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又没加息,你还需要担心美联储“缩表”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28 14:50: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时间4月28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0.25%~0.5%不变,符合预期。美联储重申将以渐进的方式加息,但并未给出下次何时加息的线索,也未暗示会收缩资产负债表规模。
美联储4月FOMC会议声明宣布后,美股短线走高,美元短线冲高后回落,黄金短线上涨。美联储将于6月14~15日开下次FOMC会议,届时美联储主席耶伦也会举行新闻发布会。根据加息风向标 ——CMEGroup的FedWatch工具,交易员预计美联储6月加息的可能性仅为15%,较此前的20.2%有所下滑。
然而,除了加息本身,市场更为关注的是——在经过三轮QE后,美联储要如何收缩高达4万亿的庞大资产负债表?建行总行研究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本次将是最缓慢的加息进程,加息并不可怕,一旦美联储开始“缩表”,这无异于吞噬流动性的开始,也必定会造成市场动荡。
不过,民生证券海外研究组组长张瑜则对记者表示,“当前离缩表仍然很远,即使缩表,当前全球流动性空前巨大,欧洲和日本都在进行QE,市场对于美债的需求不会减弱”。






联储“鸽”调持续

在4月的FOMC声明中,尽管美联储撤销了此前“全球形势对美国前景构成风险”措辞,但主流观点认为,这仅仅是出于近两个月美联储推迟加息、新兴市场企稳的基本面,其余的措辞并未显出加息的意图。
声明中指出,自年初以来,住房市场进一步改善,然而,企业固定投资和净出口疲软。近期一系列指标,包括强劲的就业增长,表明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增强。通胀持续低于委员会2%的长期目标水平,部分反映了早些时候的能源价格以及非能源进口价格的下降。
此外,声明还指出,通胀预期在短期内将维持低位,部分由于能源价格早些时候的下跌,不过,随着能源及进口价格走低等暂时性因素消退,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加强,预计中期通胀将上升至2%的水平。
在此背景之下,“货币政策的立场仍然保持宽松,从而支持劳动力市场状况的进一步改善,以及通胀重新回归2%。
近期,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预计,美国今后的加息速度会加得更慢。“我估计美联储加息不会加到3%,在进入到2017年加息过程有可能会减速,加息至1-2%左右可能就会结束,并出现逆转。” 美联储此前把今年加息预期次数从四次降到两次。
“根据我们内部的预测显示,在未来两到三年内,美国经济可能会出现衰退的可能性高达70%,”朱海斌指出,美国的潜在增长率可能已经跌到1.5%以下,“根据具体的一些指标,虽然美国失业率改善,但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在2007年后基本是直线下滑,远远超出2007年或者90年代美国的劳动生产率的下滑。”

“缩表”值得担心吗?

除了加息本身,市场更为关注的实则另有所在——在经过三轮QE后,美联储要如何收缩高达4万亿的庞大资产负债表?债市会否因缩表而剧烈波动?

本次,声明指出,委员会将维持美联储持有机构债券、MBS和到期国债拍卖后再投资本金的滚动投资政策。委员会预计,会维持该政策直至联邦基金利率水平的正常化取得顺利进展。该政策下,委员会将持有大量长期证券,有助于维持市场宽松的金融环境。
耶伦不久前表示,希望最终的资产负债表规模要小得多,但会在经济复苏更加稳固后再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即当利率再高一点,将开始缩减资产。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一旦美联储开始缩表,这无疑将对全球市场产生比加息更加巨大的影响,无异于从市场撤离更多流动性。甚至有人开始担心,中国所持有的大量美债会否因此而受到影响?
回顾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形成可见,在金融危机之前,直接购买长期资产并不是美联储的常规工具。2008年金融危机迫使美联储连续推出三轮量化宽松,美联储的资产规模从不足1万亿美元飙升到4.5万亿美元以上,占GDP比值从6%上涨至今的25%。美联储不仅增持了大量的美国国债,还破例购入MBS、机构债、期限拍卖工具TAF贷款、Maiden Fane救助基金等资产,为市场直接提供流动性支持。
张瑜解释称,目前期限拍卖工具TAF贷款已经从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中消失,但美联储目前仍持有1.7万亿MBS和2.46万亿国债。
至于未来的缩表路径,随着美联储进入货币政策正常化周期,以上这些非常规的政策工具都需要逐步退出。尽管美联储已于2014年10月退出QE,但实际上美联储并没有停止购买资产,而是把到期证券本金用于再投资,以保持资产负债表的稳定。
“短期来看,这种情况不会改变。但中长期来看,美联储可能会逐步下调用于再投资的本金比例,因为债券自然到期而造成的缩表效应将越来越明显。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美联储一定还会适时购买或抛售资产,已平滑资产负债表的波动,减少对长期利率的冲击。”张瑜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易家网  ©2015-2023  郑州期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136号 豫ICP备16010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