由,已然排队前列的万达商业,必然要上发审会走一遭,若上市计划被否,则至少6个月之后才可以重新申报。但腾讯、苏宁、融创、京东的加入,令万达商业的股东名单焕然一新,该公司完全可以这个理由,撤下上市申请,及至合适的时候,重新提报材料,而这个重新提报的时间点则完全不受限制。这大概就是万达内部人士所说的“重新上市”。 在关于此次交易的公告中,万达集团表示,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后,万达商业将更名为万达商管集团,各方将推动万达商管尽快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