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货币与物价的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28 16:0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在期市跳舞 于 2010-10-28 16:10 编辑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物价水平取决于货币供应量与社会产出之间的关系。

    货币供应量不变,社会产出增加,物价就会下跌,造成通缩,这是金本位时期的最大问题。

    譬如社会中有100两黄金,对应有100斤大米,1斤大米就卖1两黄金。如果生产力发展,产出200斤大米,而黄金数量没有增加,那么米价就会跌至半两黄金1斤。

    在存在借贷的情况下,通货紧缩会造成大麻烦。设想有一些农民,借来资本去购买农具,种子,垦荒种地……一年以后,他们的劳动成果越多,价格就卖得越便宜,最后总是付不起利息,导致破产。而持有货币的人,不仅可以获得利息,还能坐享通缩之利,成为食利阶层。最终,从事生产的人少了,经济就会萧条。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出了重商主义经济学——这一学派认为,一国经济要发展,必须要有足够多的金银贵金属。当有200斤大米,就应该配上200两黄金,才能避免上述问题。

    但是,黄金总量是有限的,一国要黄金增加,就要到他国去抢.......解决问题的手段就是指南针和火药。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是用造纸术和印刷术再加上市场化的浮动汇率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上述理论当中,古典经济学家都会强调一个前提,即“从长期看”。试想,如果太阳突然消失,地球感到失去引力,也需要8分半钟时间。那么某地新发现一个金矿,或货币多印出许多,转化为通货膨胀也决不可能是“瞬间”的事情,肯定会有一个时间过程。至于这个具体过程是怎样的,一直没人仔细研究。直到凯恩斯提出了边际消费递减理论、乘数理论等等,对古典经济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才填补了理论空白。

    但是,忽略了凯恩斯的“从短期看”这个前提,把他的理论运用于长期,就会产生错误。弗里德曼研究了美国百年的货币史,得出的结论,依旧支持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从长期看”,货币在经济体中的流动速度是一个常数,物价水平,还是与基础货币供应量直接相关。怎么解释两者的矛盾呢?

    这是因为,从短期看:当人们对经济前景看淡,就会偏向储蓄,减少投资,造成货币乘数下降,物价下跌,经济萧条;但是,当人们对经济前景乐观时,就会偏向投资,减少储蓄,造成货币乘数上升,物价上涨,经济繁荣。(究竟何为因,何为果,索罗斯在此现象之上又提出了反身性理论,我认为,绝对应该颁给他一座诺贝尔经济学奖)从长期来看,两种作用相互抵消,货币乘数就是一个常数了。

    如果只看到其中一个方面,仅在萧条时期增加货币供应量,而没有在繁荣时期进行回收,那么必然造成通货膨胀与本币贬值。分析长期物价水平,只要考虑M0和GDP的关系就可以了。

    以中国为例,货币供应量连年超过GDP增幅,汇率也从1985年的1美元兑2.8元人民币贬至如今的1美元兑6.8元人民币。

    从长期看,人民币对内对外都贬值了。

附:路透整理的人民币汇率主要变动历程

路透6月19日电

央行称,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

以下是路透整理的人民币汇率主要变动历程.

年代 汇率变动的内容
=====================================================================
1948/12/1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
---------------------------------------------------------------------
1949/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确定了人民币作为唯一法定货币的地位.因为人民币并未规定金比价,最初与美元的汇率是根据"购买力平价"方式确定.

但建国初期恶性通胀的蔓延,造成人民币兑美元汇价一降再降,从1949年1月18日1美元=80元旧人民币,调低至1950年3月13日的1美元=42,000元旧人民币.
从1950年3月至1952年底,随着国内物价由上涨转变为下降,以及朝鲜战争造成美国及其盟国接连宣布一系列对中国的"封锁禁运"的措施,中国为推动本国进口亟需的物资,逐步调高人民币汇价,到1952年12月份,人民币汇价已经调高至1美元=26,170元旧人民币.
---------------------------------------------------------------------
1955/3/1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新人民币按照折合比率1:10,000兑换旧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也随着大幅调整至1美元=2.4618元新人民币左右.
---------------------------------------------------------------------
1955-1971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是1美元折合2.4618元新人民币.
---------------------------------------------------------------------
1962年 第三套人民币发行.

在整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中国经济尽管曾出现过通胀等情况,但是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直维持相对的稳定,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国内是高度计划的经济体制,几乎所有的物价都是受到严格计划控制的,人民币汇率也是如此.
---------------------------------------------------------------------
1971/12/18布雷顿森里体系出现问题,美国不再追求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价,宣布美元兑黄金
官价贬值7.89%,人民币汇率相应上调为1美元合2.2673元人民币.
---------------------------------------------------------------------
1972-1979 布雷顿森里体系彻底解体,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中国这一时期频繁调整汇率,在确定汇率时,中国采取盯住加权的"一篮子"货币的方法.

这一时期人民币汇价政策的直接目标仍是维持人民币的基本稳定,针对美元危机不断发生且汇率持续下浮的状况,人民币汇率变动较为频繁,并呈逐渐升值之势.
1972年为1美元=2.24元人民币;1973年1美元=2.005元人民币;1977年为1美元=1.755元人民币.
---------------------------------------------------------------------
1978 中国开始市场经济改革之路.
---------------------------------------------------------------------
1979 作为经济改革的一部分内容,并为了刺激出口,中国{ZF}启动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允许企业留有一定比例的外汇.
---------------------------------------------------------------------
1981/1
由于中国的物价一直由国家计划控制,存在严重的价格失调,形成了国内外市场价格相差悬殊,外贸企业亏损的状况,这就使人民币汇价不能同时照顾到贸易和非贸易两个方面.

为了加强经济核算并适应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从1981年起实行两种汇价制度,即另外制定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继续保留官方牌价用作非贸易外汇结算价.这就是所谓的"双重汇率制"或"汇率双轨制".
从1981年1月到1984年12月期间,中国实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贸易外汇1美元=2.80元人民币;官方牌价即非贸易外汇1美元=1.50元人民币.
---------------------------------------------------------------------
1983/9 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执行央行的职责,剥离传统商业银行业务.
---------------------------------------------------------------------
1985/1/1 中国取消了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重新恢复单一汇率制,1美元=2.80元人民币.
---------------------------------------------------------------------
1987 第四套人民币发行
---------------------------------------------------------------------
1991/4/9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人民币被严重高估,出口企业亏损严重.中国开始对人民币官方汇率实施有管理的浮动运行机制.国家对人民币官方汇率进行适时适度、机动灵活、有升有降的浮动调整,改变了以往阶段性大幅度调整汇率的做法.实际上,人民币汇率实行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即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多重汇率制度.
---------------------------------------------------------------------
1994/1
中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定为1美元兑换8.70元人民币.同时,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度,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改革汇率形成机制.

这次汇率并轨後,中国建立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
1994/4 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负责银行间的外汇交易.
---------------------------------------------------------------------
1996/4
中国消除了若干在经常帐户下非贸易非经营性交易的汇兑限制;7月,又消除了因私用汇的汇兑限制,扩大了供汇范围,提高了供汇标准,超过标准的购汇在经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核起初後即可购汇;将外商投资企业也全面纳入全国统一的银行结售汇体系,从而取消了经常项目汇兑限制.
---------------------------------------------------------------------
1996/11/27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致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从此不再限制不以资本转移为目的的经常性国际交易支付和转移,不再实行歧视性货币安排和多重汇率制度.

但此时中国对于资本项目仍加以限制.由于中国担心金融危机可能引发资本外逃,所以中国对资本流出的限制非常严格.
---------------------------------------------------------------------
1999 第五套人民币发行.
---------------------------------------------------------------------
2001/12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2003 美国参议员SChumer首次向国会提出人民币汇率问题.
---------------------------------------------------------------------
2004 中国银行垄断外汇业务的年代成为历史,金融机构被允许从事外汇交易.
---------------------------------------------------------------------
2005/7/21
中国启动汇改,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立即升值2.1%.
---------------------------------------------------------------------
2006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上升到创纪录的2,330亿美元,两位美国参议员联合向国会提交提案,若中国不允许人民币升值,将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课以重税.
---------------------------------------------------------------------
2007 美元兑人民币的即期汇率波动幅度扩大到0.5%.
---------------------------------------------------------------------
2008
人民币自2005年汇改以来已经升值了19%,但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停止了升值走势.中国央行与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香港、白俄罗斯和阿根廷签署货币互换协议
---------------------------------------------------------------------
2009
人民币依然是只能在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由于中国担心资本的跨国流动会冲击到金融体系,资本项目下的兑换仍然受限,人民币离完全的自由兑换的目标似乎还遥不可及.
---------------------------------------------------------------------
2010/6/19 中国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
注:以上信息来自{ZF}公开资料.(完)期货博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易家网  ©2015-2023  郑州期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136号 豫ICP备16010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