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冉兰心态管理—职业投资的最高境界
和一位私募基金老总聊什么好呢?明天哪只股票会涨停,还是最近有什么重组消息?听起来都非常具有诱惑力。然而在采访冉兰时,我们的话题却从一部电影开始讲起,他向我们吐露了多年的投资心声。“电影《投名状》中,庞青云一个人踯躅在结满冰的湖面上,庞青云自言,我这一生,如履薄冰,你说我能走到对岸吗?因为刚好那时候看了这个电影,我觉得印象非常深刻,他所行走的结满冰的湖面,跟我们现在去做的资本市场是一模一样的,我们不知道哪一块冰薄哪一块冰厚,但是我们有我们的办法,就是永远保持谨慎,但决不惊慌失措,我觉得做投资市场就是这样的,无论你是做多大的资产规模,无论是多么好的业绩,它代表的都是历史和过去,面对你未知的未来,你一定是要考虑到,我们用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心态去应对。”
作为一名职业投资者,无论是在新兰德咨询公司、金元证券研究所任职,还是成立自己的私募基金公司,冉兰体会最深的就是,在看似简单的交易买卖背后隐含着参与者不同的价值观以及对待金钱和风险的态度。要想在残酷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职业投资者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心态。“这个市场能够锻炼出投资人一些好的性格,一些好的心理素质,我觉得在经过这十多年,市场几次牛熊的转换过程,我们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业余到专业,我觉得最大的体会,我觉得应该说更多的还是在于我们心态的一个成熟和稳定。”冉兰说。
这十多年的投资经历让冉兰深刻意识到,如果想在专业的投资领域中更上一层楼,就必须要避开人性的弱点,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最终达到心态管理的完善。而要想步入到这个职业投资的最高境界,首先就需要打好研究基础。他认为:“如何去做好心态管理,第一个就是说我们要有一个独立研究的精神,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或真或假,也有很多研究机构的报告,但是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没有哪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他是简单依靠这些信息的堆积,或者说研究员的报告,他就能够获得稳定的盈利的,这里面一个核心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的信息里面,它这个里面,它本身需要有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与其你花大量的精力去分析这些,你还不如说自己有一个核心的定论。”
坚持用独立研究精神来甄别机会与风险,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也是培养良好心态的重要保障。然而一旦进入到市场中,职业投资者要想不被变幻的行情迷惑,保持心态的客观,就得事先制定好交易计划。对此,冉兰也是深有体会:“那么第二个就是进入到你的准备投资的层面,准备投资的层面就是,业余投资者一般来做的话,可能是一个非常急火火的开始买入了,我经常跟朋友聊,怎么去区分业余和专业,就是业余投资者很少去做他的事前的交易计划,以及当他交易做完以后,他是否会有一些其他的后备的方案,作为专业的来说,他一定会制订,制订完了以后,这个还不够,当你在交易的过程中,如何去修正它,也不是说是靠自己的好恶去做简单的修正,当你把这一套的交易流程做完了以后,你会发现这些东西实际上是会让你变得更客观,客观就自然而然会让你保持相对比较好的心态。”
独立研究的经验可以累积,制定交易计划的技巧可以学习,而一个职业投资者心态完善的速度更多的是依赖于其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这方面,冉兰也找到了一条捷径,他能从其他学科中吸取养分,并融汇贯通到投资心理的分析当中。“你比如说历史这个角度,不一定非得去读正史,我们可以看到包括经典的三国演义,这也可以叫历史演义,这里面可以看到很多人性的一些因素,甚至很多人可以揣摩出管理,当然你也可以揣摩出投资,就是历史的长河里面,那些人物,那些历史片断,它告诉你人性在一种大概率情况下,会选择做什么事情,这个东西其实现在有一个很时髦的说法就是行为金融学,这个华尔街的很多基金经理也在学,其实咱们老祖宗跟多的历史书上面都有了,我们去分析它,就是分析大概率的事情,市场在这个阶段大众会想什么事情,他会选择什么方向。”冉兰说。
在读史书的过程中,冉兰学会了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然而历史会重演,却不会简单的重复,要想把握住更微妙的逻辑关系来平衡投资心态,还需要用到哲学的思维。冉兰说:“我觉得中国的传统的一些辩证思维,是很适合做股票投资的,比如说我们经常说的,慢就是快。我们看到这个市场上,很多人非常急躁的,希望一天抓到一个黑马,你把他的投资清单打出来看,他一年甚至连20%,30%都做不到,但实际上你把它简单的换算,如果说我现在放慢了脚步,我们只定一个每年20%,30%的稳定的收益率,如果说你连续做三年,你会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就是你的资产已经翻了一番了。我在海南讲课的时候,有个客户他感触非常深,等我讲完以后,他到休息室找我,就问我,问一下现在什么思路,我说你先别问我,我问你两个问题,我说第一个问题,就是说你在过去的三年里面,资产有没有翻番,他很惭愧摇头说没有,我说第二个问题就是你觉得每年的收益30%是高还是低,他说太低了,他说我其实一个月都可以做到这一点。我说这两个问题合在一起是一个问题,什么意思,就是告诉你,其实做投资不是说非要很急的去抓短期的收益,我们把这个收益降到合适的水平,甚至说你把预期降低一点,这个市场总会给你一些惊喜的,这个其实是一种很有趣的哲学思维。”
哲学和历史的研究不仅拓展了冉兰在投资中思考问题的角度,还帮他修身养性,起到了平和心境的作用,使他能够更加理性的看待市场的涨涨跌跌。他说:“08年当时有一个做的比较厉害的权证高手,他说我做权证每天交易几十次,但是我的增长非常少,我问他,我说你的交易过程里面,翻倍的几率大不大,他说有,我说那我就给你再做一个测算,如果我给你一万块钱,假设他每一次都翻倍,你告诉我多少次能到一千万,他没有回答出来,我告诉他,我说只要10次,这个是很简单的一个算术题,为什么他没有想到呢,就是他总在想着大机会小机会都想抓到,实际上,它是很难去捕捉的,而这个故事我另外再加了一句话,我说这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你就不要想说十次就能完成一万到一千万的积累,我只是告诉你复利的奥秘在哪里,它的要求是在于你每一步都能走得稳健,所以我们现在也是在逐步的修正自己,很多机会我们可能会去看,但是如果发现它有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不可控的风险的时候,我们会自动舍弃掉。”
稳中求升,有舍有得,这是冉兰自我心态管理最直接的体现,也是他领导手下私募基金团队的要求。因为他始终认为,职业投资机构之间的较量最终比拼的绝不是技术水平,而是整体的投资心态。对此,他认为:“整体来说的话,我们会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可能更多的是考虑到怎么样能够去让我的投资体系更完善,更稳定,所以我们在成立公司的时候,我们就提出一个观点,我们需要找到的是持续稳定的盈利的方法,而不是急速扩大的规模,所以说这个思路指导下,我们也是反复在磨合,包括我们的体系,思路,我觉得在这个里面,心态上面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这个市场我一定是要有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态度去对待它的,我不知道前方哪个地方是冰窟窿,但是我只要小心一点,谨慎一点,那我肯定不至于全军覆没,而这个市场很有意思的就是说,它不是说在于你某一场战役你打得多辉煌,而是在于你能够活得更久,所以我们基本上以这样一个姿态,慢慢的前行。”
在电影中,没有人回答庞青云能否走到湖对岸的问题。而在现实中,冉兰在博客文章里帮我们指明了一条在投资中通向成功的道路。“在投资的哲学里,良好的心态管理胜过于一千次调研和一万次模型构建。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算是能透过门缝窥到投资殿堂了。如何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我们需要准备的不过如此。投资原来如此简单,不是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