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2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抢、抢、抢:楼市这把火,“烧”遍深圳、上海、广州、杭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9 11:00: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纸扇墨客 于 2016-2-29 13:12 编辑

26日央行行长周小川说“住房贷款应该有大力发展的空间”,为楼市添了一把柴!



杭州告急、广州告急,上海早已沦陷……就连此前一些去库存有问题的城市也烧了起来,在朋友圈到处是排队购房的场面,一些中介甚至惊呼电话被打爆,25小时不关机!


杭州:1000人抢388套房源!

二月的最后一个周末,绿城地铁杨柳郡388套房源加推入市,认筹量超过了1400组。此时,正值楼市春节后的回暖期,杨柳郡的一把火将节后的杭州市场热度推向了至高点。

上午8:30,海外海国际会议中心4楼各个出入口几经瘫痪,现场被来买杨柳郡的购房者围得水泄不通。



面对1400多组的需求量,杨柳郡本次加推的388套房源俨然严重供不应求。开盘现场,主持人和工作人员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急”!


上海:裹着被子来排队!

路劲上海派在开盘前的半夜,就吸引了近百位购房者连夜排队,而队伍中居然还有朋友裹着被子来,让不少业内人士大呼“大意了”!


▲裹着被子来的购房者

与此同时,上海各区的交易中心依旧延续着上周的火爆情形,但不同的是这次队伍已经排到了马路上……

来看看上海楼市有多火:




▲上海各区的交易中心依旧延续着上周的火爆情形

同时,上海周边的楼盘也借着这波行情火了起来,周末的人民广场,也成了开发商的战场,早上和中午都有看房班车,每车装满即走。这些车辆一天都要来回好几趟。

而自行驾车前往的市民在该楼盘附近2公里内甚至找不到空位停车。


广州:半小时售罄!

其他各地也上演着抢房大战,此前开盘即时光的万科山景城,节后迫不及待地加推,开盘半小时就被抢光一楼盘500人到场、半小时售罄。



位于万博商务区内的大型综合体项目奥园国际中心,蓄客半年之久,终于在今天迎来公寓的首次开盘,截至今天(27日)中午,去化已近9成。




这是中国房地产的最后一顿晚餐?

2015年A股完成了中国居民财富史上以万亿计的一次财富大分配。亏的钱不会凭空消失,它一定以某种形式转移到了某些人的账户里。从2015年下半年各资产类别情况看,这些被分配的钱从容不迫地进入了各种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深圳为什么涨幅最大?很可能的原因是深圳富豪是2015年财富大分配最受益的群体。

但当一个国家的房价开始高攀时,说明这个国家的经济即将盛极而衰。因为钱本身没有价值,钱只有流动起来才有价值;而当钱流动到房子这个环节时,就开始变成了钢筋混泥土,凝固了、流动不下去了。

此外,强拉杠杆产生的资产,无论是股市还是楼市,泡沫最终严重加剧贫富差异,财富进一步快速的向上集中,也为未来社会不稳定和超级黑天鹅事件埋下了伏笔。

这将是中国房地产最后一次救市,也是中国房地产的最后一顿晚餐。吃完这一餐,我们将不得不面对的,就是在透支一切概念之后,房地产迎来不可回避的崩盘!


房价是高了还是低了?如何衡量?

微信公号“融360投资平台”指出,中国房价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没有一条横坐标轴作为标尺。市场上,商品的价格我们可以判定出是高是低。比如,鸡蛋在过年期间、在端午节前会涨价,或许接近6块钱,而最便宜的时候可能不到4块钱,一般情况下在四五块钱之间。鸡蛋之所以有稳定的价格区间,是因为养鸡场稳定,吃鸡蛋的人口稳定,鸡蛋市场的供应能力、消费能力都很稳定,价格就是可预测的。因为尽管人口在增加、消费需求在增加,但随着经济发展,养鸡场也在扩建,产蛋量也有提高。而房子的供应——政府土地出让,不受市场控制,因为政府要综合考虑农业用地、建设用地、荒地的比例;房子的消费——买房人口,也不稳定,因为大量炒房客以房子为投资渠道,可能去年投资多、今年投资少、明年投资又多了。

发达国家的城市,因为人口稳定、投资渠道稳定、经济发展稳定,房价就是基本稳定的。那么问题来了,在中国,没有价格标尺,我们还能拿什么来衡量房价?

答案是时间。

虽然不知道轴在哪里,但房价也逃离不了周期规律。任何商品,都一定存在价格周期,有上涨周期,也有下跌周期。假设,未来有人穿越回来,告诉我们,房价能上涨20年,即使没有说具体的年份,也足够我们判断该不该买房了。数一数,过去房价涨了多少年,如果只有3年,那我们就知道了“哦,还要涨17年,买吧。”如果已经涨了18年,“哦,只有2年涨头了,等等吧。”注意,过了上涨周期就可以马上买了吗?不是。因为这时候房价刚过波峰,仍处于高位。现在问题又来了:如果知道房价刚涨了没几年,OK,可以买;但房价若是已经涨了好多好多年,该不该买呢?

首先,明确一个真理:任何商品的降价周期都一定远远短于涨价周期。比如说,股票涨了10年,但下跌很可能只有1年,之后又会缓慢上涨。回忆一下,过去全国历次的经济危机是不是都在长期的经济繁荣之后。几年的危机相比漫长的繁荣,是相当短暂的。
  

房价的涨跌周期可能是18年

房价涨多少年和跌多少年到底能不能确定?遗憾的是,任何一个经济学家都无法确定告诉你这个答案,融360提供了一些例子表明,一个完整的涨跌周期大约是18年。

美国1989年房地产泡沫破裂、储贷危机,到2007年次贷危机,泡沫再破裂,18年。日本1974年开始经济调整,到1991年泡沫破裂,18年。香港房地产1985年复苏,到1997年金融危机,2003年再次复苏,18年。

很多人都相信18年周期规律的存在。日本有人把1956年以来划分为5个周期,分别历时10年。也有人把其最近一个周期划分为18年。美国有人把1870年来分成8个周期,分别是18年、18年、20-22年、21年、10年、18年、18年、17年。英国在1776到2010年期间,也出现了一些18年周期规律。

霍默霍伊特在《房地产周期百年史:1830~1933年芝加哥城市发展与土地价值》一书中总结,在芝加哥103年的房地产历史中,各种事件先后重复了五六次,平均间隔为18年。

著有《2010泡沫破碎:房价、银行与经济萧条》的伦敦土地联合会执行董事弗雷德哈里森也信奉18年的周期规律。他的观点是,一个完整的房地产周期是18年左右,在这18年里,房价会先上涨7年,然后可能会发生一个短期的下跌,然后经历5年的快速上涨,再之后是2年的疯狂,最后是历时4年左右的崩溃。

中国情况呢?从1998年起,中国楼市一直在缓慢上涨,但在2007年前后出现了金融危机和救市“4万亿”,可以看作短暂的下跌;再次快速上涨后,2015年、2016年的“去库存”可能预示着下降周期的起点。

当然,大的周期可能在几十年到上百年,小的周期可能不到10年。这里说的18年只是一种个别情况。中国能不能借鉴这个周期规律,无人可以下定论。


今年还能买房吗?10年内能还上月供就可以买房

面对可能出现的下降周期,可确实有刚需,该不该买房?融360的答案是,贷款买,只要你的收入可以承担未来5到10年的月供。因为周期规律难以捉摸,所以我们都不可能赶在房价最低点买入,但同时,我们也很难那么倒霉踩在最高点买房。以18年左右的周期看,只要你能持有房子的时间能超过下降周期,就不会亏。

中国房价的下降周期可能在5到10年。第一种情况是:现在已经进入下降周期,没关系,很快下降周期就会过去,你可以买。第二种情况是:现在还处于上涨周期,你也可以买,如果觉得还贷吃力,过几年可以卖掉又不会亏。第三种情况是:你刚买到,就从上涨周期转入下降周期,但房贷利率并不高,国家不太可能大幅上调利率,所以你只要保证10年内收入稳定,安全度过下降周期,就可以买。

不管在上涨周期还是下降周期,量力而行,现金流是关键。就在这几天,华人首富王健林在牛津大学主讲了一堂公开课。其中,他提到了一个“白菜价买酒店”的故事:万达集团负责海外发展的老总有次在伦敦出差,碰上一个银行要拍卖不良资产,是一块地皮。银行要求一个星期内交钱,要不就上市拍卖,而公开拍卖的价格会贵很多。当时那个老总马上王健林打电话,说每平方米900英镑。王健林第一反应是“我是不是听错了?似乎每平方米9000英镑还比较合理。”那位老总说,没错,就是900英镑。王健林马上下令签协议,三天把定金付了。现在,这块地皮上正修建着泰晤士河边最高的建筑,里面有伦敦最高端的酒店。

当地价下跌,别人都不敢接手的时候,万达没有充足的分析调研就敢接手,原因是万达有足够的现金流,才有耐心囤地,才能等待几年的土地开发再收获回报。所以,对你未来10年的收入有信心,就可以买房。现在没有大量的储蓄不要紧,只要能交得起首付,剩下的找银行贷款就行。只要保证不断供、房子不被银行收走,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就可以买房。

根据你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现在,给自己算算,保证生活品质的情况下,你能还多少月供,倒推出你可以接受的房价,别再参考那些专家了,他们说房价会跌、房价会涨都没有关系,掌握自己的生活,任凭房价起起落落,保持平和的心态。人生还很漫长,相信时间可以烫平暂时的波折。


扩展阅读:谁是上海疯狂楼市的幕后推手
来源:中新社记者 李佳佳

午后,在历经7个半小时的等待后,陈玉婷终于挤进人山人海的上海市闵行区房地产交易中心。迎面而来一位房产中介,看着脸生,可见着她就道喜:“姐,你赚了!”陈玉婷纳闷:可我是来卖房的呀?

未几,陈玉婷明白,在“买到即是赚到”的当下,这里几乎每个中介都跟客户说这样的话。环顾周遭,买房的往往内心窃喜、笑逐颜开;而卖房的,多少都面露懊恼之色,心忖道:“早知道卖贵点!”还有一大批拿了号、等候的,无不伸长了脖子往里探,恨不得旋即在柜台前坐下,把过户手续给办了,就好像晚几分钟,这房价又上去了。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上海的房价犹如脱了缰的野马,日渐疯狂。有人拿上市公司做比较,称很多上市公司即便拼上一年利润也无力购得上海一套房。而按照现下的涨速,一个购房者走完首付、审批、过户、银行放款这一整套流程大致需要2到3个月,“其间有的人房子没到手就赚了100万元(人民币,下同)也并非天方夜谭,”陈玉婷说。

上海楼市的火爆来得太快,快到很多人甚至都没准备好,就被迫做了一回“接盘侠”,那么谁才是这一波疯狂楼市的幕后推手?

25日的上海土地市场,江苏中南以8.57亿元竞得青浦区朱家角镇的一块纯宅地块,成为开年首个“地王”。

眼下,上海俨然是各路地产资金理想的“避风港”,面对三四线城市高企的库存以及与日俱增的风险,福建、江苏等地的开发商涌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避险性投资”的初衷成为疯狂楼市的始作俑者。

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指出,当前中国国内的实体经济不好,投资格局却较为宽松,大量热钱一直在寻找安全的投资通道,“大家都认为一线城市最安全,于是资金都往一线城市调,投资客成为市场的引导力量,并迅速激发了需求”。

已拥有一套住房的上海人张伟本没有购房的心思,可自打年前这波涨价潮开始,摸着兜里的人民币,他就越发不安,“房价这样蹭蹭蹭地上去,周围的人都劝我,再不买以后就买不起了。”按照上海官方的规定,像张伟这样有上海户籍且已婚的家庭,在拥有一套住房的基础上仍可限购一套。现下,张伟正急于用掉这个限购额度。

投资客的引导作用,最早让张伟这类自住型买家慌了神。“他们害怕了,于是哗哗地跟着往上冲,”宋会雍说,其结果带动了房价的上涨,市场出现严重分离。

研究显示,在这一轮房价上涨大潮中,自住型买家占主导,其中又以改善型需求的释放尤为突出。过去,刚性需求买家和改善型买家各占一半,而今年二者比例达到了四六开,在上海的中心城区甚至达到了三七开,后者占了绝大多数。由于改善型买家置换时最先考虑二手房,“在目前购房需求迅速膨胀的情况下,二手房房东惜售心理日益严重,跳价情况屡屡发生,也促使了房价的进一步上涨,”上海链家市场研究部总监陆骑麟说。

投资、供应、需求、购买,在楼市这条产业链的最后一环,宽松的信贷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在宋会雍这样的业内人士口中,被叫做“加杠杆”。

今年2月,中国央行再次下调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首套房从过去的三成降至现在的两成,二套房也降至三成,“下降过程中,社会资金参与了进来,为购房者提供金融方案,也就是短期借款,这进一步释放了市场的购买力,”宋会雍说,就好比滚雪球,产业链最终形成闭环,至此信马由缰。

不过,疯狂终究会归于理性,当前上海疯狂的楼市似乎已引起官方的警觉。近日,上海市发改委官方发文,明确指出未来上海中心城区中小套型住房供应比例将不低于70%,郊区将不低于60%。此外,此间官方对房产中介不规范服务行为的紧追猛打似乎也在释放着调控趋紧的信号。

或许就像世邦魏理仕中国区研究部执行董事陈仲伟所预计的那样,一线城市在进入新年以来仍加速上扬的态势,意味着适度调控需求政策在逐步酝酿之中。

来源:金融行业网综合自21金融圈、羽扇观经(guanchacaijing)、中新网等






2
发表于 2016-2-29 11:36:48 | 只看该作者
典型的房市国家牛,刚过去的股灾开始也是国家牛市后来以救市收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6-3-1 00:01: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买吧买吧,泡沫吹快点破快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3-1 12:02:57 | 只看该作者
工费最后的疯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3-2 15:46:59 | 只看该作者
最后的疯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3-2 17:07: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估计排队不少都是托儿啊!无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易家网  ©2015-2023  郑州期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136号 豫ICP备16010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