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 文件全方面监管。本周是我们忙碌的一周,金融监管部门一口气出了四份文件,分别对委托贷款、债券业务、同业风险暴露、同业负债进行了详细监管规定(详见正文的各项点评)。元旦前文件对资管、银信合作进行了监管。 2、 监管后结果会是平稳状态。1、17年3月金融监管开始的“三三四”检查,已经大部分体现了这些监管思路,银行在业务上进行明显的整改和调整,市场和银行也有较充分的预期;2、监管文件都给了一定过渡期。 3、 方向1:银行对社会发放融资的供给能力下降。文件限制了同业杠杆率、债券的杠杠率以及通道业务和非标,银行的实际杠杆率受到明显限制;银行体系对社会融资的整体供给能力下降。 4、 方向2:某些领域的融资会面临较大压力。非标业务、通道业务,目前从资管、银信合作、委外等方面全方面监管,没留下逃避空间。这类融资主要投向中小房企、中小政府项目和政府不认同的领域。这些领域融资,未来会产生严重的供给结构性不足。 5、 银行业:金融供给侧改革,利于银行“头部”企业。1)新规利于以传统借贷业务为主的银行、负债端稳定的银行和资本充裕的银行;2)前期业务激进的中小银行,未来就可以看出“潮退之后,谁在裸泳”;重点观察资本和潜在不良;3)基本面最扎实的是以工行、建行为代表的大行和招行,继续推荐。 我们从去年3月一直给市场强调金融监管不会放松,从未动摇;我们认为趋势未变! 一、委托贷款新规点评:委托贷款里的“黑箱子”委托贷款余额14万亿,17年增速已放缓。2017年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73.67万亿元,同比增长12.5%。贷款余额为118.45万亿元,同比增长13.7%;委托贷款余额为13.91万亿元,同比增长8.7%;信托贷款余额为8.31万亿元,同比增长35.1%。
委托贷款里的“黑箱子”。1、委外的通道业务。典型的“银证合作”委托贷款操作模式中,证券公司或基金公司是资金通道,客户和资金都是商业银行的。2、银行内部的委托。一些委托贷款是不同银行分行作为委托人和受托人发放委托贷款,或者不同银行之间通过委托贷款发放资金。演变为规避授信集中度和资本管理的工具。3、大型企业套利。大型企业特别是集团企业融资容易在银行获得低成本资金,再以委托贷款的形式发放给中小企业和房地产公司,以获取利利差。
委托贷款监管的影响。1、银证类等通道也被封堵。至17年3季度末,券商资管规模达17.4万亿,其中定向资管计划有14.7万亿,基金子公司接近8万亿。加之于银信合作监管文件。通过委托、信托贷款形式投资非标资产典型的“银证合作”模式,被严监管。2、非标压力继续加大。该类融资投向非标,主要集中在房地产、融资平台、过剩产能行业等领域,帮助银行实现规避政策监管、表内转表外的目的。3、银行杠杆率下降。
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点评:核心在于同业的单一风险暴露同业风险暴露是监管重点。文件描述的非同业单一客户(关联客户),或者说企业客户,标准没有提升,一直平时监管较严,基本没有什么影响。该办法对银行影响最核心的同业客户(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金融机构之间)。
同业的单一客户风险暴露监管趋严。1、银行对同业业务客户的风险暴露不得超过一级资本的25%,之前规定(2014年)的是50%。2、范围扩大,将资管业务、表外业务、及同业业务都纳入监管框架之中。3、设立3年的过渡期。
影响:压缩同业链条,激进的小银行压力大。1、13-16年之间,以中小银行、非银金融机构推动,以同业存单-同业理财-非银委外的同业链条创新,带动银行资产规模扩张快速扩张,机制见下表。2、我们估计部分激进的小银行压力大,不然不会给过渡期。小银行如果调业务结构,反过来对一些股份行也有影响(交易对手);同业业务也回归本源。3、股份行本身压力不大。截至2017年9月末,五大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应收款项类投资)/一级净资本指标的范围在70%-520%之间,考虑上述银行的同业交易对手较多,本身压力不大。
三、债券302号文解读:限制债券投资杠杆302号文:统一监管债券市场。302号文是金稳会后,正式发布的第一份一行三会统一监管文件,主要内容:1、新增对金融机构自营回购业务限定杠杆率约束,具体要求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债券正回购资金余额或逆回购资金余额与某一时点净资产或总资产的比重上,见下表。2、对债券代持业务加强监管:从“主观目的性”、“业务合同”、多方面进行监管。 3、对具体业务细节进行了详细规定;同时设置过渡期1年,但是不合规业务过渡期内正常结束后不得续作。
杠杆率测算:对银行业整体影响很小,券商自营影响亦较小,保险基本无影响。我们对上市银行、券商、保险数据进行了测算:1、A股上市银行大中型银行负债端(正回购)都达标,不达标是两家农商行;资产端(逆回购)基本无压。上市银行是中国银行业主体,对银行行业影响小。2、上市券商正回购占比净资产超标比例2.9%,逆回购无压。3、上市保险正逆回购分别平均占比3.9%、0.3%,远低于20%标准。
小银行会有压力。草根调研看,有些小银行会有超标的压力。根据我们的测算数据,A股江阴、张家港农商行负债端不达标;港股内地银行则在资产负债端均呈现有压力,27%的银行在资产负债端占比超标。
四、央行有可能重设同业存单额度点评:压缩同业负债主动加杠杆可能设定同业存发行上限额度。1、此次同业存单备案新规限定同存发行上限额度:估计2018年各家银行同业存单备案额度将限定在去年9月末总负债的1/3,再刨除同业负债后的所得值;计算公式如下图。2、之前的规定:13年《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存款类金融机构可在当年发行备案额度内自行确定每期发行额,且同存余额不得超过当年备案额度。
影响:限制银行同业负债加杠杆,中小行负债端压力加大。根据同存备案额度公式,可知同存余额以及同业负债依赖度高的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18年可发行的同业存单额度将较17年发行额大幅缩减(注:同业负债计算包括同业存放、同业拆入、卖出回购,未扣减结算性同业存款,计算的同存备案额度会小于实际值)。
为什么要持续监管同业存单。1、同业存单成为中小银行加杠杆的“利器”;2、中小银行利用政府信用的隐形担保持续加杠杆,我国的银行业都是政府的银行,没有信用风险利差。对于小银行而言,“没穿鞋的怕啥”,拼命加杠杆是最合理的选择;3、银行道德风险的“逆向选择”,导致我国金融的系统性风险不断累积,监管需要对同业存单采取数量的行政控制。(详见我们之前的专题报告) 五、系统解读最新金融监管系列文件:社会融资的供给能力会“结构性”不足结合我们对资管新规和银信合作的研究(详见我们专题报告),我们的判断如下: 金融严监管趋势持续,是全方面监管。我们从去年3月一直给市场强调金融监管不会放松,从未动摇;我们认为趋势未变!本周,金融监管部门一口气出了四份文件,分别对委托贷款、债券业务、同业风险暴露、同业负债进行了详细监管规定,元旦前文件对资管、银信合作进行了监管。2018年,全面金融监管落地的一年。 监管后结果会是平稳状态。1、17年3月金融监管开始的“三三四”检查,已经大部分体现了这些监管思路,银行在业务上进行明显的整改和调整,市场和银行也有较充分的预期;2、监管文件都给了一定过渡期。
方向1:银行对社会发放融资的供给能力下降。文件限制了同业杠杆率、债券的杠杠率以及通道业务和非标,银行的实际杠杆率受到明显限制;银行体系对社会融资的整体供给能力下降。 方向2:某些领域的融资会面临较大压力。非标业务、通道业务,目前从资管、银信合作、委外等方面全方面监管,没留下逃避空间。这类融资主要投向中小房企、中小政府项目和政府不认同的领域。这些领域融资,未来会产生严重的供给结构性不足。
银行业:金融供给侧改革,利于银行“头部”企业。1、新规利于以传统借贷业务为主的银行、负债端稳定的银行和资本充裕的银行;2、前期业务激进的中小银行,未来就可以看出“潮退之后,谁在裸泳”;重点观察资本和潜在不良;3、基本面最扎实的是以工行、建行为代表的大行和招行,继续推荐。
华尔街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