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许召元:去产能为钢铁企业转型打开“时间窗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8-2 10:5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去产能政策向纵深不断推进,中国钢铁市场的供需状况已悄然生变。
  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许召元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指出,从短期看,钢铁市场已经从供过于求转为供需平衡甚至部分产品的供不应求;但从长期看,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改变,需要产业链上的各方对市场有清晰的判断,并适时调整经营思路,应对变化的市场。
  钢铁产能供过于求尚未根本性改变
  中国经济时报:2016年钢材价格单边上扬,2017年上半年钢材价格震荡波动,未来钢材市场会出现什么样的走势?
  许召元:2012年至2015年,中国钢材市场整体供过于求,钢材价格快速下探,直到2016年出现价格的单边上扬,一方面是因为2016年的钢铁去产能行动减少了产能,降低了产量;另一方面是房地产市场好转和基础建设项目大量上马,对钢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供给和需求两侧共同作用,很快扭转了供大于求的严峻形势。
  2017年以来,钢材市场保持了供需总体平衡的局面,但从长期看,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中国经济时报:在您看来,为什么长期供过于求的情况没有改变呢?
  许召元:钢铁产能和产量的减少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从全球来看都是如此。去年我国退出钢铁产能超过6500万吨,但全年粗钢产量增长了1.2%。2017年我国将再退出粗钢产能5000万吨左右,国家明确要求6月底以前关闭所有的“地条钢”,但估计对实际产量的影响仍然较为有限。
  在调研中发现,在“地条钢”被关停后,其他粗钢企业通过增加废钢投入来提高钢铁产能,一般添加废钢的比例能够达到10%—20%,这也是一个较大的供应量。从需求侧看,目前钢铁的高需求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基础设施投资带来的钢铁需求占总需求的很大一部分,2016年下半年以来,钢铁需求较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基础设施投资持续高增长,但这种高增长并不具备持续性。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适度超前发展,但最终要受经济效益和投资来源的制约。
  特别是最近中央对地方融资平台的监管采取谨慎的态度,将会对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带来不利影响。房地产投资增长方面,随着落实中央“房子是用来住的”基本属性,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退出,预计将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对钢铁的需求也将有限。总之,从长期看,钢铁行业仍将处于供大于求的格局,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将是一个持续很长时间的过程。
  加快转型升级形成较好生态体系
  中国经济时报:对于2016年的行情,外界普遍认为是行政之手在发挥作用,您如何看待未来钢铁市场中行政之手和市场之手的作用?
  许召元:钢铁总体上是一个高度市场化和竞争性的行业,但2016年钢铁行业的调整和复苏过程,除了市场自身的调节外,强有力的行政手段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短时间内基本恢复了供需平衡,但由于钢铁行业重资产和顺周期的特征,特别是钢铁行业已经度过快速成长期正在进入成熟甚至收缩的时期,目前行业还没有形成依靠自身优化发展来应对这样大调整的体制机制,钢铁行业整体集中度低,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的格局没有改变。在未来,不可能过多依靠行政手段和政策来实现行业的调整,因此需要创造条件,完善机制,逐步从行政为主调整到市场机制起主要作用的状况上来。
  中国经济时报:面对新的形势,产业链上的相关各方要怎样应对?
  许召元:当前钢铁行业正处在震荡平衡中,相关企业要利用好时机,加速自身转型升级,尽快形成比较好的生态体系。
  首先,钢铁企业需要在质量、能耗和安全上升级。目前,钢铁企业整体上技术水平比较高,特别是比较先进的企业,但还有很多企业在质量、环保和安全上不达标。政府部门这几年对环保加大了督查和检查,这是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的重要方面,不应当因为行业形势好,就放松监管力度,要通过质量、环保、社保、安全等方面的公平监管,营造好的生态环境,促使低效率和不达标企业转型升级或者退出市场,促进钢铁企业在升级上取得扎实成效。
  其次,钢铁企业要改变预期,认识到钢铁行业从快速发展阶段,转变成相对成熟以至收缩的发展阶段,要适当调整经营策略,不要因为短时期内的形势好转而过分乐观,甚至进一步扩大产能。
  最后,促进市场化的兼并重组,提高集中度已经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应对今后供大于求矛盾的重要解决措施之一。无论是从钢铁产业的双低弹性(低供给价格弹性,低需求价格弹性)、生产连续性强等产品特征看,还是从国际经验看,钢铁行业都需要比较高的集中度才能比较好地应对市场波动。去年我国宝武钢铁的合并带了一个好头,但主要靠政府力量,下一步要主要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大力促进兼并重组,培育更多世界级钢铁大企业、强企业,以更好地应对下一轮长期供需结构的变化。
  中国经济时报:2017年去产能将“地条钢”作为重点,未来去产能的措施还将持续,您认为政策是否还有优化的空间?
  许召元:今年国家对钢铁去产能有明确任务,将“地条钢”作为去产能的重点,是比较好的着力点,行业和企业能够接受。可以预期今年去产能的任务将能够较好地推进,但在去除掉“地条钢”后,要对去产能采取更务实、更灵活的态度。
  去产能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短期内应该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建议把钢铁去产能的任务改为指导性而不是约束性的任务,因为政府也很难知道准确的供需不平衡数据,所以在当前行业供需基本平衡的条件下,去产能的目标要更加灵活,不要因为过强的政策干预改变行业预期,给企业错误的信号,政策重点还应该放在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市场化的兼并重组上来。
  新业态空间巨大粗放发展模式亟待改变
  中国经济时报:最近几年钢铁行业出现了一些新业态,比如钢铁电商,您认为这些新业态会对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许召元:钢铁是大宗商品,有一定相对成熟的营销模式,钢铁电商是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钢铁用户比较多,销售比较好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对改善行业发展态势有作用。但考虑到钢铁的供给和需求弹性比较低,对市场需求的波动比较大,电商在平滑供给和需求错位的作用有限,短期内会面临市场波动性大的风险,但长期看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中国经济时报:从2012年开始贸易商的数量已大幅减少,您认为未来贸易商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许召元:贸易商是处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角色,即使将来供大于求,依然可以发挥信息中介的作用,但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要面对行业的特点,做更多的探索。钢铁市场震荡的形势将会成为常态,贸易商也会有进一步的整合空间,数量还会减少。
  中国经济时报:最近几年国外针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反倾销措施很多,对中国的钢铁行业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许召元:钢铁行业成为全球贸易争端的重要导火索,也是近年来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指责中国的重要领域,当然政府做了很大的努力,尽量保护钢铁行业的国际市场,但我认为我们的钢铁贸易政策还有优化的空间。因为钢铁总体仍是“两高一资”产品(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国内很多资源还没有反映真正社会资本价值,如果考虑对环境影响,比较低价格的钢材出口对国家并没有整体利益可言,还会引起激烈国际争端,甚至对许多其他产品带来波及甚至扩大的影响,例如,钢铁已经成了欧盟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重要借口。
  钢铁贸易有着不同于其他产品的非常独特的特征,就是贸易保护属性特别强,政府和公众对这个行业的发展很敏感,这是因为很多国家的钢铁行业的集中度很高,只有一两家钢铁集团,这样如果该国的产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当地的钢铁企业很可能就没有办法生存下去,而各国对影响行业生存的事情,例如钢材进口都会很警惕,这也导致我国增加钢材出口的代价非常巨大,甚至得不偿失。
  在钢铁供需情况好转的情况下,我国应利用窗口期,对低端钢材出口采取限制政策,改变粗放型发展的模式,避免这种低价且消耗大量资源给其他国家供应钢材,反而受其攻击的局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建议使用1024*768分倍率、IE6.0以上进行访问,低版本IE将不能正常浏览 所版权所有 @2001-2006 中国期货协会 CF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471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604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3号同泰大厦C座八层 邮编:10014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