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64|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富二代纷纷试水资本市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1 17:3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一座资本城邦。而主导它们的,是39岁的鲁伟鼎、29岁的李兆会、35岁的徐永安、26岁的梁治中们。

  他们继承了父辈的显赫平台,却又走出截然不同的道路。相比鲁冠球等中国市场经济的第一批拓荒者,他们身上有着更多资本市场上的刀光剑影。

  控股民生保险、万向期货、万向租赁,参股浙商银行、浙商基金、浙江工商信托,鲁伟鼎通过万向财务公司和通联资本两大平台,已经悄然将除券商外几乎全部金融牌照收归囊中。而“万向系”在A股市场手段之凌厉,亦有“资本市场第一家族”的江湖说法。

  29岁的山西首富李兆会,则是在父亲意外去世、仓促接班后7年时间里,构得包括银华基金、民生人寿、民生银行、山西证券在内的资本版图。

  35岁的徐永安,虽然相继折戟国联基金(后更名为“中海基金”)和西藏证券,但“横店系”以横店东磁、太原刚玉、普洛股份三驾马车立足资本市场,而三次入股浙江银行更令其收获颇丰。

  26岁的梁治中,也在三一投资(原名“高恒投资”)的掩映下,初涉资本市场。

  但并非所有的第二代企业家对资本市场都冲杀进去。方太集团总裁茅忠群从其父茅理翔手中接班的过程,堪称权力交接的典范,亦被写入MBA教程。但茅氏父子以“不上市、不打价格战、不并购”为戒,在江浙企业圈堪称异类。

  “金融危机是一个分界线,金融危机之前,大家比较专注于制造业。金融危机之后,很多江浙的企业家,感受到光靠实业是走不下去的,这种情况下,第二代企业家对金融资本的投入开始加大。”在浙江慈溪方太集团的办公室内,方太创始人茅理翔向记者表示。

  在茅理翔创办的家业长青接班人学校,其汇聚的第二代企业家的资源,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蜂拥而至。

  “我们也在考虑,让投资界的人士来这里做一下演讲。甚至让这些第二代们自己募集一个基金,做些金融股权方面的投资。”茅理翔告诉记者。

  鲁伟鼎低调掌舵

  鲁伟鼎以23岁的年龄接任万向集团总裁,其对资本运作的热情始终高涨。而万向系除了广为关注的万向钱潮、万向德农、顺发恒业、承德露露等上市公司的阵列外,其参股控股的金融机构更是暗流涌动。

  万向系参股的一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向记者讲过其与鲁伟鼎在飞机上偶遇的故事。

  “有一次我坐飞机,旁边正好是鲁伟鼎。我就跟他讲陆家嘴的万向大厦快建好了,也需要一家与其身份匹配的金融机构进驻聚集人气,不如免费给我们一层。没想到鲁伟鼎很爽快就答应了。”

  这家金融机构仅是万向系金融王国的一角,39岁的鲁伟鼎,正在低调搭建他的金融版图。

  鲁伟鼎以23岁的年龄接任万向集团总裁,其对资本运作的热情始终高涨。而万向系除了广为关注的万向钱潮、万向德农、顺发恒业、承德露露等上市公司的阵列外,其参股控股的金融机构更是暗流涌动。

  2010年6月21日,中国保监会一纸批文,将鲁伟鼎推上资本一线。

  上述批文核准鲁伟鼎担任民生人寿董事长一职,在兵分三路力压泛海系取得民生人寿第一大股东之位后,鲁伟鼎终于掌控了这家股东背景颇为复杂的保险机构。

  而民生人寿一役,鲁伟鼎合纵连横的手腕甚为强势。

  这家筹备长达8年之久的保险公司,2002年成立之初的股东结构,颇似民营资本的权贵猎场。

  其中刘永行、刘永好兄弟二人,通过东方希望集团和新希望集团持有民生人寿15.5%的股权,为其第一大股东。而万向集团和泛海控股,则分别持有13.7%的股权,并列第二大股东。

  此后经过2007年一轮增资扩股,民生人寿注册资金猛增至27亿元,股东结构形成万向系与泛海系双雄对峙的局面。

  2007年6月,浙江航民实业集团(以下简称“航民集团”)将1600万股转让给万向财务公司,山东省企业托管公司将1500万股股份转让给泛海控股。此前,万向财务公司已经从万向集团手中接手了民生人寿13.75%的股权。

  就此,万向财务公司和泛海控股,分别持有民生人寿15.58%和15.46%的股权。

  打破僵局的,则是另一个年轻人——海鑫钢铁李兆会,其在2008年6月,从民生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和上海华晨资产管理公手中,豪取民生人寿6186万股和1546万股,共持有民生人寿4.17亿股权,从而以15.43%的控股比例紧逼泛海系。

  但李兆会不到一年的时间即转身而退,2009年3月,海鑫钢铁将所持民生人寿3866万股转让给通联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通联资本),通联资本控股股东为万向集团高管管大源,其与万向财务公司堪称万向系资本运作两大旗舰。

  此时,万向系通过万向财务公司和通联资本成为民生人寿第一大股东。而泛海系最终选择在2010年2月退出,将所持4.58亿民生人寿悉数转让给航民集团和通联资本。

  而同处浙江萧山的航民集团,亦为万向系盟友,航民集团与万向集团,在上市公司航民股份,各自以31.31%和19.03%的股权分列第一和第二大股东。

  就此,万向系以近36%的控股比例彻底掌控民生人寿,而鲁伟鼎更是在2009年8月民生人寿总裁段景泉去职之后,就以副董事长之职“摄政”民生人寿。

  万向系资本版图初成

  一旦浙商基金最终获批,万向系几乎涉猎除券商以外的全部金融牌照。而通联资本堪称万向系资本运作的关键一环,不仅在民生人寿、浙商基金等股东名单上皆有其名,而且万向系几次在A股市场的运作,也有其身影闪现。

  “万向系”治下的另一张金融牌照——浙商基金,也正在面临最后的冲刺。

  2010年4月,浙商基金与纽银梅隆西部基金就已经通过了证监会内部的审核,但此后纽银梅隆西部基金在7月份获得批文,而浙商基金则“因程序性问题”而没有同时拿下批文。

  “浙商基金现在每天都按照标准基金公司的程序进行模拟操作,已经快一年了。这次没有同时获批主要是程序性的问题,乐观估计的话,这个月或许就会有结果。”有接近该公司的人士告诉记者。

  浙商基金的股东包括浙商证券、通联资本、浙大网新集团和养生堂有限公司,四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同为25%,通联资本董事长管大源,亦在浙商基金出任董事。

  “通联资本本身有自己的私募业务,但是在浙商基金中,他们没有参与到投研中来。”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一旦浙商基金最终获批,万向系几乎涉猎除券商以外的全部金融牌照。

  除了上述两家公司外,万向系旗下还包括万向租赁、万向期货,同时万向集团还参股了浙江省工商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浙商银行,鲁伟鼎则出任浙商银行监事会zhuxi。

  但万向系的金融版图远非一马平川。

  万向系曾经一度控股天和证券,但此后天和证券深陷违规理财事端,终因资不抵债被财通证券吸收合并,这或许可以解释一路高歌猛进的万向系却缺席券商这一关键一环。

  “鲁伟鼎是万向系金融版图的规划者和实施者,平台是万向财务公司和通联资本,而左膀右臂则是管大源与傅志芳。”有对万向系颇为熟悉的浙江资本圈人士告诉记者。

  二人同为万向第一批的创业者,都是1980年代的高中毕业生,并在这一时期进入万向。

  傅志芳曾出任万向钱潮和中色股份的董事之职,公开资料显示,傅志芳1984年起在杭州万向节总厂财务部任统计与资金管理员,此后担任万向财务公司前身万向集团财务结算中心总经理,并从2002年起出任万向财务公司总裁。

  而万向系资本征战的另一干将则是管大源,其17岁即进入万向工作,此后出任通联资本前身深圳通联总经理。万向系第一家上市公司万向钱潮的成功上市,管大源居功至伟。为表彰其在万向钱潮上市过程中所做贡献,当时的1994年,鲁冠球以10万元现金重奖管大源。

  而万向集团内部的资料显示,2009年顺发恒业借壳兰宝信息上市成功,万向集团更是重奖管大源1000万元。

  通联资本堪称万向系资本运作的关键一环,不仅在民生人寿、浙商基金等股东名单上皆有其名,而且万向系几次在A股市场的运作,也有其身影闪现。

  该公司公开资料显示,通联资本成立于1995年(原名为深圳万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万向集团旗下资本运作旗舰,注册资本4亿元,“是一家具有规模实力的专业性投资银行机构”。

  记者从深圳市工商局查询到的信息显示,通联资本的股东结构为管大源出资3.8亿元,持股比例为95%;鲁伟鼎出资5000万元,持有剩余5%的股权。

  该公司最初的股权结构为万向集团持有90%股权,万向集团企业发展总公司持有10%股权。而鲁伟鼎则是出任该公司董事长。

  此后经过2003年的一轮增资和股权转让,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以3.8亿元的出资,持有95%股权,剩余5%为鲁伟鼎持有。

  2005年12月28日,管大源则受让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95%的股权,一年半之后,该公司的法人代表,也从鲁伟鼎变更为管大源。

  “万向系现在将创投这块的投资,慢慢转向了在杭州的通联创投。”上述对万向系颇为熟悉的资本圈内人士告诉记者。

  北纬通信2009年9月22日的权益变动数显示,通联创投注册资本3亿元,法人代表亦为管大源。其主要股东为通联资本出资2.5亿元,持股83.33%;浙江省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 3000 万元占10%。

  与在浙商银行扮演的角色一样,鲁伟鼎在该公司也是出任监事长一职。

  通联创投以PE方式参与资本市场,其投资并登陆资本市场的标的,包括北纬通信方正电机、海利得等中小板公司。

  就此,万向系的资本版图初成,但该公司上下对此极为低调。不仅鲁伟鼎出任民生人寿董事一职悄无声息,而且鲁冠球也在面对媒体时连连表示,万向“依旧是以产业为基础,金融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

  新贵盟军是这样炼成的

  与万向系多有交集的,则是另一位年轻人李兆会。其不仅在民生人寿一役,暗度陈仓援手鲁伟鼎,而且在二级市场上,二人更是主导了数笔交易。

  早在2004年11月18日,一家名为上海海博鑫惠(以下简称“海博鑫惠”)的公司,就从黑龙江富华集团手中获得华冠科技(后改名为万向德农)21.5%股权,从而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而华冠科技第一大股东则为万象集团下属的万向三农,持股29.95%。

  公开资料显示,海博鑫惠的大股东正是李兆会实际控制的海鑫实业,海鑫实业持有该公司89%股权,海博鑫惠更被认为是李兆会资本运作的平台。

  此番股权转让另有深意。上述股权为富华集团抵押给万向集团,此番运作,既保证了万向三农彻底掌控上市公司,又保证了其不触发30%要约收购的红线。

  上述股权转让每股作价1.76元,但一年半之后,海博鑫惠就将全部3293.75万股,悉数转让给万向三农,每股作价2元。

  海博鑫惠居间其中一年半时间,几无获利,却是万向系攻城拔寨之侧翼。

  同样的一幕在顺发恒业的前身S*ST兰宝身上重现。

  2008年2月,S*ST兰宝控股股东长春君子兰集团有限公司所持8875万股被拍卖。万向资源有限公司以3441万元,竞得3365万股。而一家名为北京和嘉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嘉投资”)的公司,则以1097万元,竞得1072万股。

  和嘉投资的股权结构为李兆会和李兆霞,二人的持股比例为80%和20%。

  而和嘉投资此番投资,收益可谓丰厚。万向系此后将其地产资源注入S*ST兰宝,该公司停牌三年之后更名为顺发恒业变身地产股,股价更是从停牌前的9月2日顺发恒业的收盘价0.76元暴涨至复牌第一天的收盘价10.30元。而以9月2日顺发恒业的收盘价7.05元计算,和嘉投资这笔投资,收益率高达600%。

  二人的投桃报李不仅在二级市场上。

  2004年11月24日,海鑫实业从中色股份手中,接盘民生银行1.6亿股,作价5.93亿元。而6天之前,中国有色集团将其持有的5808万股转让给万向资源有限公司的过户手续刚刚完成,万向系旗下的万向资源也以10%的持股比例,成为中色股份第二大股东。

  这笔交易每股作价3.7元,创下了民生银行股权转让的最高价格,在当时看来代价颇高。但事后来看这笔交易堪称李兆会最得意之作。海鑫实业在2007上半年的牛市高点,抛售了手中民生银行近1亿股,套现超过10亿元。

  李兆会得意后的折翼

  李兆会在资本市场的运作,与其六叔李文杰的辅佐不无关系。李文杰与李兆会同在澳洲学习,二人关系也颇为密切。但与李兆会在资本市场高歌猛进相对应的,则是海鑫钢铁主业的步履艰难。

  海鑫实业在民生银行中的获利,正是李兆会此后资本市场腾挪的原始积累。

  2007年11月,海鑫实业就以11.8亿元的高价,拍得银华基金2100万股,占其总股本21%。以此计算,银华基金每股作价高达56.2元,这一拍卖价格堪称天价。

  而通过银华基金的股东之一东北证券披露的2010年半年报,银华基金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1.57亿元。以此简单计算,银华基金每股收益为1.57元,以全年3.14元计算,海鑫实业当初11.8亿元的出价,目前PE当在18倍左右。这笔投资显然站在了高岗之上。

  而海鑫实业对山西证券的投资,也遭遇了IPO的功败垂成。

  2007 年8 月,海鑫实业以2.15亿元的价格,从山西省电力公司手中竞得山西证券5000万股股权,此后经过股份制改造,上述股权变为7669.888万股,占山西证券总股本的3.84%。

  而在山西证券目前的12家股东名单中,李兆会实际控制的海鑫实业成为唯一的私人资本。

  以2009年山西证券的每股收益0.24元,给予目前12家上市券商平均24倍的市盈率,山西证券一旦上市,其股价当在6元左右。而李兆会上述持股市值,或将达到4.6亿元,这相比其三年前的投资,已经翻番。

  但最终山西证券却倒在了证监会发审委门前。2010年7月28日,距离该公司上会不到2天时间,证监会紧急叫停其上会审核进程。显然在度过了初涉资本市场的春风得意之后,李兆会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李兆会在资本市场的运作,与其六叔李文杰的辅佐不无关系。李文杰与李兆会同在澳洲学习,二人关系也颇为密切。

  但与李兆会在资本市场高歌猛进相对应的,则是海鑫钢铁主业的步履艰难。

  2003年,李兆会之父李海仓在其办公室遇刺身亡,李兆会紧急结束澳洲留学,接手这家产值超过50亿元的民营钢铁企业。

  有券商研究人士向记者介绍,目前海鑫钢铁的产能在400万吨左右,但年产量只有300万吨。“产品结构以螺纹钢和线材为主,处于中低端。”

  记者从商务部网站上得到的一份海鑫钢铁集团2009年前三季度的生产经营情况显示,报告期内海鑫钢铁累计生产铁196.35万吨,同比减少24.30%;生产钢179.91万吨,同比减少26.22%;生产钢材152.87万吨,同比增加了8.43%。

  同期海鑫钢铁集团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9.48亿元,同比下降40.03%;完成工业增加值9.43亿元,同比下降61.58%;实现销售收入57.23亿元,同比下降41.72%。

  “金融危机对海鑫钢铁的冲击很大。海鑫钢铁刚刚投了一个热轧宽钢带,就赶上金融危机。”上述北京券商的钢铁行业研究员告诉记者。

  在其看来,李兆会年龄尚轻,“投资上有些失误”。

  而从行业人士来看,深处山西的海鑫钢铁这样的民营钢铁并不被看好。

  “海鑫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物流瓶颈,相对于沿海的钢铁企业,铁矿石运进来产品运出去,物流成本要高很多。原来钢铁行业利润高,无所谓,现在行业利润下来了,就困难多了。”该研究员告诉记者。

  另一方面,虽然李兆会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亦一直有消息传出,海鑫钢铁意欲上市,甚至是李海仓时代就有的想法,但海鑫钢铁始终难以登陆资本市场。

  “民营钢铁企业在国内上市,除非借壳,否则基本上没有什么希望。”上述券商人士告诉记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太钢和首钢洽购海鑫钢铁的传言不断,市场对海鑫钢铁的前景也多有想象。但地方ZF始终未曾松口。

  2009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李兆会以68.3亿元财富,位列第70位。

  徐永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横店集团旗下医药资产逐渐注入青岛东方,该公司也更名为普洛股份。

  随后横店集团又在2004年控股太原刚玉,并实现了横店集团核心资产磁性材料生产——横店东磁的IPO,至此“横店系”三驾马车成型。徐永安的野心不止于此。2005年8月,横店集团一度试图参与西藏证券的增资扩股。

  时间回到2001年8月17日,是日在地处浙江金华东阳的横店集团深化社团经济改革大会上,时任总裁的徐文荣退位,由担任常务副总裁的徐永安接任这一职务。徐永安为徐文荣之子,时年36岁。

  同日,横店集团与青岛市供销合作社签署上市公司青岛东方的股权转让协议,从而成为上市公司青岛东方的第一大股东。

  虽然早在2000年,横店集团曾经参与了三九医药(现更名为华润三九)的定向增发,但真正掌控一家上市公司,却始于此日。

  此后横店集团旗下医药资产逐渐注入青岛东方,该公司也更名为普洛股份。

  随后横店集团又在2004年控股太原刚玉,并实现了横店集团核心资产磁性材料生产——横店东磁的IPO,至此“横店系”三驾马车成型。

  徐永安的野心不止于此。2005年8月,横店集团一度试图参与西藏证券的增资扩股。

  证监会网站披露的信息显示,本次增资扩股,西藏证券注册资本由6000万元增至2亿元。其中西藏自治区信托投资公司出资4200万元,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横店集团有限公司各自出资3400万元,苏州兰鼎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出资3000万元。以此计算,横店系两家公司将持有西藏证券34%的股权。

  但这一增资方案虽然已经为证监会批准,但最终并未成行。

  西藏证券2007年年报显示,该公司控股股东西藏自治区信托投资公司于2006年10月与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关于西藏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扩股之框架协议》,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拟向西藏证券增资1.4亿元,使其注册资本由6000万元增至2亿元,其中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占增资扩股后注册资本的70%,西藏自治区信托投资公司占增资扩股后注册资本的30%。

  2007年3月,上述增资扩股股权变更手续完成,而横店系则退出西藏证券。

  而横店集团参股的国联基金,也是命途多舛。

  国联基金于2004年3月18日在上海成立,发起人是国联证券、横店集团和云南烟草兴云投资,其出资比例依次为49%、31%和20%。

  但当时正值漫漫熊市,国联基金一直是惨淡经营。截止到2005年末,该公司仅有的两只产品——国联优质成长和国联分红增利的份额分别仅为3.2亿元和1.9亿元,整体管理规模仅为5.1亿元。

  最终横店集团在2006年7月将上述31%股权出让中海信托,中海信托随即对国联基金增资3000万元,以46.923%的持股比例成为第一大股东,并将其更名为中海基金。

  而在横店集团退出不久,A股即迎来此前未遇的大牛市,中海基金2006年上半年的规模仅为3.76亿元,下半年的规模即扩张至14亿元。2007年上半年更是一下子暴增至260.5亿元,目前该公司的管理规模为150.74亿元。

  虽然错失国联基金和西藏证券,但徐永安在浙商银行上却是获利颇丰。浙商银行2009年年报显示,横店集团持有浙商银行4.98亿股,占其总股本的9.54%。

  横店集团堪称浙商银行最坚定的持有者。

  早在2004年浙商银行成立之时,横店集团就持有该公司原始股1.43亿股,而2008年和2009年浙商银行的的两次增发,横店集团又分别以1.21元和1.59元的增发价,拿下浙商银行1.14亿股和2.4亿股。截止到2009年年报,横店集团持有浙商银行4.98亿股,占其总股本的比例为9.54%,为浙商银行第三大股东。

  而浙商银行IPO也已经是箭在弦上。以浙商银行2009年的每股收益0.23元计算,给与其15倍的发行市盈率,其发行价当在3.45元左右。而其盈利能力与刚刚发行上市的光大银行相当,9月2日,光大银行收报3.48元。

  以此计算,横店集团持有的浙商银行股权,一旦发行上市,市值将在17亿元左右,而其历年成本相加,不过4.98亿元。

  而正是在浙商银行,鲁伟鼎与徐永安两个第二代企业家的资本路径实现交汇。

  浙商银行2009年年报显示,万向财务公司持有浙商银行4.09亿股,同时万向控股也持有1.3亿股,以此计算,万向系持有浙商银行5.39亿股,两家公司累计持股超过横店集团。

  梁治中的投资账单

  一家名为上海高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恒投资”)的投资公司,成为湖南首富梁稳根之子梁治中的资本实验地。

  梁治中现年26岁,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现任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财务总部总监。

  2006年夏天,梁冶中从英国华威大学计算机管理专业毕业后进入三一集团工作,在车间短时间实习后,升任车间调度员,2007年5月担任财务本部副总经理。

  而在一家风投网站上,高恒投资对自己的介绍是“上海高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三一集团全资子公司,负责集团全面的投资业务”。

  该公司曾经参与了金马股份2007年的定向增发,2007年10月,高恒投资以3500万元,认购金马股份定向增发的500万股,每股作价7元。

  而根据金马股份公告披露的信息显示,高恒投资注册资本1亿元,法人代表为梁治中,注册地址为浦东新区川沙路6999 号19 栋213 室。

  目前,高恒投资更名为上海三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投资”),虽然早已经过了解禁期,但三一投资并未减持,目前仍持有金马股份500万股,占其总股本的1.58%。

  9月2日,金马股份收报7.17元,高恒投资在其间历时近三年,仅是微利。

  2007年11月14日,高恒投资又以8.88元每股的价格,认购嘉宝集团363万股。

  高恒投资在二级市场也动作频繁。

  红阳能源2007年三季报显示,高恒投资以30.005万股的持股量,成为该公司第十大流通股股东。

  同时与其出现在流通股股东名单上的,还有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该公司持股量为168万股,为当时红阳能源第一大流通股股东。

  2007年年报发布时,高恒投资增仓至136.5万股。2008年一季报时更是增长至159万股。

  但显然高恒投资并未恋战,2008年半年报时,高恒投资就已经从前十大流通股中隐退,而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也在2008年年报中退出前十大流通股股东行列。

  高恒投资建仓时的2007年四季度,红阳能源的加权均价为11.72元,而2008年二季度,其加权均价为10.94元,高恒投资或是斩仓出货。

  而坚持到2008年4季度才撤离红阳能源的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更是损失惨重,该季度红阳能源的加权均价仅为5.22元,其投资或已经被腰斩。

  此外,大西洋2007年年报中,也曾出现过高恒投资的名字,但随即在2008年一季度隐去。2008年一季度,高恒投资则转战西北轴承,持有该股66.54万股。

  但几乎高恒投资的上述投资都是浅尝辄止,且大多是在2007年下半年市场最为疯狂的时期的投资建仓,获利寥寥甚至有可能亏损。

  此外,高恒投资还曾经以三一集团委托人的身份,在2007年参与了光大银行的股权拍卖,最终以4620万元的作价,从平高集团手中,拍得光大银行1100万股。目前这一部分股权为三一集团持有,占光大银行总股本的0.0329%。

  2009年9月,三一集团与光大银行共同出资设立了韶山光大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异类方太打造“家业长青接班人学院”

  此后茅理翔逐渐将公司管理大权交给茅忠群,转而投入到对企业家第二代的培育中去,创办“家业长青接班人学院”,方太父子二人权杖交接也堪称国内家族企业典范。但与江浙的第二代富豪不同,茅忠群很少涉及主业之外的投资。

  企业家第二代资本新浪潮中也有另类。41岁的方太集团总裁茅忠群即是一例。

  茅忠群199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无线电技术专业学士学位;1994年获电子电力技术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茅忠群是在其父茅理翔的飞翔集团电子点火枪已经做到世界出口量第一,但面临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从上海交大电力电子硕士的学习中被其父紧急召回,上马抽油烟机项目。父子二人将方太这一品牌做成国内抽油烟机第一品牌。

  此后茅理翔逐渐将公司管理大权交给茅忠群,转而投入到对企业家第二代的培育中去,创办“家业长青接班人学院”,方太父子二人权杖交接也堪称国内家族企业典范。

  但与江浙的第二代富豪不同,茅忠群很少涉及主业之外的投资。

  “来找方太,提出上市计划的券商很多,但我们目前没有上市的打算。”茅理翔告诉记者。

  在其看来,做企业两种做法,“一种是生产钱,另一种是生产品牌,我们是生产品牌,品牌是无价之宝,希望方太可以成为百年老店。”

  而另一方面,茅理翔坦言,方太并没有太多资金的需求。

  “现在方太没有考虑到一个非常好的大的项目,上市融到资也没有投向。现在方太的成长性非常好,而且是稳健快速的成长,并已完成产业的转型升级。”

  茅理翔介绍,方太集团在2005-2006年期间,在杭州湾新区投资建设方太产业园的时候,“投资5个亿,稍微感到紧张一些,但是方太这样的企业,银行早就盯着,现在也已经还掉了。”

  在其看来,方太还是坚定不移地走实业之路。“我们不会轻易放弃15年打造的这样一个行业地位和品牌。”

  但茅理翔并不反对第二代企业家对资本运作的追逐。

  “我们不反对而且也非常赞同很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因为中国制造业太多了,第二代企业家进入金融资本领域,可以作为制造业的一个退出机制。”

  而对金融资本运作的重视,更是金融危机之后,很多江浙企业家的谋变之路。

  “原来相对比较少。可能在未来的5年到10年中,这个趋势还会加大。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转变是必然的趋势,这些资本也有可能倒过来投向好的企业。”

  在茅理翔的家业长青接班人学校,更因为聚集了众多企业家第二代的资源,而被机构找上门来。

  “现在很多人跟我来说,想利用学校这个平台,来这里组织一次演讲,给这些二代听听,如果有可能的话,当场募集一个基金,或者要我们家业长青自己去成立一个投资公司。当然没有深下去谈,来的人可有不少。”

  这也是茅理翔正在思考的方向。

  “我们还是有这么一个想法。今年我们也想实施点。大家都在这样的一个十字路口。先组织上课,如果大家反响强烈,学校可以帮助有意愿的学员联合成立一家投资公司。”

  在其看来,与其同辈的第一代企业家,也开始有意培养着第二代的资本嗅觉。

  “老爸有意识地将儿子培养成金融资本家,因为自己也感到搞实业太苦了。我认为这是对的,以后金融资本家的出现,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现在让儿子去搞,并不分散父亲自己的精力。也不排除失败了,但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至少已经尝到了酸甜苦辣,对做实业也是有好处的,继续可以去实业接班。所以他们进可以成为金融资本家,退可以成为实业家。”茅理翔告诉记者。





2
发表于 2010-9-11 19:23:44 | 只看该作者
哈哈 好事啊
头像被屏蔽
3
发表于 2010-9-11 23:55:3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
发表于 2010-9-12 12:58:19 | 只看该作者
将儿子培养成金融资本家
5
发表于 2010-9-12 16:02:12 | 只看该作者
有钱人门
6
发表于 2010-9-13 15:41:34 | 只看该作者
传承
7
发表于 2010-9-23 16:40:20 | 只看该作者
{:4_96:}
8
发表于 2010-9-23 17:32:50 | 只看该作者
无疑,资本市场是更适合扩大他们上一辈积累下来财富优势的地方。
9
发表于 2010-9-23 17:33:42 | 只看该作者
{:4_124:}
10
发表于 2010-9-23 18:40:49 |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0-9-23 22:03:27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多我看得累、、、{:4_103:}
12
发表于 2010-9-23 22:09:08 | 只看该作者
{:4_94:}
13
发表于 2010-9-23 22:20:07 | 只看该作者
{:4_107:}
14
发表于 2011-9-30 07:23:29 | 只看该作者
晕死也不加点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易家网  ©2015-2023  郑州期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136号 豫ICP备16010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