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7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末以美元计价外汇储备余额30535.67亿美元,环比上升240.34亿美元,这是中国外汇储备自2014年6月以来,首次连续四个月环比上升。
不过,以SDR计值的外储余额则出现了下降。数据显示,5月末SDR计值的外储为22058.24SDR,环比微跌38.63SDR,已经连续三个月下跌。
“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上升,主要是受估值效应和中国经济向好预期下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企稳回升;SDR计值外储的下降,则可能是非美货币升值,美元贬值且美元资产规模较大所致。”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外,5月份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中纳入逆周期因子,当月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超过1%,人民币贬值预期逆转或将使结售汇由逆差转为顺差,形成外汇储备增加。”
记者采访的多位分析师认为,未来一定时期内中国的外汇储备将继续小幅度增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将保持稳定。
企业、居民购汇意愿减弱
Wind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从2017年1月3日的6.9498上升到6月7日的6.7858,累计升值2.4%。美元指数则从年初的102.4下跌到6月7日开盘的96.5。相比2016年,2017年至今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更大,但总体在升值。
此外,结合结售汇等数据情况,可以看出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关系都在趋于稳定。根据外汇管理局数据计算,从今年1月到4月,售汇率平均为67.8%,较去年下降6个百分点;结汇率平均为61.9%,较去年提高1.5个百分点,结售汇逆差也在大幅度减少。
“中国的外汇供求市场上主要有两类投资者,一种是机构类投资者,他们看待外汇较为理性,一类是‘大妈’型投资者,有个人也有企业,他们看待外汇主要是跟风,追涨杀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香港一位外汇交易员告诉记者:“随着人民币汇率逐步企稳与中国监管部门严查资本流出,对人民币中间价引入‘逆周期’因子,目前市场上看空人民币的声音在今年来说是越来越小了。但从长期的、理性的角度来看,美元加息、结售汇保持逆差、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缩小,人民币贬值的因素仍然存在。”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长期的波动提升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耐受性,加强对个人购汇与企业对外投资信息的真实性审核,也对私人购汇有一定影响,有利于稳定对人民币的预期。
外储连续四月上升
从央行公布的数据看,外汇储备余额自2014年6月达到3.99万亿美元的高点后,就持续进入下行通道,2015、2016年外汇储备下降额度分别为5216.56亿美元和3198.44亿美元。
但从2017年开始,中国的外汇储备降幅明显缩小,并开始出现缓慢上升。5月末的外汇储备余额较1月末的历史低点,已经增加了553.63亿美元。
从今年历次的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来看,2017年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跨境资本流动的逐渐平衡与其带来的外汇供求的基本平衡,人民币单边贬值预期降低,使央行可以减少利用外汇储备来稳定汇率;二是美元指数在3月到达顶点后持续下行,使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总体升值。
“虽然6月可能还有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但从今年的监管思路和结售汇变化来看,预计今年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都会呈现较为稳定的趋势,人民币汇率破7概率很低。”张明说。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过于庞大的外汇储备收益率太低,容易导致经济错配问题,适当降低一些外汇储备配置并不一定是坏事。
“受高额的外汇储备影响,中国海外资产庞大但结构畸形,不对称的对外资产负债结构使我国净收益常年为负,对外投资回报率较低。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外储规模适当减少,并不是坏事。”谢亚轩说。
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在第十一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之NFI分论坛上进行主旨演讲时表示,中国外汇储备收益率较低,实体经济趋稳支撑人民币稳定后,不需要如此多的外汇储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