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低油价舞动经济“双刃剑” 消费端受益资产端承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20 09:0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产油国之间日趋白热化的博弈,使原本出现回暖迹象的原油市场,再度陷入困境。

  北京时间18日凌晨,经过长达7小时的闭门会议之后,占据全球原油总供应量半壁江山的OPEC与非OPEC产油国令人意外地没能在多哈达成冻产协议。与会官员表示,各国需要“更多时间”来做出决定。受此影响,当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主力合约开盘跌幅即超6%。

  “参会主要产油国对于冻产协议态度多是表里不一,加上美国、伊朗等国明确不参会的态度,使得各国之间的利益博弈激烈化,阻碍了这一协议的推进。”19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副主任肖波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出于稳定国内经济、缓解政府债务压力的考量,各产油国对于减少外汇收入的冻产本就抵触较大,特别是伊朗与沙特之间政治、竞争矛盾均难以缓和,使得冻产协议达成难上加难。

  “冻产协议对油价的积极影响本就有限,各产油国很难放任市场被他国侵蚀,油价很难出现强势反弹。”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田庆厚也表示,如美国目前页岩油企业虽然生产积极性大受打击,但随着其技术水平提高,成本竞争力加强,很可能再度扩产,从而对油价形成打压效应。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表示,考虑到目前产油国对市场份额依然看重,全球供需关系也未出现明显改善迹象,国际原油价格将在30美元/桶-40美元/桶的低位区间波动。而这对目前原油需求量较大的中国来说,无疑利大于弊。“这有利于国家能源战略储备的稳定推进,另外在开放进口原油使用权后,也有助于地炼等原油加工企业维持较低的生产成本,对企业的转型升级给予了更多的空间。”田庆厚说。

  博弈加剧

  导报记者了解到,早在2月16日,沙特、俄罗斯、卡塔尔、委内瑞拉就在多哈召开了一次四国闭门会议,会议就锁定产量初步达成协议,同意将原油产量冻结在1月11日的水平。该会议一度令原油市场受到提振,推动国际油价随后两月内涨幅超过30%。随后,才有了4月17日这次更大规模的多哈会议召开。

  据悉,参加17日会议的共有17个产油国,其中多半来自OPEC,但伊朗明确不参加此次会议,而这也成为了冻产协议最终未能达成的主要原因。来自相关媒体的报道就显示,与会产油国就“冻产是否应扩展到包括伊朗在内的其他产油国”的讨论上进展艰难,其中沙特坚持将伊朗纳入冻产国家之列,这也使得协议最终未能达成。

  “伊朗此前受到美国和欧盟的长期经济制裁,原油产量及出口量长期处于低谷,今年1月刚刚解禁,正欲通过提高产量恢复本国经济,若参加冻产协议肯定会令该国经济雪上加霜;而与伊朗政治关系日趋恶化的沙特,显然不愿意看到伊朗借各国冻产之际再次夺回市场份额,所以一直想将其拉入限产的行列。”肖波表示,两大产油国之间的政治与原油市场之间的激烈博弈,成为冻产协议达成的最大绊脚石。

  不过,受访业内人士也指出,两国博弈背后,凸显各产油国之间的市场份额博弈也日趋白热化。肖波称,在17日的多哈会议召开之前,各产油大国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产量,试图在协议达成前争取更多的利益。

  导报记者注意到,OPEC中,第二大产油国伊拉克虽然口头上支持冻产,但实际却在不断增加石油产量。相关数据显示,该国3月的原油日均产量较2月上升2%,达到创纪录的455万桶,日均出口量更是由2月的323万桶增加18%至381万桶;另外,科威特计划将石油产量增至近43年高位,科威特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Jamal Jaafar就曾表示,该国希望在近两年内将其石油日均产量从当前的300万桶,提高至316.5万桶的水平;而俄罗斯为维持市场份额,也早已将产油量维持在历史高位,并计划将本来在国内销售的一部分原油转移出口。

  肖波认为,这种表里不一的态度,表明产油国内部的经济形势依然恶劣,仍需要维持甚至扩大原油出口水平,增加外汇收入,缓解已经高企的政府债务及金融风险。“来自国内经济危机的压力,使得冻产协议更像是一个文字游戏,经不起推敲。”

  或再触30美元/桶

  冻产协议的失败,也使得连续上涨2个月的原油价格遭受重挫。18日当天,纽交所原油期货主力合约开盘跌幅即超6%,跌破38美元/桶关口。随后在科威特罢工、美国原油产量下滑等利好因素的影响下,才重新回升到40美元/桶以上,截至19日下午5点,上述合约报价40.28美元/桶。

  “原油价格短期内可能会出现持续下行的走势。”田庆厚对导报记者分析道,由于缺少了“限产”这一利好预期,原油市场将遭遇较大程度的打击,恐将再度跌至前期30美元/桶的低点。

  田庆厚表示,供需关系难以获得有效改善,将主导此轮油价下跌行情。“一方面,产油国出于经济需要,产量仍维持在高位;另一方面,市场需求难以改善,原油价格缺乏托底力量。”

  导报记者注意到,OPEC给出的预估显示,受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影响,全球OPEC原油的需求可能下降,且2019年前不会有大的改观;另外来自世界银行的报告也显示,即使产油国不再增产,国际市场每天仍有150万桶富余原油,这将大大限制原油的涨幅。

  值得关注的是,有消息称,此次冻产协议失败后,OPEC或将在6月再度举行会议,讨论限产方面的协议,市场认为这或许会给原油价格带来一定支撑。不过,田庆厚直言,即便6月成功达成冻产协议,其对全球原油产量的约束力也令人怀疑。

  “市场份额的诱惑不容忽视,美国等新兴产油国就是较大变数。”田庆厚认为,如美国这个依靠页岩油技术改变该国能源格局,使其在全球原油出口市场占据愈来愈重要地位的国家,一直未参与到冻产协议之中。一旦油价重新回到该国页岩油企业成本线(预估为40美元/桶)以上,或其技术上获得突破致成本下降,就会再度成为油价的“杀手”。

  而不少机构观点也对油价持看空态度,如高盛大宗商品研究全球主管Jeff Currie就指出,哪怕各国达成冻产协议,也不会改变他们看空油价的观点,因为问题关键在于,即使冻产,很多产油国已处于产量高峰。

  田庆厚等受访专家也表示,油价一定时期内或将维持在30美元/桶-40美元/桶的低位区间波动,直到有新的利好因素出现。

  中国能源布局受益

  当然,与饱受低油价困扰的产油国相比,中国等原油进口国则有望从中获益。

  肖波就表示,油价更长期的低位波动,有助于中国完善能源战略储备。“2015年中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超过60%,石油供应安全的紧迫性有所提高。近年来,我国也有意推动原油战略储备,如新建多座战略石油储备地等,而低油价的时代,也给我们这一能源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了较好机会。”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共建成8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总储备库容为2860万立方米。利用上述储备库及部分社会库容,储备原油2610万吨。与一年前公布的数字相比,储备原油规模增长了一倍多。

  而自2016年1月开始,国内进口原油量也从1月的2669万吨上升至3月的3261万吨,月均增幅维持在20%左右,显示出中国对原油的储备积极性颇为高涨。当然,这也来自于去年底刚刚获得进口贸易权的地方炼厂,这其中地炼集中的山东表现尤为突出。据悉,进口原油量的突增,已引起了青岛港卸货延期。

  另外,田庆厚表示,低油价一方面可以促进中国等原油需求国相关产业的消费积极性,如汽车等;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产业链下游企业的成本,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经济环境低迷的压力下,有更充裕的空间进行转型升级,提高自身竞争力。

  来自瑞士信贷的一份报告也指出,中国2016年原油需求增幅约为30万-35万桶/日,汽油需求约上升15%,表明尽管中国整体经济增速放缓,但其对原油需求仍非常强劲。低油价对中国原油需求上升的提振作用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强。

  不过,受访专家也表示,若低油价长期存在,其产业链上的相关资产也将面临贬值压力,中国企业也应注意其中风险,特别是在海外油田等资源类产品的购置上面,应更加谨慎,谨防遭受较大损失。


                                                                                                                                                                                      来源:经济导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建议使用1024*768分倍率、IE6.0以上进行访问,低版本IE将不能正常浏览 所版权所有 @2001-2006 中国期货协会 CF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471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604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3号同泰大厦C座八层 邮编:10014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