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期信用债违约案例增多,路透称,发改委要求发行人、承销商及各地发改委等开展企业债券本息的兑付风险排查工作,并加强存续期的信息披露工作。 路透援引消息人士引述国家发改委3月30日下发的该通知称,企业债发行人应在4月15日之前,对本年度本息兑付准备情况进行自查,并形成自查报告上报。同时,国家发改委将于4月中旬召开企业债券本息兑付风险排查的专题会议。 该通知明确了对主承销商、各省级发改委、托管机构、评级机构等风险排查职责分工,并同步明确了针对未达标机构的惩戒措施。路透另在报道中披露了企业债发行人的报告内容。 业内及媒体预期,今年中国信用债违约风险更甚于去年。年初至今已有山东山水水泥集团、云峰集团、广西有色、南京雨润等多个违约案例出现。 最近一起企业债违约为东北特钢由于公司流动性紧张,应于3月底兑付的一期短期融资券出现实质性违约。对此,民生固收分析团队点评称,该事件同时打破市场两大信仰:对地方国企的信仰和对国开行主承的信仰。 早在2014年上半年,央行就表态,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打破刚性兑付,顺应基础资产风险的释放,让一些违约事件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下“自然发生”。 彭博去年底调查显示,2016年中国债市信用违约事件将增加,七成受访金融机构认为反映违约风险溢价的信用利差将扩大,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仍将是违约风险高发区。 中信建投分析师季伟杰指出,目前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大,尤其是民营企业。由于政策的缘故,这些行业里的民企就算经营没有问题,也会遇到流动性问题,建议投资者最好不要沾手。
华尔街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