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扶风:收到一篇好文章,忍不住要分享。我选用原文时加【】,以示我的点评。作者斯坦福大学禅学社社长 姜森源博士。
广州-扶风:物理学家的世界观。我节选原文呀。【从实在性方面,物理学承认物质世界要高于精神世界(注:在西方思想的传统中,物质、精神的明显对立起源于笛卡尔)。传统上这种高下区分可以追溯到伽利略、波义尔等人,他们认为广延、不可入性、运动、静止是第一性的、基本的,而颜色、声音、气味等属于第二性的、派生的,以此建立机械论物理学,试图将物体的广延看成物质的本质属性,用物质微粒的机械性能和空间形式组合去说明自然物的一切特性。进而,物质高】
广州-扶风:开篇第二段,就把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维物质是鼻的因,点了出来。
广州-扶风:因为在之前之前之前的大家们,只把他们能认识到的把抓到的那些,视为第一性,而颜色、声音、气味等不能被普遍检验的,列为第二位,因为他们是大家,因为他们走在了其它人的前面,所以,整个世界的”科学“定义,就从这里开始了。
【质属性,用物质微粒的机械性能和空间形式组合去说明自然物的一切特性。进而,物质高于精神的观念影响到了所有学科,科学家试图描述、解释所有属人的活动:视觉触觉等各种感觉,乃至各种心理活动——“视觉是光进入眼睛,达到视网膜,触动神经,进入大脑……”。关注于物质世界,试图从物质的方面来看待一切现象,构成了物理学的一个本质属性,正如“物理”这个汉字组合所表明。】
广州-扶风:也就是因为把广延(周边,有边界物)、不可入性(有固定触感),运动、静止(能被人感知到位置的变化)这些确定为第一性,一切的一切,对人类活动的解释,就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符合这个基础的,就是合法的;不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就是不合法的,不科学的,也就成为“迷信”的。
海豚:突然感觉科学也是一个流派啊
【物质高于精神的主张的背后是对确定性的追求:物质是确定的、死的、不易变化的,人人都能看见。而精神是难以捉摸的,转瞬即逝,本质上是属于个人的,正如种种心理状态和情感起伏,旁人则无法理解。类似地,物理学家还有其引以为豪的“可检验性”、“可重复性”等等。与之相比,其他的理论体系似乎成了迷信——算命缺乏可检验性,中医缺乏可重复性。】
Nekoor阿尔卑斯:严格说这属于经典物理学确实是一个流派
海豚:或者说是宗教
广州-扶风:嗯,科学宗教
Nekoor阿尔卑斯:量子论刚出的时候,爱因斯坦都骂街了
【确定性最强的是纯数学,因为它无非是逻辑,人们可以定义对象、创造公理,给出相应的推论。而最初人们排斥颜色、味觉而亲睐形状、运动,其原因正是在于后者可以用数学描述。物理学从诞生之初就与数学密不可分,两者互相推动彼此的发展。物理学因此而显现出巨大的威力。】
广州-扶风:不可被数字描述的,便在合法性的舞台上,退居二线,不论它是否每个人的感受,只因为它不能被数字描述,它的存在,就不能上升到具有指导地位,而必须符合其它学科比如物理比如心理学等等,量化指标的模子。我不能全文贴出,人家还要准备刊登的了。我节选吧
Nekoor阿尔卑斯:原创文章啊
广州-扶风:是的,原创,还新鲜出炉。
【数学家渐渐学会处理高维空间乃至无限维空间,物理系统的状态就被描述为空间中的一个点,物理系统的运行规律则用微分方程来描述。给定初始值之后,系统的运作就能被确定地描述,即状态空间中的一道曲线。这种方法展现了巨大的威力,当今人们可以靠数值模拟技术来设计最复杂的飞行器、最复杂的建筑,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人们开始感到,似乎没什么是不能模拟的。】
广州-扶风:在人类的技术成功面前,数字把抓的第一性,更加无可置疑地坐拥天下
【这种思想,可以抽象为“状态+演化规则”的模型。对于一个系统,人们只要找到合适的数学语言刻画其可能的状态,再找到合适的演化规则,就能预言今后的所有进展了。。。科学家的梦想就是创造出“终极理论(Theory of everything)”,当然只是局限于自己学科领域之内的。】
【“经典物理学大厦”:。。。“理论上我们能预测未来,剩下的只是计算精度问题”。。。。如果这位智者如此博大精深,他能对这样众多的数据进行分析,把宇宙间最庞大物体和最轻微原子的运动凝聚到一个公式之中,对他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不确定的,将来就像过去一样展现在他的眼前。】
广州-扶风:科学家们,准确地说,是以物理学家为榜样的人类科学工作者们,在做的事情,就是使“将来像过去一样展现”。一切不确定的,一切不能把抓的,被当成迷信,而被排斥了作为主流话语的权力。好,上面是经典物理学的简要描述,下面来看看量子物理,发现了什么
【量子物理对经典世界观的颠覆,随着经典物理学的发展,人们仍然贯彻着机械论的思想纲领。谈到构筑世界的基本物质微粒,人们总是以其位置和速度为最基本而确定的属性,除此之外还有质量——由引力效果或加速作用来定义。而其他的直观属性因为其缺乏普适性而被排除在基本属性列表之外,】
注意两个词:位置,速度
广州-扶风:在先前的经典物理学里,这两个是构筑物理大夏的基础
【。。。。麦克斯韦从电磁现象的规律推导出电磁波的速度和光速接近,进一步肯定光是一种电磁波。然而,由于机械论思想的残留,人们无法接受没有物质基础的抽象的数学波。人们仍然相信,光波就像水波一样,是一种精微物质的某种振动。在当时,它被称为以太。】
。。。。为省略部分,嘻嘻,留点版权的说
广州-扶风:从光,对光的研究,物理学家在波粒二相性上,着实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
【人们只有将事情还原到具有确定位置和速度的物质才会觉得安心,因为在物理学家的头脑里,世界根本上还是物质的,而物质是死的、确定的。另一方面,人们对物质本性的研究让人们认识到了非常微小的粒子。“原子(Atom)”就其字面意思来说是“不可分割的(?τομο?,indivisible)”。在放射性的研究中(贝塔射线),电子也被人发现了,人们开始意识到物质的基本建筑单元正是这些粒子。。。】
广州-扶风:对基本粒子的研究,把物理学家们,带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
【从19世纪末,以爱因斯坦成功解释光电效应为代表,人们发现了光的量子效应】到【在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电子也应该具有波的性质】。。。。【人们发现,原以为是波的东西有粒子的性质,原以为是粒子的东西的有波的性质。过去的世界观开始动摇。】
【电子有干涉现象,这说明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在极小的尺度下不具有确定的位置和速度(准确说是动量),】
【。。。这时,物理学家出于本能想问一个问题:这边明确发出电子,经过两道缝之后,那边明确探测到电子,但是在中间,电子“到底”是沿着哪条路径飞行的?】
广州-扶风:问题出来了,为了找到这个确定性,问题浮出了水面。这个一直被忽略的,一直被压制的,一直被边缘化的问题,被迫出来了。继续看下文:
【科学家想办法在中间加上一个所谓的“哪条路检测器”(which-way detector),可是它打开进入工作状态的时候,干涉条纹竟然消失了!电子重新表现的像一个经典的子弹。(参考:电子衍射图)按照严格的量子力学体系,在没有测量发生的时候,状态是按照“波”的方式演化的,一旦测量,这个“波”便瞬间坍缩为具有确定测量结果的状态(类似于粒子态)。】
广州-扶风:下面省略一大段,非常精彩的各方论点引文。转换成扶风的狗尾续貂。这时出来了的问题是,为什么一“测量”,波就变为粒子。一再的测量,一再的实践后,物理学家们终于不得不回头看看“测量”。这是个什么东西?什么是测量?谁去测量?一次一次的实践,把之前经典物理世界里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宏图,一下反转,谁在看,这图为谁展现,因“测量”而引起的坍塌,必然引出了测量者——人,人的主观意志。自此,意识,这个一直被边缘化的第二性的东西,被无可奈何却又不得不被推到了物理学家,也就是科学家,我们世界描述者的面前
【几十年过去了,人们不断改进实验技术,发现贝尔不等式总是被违反的,量子力学的预测总是对的。由此,人们从实验上更明确地证实了,我们不能认为在粒子身上具有某种虽未知但确定的状态决定着测量的结果,或者用物理学的术语说,不存在定域隐变量。】
广州-扶风:不论看懂看不懂,这里是让大家知道,物理学家们,在大量实验后,终于确定了,世界上没有一个确定的未来。原来我们总认为,有一个确定的东西,只是等着我们去发现。这个观念从物理学界,一直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认为有一个目标,等着我们一步一步地走过去。我们认为,有一个应该怎样怎样的前途,等着我们走过去,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成了必然,一出状况,人就受不了
Nekoor阿尔卑斯:这几句也是文章的么
广州-扶风:不是,原文我会用【】,因为有部份不选贴,所以加狗尾。
Nekoor阿尔卑斯:我记不清是新发现的一个什么理论,已经把量子论和相对论联系起来了
广州-扶风:看来还是有物理学得比较好的,我正是把那一大段定量推论省去了
Nekoor阿尔卑斯: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好像是弦论
广州-扶风:见着这篇我指导的学生交上来的作品,我真的非常高兴。高兴的是我看到了意识,终于名正言顺地站到了科学的面前
Nekoor阿尔卑斯:我觉得用坍缩这个词太抽象了,不适合大家理解,换成揭开谜底好一些
广州-扶风这个词不是这个意思
Nekoor阿尔卑斯:其实道理是一样的,坍缩是物理学的词汇
广州-扶风:“坍缩”非常关键。
Nekoor阿尔卑斯:我为了理解“坍缩”的含义,研究了好久
广州-扶风:这是一个动词,它指本来具有波粒二相性的粒子,一但进入观察,马上凝聚
Nekoor阿尔卑斯:后来发现其实和猜硬币差不多,三个空碗,一个里面有硬币。我以前看过一个图解,很生动,可惜没有保存下来。因为粒子在被测量的时候,是靠另外的粒子碰撞它,才能测量到
Nekoor阿尔卑斯:所以路径就被影响了,也就没有了波
广州-扶风:抛硬币是结论了,我们应该试着知道,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Nekoor阿尔卑斯:不是抛硬币,三个空碗,一个里面有硬币,按照量子理论。三个碗都是叠加在有和没有两种状态下
广州-扶风:当然,因为我的角度,我会对这个问题,过份地关注,并会把一切问都拉向这个角度
Nekoor阿尔卑斯:只有拿起碗,才能知道究竟有没有。一拿起碗,就坍缩了
广州-扶风:是的,一但观察者出现,景象都显现了
Nekoor阿尔卑斯:所以说揭开谜底容易理解一些,当然这么说不严谨
广州-扶风:不是的,这个词的理解,是佛教里心想事成,万法唯心造的注解
Nekoor阿尔卑斯:是么?我最早接触这个词,还是在天文类的书籍上,小时候喜欢天文学
广州-扶风:金刚经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就在这个词上实现
Nekoor阿尔卑斯:佛法和今天的科学,极为相似
广州-扶风:万法唯心造,这个心一造,就形成粒子的坍塌,从而外显成物
Nekoor阿尔卑斯:只不过说法不同
广州-扶风:所以说我们的念,是造就我们世界的因
Nekoor阿尔卑斯:不是我们的念……
广州-扶风:念是因,境是果。
Nekoor阿尔卑斯:就是 念,我们的念是后来的产物了
广州-扶风:这个后来就出现了平行世界的概念
Nekoor阿尔卑斯:平行世界和量子论就是一个东西嘛
广州-扶风:念起境生,修心修心,修心中可以改变一切
Nekoor阿尔卑斯: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
广州-扶风:这样学佛的人应该明确,修心,是改变世界的开始。
Nekoor阿尔卑斯:每一次闭眼,都叠加在生与死两种状态下
广州-扶风:不用去度谁度谁,一切都是你心念导致的果
Nekoor阿尔卑斯:扶风老师此话说得极好
广州 清清若水:就是不要执著,安于当下?真的是,困惑太多,乱了心智
广州-扶风:所谓的执着,就是认为有一个确定性
Nekoor阿尔卑斯:其实本不存在确定性
广州-扶风:当粒子还在波态时,是没有确定性,但一但进入观察,坍塌就发生。
海豚:所有的问题如果不能回归现实,我觉得就空了
广州-扶风:我讲了这一个小时,就是为了给现实一个有力的基础
Nekoor阿尔卑斯:把心安在当下,不要去过分追求未来不确定的事情,因为确定性,所以执着
海豚:very同意啊
广州-扶风:是
广州-扶风:确定性,鼓励了理所当然
海豚:感觉扶风老师讲出了一些平时所不在意的道理
广州-扶风:我们在摧残别人,对别人行使权力的时候,就是用这个确定性,去让自己心安理得
vivi:“醒知”很重要!对于知识的追求,无止境!清醒的糊涂,好过糊涂的“清醒”!
广州-扶风:醒知不是不知,只是知到你对知识追求的目的,而不是把追求当目的。更不是把头埋在沙下的鸵鸟
广州-扶风:嘻嘻,我讲完了,有认证老师来,大家继续瑜伽身体吧。我说的是瑜伽心灵唷,呵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