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旺财张杰]见证血脉传承 弘扬中华文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21 16:54: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同根、同源、同祖

姓氏是社会人的标志符号,代表着家族血脉的传承。中华文明悠久而灿烂,煌煌史卷,泱泱风范,千秋万代,绵绵不绝。姓氏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活化石,是华夏民族最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华夏民族摆脱蒙眛无知原始群居的状态,步入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五千年来姓氏文化经过历史的积淀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同祖、同源、同宗、文化同质的历史见证。

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果说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那么姓氏就是中华民族的物质徽标。
诗云: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中华民族作为人类有史以来,唯一没有中断过文明进程的伟大民族,正是基于祖宗姓氏力量的强大支撑。祖国,即指祖先之国。每一个中国人,只要他的身上还流淌着华夏人的血液,无一不会听从祖国的召唤。如果说,礼、义、廉、耻是中国人的“国之四维”(见《管子牧民》);那么,祖宗姓氏就是贯穿在中国人血脉里的祖先的灵魂。

在炎黄子孙繁衍生息几经沉浮的历史长河里,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姓氏文化的传承以及家风文化的建设所以每朝每代都有各个姓氏的英雄人物层出不穷,这些已经成为民族危难时抵御外族入侵的民族自强的精神象征。千百年来,中华优秀文化通过一代代家庭长辈的言传身教家风传承,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这种文化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越珍贵也就象征家族的振起,而家族的振起也就象征民族的新生,而民族的新生也就象征中华民族的崛起。

(二)家风正,则民风淳

何谓家风?家风就是家族世代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风气、风格、作风、精神。风,取的是“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也就是让人们以高尚的德行影响教化他人,他人也以此来严格自律。如果将家风精简成文字那么就是家训。
历史如是说:
没有家训的家庭,缺乏教育子女的理念和价值观;
没有家规的家庭,缺乏做人做事的规矩和标准;
没有家风的家庭,缺乏延续家兴业旺的环境和风气;
没有家教的家庭,缺乏做人的教养和气质。
“上所施下所效,养子使作善也”
正是有了这种文化的传承才有了文王、武王、周公这种王家礼乐思想治天下的思想;
正是有了这种家族文化的传承才有了孔子世家历经代代兴衰而绵延不绝;
正是有了这种家族文化的传承才使得曾国藩、梁启超等家族在近代历史的舞台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正是有了这种家族文化的传承才塑造了“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文化世家;
正是有了这种家族文化的传承才有了“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这种科学世家;
正是有了这种家族文化的传承使得山西乔家成为了数代富贾。

俗话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文明进步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自古以来,“家和万事兴”深深根植于每一个人的脑海中。优秀的家风能够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所以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只关德行,家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影响着社会之风。
《大学》中讲到“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可见家风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乃至国家的长治久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是历史的脉络,也是祖先的遗训,是每一个深明大义的中国人都应当遵循的规范。一个姓氏的先祖,可能会因为族谱的记载而有所区别,但每一个中国人的祖先,却是共同的、永恒的!同是一棵参天大树结出的无数颗硕果,因此说,所谓“寻根”,不是上溯到一己一族的枝枝蔓蔓,而是要寻到文化的根、民族的根。 “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和为贵”,此之谓也。
(三)精益求精  力求极致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和万事兴’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
2014年的11月26日习总书记在曲阜考察中也明确提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一个多月后的12月30日习总书记在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也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就历史经验与时代要求而言,必须向传统文化的行列中回归,建立充满正能量的家道文化成为时代需求。
在此历史背景之下以宏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已任的圣轩文创(以下简称“圣轩”),联合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齐鲁学院等院校的资深教授、学者共同研发出圣轩姓氏文化竹简,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文化活动。圣轩姓氏文化竹简以国家最新统计的数据,按人口姓氏排名,参考《元和姓篡》、《姓氏考略》、《中华姓氏文化大全》等国内古今姓氏专业著作,大量寻找、整理历史中各大姓氏优秀的家规家训,努力展现中华民族姓氏文化的传承历程与发展。实为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忆的知识,也是每一个中国家庭应该保留的纪念。
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圣轩文创总经理陈锋先生携带团队的每一位成员专注地投入到中华姓氏文化产品的开发中去,历时近两年的时间,足迹遍布国内七个省区向各大权威机构虚心学习认真考察。“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目前开发出来的圣轩姓氏文化竹简,以形象经典的排版以及内容的严格考证再现中华姓氏的发展历程,内容涵盖各姓氏的当代概况、姓氏起源、名人名事、以及姓氏图腾,图文布局简洁大方,工艺精湛,古朴典雅。
圣轩姓氏文化竹简自第一代产品亮相之后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响应以及收藏,为了让产品更具有收藏价值以及教化意义,圣轩在产品原有的基础上重点在内容以及制作工艺上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在加工工艺上大量使用人工制作,在产品的防腐处理以及打磨与修整上都进行了改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圣轩姓氏文化竹简已升级到第四代。俗话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姓氏文化竹简在内容上增加了更具有教化意义的“家训”与“祖训”,希望下一代能尊奉之,践行之,并传承下去。
  圣轩姓氏文化竹简的研制其终极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家庭达到“家和”,达到“万事兴”,达到家族的世代繁盛。
在圣轩文化市场旗舰店内,我们看到不时有顾客前来收藏竹简。三十多岁的王女士收藏了两套李姓和三套王姓的第四代最新升级版竹简,她说:“孩子刚上学,把自己和先生的姓氏竹简上的内容慢慢的讲给孩子听,这样孩子不仅可以了解姓氏的来源和祖先的名人名事,最主要的是家训与祖训的内容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让其德才兼备,多好啊!”而一位慕名前来购买的台湾朋友则打开竹简指着我们的主旨对联回答:“你看这几句诗词就能看出很有教育意义,‘千载姓氏、同根同祖、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位先生还说:“由此看出全球华人都是一家人,一定把它带回台湾。”老先生爱不释手的把竹简捧在手心里,神情专注的看着竹简上的内容。


(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报国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做文化产业,文化本身并不最重要,创意才最重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将其以创意物化出来,这才是真正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圣轩文创总经理陈锋先生在谈到文化产业的理解发表了如上看法。
以“弘扬儒家文化,推广山东特色”为宗旨的圣轩文创,自2007年起步不断地进行探索,力求打造实用性与观赏性有机统一、民俗性与艺术性兼容并蓄的具有教化意义的文化珍品。在产品开发中融入儒家文化经典、中国文化特色与齐鲁地域特色的元素,实现了山东兵家文化的“孙子兵法系列”产品的开发,获得了惠民政府的高度认可,2014年圣轩文创开创山东纪念品市场新纪元,把三百年前乾隆御赐给泰山岱庙的“黄釉青花葫芦瓶”以泰山墨玉的材质1:1复制,斩获2014年中国旅游大赛的金奖。


   讲求专业,排斥平庸,坚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魂,保值增值为根”的产品开发理念,圣轩在2009年参与了第十一届全运会特许商品的销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10年圣轩成为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山东加盟商。2012年文博会开幕之际,圣轩“儒文化纪念品开发项目”称为第四届山东文博会重点项目。2013年圣轩成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山东筹委会指定的特许商品经销商,期间公司也荣获济南市文化产业示范单位的称号,圣轩文创总经理陈锋也荣获2012“影响济南”年度创新人物的荣誉。
(任氏宗亲会收藏任氏竹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国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儒家思想又是国学的核心组成,而孔子是儒家的基础与源头。为了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传统文化,2014年圣轩组织了百场国学经典研读活动,近三千人次近距离感受国学之魅力。该项目成为济南市团市委积极推动的“公益青联”的重点项目。未来圣轩将会继续带领大家进行以弘扬传统文化,推广山东特色为主题的一系列公益活动。2014年底“圣轩姓氏文化竹简项目”立项,
圣轩姓氏文化竹简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微观载体,以一种无言的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直接作用。
  《尚书-尧典》云:“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正是祖先的精神传承,才使得我们华夏民族历经劫难,依旧屹立于世界巅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建议使用1024*768分倍率、IE6.0以上进行访问,低版本IE将不能正常浏览 所版权所有 @2001-2006 中国期货协会 CF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471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604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3号同泰大厦C座八层 邮编:10014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