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1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猪之歌:在猴年里,最想问二师兄的十个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8 16:18: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猴年来到,二师兄倒是占尽了风头。蹭蹭上涨的猪肉价让吃肉变成一种奢侈活动。猪哥把大家搞得一头雾水惶恐不及,那么让我们从农业部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一下关于猪价最引人关注的10个问题吧。

1.为什么今年春节后猪价走势与以往不同?

历年春节后是消费低谷期,猪价也会受此影响而下滑,猴年猪价却不降反升。这是为什么?

造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前几年价格持续低迷,一些养殖户减产,产能供不应求导致价格反弹;

二是各地提高环保门槛,10省份推出“禁养”启动生猪禁养区的划定,许多养殖户标准不达标或退出市场。“禁养”、“限养”政策影响又赶上“猪周期”,加大了产能下调深度。

三是今年春节前后,全国出现多场寒潮雨雪天气,对仔猪生长造成一定影响,导致市场供应偏紧。

“禁养”、“限养”是一个重要因素,它抑制了母猪的补栏,或者说加剧了产能下滑,但这个问题应该更全面的考虑,因为环保问题拆猪场造成的影响较直接。

2.猪肉价格会飙涨吗?

根据农业部公布的数据,2015年3月31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为11.6元/公斤,一年的时间,同比剧增70%。3月28日-4月3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猪肉平均批发价格为每公斤25.34元,比前一周上涨0.4%创下2011年10月末以来新高。

农业部分析指出,猪价维持高位应该是今年的常态,但暴涨的可能性不大。

①生猪产能在加快恢复。今年1、2月份农业部监测的种猪场二元母猪销量增加了近60%,预示着生产能力的扩大;3月份第4周仔猪价格同比上涨了102.3%,仔猪价格上涨会带动补栏积极性的提高;3月份全国生猪存栏环比0.9%,母猪存栏在连续下跌近三年后出现企稳。三个指标显示生猪产能在较快恢复;

②从养殖成本看,今年推高养殖成本上升的因素,特别是饲料成本在下降了。其中玉米价格降到2元左右,上涨可能性不大,饲料成本推动猪价上涨的因素基本不存在;

③疫病因素比较稳定,没有大的疫情。疫情稳定,是稳定市场供给的重要基础;

④需求方面没有大的增长。消费需求上没有大的变化,不会大幅拉动猪价上涨;

⑤猪肉的替代产品价格下行,其中禽肉价格基本稳定,牛羊肉、鸡蛋、牛奶价格都在下跌。

以上五个因素看,今年猪价进一步暴涨没有基础和动力。

3.猪肉价格上涨还要持续多久?

在经历了五年连续亏损后,去年我国生猪价格进入新一轮上涨通道。这轮猪价进入上升通道是在2015年3月,9月至11月中旬出现一个小幅下行之后恢复上升。尤其是春节后涨幅加大,“猪周期”正式开启。

2010年4月“猪你涨”开始发力20个月,在2012年1月开始迎来下跌,中国生猪养殖业也迎来史上最长亏损“猪周期”,历经三年多的低谷期直到2015年3月进入上涨通道。专家分析指出,过去十几年里的三次完整“猪周期”,每轮周期中上涨均维持在20个月左右。以此类推,本轮猪肉价格将在2016年全年保持高位态势。

4.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养猪行业环保监管愈加严格,怎么平衡生猪“禁养”和生猪供应量?

2015年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养猪行业环保监管愈加严格。国务院 “水十条”进一步明确2017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浙江、福建等10省份相继出台“禁养”、“限养”政策。禁养区内的生猪规模场拆除搬迁的问题比较突出,这10省影响了2000多万头的生猪出栏量。

农牧结合、种养循环是传统农业的一大优势。原来养猪为了肥田,农牧结合得非常紧密。由于专业化分工,经营主体分离,如今养猪污染的问题突出,原来农民既种地又养猪,现在相当一部分规模猪场就管养猪,种地的就管种地。尤其是规模化养殖废物处理这方面的规定越来越严,所以养猪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环保不达标,生猪规模养殖寸步难行。

对于生猪养殖来说,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保供给。农业部表示,现在要找的就是保供给和保环境的一个结合点,既要吃上猪肉,又要不闻臭味,找一个平衡点。近几年因为“禁养”、“限养”,生猪的调减量比较大。这是畜牧业下一轮发展中应该正视的问题,要在补短板方面下工夫,这也是农业部下一步政策需要发力的地方。

农业部强调,猪不是要不要养的问题,而是要养好的问题。“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中国养猪饲养量占世界的50%,对治国理政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不可能不养。

5.猪粮比仍处于高位,超过了国家预警线,后期国家会采取调控猪肉价格的政策吗?

3月19日,发改委发布生猪价格黄色预警:“截至3月9日,全国生猪平均出厂价格为每公斤18.62元,同比上涨52.8%;猪粮比价为9.13∶1,已进入黄色预警区域。”目前猪粮比超过国家的预警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不过,近期猪粮比价达到红色区域,很重要的因素是玉米价格的下调。如果按去年玉米价格每公斤2.4元计算,现在的猪粮比也还处于绿色区间。饲料在养殖成本中占的比重比较高,有60%-70%。农业部、商务部均公开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希望对猪价变化有一个稳定的预期,价格在一定合理范围内波动。

6.本次猪价上涨与以往两次“猪周期”相比有什么异同?

梳理最近十几年的猪价变化,我国大致经历了3个完整的“猪周期”:从波段来看,分别出现在2003年4月-2006年5月,2006年6月-2010年3月,2010年4月-2015年底。三轮周期中,猪价波动幅度均较大,2006-2010年周期中猪价最大涨幅达到150%左右。

农业部畜牧业司马有祥司长表示,猪周期是正常的,是生产者或者消费者对价格作出的不同反应,而近十几年“猪周期”的每一次波动都有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第一个直接原因都是因为供给减少,即生猪养殖量下降,供不足需了。第二个是,在价格高峰的时候或者最景气的时候,价格会冲得很高。

不同点:引起价格变化或者产能调整的原因是不同的。上两个周期,主要是猪周期加上疫病的影响。一个是蓝耳病,一个是仔猪腹泻,疫病+产能的双碰头造成生猪产能的迅速调减。这一轮的特点是“禁养”政策,才加大了产能下调深度。

7.预计本轮“猪周期”持续多久?

过去的3个完整的“猪周期”从第一个3年到第三个的5年,周期日趋变长。而国际经验表明,提高生猪饲养的规模化程度,对“猪周期”变长和波幅变小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近些年也在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业。目前,规模化养殖占比45%,而据农业部规划,到2020年,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要达到70%以上。

如果以2015年底为本轮启动的话,本次周期历时或将持续5年以上。

8.进口猪肉现在价格比国产猪肉具备低价优势,会大批进口猪肉吗?

巴西、丹麦、美国猪价只有5.7元/kg、6.1元/kg、6.8元/kg,进口猪肉到岸价14元/ kg左右,而国内白条出厂价高达25元/kg以上,是进口肉的1.8倍。数据显示,2016年1-2月份,我国猪肉进口17.14万吨,同比增加76.0%,连续6个月单月进口数量超过7万吨,与去年平均每月4-5万吨的进口量相比,最近两个月的进口量超一倍。分析指出,国内外猪肉存在比较大的价差,是养殖成本不同造成的。

对于大批进口猪肉,农业部表示:

①大量进口猪肉不必要。中国自身已经有足够的生产能力,2010年开始,我国猪肉产量一直在5000万吨以上;

②大量进口不合适。生猪产业一头连着消费者,一头连着农民,近4000万户的养猪户,加上上游饲料工业,下游的屠宰、运销产业,产业链长,就业人口多,不适合采用大量的进口替代国内猪肉;

③大量进口不可行的。现在世界猪肉贸易量700万吨左右,日本、韩国、墨西哥等稳定依赖进口的国家,每年进口量400多万吨,剩余的可进口的猪肉不超过300万吨。而猪肉是我国最主要的肉食品,肉类结构中有64%是猪肉。2015年猪肉人均占有量40公斤。如果中国猪肉出现大缺口,靠进口是解决不了需求。

9.我国生猪产量大体情况怎样?

①形成了比较充足的生产能力,十年期间猪肉的产量增加了近1000万吨,基本上满足了人口增长、收入提高和城镇化提升带来的新的消费需求;

②质量安全稳定向好,畜禽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多年保持在99%以上,特别是近几年生猪养殖中使用“瘦肉精”基本杜绝了;

③养猪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比重已经达到45%左右,比2005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千家万户分散的养殖的局面有很大的改观;

④养殖业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生猪养殖户年平均出栏规模比较小,55%的出栏肥猪由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小散户提供。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格局特别容易出现“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情况。

10.2017年猪价走势如何?

农业部数据显示,3月最后一周,全国猪价依然居高不下,活猪的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9.54元,猪肉的平均价格为每公斤29.67元,这一价格创下五年来的最高纪录。距离上一轮最高峰值,就是2011年30.41元/千克的历史高点非常接近。

关于猪价,农业部、商务部均分析认为,猪价维持高位应该是今年的常态,但是不存在暴涨的基础和动力。






2
发表于 2016-4-8 16:58:35 | 只看该作者
路过,学习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易家网  ©2015-2023  郑州期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136号 豫ICP备16010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