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方星海:原油期货上市准备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9-8 17:44: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9月8日消息,中国证监会党副主席方星海在出席论坛时表示,要把原油期货作为我国期货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的起点和试点,平稳推进原油期货上市工作。

“我们充分利用有利时机,抓紧推进原油期货上市工作,目前原油上市准备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方星海称,十八大以来,中国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引入境外投资者取得重大进展。

方星海还提到,中国期货市场要加快进入境外投资者步伐,利用好当前国际投资者参与我国期货交易积极性高的有利时机;要支持中欧国际交易所拓展产品线;目前境内机构在境外已设立20家机构,也鼓励境外全球性金融企业参与国内期货市场。

今年以来,原油期货即将推出的消息就不绝于耳。上证报8月4日的报道提到,目前市场各方对原油期货的准备工作已经完全就绪,原油期货上市只待临门一脚。

中国筹备原油期货上市已有五年之久。2012年,时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中国将在年内推出继美国、英国后的第三个全球性石油期货市场,以争夺石油定价权”。

可见,石油定价权,是中国发展原油期货的重要原因。

目前世界大宗商品的定价,均以主要期货交易所的期货价格作为基准价格。因此,期货市场的发展,影响着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能力,乃至话语权。目前中国包括沪铜在内的部分商品期货,在全球已经拥有一定话语权。

方星海周五也指出,从商品定价机制看,当前国际上主要的大宗商品已从传统的生产商或贸易商主导定价,逐渐转变为由相关多元各方参与的期货市场主导定价。

但在油价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却在定价方面始终能力有限。目前全球有11家交易所推出了原油期货,其中以WTI原油期货和布伦特原油期货最具影响力,主导欧美乃至全球多数市场的原油基准价格。

如果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合约,可能会成为亚洲的石油基准。

方星海在论坛上也提到,在国际贸易定价体系中,中国的声音还很弱,虽然中国商品期货成交量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位,但主要由于没有足够数量的境外产业企业和机构投资者参与,期货价格的权威性还不够。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对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华尔街见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建议使用1024*768分倍率、IE6.0以上进行访问,低版本IE将不能正常浏览 所版权所有 @2001-2006 中国期货协会 CF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471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604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3号同泰大厦C座八层 邮编:10014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