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6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加杠杆去库存:会否错上加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14 09:0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不久,沈阳推出大学生零首付购房的所谓房产新政,尽管马上被收回,但从中还是可以看出地方政府为了去房产库存,鼓励居民加杠杆消费的用心。春节前,央行也推出了降低首套房按揭比例,鼓励居民买房。回顾过去一年来,政策上采取不断地降准降息,把M2增速的目标从12%上调至13%,把财政赤字率的目标从2.4%上调至3%,反映出全社会的杠杆率水平仍在上升。在此背景下,用加杠杆的手段来去库存,是否会导致更大的问题?
为何不反思导致高库存的根源      
库存过高问题的背后其实是产能过剩,而产能过剩问题其实早就发生了。如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提出:下一步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需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要严格控制新上项目,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
同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发布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信息,把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风电设备六大产能过剩行业成为今后调控重点。
如果再往前追溯,就会发现,早在2004年,国家发改委就认为钢铁业的发展已经超前5年,需要严控。比较典型的就是处理江苏铁本事件。那么,为何10多年来抑制产能过剩的政策执行总是难以奏效呢?原因恐怕有两个:一是市场机制下的产能过剩,二是行政管控下的产能过剩。
从第一个原因看,其他市场经济国家也都曾经历过。如美国和前苏联也都经历过因钢铁产能过剩而导致的“铁锈时代”。目前中国的钢铁产能接近12亿吨,而10年严控钢铁产能时大约只有3亿吨,故铁本当初未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批开建800万吨炼钢项目,从事后看,虽然流程不合法,但决策倒是符合市场需求的。
从第二个原因看,流程尽管是合法的,但决策未必正确。如12年5月同时获得发改委批准的宝钢湛江项目和武钢防城港项目,尽管早就提出申请了,却一直要拖到钢铁产能大幅过剩的时候才获批准。从表面看是为了应对经济下行而采取的逆周期的投资拉动政策,但实质上却是逆市场的。
其实,原材料市场的库存过高问题还容易解决,毕竟是可以通过压缩产能来逐步消化的。但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的房地产库存过高问题,却是大事,因为这些都是不动产,不易消化。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三线以下城市的房地产出现大量库存呢?是否与一直在推行的城镇化战略有关?全球绝大部分国家都在推行城市化,且各国人口迁徙的特征普遍都是大城市化,中国其实也不例外,人口迁徙也是往一二线城市集中。尽管我国一直严格限制一线城市的人口流入,但这两年来一线城市出现的房价暴涨现象,实际上也反映的一线城市的房产供求失衡现象。
因此,不能一味地为去库存而去库存,还是要反思库存长期化且不断加码的原因。否则,旧的刚去掉,新的又增加了。
去库存、去产能和去杠杆能否同时实现
周小川行长在两会时说,去产能和降杠杆是可以同时实现的,路径是通过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来降杠杆,通过提高社会福利和全球协调来压缩产能。理论上是可以同时做到去库存、去产能和去杠杆,但现实又是如何呢?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早在朱镕基兼任央行行长的时候就提出来了,但这个比重提升很慢。去年A股IPO融资才1500多亿,再融资也不过1.3万亿左右。更何况,只有提高直接融资中的股权融资比重,才能降杠杆。但事实上,这些年来,直接融资中的债权融资比重上升较快,这岂不是仍在加杠杆?
老师一直对成绩差的同学说,你只要认真听课,努力学习,多提问勤思考,那么,成绩就一定能好起来。问题在于,他能做到吗?同样,关于中国经济的许多问题早就被发现了,解决方案也早就提出了,可就是无法解决。
如2004年初,为抑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中央政府采取了“管严土地、看紧信贷”的宏观调控政策。但一旦出现经济增速下行,则又鼓励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所以,中国过去10年多年来,去库存和降杠杆这两大目标几乎没有同时实现过,同时出现的,却是产能过剩、库存增加与债务(杠杆)率的大幅上升。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这三个目标均成了赔本生意呢?俗话说,有得必有失。付出沉重代价得到了什么呢?应该是稳增长和防风险。稳增长表现为GDP仍然维持7%左右的高增长,防风险表现为刚性兑付基本能维持,系统性危机不曾爆发。
不过,现在不爆发危机的原因,不是因为风险化解了,而是延后了。既要稳增长,又要防风险,还要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这要是能够同时完成,那概率就很小了。
所以,我们目前看到的,至少在房地产领域,还是为了去库存而加杠杆,但加杠杆的结果,却是一二线城市房价的大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去库存的效果尚不明显。
伪劣库存是该卖掉还是废掉
如果是假冒伪劣产品,就不应该卖给消费者,而是直接销毁,这应该是大家的共识。那么,房地产市场有没有假冒伪劣的房子呢?我一直在担忧房地产业的这么一个问题:让那些中低收入群体去买房来去库存,尤其是让农村居民或农民工来买房,买了房子欠一屁股债,如果房子所在的城镇以后又变成了“鬼城”,那岂不是错上加错?
如果说美国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给穷人加杠杆鼓励他们买房,那么中国就要避免单纯为去库存而给居民加杠杆。更为重要的是,去的是哪里的库存?就像中国过去推行的城镇化政策一样,每个地方政府都希望通过发展房地产来拉动本地经济增长,但结果就是过剩。
中国的房地产与美国的不同之处在于,美国次贷危机是市场经济下房地产过剩,中国房地产的过剩,则既有市场因素,又有政府因素。市场因素导致的库存增加与政府因素导致的库存增加,还是有区别的,后者是“鬼城”形成的主要原因。
鬼城一般不会出现在一二线城市,大部分鬼城是四线甚至更小的城市,这些城市又大部分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因此,建设鬼城本身就是地方政府犯下的错误,让鬼城去房产库存又是一个错误,让居民加杠杆在鬼城买房,则是错上加错。
回顾过去10多年来的加杠杆去库存历史,发现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每次经济下行,都导致杠杆率与库存量的双双上升。根据财政部网站公布的2015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债务水平,达到79万亿,同比增长18%,占GDP比重达到117%。自09年以来,中国的债务水平上升幅度也是历年来最大的,同时,经济下行的时间也是历年来最长的。
如果今后经济还将继续下行,那继续加杠杆对于去库存的效果也同样难以奏效。为何经济下行会导致杠杆率和库存的上升呢?原因就是为了稳增长所采取的逆周期的刺激政策。逆周期政策可以推行,但必须考虑到后果和代价。
事实证明,稳增长的代价太大了,其实,稳就业就足够了,退一步海阔天空。此外,把GDP作为各地的考核指标,也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如果换成人均GDP或者人均收入作为考核指标,则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就会更好发挥。否则的话,再过五年,高杠杆、高库存的问题可能更为严峻。
每项政策都会有副作用,力度越大,代价也越大;目标过多,实现的可能性就很小;梦想太完美,与现实的差距就会过大。




华尔街见闻






2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09:10:08 | 只看该作者
自己发自己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建议使用1024*768分倍率、IE6.0以上进行访问,低版本IE将不能正常浏览 所版权所有 @2001-2006 中国期货协会 CF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471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604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3号同泰大厦C座八层 邮编:10014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