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人民币汇率单边下跌预期解除,境外资金投资中国金融市场的热情迅速升温。
10月9日当天,沪港通和深港通北向净买入合计为76.8亿元人民币,其中,深股通净买入29.7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值;沪股通净买入47.1亿元人民币,同样取得2016年8月以来的最高值。
中金公司发布最新报告指出,境外资金之所以对中国金融市场兴趣骤增,一方面受到中国央行定向降准、9月PMI创2012年4月以来新高值等利好因素驱动;另一方面节假日期间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在消费、科技与金融等板块带动下创下年内高点,吸引不少境外资金纷纷抄底A股市场博取价差收益。
“其中,人民币汇率企稳也起到巨大作用。”瑞信分析师Alexander Redman发布最新报告指出。此前人民币单边下跌预期未除,令境外投资机构担心投资中国金融市场面临汇兑损失风险,因此不敢贸然加仓。如今随着9月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彻底击破单边下跌预期,境外投资机构没有上述后顾之忧,中国金融市场投资热迅速潮涌。
记者注意到,9月初,美银美林对全球214位基金经理进行调查发现,47%受访者准备在亚洲新兴市场股市超配资金。其中,不少对冲基金经理认为人民币汇率企稳反弹,是他们加仓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汇率企稳打消汇兑损失顾虑
多位业内人士透露,自沪港通、深港通开通以来,多数交易日两者北向单日流入资金合计没能突破70亿元,一大原因就是此前人民币汇率单边下跌预期令不少境外投资机构对中国金融市场望而却步。
TIAA Investments首席投资分析师Brian Nick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算了一笔账,按年初多数国际投行预估人民币汇率可能破7测算,年内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至少超过3%,这意味着境外投资机构若投资中国金融市场,资金一进一出需额外承担至少3%汇兑损失。
“考虑到上半年美国大型对冲基金(10亿美元以上)平均业绩回报率差不多在6%-7%,他们选择投资中国金融市场,就得牺牲一半的回报率。”他直言。
不过,随着8月以来人民币持续反弹上涨,Brian Nick发现境外投资机构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投资兴趣与日俱增。
这首先在中国债市得到体现。
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显示,随着8月人民币汇率单月涨幅超过2%,8月底境外投资者在境内债券市场的持有规模为8573.60亿元,较上月末增加了159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值。
“境外投资机构购债规模持续上升,与人民币汇率由贬转升关系密切,表明境外投资者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投资信心正在增加。”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应坚表示。
在Brian Nick看来,境外投资机构之所以率先选择中国债市作为投资突破口,主要原因是汇率上涨对债券投资收益提升的作用更加明显。具体而言,当前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利差约在130个基点,若人民币汇率反弹令其均衡估值提高约130个基点,境外投资机构在中国债券的投资收益随之翻倍。
随着9月中旬美联储释放年内加息缩表的鹰派声音令中美债券利差趋于收窄,境外投资机构纷纷将投资目光从中国债市转向股市。尤其是9月外汇储备持续增加令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反弹突破6.58,进一步打消了他们对汇兑损失的顾虑。
Brian Nick指出,不少海外投资机构准备将A股投资占比提高至基金资产的4%,比当前高出了2个百分点。
投行看涨中国助推外资流入
值得注意的是,境外资金投资中国金融市场兴趣骤增背后,大型投资银行也在推波助澜。
美银美林最新报告建议,全球投资机构应增持韩国、中国等股市,原因是他们比较了1976以来亚洲新兴市场牛市行情,发现每次牛市平均周期为42个月,期间投资回报为230%。目前这些国家股票牛市仅仅走完了24个月,未来还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布朗兄弟哈里曼(BBH)全球外汇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表示,美银美林看好亚洲新兴市场股市投资前景,某种程度是“顺势而为”。今年以来,由于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复苏前景良好、加之美元指数尚未走出下跌低谷,令全球投资机构纷纷将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作为避险投资港湾。
摩根大通数据也显示,今年以来全球资金对新兴市场债券、股票基金的累计流入额达到1360亿美元,是2016年全年流入量的三倍。
但摩根大通全球股市策略师Mislay Matejka提醒说,在经历一波上涨后,新兴市场国家股市平均市盈率从10倍上涨至13倍,创下2010年以来最高值,未来可能会出现短期技术性回调。因此不少嗅觉敏锐的投资机构将投资目光转向涨幅不够明显、估值被低估的中国股市,尤其是9月下旬上证50指数市盈率为11.7倍,市净率为1.4倍,均低于历史平均值,吸引了不少境外投资机构抄底。
“这也是近期沪港通深港通北上通道资金流入额创新高的原因之一。”他分析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