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黑色系飙涨助力 玻璃市场余温不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1 10:1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期货日报
    引言
  经历了较长时间的“L”形筑底,玻璃期货迎来“喘息”机会。去产能成效显现,房地产预期向好,价格触底反弹,玻璃市场景气度回升。上周,在华中地区玻璃产业链走访时,期货日报记者发现,该地区玻璃企业产品多元化发展的序幕已经拉开。另外,依托长江水路的便捷,其产品输出优势明显。华中地区走出价格洼地的尴尬境地指日可待。
  行业景气度有所回升
  订单增加让玻璃企业看到了曙光。这一次相约,厂家面露微笑,许是行业“苦尽甘来”最真实的情感流露。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得益于库存较低,厂家挺价意愿强烈,加之下游存在低位补货需求,春节过后,全国各玻璃市场都迎来一波补货行情,并延续较长时间。
  从华中地区的调研情况看,玻璃企业普遍反映市场有所好转,无论是订单、销售、库存还是价格,都好于去年同期。
  实际上,目前的市场状况与预期截然不同。按去年下半年的走势判断,玻璃企业普遍认为今年可能继续走低,尤其是春节前面对沙河地区生产企业一天100元的降幅,业内信心降至冰点。然而,春节后却出现抢货抬价现象,市场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悲观。
  “往年,春节是库存较高的时期,而今年,春节期间的库存没有往年高。截至目前,产销基本平衡,库存与春节前相当。”湖北亿钧玻璃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受房地产回暖的提振,下半年玻璃行业会进一步复苏,市场前景较为乐观。
  无独有偶,下游玻璃深加工厂家的日子也是“蒸蒸日上”。“今年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差不多增长一倍。”湖北某玻璃深加工企业相关人员表示。
  与之相似,武汉长利玻璃有限公司(下称武汉长利)下游的深加工已累积了一个半月的订单量。
  “我们现有的深加工产品是百分之百销售,大厂的规模优势集中体现在接单能力强。”武汉长利期货部负责人王成斌坦言,该厂目前有两条low-e生产线,利用自有原片的优势,为深加工企业提供高档基片,他们今年的产销目标定在1000万平米,同比提高40%。
  不仅华中地区的玻璃深加工如火如荼地发展,全国其他地区的深加工也有了长足进步。据河北正大玻璃有限公司期货部负责人庄自朝介绍,在沙河政府的鼓励下,今年沙河地区会新开两家工业园。待企业入驻完毕,沙河本地的消化能力将达到60%。且由于内需能力较强,沙河地区价格会相对稳定,市场可能延续强势。
  “供给端,经过近两年的去产能,目前总体产能稳定;企业进行产品结构差异化调整,转型升级初见成效,缓解了同质化的激烈竞争;下游加工行业同样经历了洗牌过程,现存企业生存环境得到改善。需求端,部分区域房屋销售持续回暖,房地产业态向好;汽车玻璃、产业玻璃等领域呈现增量态势。”山东金晶科技(600586,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山东金晶)期货部负责人焦勇刚认为,在需求不再恶化的前提下,业内人士对今年的玻璃市场充满希望和期待。
  地产回暖提振建材板块
  去年下半年开始,“黑色”风暴席卷建材市场。作为建材的终端,玻璃也是受益者。尤其是春节后,玻璃现货贸易商提货热情高涨,市场迎来一股“春风”。
  “往常的节奏是4月以后现货才真正启动,但是今年春节后现货贸易商提货速度较快,开年后现货即出现一轮上涨。”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张驰称。
  对于春节后玻璃价格的反弹,庄自朝深有感触:“春节后,沙河地区各种规格的玻璃轮番上涨,对于企业来说,今年的正月是一个甜蜜的正月,厂家的高库存在价格上涨过程中逐渐削减,目前几乎没有库存压力”。
  玻璃市场的种种“春风得意”,实际上与房地产市场的回暖息息相关。
  房地产市场走好,最直接的证据就是量价齐升。
  数据显示,全国房地产累计销售面积去年6月由负转正,且增速不断扩大。截至今年2月,房地产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高达28.2%,为2013年7月以来的最大增速。
  此外,去年6月开始,一线城市房价同比出现上涨,此后涨幅逐步扩大。到今年2月,涨幅达到最大值25.6%。二线城市表现虽不及一线城市,但平均价格指数也有一定程度的上涨。
  “微观上,一二线城市房价上升,再次出现排队购房和‘日光盘’现象。宏观上,2月房地产销售、新屋开工等数据同比大幅回升。”中投天琪期货分析师许建国表示,楼市回暖提振玻璃市场信心,如果房地产市场的热情能够持续,那么需求端将给玻璃上涨提供直接动力。
  不过,由于玻璃主要用在房地产的建设收尾和后期装修阶段,房地产市场对玻璃需求的影响会有一定的滞后性。
  “房地产销售对玻璃需求的影响滞后半年左右,开工的影响甚至会滞后一两年。”信达期货分析师王强认为,玻璃行业“春风”常在的前提是以房地产为主的下游行业持续回暖为基础。
  在房地产去库存过程中,短期玻璃需求的增加主要来自房屋竣工面积的增加,远期则取决于房地产投资和新开工面积的增加。若相关指标不能持续好转,则玻璃需求不会明显放量。
  “部分地区的房地产销售热潮确实给低迷多年的楼市较大的信心,但销售火热只能说明房屋库存消化和地产商资金回笼加速,其是否能促进整个楼市的回暖,需要关注资金流向以及后续的扶持政策。”焦勇刚称。
  供需弱平衡成短期常态
  去年,“巨头”华尔润倒下,玻璃行业拉开了新一轮去产能大幕。在此过程中,去产能速度和力度超出市场预期,为春节后的玻璃价格反弹奠定了基础。数据显示,去年全年玻璃停产冷修生产线34条,产能同比减少5100吨/天,降幅近4%,仅次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减产量。
  谈及去产能,华中地区的玻璃企业最有发言权。在需求萎缩、环保加强、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下,华中地区玻璃生产企业经历了一轮集中减产。
  “新一轮的去产能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现货环境,缓和了市场竞争,华中地区的产品销售迅速拓展到华东地区。”据王成斌介绍,过去几轮的产业周期里,玻璃企业的去产能和转型升级一直在同时进行,大批经营不善、竞争力弱的企业被淘汰出局,而具备战略眼光的优势企业专注于转型升级。
  转型成功的企业,如福耀集团,已成为汽车玻璃生产的领军企业,产业布局全球,去年的净利润高达26亿元;南玻集团专注于节能玻璃领域,其生产的low-e节能玻璃、太阳能玻璃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山东金晶在打造产业链一体化方面率先闯出一片天地;作为中部最大的玻璃企业,武汉长利果断向节能高水平深加工领域转型,其研发投产的low-e单银、双银玻璃可以与国内一线品牌媲美。
  不可否认,在产能出清过程中,优化产能、调整结构、提升品质成为玻璃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经过风雨的考验,玻璃市场没有再进行盲目的产能扩张,变得理性不少。虽然武汉长利洪湖的新线已经点火,但其仅是产能置换,并不是产能扩张。未来的市场中,新建玻璃生产线数量较为有限。
  “去产能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被动行为,是伴随着产能过剩而产生的,因此去产能会有一个大致的底线,即达到模糊状态的供需平衡即会自然停止。”焦勇刚认为,供需平衡的标准不是一个绝对数值,简单判断的话,可以看销售价格的变动,销售价格长期在成本线附近运行,即可判定为阶段性供需平衡。
  目前,多数企业经营微利,既不可能刺激出产能扩张的热情,也不可能带来产能缩减的无奈,去产能速度必然是迟缓的。与此同时,深加工企业的产品更加多元化,加大了对原片的消费,建筑玻璃的消费也在房地产回暖的提振下出现好转。基于此,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今年玻璃市场的供需整体处于弱平衡状态。
  期货强劲上涨修复贴水
  去产能成效显现,房地产预期向好,黑色系强劲带动,玻璃价格触底反弹。自去年最低点760元/吨到前期高点1019元/吨,玻璃期货的贴水被修复。
  采访中,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玻璃期货之所以转为升水格局,与市场情绪的变化不无关系。
  “玻璃期货由贴水转升水说明市场对未来的预期趋于乐观,主要原因在于政策刺激下房地产销售好转,带动投资和开工增速企稳,对建材板块形成利好,市场做多情绪涌动。”中信期货分析师张骏表示,玻璃作为典型的建材品种,自然会受资金青睐。
  不可否认,前期玻璃期货升水,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走强给了多头信心。然而,玻璃现货的需求尚未完全启动,导致现货无法跟上期货的节奏。
  “短期而言,玻璃期货存在一定的压力,毕竟需求真正的启动要到下半年,尤其是真正的旺季要到8月以后,现在只能说是旺季的预热。”张驰说。
  实际上,部分玻璃企业也对价格的反弹高度产生了质疑。
  庄自朝拿沙河地区举例,认为春节前受环保困扰,当地深加工企业提前一个月放假,部分订单无法完工,春节后企业不得不提前开工,赶制订单,而这,可能会透支原片需求。另外,春节前市场信心不足,无论是贸易商还是深加工企业,都没有进行冬储,社会库存较低。春节后,市场炒作山东海化(000822,股吧)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海化)的生产事故,纯碱涨价,企业加大了囤货力度,目前社会库存不低。后期一旦纯碱价格回落,玻璃需求跟不上,玻璃价格就会下降。
  此外,受季节性因素的限制,4—9月,生产企业都不愿看到库存累积。在此期间,企业经常祭出降价促销的“撒手锏”。由此来看,玻璃企业即便看好市场前景,但短时期内,其对于价格强势的维持还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美尔雅期货分析师陆志敏看来,短期玻璃期货会振荡运行,大幅度的单边行情比较少见,而中期只要房地产市场的热度能够维持,玻璃需求就有保障,玻璃价格自然就有反弹空间。
  产业链品种完善正当时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轮玻璃价格的反弹中,成本增加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去年以来,纯碱价格稳中有升,特别是今年1月末,海化潍坊工厂发生生产事故,导致纯碱供应紧张,华北和华东地区纯碱价格快速上涨,部分厂家的涨幅达到400元/吨。短短两个月,纯碱企业的销售利润就与去年半年的销售利润相当。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40%的纯碱用于下游浮法玻璃生产。相较其他行业,纯碱行业集中度高,对下游的议价能力强。
  “1月末以来,纯碱价格上涨,玻璃生产成本增加60元/吨。”华中某玻璃企业相关负责人称,纯碱作为玻璃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在玻璃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近年来纯碱价格频繁波动,玻璃行业的盈利也随之“颠簸”。
  对此,湖北宜化(000422,股吧)双环集团相关负责人坦言,从去年年底到现在,纯碱价格持续上涨,玻璃生产厂家已经对此产生质疑。前期,供应减少,上游库存全部转移到下游,但随着工厂的陆续复工,纯碱库存将逐步增加,价格有下跌的可能。
  由于玻璃期货的上市,部分纯碱企业已初步认识到期货市场的功能和作用,其对纯碱期货上市的呼声越来越高。
  期货市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通过套期保值规避价格变动风险。生产企业既面临上游原材料的涨价风险,也面临产成品的贬值风险。上市纯碱期货,不仅给纯碱企业提供平滑经营业绩曲线的工具,也给玻璃产业链提供上下游套保的机会。
  “上市纯碱期货,有利于玻璃企业锁定成本,更好地使用期货工具套期保值,真正实现上下游联动。”庄自朝表示,这样一来,玻璃企业既可以减少资金压力,又可以减少纯碱库存压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建议使用1024*768分倍率、IE6.0以上进行访问,低版本IE将不能正常浏览 所版权所有 @2001-2006 中国期货协会 CF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471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604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3号同泰大厦C座八层 邮编:10014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