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4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产品之——棉花资料汇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5 11:35: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棉花基本资料介绍
棉花为双子叶植物,是唯一由种子生产纤维的农作物,作为重要的纺织原料,棉花是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由四个栽培棉种组成,即亚洲棉、非洲棉、陆地棉、海岛棉,栽培最广泛的是陆地棉,其产量约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90%。
我国棉花生产概况:我国是世界主要棉花生产国之一,植棉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棉花质量中等,是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棉花种植分布在北纬18`~46`。东经76`~124`。之间。东起辽河流域和长江三角洲,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东西纵横4000公里以上;南自海南岛崖城,北抵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南北绵延3000公里。按积温多少,纬度的高低,降水量多少等自然生态条件,将我国植棉区划由南而北、从东向西划分为五个区:黄河流域棉区(麦棉两熟),长江流域棉区(油菜棉花两熟),西北内陆棉区(一年一熟),北部棉花区(特早熟区),华南棉花区(晚熟区)。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华南棉花区已经生产糖料等热带作物,棉花很少了。北部棉花区因为受低温影响均已成为次要产棉区,主要棉花产自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西北内陆(新疆):长江中下游棉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湖北、安徽、四川、江西、湖南等地)。黄河中下游棉区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和新疆棉区(包括南疆、北疆、东疆和甘肃等地)。、棉花主要生产在:新疆、河南省、山东省、江苏省、湖北省、河北省、安徽省、湖南省,占全国棉花产量的80%以上(641万吨/07年统计)。其中新疆产量270万吨。占全国近36%。
(一)棉花的生长时期划分
棉花的一生,分为五个时期:
1、播种出苗期。从棉籽播种到子叶出土并展开,称出苗期。我区棉花播种期在4月底—5月初,约需7—15天出苗。一播全苗是棉花生产的关键。
2、苗期。从出苗到现蕾称为苗期,约为40—50天。苗期是以营养生长为主的时期,生长速度较慢。
3、蕾期。从现蕾到开花叫蕾期,约22—28天。蕾期多在6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主要是长根、茎、叶,是搭丰产架子时期。
4、花铃期。从开花到吐絮叫花铃期,约需48—52天。花铃期多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主要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
5、吐絮期。从开始吐絮到收花结束为吐絮期,约需70—80天。一般在8月中下旬开始吐絮,9月为吐絮盛期,11月初收花结束。
由于世界范围内,南北半球季节交替的原因,北半球在进行棉花种植的季节,而南半球却处在棉花收获的季节,所以,自然年份无法正常反映世界范围年棉花的产量。因此,国际上一般将某年的9月至次年的8月,划分为一个棉花年度。
棉花生长发育的特点:无限生长习性、再生能力强、结铃有自动调节功能,便于促控、适应性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重叠的时间长,(棉花从现蕾开始进入生殖生长,从现蕾到吐絮期间棉花长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又有现蕾开花结铃等生殖器官的发育重叠时间为70~80天。)
伏前桃:7月15号之前开花结的棉铃,一般占总铃数的5~10%。(新疆的伏前桃品质好,比例大,黄河长江伏前桃比例小,伏桃多。)。伏桃(成熟好,棉桃大7月15号后~8月15号之间)秋桃(8月15号之后结的棉桃)新疆秋桃不超10%决定低等级棉花少。黄河流域15~25的秋桃,长江流域的秋桃30%`~40%。
棉花生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对温度(15。以上)、对光照(积温2600~3100。)、对养份(氮、磷、钾95%)、对土壤(微碱性土质疏松排灌条件好)、对水份(450~600毫米)的要求。
棉花的产量:一般以皮棉重量表示,皮棉产量由单位面积的总铃数,平均单铃重和衣份组成。
影响总铃数的因素:种植密度与配置、土壤肥力、水份、病虫害、光照。
铃重:以单个铃中籽棉的重量。100个棉铃籽的籽棉重量(百铃重)或0.5公斤籽棉的棉铃数来表示。陆地棉一般4~6克。长绒棉3~4克。影响铃重的因素:温度、有机肥、肥水条件、病虫害。
衣份:一般用籽棉加工成皮棉的比例,百分比来表示。
根据棉花的种类和纤维的长短粗细度的不同分为:
(1.)陆地棉:又称细绒棉和美棉。原产中美洲,特点是:产量高,衣份高,纤维较长,品质好。正常成熟的细绒棉,色精白、洁白或乳白,纤维柔软有丝光,长度26-33毫米,单纤维强力3.5-4.4GF克,细度4500-6000米/克,棉籽肥大,着生有灰白色短绒。
(2)海岛棉:又称长绒棉原产南美洲。特点是:纤维长纤维长度为33-45毫米,细度6500-9000米/克,单纤维强力4。0—4.4克,断裂长度33.2千米,衣分32%-34%,棉花铃重3克左右。
品亚洲棉亚洲棉主产中国和印度,草棉原产非洲。粗绒棉长度在17~23毫米之间。强力好,产量低。纤维短而粗。在我国已无种植。
影响棉纤维品质的因素:棉纤维品质是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影响品质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品种和种籽,棉铃的生长。棉纤维在棉铃、棉籽上的生长位置不同,纤维的品质都不一样。土壤、温度、水分、光照、病虫害、田间管理、采摘等一些不当都可能影响纤维的品质。
棉花的纤维:棉花的纤维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其余是纤维素伴生物,其含量多少取决于棉纤维的成熟程度。纤维表面含有一层脂肪和腊质,其含量随棉纤维成熟程度的提高而降低,脂肪和腊质能保护棉纤维不易受潮并增润棉纤维的光泽,含量适当时在纺纱过程中能起润滑作用,但它妨碍棉纤维及其制品的着色能力。棉纤维吸湿性比较强在潮湿的条件下存放时间较长,会因为某些细菌和霉菌活动而发生变化,产生霉变以致霉烂,表现为有斑点。变色,随后纤维发霉,变黑腐烂。棉花纤维的物理性能有:吸湿性,力学性,光学性,热学性,电学性,密度等。棉花纤维吸湿是比较复杂的物理化学现象,棉纤维含水的原因,主要有纤维本身结构以及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等。
长度整齐度。纤维长度对成纱品质所起作用也受其整齐度的影响,一般纤维愈整齐,短纤维含量愈低,成纱表面越光洁,纱的强度提高。
纤维细度。纤维细度与成纱的强度密切相关,纺同样粗细的纱,用细度较细的成熟纤维时,因纱内所含的纤维根数多,纤维间接触面较大,抱合较紧,其成纱强度较高。同时细纤维还适于纺较细的纱支。但细度也不是越细越好,太细的纤维,在加工过程中较易折断,也容易产生棉结。
纤维强度。指拉伸一根或一束纤维在即将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一般以克或克/毫克或磅/毫克表示,单纤维强度因种或品种不同而异,一般细绒棉多在3.5——5.0克之间,长绒棉纤维结构致密,强度可达4.5——6.0克。
纤维成熟度。棉纤维成熟度是指纤维细胞壁加厚的程度,细胞壁愈厚,其成熟度愈高,纤维转曲多,强度高,弹性强,色泽好,相对的成纱质量也高;成熟度低的纤维,各项经济性状均差,但过熟纤维也不理想,纤维太粗,转曲也少,成纱强度反而不高。
(二)棉花的种植面积
1.中国棉花种植地区分布
我国适宜种植棉花的区域广泛,棉区范围大致在北纬18-46度,东经76-124度之间,即南起海南岛,北抵新疆的玛纳斯垦区,东起台湾省、长江三角洲沿海地带和辽河流域,西至新疆塔里木盆地西缘,全国除西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少数省(自治区)外,都能种植棉花。
我国棉区范围广阔,根据棉花对生态条件的要求,结合棉花生产特点,以及棉区分布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和植棉历史,将全国划分为三大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新疆棉区。我国棉花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新疆、山东、河南、湖北、河北五个产棉大省的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左右。新疆棉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比重,大概为三分之一左右。
长江流域棉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湖北、安徽、四川、江西、湖南8省市,近年来种植面积稳中有减。
黄河流域棉区: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辽宁6省区,近年来种植面积稳中有升。
新疆棉区:包括新疆和河西走廊一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新疆棉花以纤维长、色泽洁白、拉力强著称,是我国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辟棉区。新疆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干旱少雨,种植棉花条件得天独厚,近几年棉花种植面积增加很快。从种植区域看,新疆已初步形成了3个产棉区,即南疆棉区、北疆棉区和东疆棉区。南疆棉区是新疆棉花的主产区,其棉花产量约占新疆棉区产量的80%,也是我国最适宜的植棉地区,是长绒棉的生产基地。其次是北疆,再次是东疆。新疆棉花连续十年在总产、单产、人均占有量、外调量等方面居全国首位。
除三大主产棉区外,京、津、甘肃、广西、云南等地也有分散种植,但其产量合计占全国棉花总产不到1%。
图2-1  中国主要产棉省份分布示意图



2.世界棉花分布地区
棉花种植区域分布广泛,但棉花主产区相对集中,主产区相对集中在亚洲大陆南半部、美国南部、拉丁美洲、非洲和澳洲五大棉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棉花这种最为重要的天然纺织原料的需求稳步提升。
3.中国最近几年棉花种植面积
中国最近几年的棉花种植面积和棉花产量,分别见表2-1和图2-2。我们可以发现,2009年中国的棉花种植面积,与2008年相比较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而2010年的种植面积,在2009年下滑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


3.世界棉花种植面积

2007年到2011年,世界棉花种植面积的大致数据,参见表2-2和图2-3。2007/2008棉花年度的种植面积,大致与2008/2009年度的面积持平,而2009/10年度的种植面积,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滑。结合着表2-1和表2-2可以发现,2009/10年度,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棉花种植面积都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三)棉花产量以及消费量

1. 中国最近几年棉花产量

中国最近几年棉花产量的相关信息,可以通过图2-4和表2-3加以反映。通过图2-4可以以看出,中国五大主要产棉大省中,有三个在2008年已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而到了2009年,五大产棉大省全部都呈现出明显的下滑的态势,并且下降幅度较大。表2-3中国最近几年棉花产量的数据,与这一下跌的过程相吻合。

2.中国棉花需求量与消费量
中国棉花消费量,约占世界棉花消费总量的40%。
2007年到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棉花消费量,参见表2-4。而2000年~2011年中国棉花供给与需求量的信息,可以通过图2-5加以反映。从中可以看出,(1)2003年到2008年,中国棉花储备量期末库存,大致保持了同样的水平,但是到了2009年~2011年之间,棉花储备量大幅度下滑;(2)2006/07,2007/08,2008/09三个棉花年度,棉花的消费量都是高于“国内棉花产量和进口棉花数量之和”的,尤其是前2个棉花年度,消费量是大大高于“国内棉花产量和进口棉花数量之和”,这意味着这种结构,会对棉花储备形成影响,降低棉花储备期末库存。因此在2009/10棉花年度,以及2010/11棉花年度,国家棉花储备期末库存大幅下滑。


2.世界棉花产量




从图2-6中可以看出,世界范围内自2003年开始,棉花的产量就超过消费量,考虑到棉花期末库存等因素,所以供给缺口一直为正(即供给 > 需求)。供需缺口为负的态势,直到2006年才开始出现。
2007年,尽管消费量一改往年持续上涨的趋势,开始出现下降的态势,但是世界范围内的棉花产量,也开始明显地低于消费量,这进一步加剧了自2006年就开始出现的供需缺口为负的趋势,供给缺口累计数也越来越大,意味着库存水平在逐渐降低。
到了2009年,消费量一改两年来的下跌趋势,逆向上扬,而产量却仍旧保持下滑趋势,导致供需缺口愈加严重,走势线也大幅下滑。
通过分析2008年到2010年度世界主要产棉国的产量可以发现,中国、美国、巴西、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产棉数量在这期间都是出现了下滑,只有印度出现了增长。但就全球范围来说,棉花产量还是同比下降的。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印度的棉花产量出现了增长,但是在2009/2010棉花年度,印度颁布了临时性的出口政策,禁止棉花出口,进一步加剧了世界范围内,尤其是我国棉花供给紧张的局面。对2010年度中国棉花价格暴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每年,美国农业部 ( USDA ) 都会公布全球棉花种植面积和预估产量,这其中也包括中国的棉花种植面积和预估产量,从而引导全球棉花市场行情向着有利于美国棉农的方向发展。尽管中国农业部及统计局也会公布中国的棉花种植面积和预估产量,但是由于这一数字经常和中国棉花协会公布的数据冲突不一致,使得可信性大大降低。所以说,在全球棉花市场话语权方面,美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无论是美国农业部的数据,还是中国农业部(统计局),或是中国棉花协会公布的数据,数据真实性都有欠缺,都仅仅是作为参考。

二、我国棉花进口

分析中国棉花进口,就必须首先介绍中国的进口棉花配额制度。中国棉花配额制度,对国内棉花价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国内棉花现货价格的形成是实际供需状况、进口配额、储备棉收储政策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1. 棉花配额制度
为解决国内棉花供应缺口,我国每年需进口棉花200-300万吨,占到国内用棉量的1/3左右,我国棉花进口实行配额管理,配额的分配方式对国内棉花市场和纺织企业生产经营都有重要影响。
进口棉花配额属于关税配额,不控制进口的绝对数量,国家发改委通过预先核定一定数量的限额,在额度内进口可以享受优惠关税,额度外的进口棉花,关税很高,以达到控制进口数量的目的。
2. 棉花配额的分配
为稳定国内棉花市场保护棉农利益,目前棉花进口实行配额管理,每年10月符合条件的企业向各级发改委申报下年度进口棉花配额,每年1月下发,滑准税的发放数量和时间根据国内市场供需状况确定。在配额的具体分配上,5万锭以上的纱厂方可申报,众多5万锭以下的纱厂被排除在外,在可以申报的企业中,具体每家分配多少,没有统一的分配依据和标准,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容易滋生腐败,纺织厂对此意见很大。
国家对进口外棉指导思想是:国产棉是主体,进口棉是补充,合理利用低价外棉、鼓励中高等级棉进口。在保证国内棉花价格稳定在一定水平以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和棉花产量的同时,平衡棉花企业和纺织企业两方利益。在国产棉主体地位不动摇的同时,也鼓励企业多渠道进口,合理进口外棉资源和比价优势降低纺织成本。这一指导思想意味着,从国外进口的棉花,是不可能以一定的增长率保持平稳增长的,进口棉花数量,不同年度内,不可避免会出现波动的现象。
3. 中国最近几年的棉花进口
通过分析表2-5,可以看出,中国进口棉数量在2005/06年度达到峰值400万吨左右,之后到2009年,一直呈下跌之势。2010年之后,开始大幅度攀升。


数据来源:根据海关信息网查询主要进口过棉花数据,经过简单加和得出


图2-9  2003年~2010年度国内棉花进口情况

三、棉花价格走势

前已述及,国内棉花现货价格的形成,是实际供需状况、进口配额、储备棉收储政策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本小节内容中,首先介绍一下我国的棉花国储政策。
1.棉花国储政策介绍
当国内棉花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导致棉花价格暴跌,为了保护棉农种棉积极性,保护棉花产业,保障棉农利益,国家委托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来制订和执行棉花储备政策。政策的核心在于,在相对较短时间内,通过大规模收储(即以一定的保护价格进行收购之后,储存起来不进行销售市场的流通)并迅速减少棉花实际供给,进而扭转市场上供大于求的局面,带来供需关系的实质性改善。当国内市场上棉花需求大于供给时,再将之前储备的棉花在市场上进行抛售,以扩大棉花市场上的供给。
棉花国储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减缓国外“质优价廉”棉花对国内棉花产业的冲击,保护棉花产业经济安全。但这并不意味着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储政策的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会许可“高进低出”亏损业务的存在。相反的,其业务发展也是要力求避免亏损。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研判2012年下半年国家储备棉的抛售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我国的棉花植棉成本长期明显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在棉价低迷期,如果政府不托市,导致国内外棉价挂钩,直接后果便是国内棉农大幅亏损,进而减少甚至放弃次年棉花的种植,最终使我国丧失对于棉花资源的控制。
托市是一种保证棉花供给的战略考虑:棉花作为纺织工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原材料,保证棉花资源的有效供给甚至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事情,在棉价低迷期,政府通过大规模棉花收储来保证棉农的收益及植棉热情,进而保证棉花供给的相对稳定,从战略角度考虑是完全有必要的。

四、棉花全球贸易

棉花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全球棉花贸易量从50年代的295.4万吨增长到本世纪头十年的739.9万吨,增长1.50倍;60年的贸易增长率为2.02%,近30年的增长率为0.34%。同期全球棉花生产量从895.9万吨增长到2315.9万吨,增长1.58倍;60年的增长率为2.09%,近30年的增长率为0.76%。同期全球棉花消费量从886万吨增长到2332.1万吨,增长1.63倍;60年的增长率为2.02%,近30年的增长率为0.34%。
全球棉花贸易及其生产和消费格局与结构调整和市场变化紧密相关。60年以来,全球棉花出口原产地从50年代的31个增加近10年的84个,表明棉花生产的国家和地区增加。美国、苏联及中亚、非洲、澳大利亚、印度和巴西等是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近5年出口地相对集中,美国、印度、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和巴西出口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6.4%,加上非洲出口所占份额的15.7%,合计占92.1%。尽管美国出口占全球份额的35.4%;印度占14.4%,是2个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尽管美国数量在减少。
60年以来,全球棉花进口目的地从50年代的42个增加近10年的98个,其中90年代多达106个。表明全球纺织业在扩张,从事纺织业的国家和地区在增多,也有部分地缘政治关系。全球棉花进口集中区域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3个十年以欧洲为主,进口量占全球市场份额从67.5%下降到47.6%,那时欧洲仍是全球棉花的进口和纺织消费中心。后3个10年以亚洲为主,进口量占全球市场份额从51.8%增长到71.4%,特别是90年代的结构调整和消费变化最为明显,本世纪前10年特别是近5年亚洲已成为全球棉花进口和防治消费中心。
中国是全球棉花生产、进口、消费和纺织品中心。近5年,中国棉花产量占全球的30.3%,进口量占30.3%,消费量占40.1%,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全球的30.3%(2008),均位居全球首位。
全球棉花贸易60年概况
全球棉花出口量增长。从20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头十年的60年间,全球棉花出口量从295.4万吨增加到739.9万吨(表1),年均增长率2.02%,年均增量8.3万吨(图1);近30年增长率0.34%,年均增量6.4万吨。出口量占生产量的比重从39.9%下降到31.7%,但绝对量增加了1.50倍。
在6个十年中,除90年代出口量比80年度减少7.2%、净减45.5万吨以外,其余5个十年都比上一个十年增加,增幅11.1%~52.8%,其中70年度增幅最大,净增196.8万吨,本世纪头十年为第二,净增152.7万吨。
全球棉花进口量也增长。与出口量相对应,60年间全球棉花进口量也从298.4万吨增加到742.9万吨,年增长率2.0%,近30年增长率为0.33%,进口量占生产的比重从33.3%下降到32.1%,绝对量也增加了1.50倍。
在这6个十年中,除90年代进口量比80年度减少4.7%,净减300kt以外,其余5个十年进口量都比上一个十年增加,增幅11.2%~65.0%,其中70年代增幅最大,净增225.7万吨,本世纪头十年为第二,进口量增加135.8万吨
分析90年代全球棉花贸易量的减少,可能与原产地(国家、地区)包括巴基斯坦、印度本国用棉量的增加与生产增量相对减少有关。
全球棉花生产量和消费量增长。60年间,全球棉花生产量从50年代的895.9万吨增长到本世纪头十年的2315.9万吨,年均增长率为2.09%,近30年增长率为0.76%。全球棉花消费量从886万吨增长到2332.1万吨,增长率为2.02%,近30年为0.34%。
60年以来,全球棉花出口国家和地区从50年代的31个增加近10年的84个(表1),主要出口原产地是美国、苏联及中亚、非洲、澳大利亚、印度和巴西等。除非洲传统出口市场以外,近10年向美国、印度、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和巴西集中。近5年,美国出口229万吨,占全球份额的35.4%;印度出口94万吨,占全球份额的14.4%;乌兹别克斯坦出口84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2.9%;澳大利亚出口41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3%;巴西出口48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3%,上述5国出口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6.4%,加上非洲主要是西非出口所占份额的15.7%,占全球的92.1%。
中国:出口比重不大的国家。80年代生产发展,特别是1984年丰收,总产创新高632万吨,出口27.4万吨。90年代因亚洲金融危机和纺织业结构调整,出口12.1万吨,随后进口大幅增加。本世纪,纺织业受惠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出口很少,进口则大幅度增加。
美国: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国,长期占据全球霸主地位,左右全球市场,是我国最大的进口棉来源地。出口量从50年代的98.8万吨上升到本世纪头十年的277.8万吨,增长1.8倍;出口占同期全球的比重从33.3%上升至37.5%,增3.9个百分点。期间70年代和80年代出口比重下降。本世纪美国采取出口补贴措施,使出口竞争力显著提高,出口份额提高到37.5%。近5年,美国出口229万吨,占全球份额下降到35.4%,这与美国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植棉面积减少有关。
苏联及中亚:为全球第二大出口地,50年代出口量为31.3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6%;70年代达到最高为223.5万吨,增长了6.1倍,占全球出口量的39.2%;80年代出口量略下降到218.8万吨,占全球份额的34.5%。1991年苏联解体后出口市场由中亚几个产棉国接替。近2个十年,乌兹别克斯坦出口量为105.7万吨和82.1万吨,占全球份额的18.0和11.0%;近5年乌兹别克斯坦出口量为84万吨,占全球份额提高到12.9%。
非洲:自用棉比率低,出口比重高。6个十年出口占全球份额,最低为80年代的10.8%,最高为50年代的20.6%。出口量最少为50年代的63.1万吨,最高为本世纪头十年的116.3万吨。出口量占本地产量的比例50年代最高为84.1%,80年代最低点为56.2%,90年代上升到62.1%,新世纪头十年为76.0%。
非洲出口国主要位于西非和北非的埃及。埃及历史上是全球产棉和出口大国之一。50-80年代年出口量分别29.7万、29.9万、21.5万和13.7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最高达10.8%。然而,由于自用棉增加与生产的不稳定,近两个十年出口量下降到5.7万吨和9.6万吨。西非出口占非洲的60%左右。该地区植棉面积相对稳定,单产较高,其中马里、贝宁、布基纳法索和科特迪瓦等出口增加,是我国的主要进口来源地之一。
印度:前4个十年出口比例很少,90年代出口跃入10万吨级为10.5万吨,近10年出口55.3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5%,同比增5.8个百分点,出口量增4.3倍。近5年出口跃入百万吨级,平均出口94万吨,占全球份额的14.4%,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出口国,也是中国主要进口来源地。主要源自科技兴棉,引进美国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增加投入,单产水平得以大幅度的提高,植棉面积进一步扩大。
澳大利亚:近3个十年出口量分别为17.6万、45.9万和50.3万吨,占全球份额为2.8%、7.8%和6.8%;近5年出口41万吨,全球份额提高到6.3%,成为全球第五大出口国。
巴西:出口不稳定。60年代受益于经济高速增长,出口最高达24.5万吨,仅次于美国和埃及;然而80-90年代,经济发展停止不前,出口大幅下降。进入本世纪,虽然遭受美国补贴的打压,近5年生产恢复加快,出口48万吨,占全球份额的7.3%。
巴基斯坦:6个十年中有5个十年出口量在10.0万吨水平上。近10年加快纺织业发展,改出口原棉为棉纱,原棉出口量下降51.0%,仅占全球份额的1%。
墨西哥:6个十年中有4个十年出口10.0万吨级以上,近2个十年国内纺织业发展加快,基本退出出口市场。
叙利亚:6个十年中有4个十年出口10.0万吨级,占全球份额为1.8%~3.3%。
希腊:近2个十年,希腊出口19.5万吨和25.1万吨,占全球比例为3.1%和3.4%。
土耳其:60-80年代出口17.5万、24.5万和125万吨,占全球份额的4.7%、4.5%和1.9%。
60年以来,全球棉花进口目的地从50年代的42个增加近10年的98个,其中90年代多达106个,表明纺织业在全球扩展,从事纺织业的国家和地区增多,也有部分地缘政治因素。全球棉花进口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3个十年以欧洲为主,进口量占全球份额从67.5%下降到47.6%,那时欧洲仍是全球棉花的进口和纺织消费中心。后3个十年以亚洲为主,进口量占全球的份额从51.8%增长到71.4%,现在亚洲业已成为全球棉花的进口和纺织消费中心。

一、主要洲变化

亚洲:从50年代到本世纪头十年(表1),亚洲进口量从86.8万吨增加到507.万吨,增幅4.8倍,占同期的全球份额也29.4%上升到71.4%,增42个百分点。同时亚洲还是全球棉花的集中产区,拥有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生产和出口大国;还是全球棉花的消费中心。自80年代起全球纺织业逐步向亚洲转移,近10年亚洲因此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亚洲原棉消费量占全球75%。在亚洲内部,日本、韩国、台湾省、香港等80年代进口量大,是当时的纺织新兴产业。日本本世纪前十年比50年代进口量下降69.9%,进口占全球份额也从17.3%下降至2.1%。韩国近40年保持较高进口量,60年代进口最多达38.1万吨,近10年下降到26.5万吨,进口占全球份额也从最高6.0%下降至3.5%。中国近10年纺织工业快速发展,棉花加工量占全球的35.3%。同时,人口众多的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印度尼西亚、土耳其、泰国和越南等,凭借劳动力资源和低成本优势也在大力发展纺织业,因而成为全球原棉进口最大地区。
近5年,中国、孟加拉、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亚4国年均进口442万吨,占同期全球进口量的55.9%。表明全球纺织产业进一步向亚洲集中,亚洲又向这4个国家集中。
欧洲:从50年代到本世纪头10年,欧洲原棉进口量从199.4万吨下降到104万吨,减幅47.9%,占同期的全球市场份额也67.5%下降到14.6%,减54个百分点。与50年代相比,近10年主要进口大国德、法、英国进口量分别下降了76.8%、96.5%和81.7%,进口占全球的份额德国为1.1%,法国为0.7%;英国为0.1%。在欧洲国家中惟意大利保持较高的、稳定的进口量和市场份额。
欧洲其它进口国家还有加拿大、罗马尼亚、以及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大多是非产棉国。
美洲:从50年代到本世纪头十年,美洲进口量从17.0万吨增加到78.0万吨,增幅3.5倍,占同期的全球市场份额也5.8%上升到11.0%,增5.2个百分点。美洲国家中主要是墨西哥占增量的48%。
   非洲和大洋洲:非洲进口原棉较少,近10年近21.4万吨上下,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大洋洲基本不进口原棉。
二、主要进口国和地区变化
中国、台湾省和香港:中国进口多于出口,60年代以后的5个十年分别进口9.6万、32.8万、24.0万、381万和170.3万吨,占全球份额从2.6%增长到22.9%;近5年进口240万吨,占全球的30.3%,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国。同期台湾省进口量分别为7.4万、18.5万、30.9万、28.9万和24.1万吨,占全球份额的从1.9%增长到3.2%。1998年香港回归祖国后,纺织业转移加快,进口量分别从13.7万吨下降到8.7万吨,占全球份额的从1.7%下降到1.1%。
日本:为非产棉国家和新兴纺织强国。前5个十年分别进口量从51.7万提高到72.2万吨,占全球进口份额从17.3%下降6.6%,近10年从进口原棉纺纱转向进口棉纺,以及纺织加工的转移,进口量减少。
德国:为非产棉国。前4个十年进口35.8万、37.5万、30.7万和33.5万吨,占全球份额的9.3%、10%、5.4%和5.2%,近2个10年进口量下降到16.7万和8.3万吨,占全球份额下降到2.8%和2.1%。
英国:为非产棉国。前3个十年进口34.0万、20.7万和10.2万吨,占全球份额从的11.4%下降到2.0%,近2个十年进口量下降到1.2万吨,基本退出进口市场。  
法国:为非产棉国。前5个十年进口从18.7万吨下降到12.3万吨,占全球份额从50年代的9.3%下降到90年代的2.0%。近10年进口量减少到5.1万吨。
意大利:为非产棉国,也是全球先进纺织工业国家,是欧洲仍保留较大纺织加工能力的国家。6个十年分别进口18.7万、22.1万、19.8万、26.8万、32.8万和17.5万吨,占全球份额从6.3%下降到2.3%,是欧洲进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纺织品制造大国。
苏联与俄罗斯:苏联时期纺织业集中在欧洲地区,用棉靠中亚加盟共和国供应,前4个十年进口7.9万、17.0万、160.0万和146.0万吨,占全球份额从2.6%增长到的22.9%。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本土基本不生产棉花,近2个十年进口49.6万吨和28.8万吨,占全球份额的8.2%和2.8%。  
韩国:非产棉国,新兴的纺织强国,也是净进口大国之一。60年代以后的5个十年,从7.4万吨提高到38.1万吨,占全球份额从1.9%增长到3.5%,近10年下降到。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产棉不多的消费大国之一。70年代以后的4个十年分别进口6.5万、16.6万、43.7万和48.7万吨,占全球份额的从1.2%增长到6.5%。近5年进口46万吨,占全球份额的5.8%。
土耳其:近2个十年进口量大增,分别为22.2万和66.2万吨,占3.7%和8.9%。近5年进口77万吨,占全球份额的9.8%。
孟加拉:近10年进口54.1万吨,占全球份额的7.2%。近5年进口79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0%。
泰国和越南:新兴的纺织国家。近3个十年,泰国进口量从16.4万吨增长到40.3万吨,占全球的份额从2.6%增长到5.4%。近10年越南进口18万吨,占全球份额的2.4%。
巴基斯坦和印度:巴基斯坦为了发展国内纺织业也进口原棉,近10年进口37.5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印度是棉花贸易调节,因国内减产也进口,近10年进口21.5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8%,近5年国内生产发展加快成为一个净出口国。






2
发表于 2016-5-6 13:40:36 | 只看该作者
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易家网  ©2015-2023  郑州期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136号 豫ICP备16010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