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6中国塑料产业大会——2016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30 07:5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贴来自于活动: 2016中国塑料产业大会
本帖最后由 黎子小姐 于 2016-5-30 08:06 编辑

演讲嘉宾: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 范剑平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有机会来给大家汇报一下:“关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
    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经济出现了一轮减速,历史上最后一次出现两位数增长是2010年,在4万亿政策刺激下,我们经济到了10.6%。进入“十二五”以来,我们经济前高后低,从2011年9.5%减到6.9%,今年一季度我们经济增速进一步减到了6.7%。大家都很关心中国经济目前走势到底怎么样?根据我们的研究,经济减速下滑的势头,现在只是减缓,但还没有完全止住。我们论年度来讲,从2010年10.6%,到去年6.9%,今年GDP增速一定会低于6.9%,所以从年度来讲,仍然是越来越低的。
    从季度来讲,去年上半年两个季度是7%,三季度是6.9%,四季度是6.8%,今年一季度是6.7%。所以我们从季度GDP的角度,也是在不断走低。论月度经济走势,今年1、2月份,我们数据很弱,3月份有了一个小小的反弹,但4月份的经济数据,除了房地产以外,几乎所有的指标重新转弱,5月份根据上旬和中旬高频数据,比如说发电厂日均耗煤这些指标来看,5月份比4月份还在进一步的转弱。
      所以目前说中国经济出现了“小阳春”,认为中国经济已经止跌了,我们已经到了“L型的底边”,可能这样的判断,还偏乐观。对于我们这一轮经济调整可能要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还要有更加充分的估计。
      对于这一次经济减速以后,我们经济中的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真的是经济增长速度减速?或者目前速度太低吗?
 “党中央”、“国务院”在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时候,对中国经济问题汇总的结果,认为中国经济真正问题,并非是速度问题,而是我们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问题。论速度,我们说中国经济出现减速,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的表现。比如2015年如果我们要说经济增长6.9%,这是25年来最低速度,听上去好像我们2015年的经济形势并不好。但实际上我们说2015年GDP的增速虽然是6.9%,但是2015年经济总量高达67.6万亿,这时候增加1个百分点,放到十年前可以增加2.6个百分点,你要这么比较就知道6.9%每一个百分点的含金量,那是非常高的。67.6万亿折合美元超过10万亿美元,目前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美国接近18万亿,美国历史上GDP总量从1万亿美元增长到10万亿美元花了31年,但是中国只花了14年,中国是2000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014年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这几年世界经济在减速,我们国家也在减速。
    在2008年之前十年世界平均增速是3.6%,但是我们说2008年以后世界平均增速只有2.4%。我们国家自己虽然跟过去高速增长时期比是减速,但是我们比世界平均增速还要高很多。正因为我们“赶超型”的经济特征并没有改变,所以我们占全球GDP的比重这些年在不断提高。“十八大”以来又提高四个百分点,2015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二,我们占全球15.5%,但是论增量中国是世界第一,美国虽然总量高达18万亿,但是它(美国)每年只增加二点几,去年它的增量不到五千亿美元,而中国是八千多亿美元。中国一年GDP的增量要占全球GDP增量的1/4以上。
    所以,如果我们简单地认为,中国经济主要是速度问题,开出的药方说我们要继续用“放松银根、刺激政策”,硬要把经济增长速度再往上拉1、2个百分点,中国现在也有这样的增长空间也做得到,但是它很可能带来的结果是会牺牲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因为2008年以后我们已经试过一次,那一次的扩大内需的刺激方案,应该说它有正面效应,但也有负面效应。比如说在2008年之前,中国投资回报率和各项经济效益指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得多。过去为什么我们人民币长期有升值的压力?是因为中国的投资回报率高,我们知道资本是趋利的,所以国外资本都抢着到中国投资,这样使我们国家就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到2004—2013年整整十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了36.8%。而为什么2014年以后突然我们变成了贬值的压力?是因为我们的投资回报率现在降下来了。
    讲经济效益,我们除了资金的投资回报率,还有劳动生产力,还有土地回报率,还有科技进步贡献率等等。如果把所有的经济要素的经济效益放在一个指标里面来计算,这个指标就叫“全要素生产力(TFP)”,这个TFP是非常重要的,国外真正搞经济研究的学者,更看重的并非是一个国家GDP的增速,而是TFP的增速。在1979—2007年金融危机前,世界TFP年均增长速度大概在2.5%,但是中国年均增长速度可以达到3.72%,每年都比世界平均增速高出1.2%,所以那个时候为什么国外资本都愿意流入中国?但是2008年以后,虽然我们用政策把GDP增速提上去,但是我们的TFP现在降到和世界平均水平差不多。金融危机以后世界平均增速由2.5%降到2.2%,中国TFP年度增速现在也只有2.2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真正的问题,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我们投资回报率的问题。表面来看是因为成本大幅上升和产品价格的下降,两头一起把实体经济利润挤得比刀片还薄,这确实也是事实。
      这些年我们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成本上升,环保成本上升,社保成本、税费成本各方面成本在上升。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围绕着外贸出口所构建的产业链,劳动密集型产业等等,都开始严重产能过剩。2014年以后房地产发动机熄火以后,我们围绕着房地产构建了中化工业产业链也都开始严重产能过剩,所以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到今年4月份连续50个月,也就是4年2个月连续下降,去年后4个月最大降幅同比下降5.9%。
  这种企业的产品销售价格不断下降和成本不断上升,两头一挤,确实我们利润没了,投资回报率下降了。但是,中国经济增长和质量的效率更重要的是我们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现在可以说出现了青黄不接。过去中国主要是靠便宜的劳动力、土地、资本,这些廉价要素来驱动经济的高速增长。
    当我们中国进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以后,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都在上升,这个时候我们国家必须要完成一个转型,就是由要素驱动型向科技创新驱动型来转型。但是中国连续两个五年规划,在科技创新方面,没有完成任务。
  中国每五年会制定一个五年规划,中央政府的五年规划会有32个考核指标。这些考核指标一般都会留有余地,“十一五”、“十二五”其他五年规划指标都超额完成了任务,惟有一个指标连续两个五年规划没有完成任务。这就是企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十年没完成。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按照“十一五规划“要求企业研发投入应该占到GDP的2%,但我们只达到了1.75%。
  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应该达到2.2%,我们只达到了2.1%。现在”十三五“能不能完成任务?应该说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因为按照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应该要达到2.5%。也就是说五年提高0.4%,过去我们十年都没有完成提高0.4%,我们五年要提高0.4%,更何况经济总量越来越大,0.4%绝对量越来越大。当你需要科技支撑经济增长,作为我们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的时候,你发现十年来你的投入不足。所以今天的苦果其实是十年前就种下的因。
    如果现在加大投入,到得出科技成果还需要一定时间。这个对于我们国家来讲,现在旧的动力,在减弱,而新的动力上不来,是我们经济质量和效益下降,经济增速减缓的最最重要的原因。
    针对这样的病因的分析,中国经济未来的药方主要不是搞需求侧的刺激,而是要转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解决我们目前,经济中间要素由谁来决定配置的问题。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问题是解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解决由市场来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问题。
    过去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因为我们缺乏企业家资源,所以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事实上在充当企业家的角色,在资源配置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过去这种模式,咱们也不要一概否定,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政府起这个作用,劳动力、土地、资本,应该说没有企业家把它黏和在一起,它是一盘散沙,那个时候我们政府这么做,它起到了促进生产发展的作用。但是这样一个政府督导型投资模式,干好事效率很高,但是一旦我们决策失误干坏事效率也很高。我们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企业家队伍成长起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来了,现在是时候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让企业在科技创新、科技研发中,担当主角。而我们政府这个时候,一定要通过转变职能,慢慢的来把越位的地方退出来,把缺位的地方补上,把错位的地方归位,政府和企业、政府和市场要形成一种非常好的关系。因为过去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不仅仅影响了效果,还滋生了腐败。“十八大“以后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反腐,但另外一点要从制度上制止腐败,核心就是要让政府从经济领域中,不要管不该管的事情,把这个权利关到笼子里去以后,我们才能够真正根治腐败。
    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就是“解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当然这里面还有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国有企业要通过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来增强活力。我们还要通过政府的减税,来让利于民,让利于企业,增加实体经济创造力。尤其是我们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还有紧迫性的任务有五项:
     1、去产能。
  去产能核心就是要对“僵尸企业”动刀。我们说“僵尸企业”几乎成了我们经济中的癌症,它把经济中的很多养分吸收走了,而我们新经济应该说现在很缺养分。对“僵尸企业”该断奶断奶,该断代断代,通过对一些僵尸企业尤其是一些国有企业,我们去产能,这样把经济资源更多让给新经济去成长。
  2、去库存。
  这是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迫新任务的第二项,主要是针对房地产,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任务更重要。
  3、去杠杆。
  中国企业的杠杆率,债务负担率,现在太高太高了。美国企业杠杆率只有70.1%,而中国企业杠杆率到了166.3%。也就是说企业如果有100块钱自有资本金,借债借了166.3块这么高的杠杆率,当然我们说把企业现在光利息负担就压得喘不过气来。2015年全部新增社会融资,最后有47%的资金,用于利息的形式回到金融机构手中,这个对于我们传统企业来讲,现在利息,利滚利,这个雪球越滚越大,融资负担非常重。另外一点,我们还有很多现代高科技企业,现代服务业企业。由于他们没有资产可抵押,他们是轻资产企业,我们金融机构又以抵押贷款为主。所以大量资金在金融机构内部空转,而不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资金由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输送养分的渠道,现在堵塞了。通过去杠杆,我们核心的就是要让企业今后融资更多的到股市去融资。
    4、因为这个融入的资金是企业股本金、资本金是企业债务负担率的分母,这个融得越多,我们的负担率、杠杆率往下降。过去我们主要依靠去发债券,或者是银行贷款,这样融入的钱是企业进企业负担率公式的分子,这样融得越多我们杠杆率越高。这样的话,未来我们中国必须通过金融模式转型,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大力发展股市,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也包括大力发展期货市场,来为我们降低杠杆率,起到金融应该做的辅助的工作。
    5、降成本。这里我重点讲一讲降低劳动力成本的问题。这是我们实体企业这些年呼声最高的问题,很多人把矛头对准劳动合同法,认为这些年我们劳动成本提高主要是劳动合同法闹的。根据我们的研究,劳动合同法顶多算雪上加霜,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我们人口红利的拐点已经到了。中国历史上人数最多的十年是80后有2.28亿人,80后需要买结婚用房的时候,就是房地产最火爆的十年,也是房价上涨最快十年。当我们为人口最高峰准备好了房子,准备好了钢铁、水泥、塑料这些产能,我们却突然发现,90后的人口,突然减少到了1.75亿人,00后人口还会进一步减少到1.45亿人。90后人口要比80后减少将近1/4,00后人口比80后人口减少1/3,世界历史上从来没见过任何一个国家在短时间内,年轻劳动力如此突然大幅度下降。我们现在为年轻人准备的这些产能都过剩了,不仅房子卖不出去了,钢铁水泥卖不出去,现在连方便面,连啤酒也不好卖了,甚至手机、汽车都不好卖了。现在卖得最好的是老年人用的纸尿裤,我们现在的人口结构变化,反应到人口红利指标。
    什么叫人口红利?就是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重。历史最高峰,2011年我们达到了74.5%,国际上一般没有搞过计划生育的国家,劳动力一般占总人口比重在65%,但是我们由于搞了计划生育,劳动力占总人口比重比别的国家高9.5%。但是2011—2015年人口红利迅速衰退,2015年比重降低到66.3%,和世界平均水平差不多。在这种情况下,2011年之前,中国每年满16岁的年轻人的数量,会大大超过那一年满55岁退休的老人,过去我们长期每年劳动力会净增加几百万,但是2012年历史发生逆转。2012年老少相抵,劳动力净减少345万,后面几年我们继续减少244万、371万,去年减少487万,今年2016年我们可能要净减少劳动力超过500万。
  现在对于中国来讲,我们的劳动领域的主要矛盾,由过去劳动力供过于求,找工作难是主要矛盾,现在已经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供不应求。但是由于我们产业结构没有升级上去,目前最最供不应求的,并非是高端劳动力,而是农民工,是保姆、医院、护工。北京有一个单位准备3000块钱招农民工,农民工一打听说,3000块钱就想招农民工,招个大学生还差不多。我们现在很多女同志自己受过高等教育,但是最近五年白领不怎么涨工资,家里保姆年年涨工资,有的觉得不对了,这跟自己的工资一样高,有的人生气了,说把保姆辞了吧,我老劝他们,我说未来90后当保姆、护工的人会越来越少,但是我们老龄化来了,所以他们工资涨得比你快,你首先要坦然接受,另外一点还得往好处想,我们现在不是还赶上人口红利尾声,好保姆不好找,有好保姆再用几年吧,现在不用将来更用不起。
    这种现象,2015年更加严重了。2015年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流动人口第一次净减少,而且一减就减568万。过去一直以为农村还有很多剩余劳动力可以向城市转移。没有了,现在开始进入城乡争夺劳动力的新阶段。这个时候,对中国来讲,我们劳动力成本必然会大幅上升。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城镇职工的工资,年均上涨13.2%,农民工工资年均上涨13.5%。当同一个时期,每一个劳动力所创造的GDP,劳动生产力年均上涨11.1%。
    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你的工资上涨速度高于劳动生产力的部分,吃掉的就是我们企业的利润。所以现在很多企业很苦恼,自己的利润往下掉,但是每年招工不给人加点工资,连人都招不来。这个问题怎么办?对于中国来讲,很多人动劳动力成本问题感到很绝望。其实没必要,我们说未来中国解决劳动力成本问题,重点从两个方面来用劲。第一个就是我们要尽量延长人口的数量红利,另外一点就是大力开发人口的质量红利。延长人口数量红利两个办法,一个就是赶紧生孩子,再不生16年以后,劳动力更不够了。
  去年我们宣布放开生二胎,这是一个好政策,但是这个政策坦率来讲来晚了。如果我们早一点放松的话,因为原来1977年决定搞独生子女政策的时候,那时候认为就是搞25年一代,到2003年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就应该结束。但是我们多搞了13年,13年前如果你要放开生二胎,当时愿意生和敢生的人比现在多得多,这13年恰恰就是中国房价上涨最快的13年,所以13年以后,在高房价地区,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地方,敢生二胎的都是英雄母亲。我们北京人怎么说?生一个孩子,生女孩是招商银行,生儿子是建设银行。万一第二个再生儿子,那是汇丰(会疯)银行,一定会疯掉。我们现在放开生二胎以后也没那么乐观,因为很多人是不愿意生的,因为养大一个孩子的成本太大了。
  最近几年,政策调整可能赶不上形势变化。比如说我们搞生二胎,当时计生委告诉党中央说2014年会多生出200万个孩子,结果到2014年底哪有200万才有47万。2015年更完蛋,不仅没多生,2015年比2014年还少生32万。所以2015年党中央放开生二胎,一旦生育率下降以后,哪怕你将来搞奖励生育政策,世界上没见过任何一个国家出现生育率趋势性反弹的,一旦降下来以后,生育率不会反弹的。少子化、老龄化,这是我们面临的,将来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恐怕必须要推迟退休年龄,明年中国将公布推迟退休的方案,给大家五年心理准备期,2020年开始推迟退休,到2030年以后男女可能都得要65岁以后才能退休领养老金。
    建国之初我们政策是男55岁,女的50岁(退休年龄)。因为当时中国人均寿命只有65岁不到。但是2014年中国人均寿命已经到75.8岁,我们人均寿命现在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在188个国家中,我们位居第58位。这是全部平均水平,尤其是大城市的寿命更长,像北京现在人均寿命已经到了81岁,外国人也弄不清楚,北京人又是三聚氰氨、地沟油,还雾霾,怎么活到81岁的?但是寿命延长了,为我们推迟退休年龄,确实也创造了一定条件。同时建国之初那个时候工业大多数是重体力劳动,现在工业自动化水平提高,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多数工作干到65岁大家也能干得动。
    所以推迟退休年龄,势在必行。但是即使用这些办法,其实最后我们根本的办法,还是要靠开发人口的质量红利。一个国家为什么会掉进中等收入陷阱?是因为这个国家到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以后,你的劳动力成本,你的土地成本等各方面成本提高了。但是如果你的产业结构没有升级,你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这个时候你跟低收入国家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比,你的劳动力成本比不过人家。当产业结构没有升级上去,技术上你又比不过发达国家,现在中国现在我们劳动力成本比越南高3倍,以柬埔寨、缅甸高5倍,我们比劳动力成本,这些国家我们都比不过。如果我们产业结构升不上去,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存在,我们就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这个时候国际竞争力就会下降,经济会陷入停滞。对中国来讲,没有退路,我们必须要让整个产业结构,通过“制造业2025”和“互联网+”,和我们“创新型国家”,一系列的行动,来提升中国的科技含量,提升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
    所以对中国来讲,如果我们能把产业结构提升上去,我们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仍然还存在。有利条件是中国我们与发达国家比,我们的人均受教育年限,现在已经提前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中国,我们高中普及率已经到了86.5%,连大学普及率,2014年到了37.5%,2015年到了40%。中国大学普及率现在高于法国,高于瑞士,高于挪威,高于很多发达国家。每年毕业760多万大学生,我们为产业结构准备好了人力资源。
    一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已经从中受益。比如像华为,华为去年虽然他的人均收入工资加上分红,人均是47万。但华为这么高的工资,这些工程师与欧美同档次技术工程师相比,他们的工资只有欧美国家工程师的1/5,特别是西门子集团曾经到华为做过一个调研,结果他发现华为的工程师晚上老加班,他说华为每年这些工程师要干2750小时,说我们西门子这些工程师老休假,一年才干1300—1400小时,表面上工资差5倍,摊成每小时工资成本差10倍。如果我们产业结构能升级上去,我们结构劳动力成本就不再跟越南柬埔寨比,我们更多和发达国家比,要这么比我们人力资本,仍然有巨大的优势。
    对于中国降低劳动力成本,有得人说政府能不能出台政策,冻结工资。或者我们把《劳动合同法》取消?这是不可能的,惟一出口就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加大研发投入,我们把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我们生产技术结构,升级上去以后,我们更多的跟发达国家去比。我们仍然还有劳动力成本的优势。
    虽然工资成本仍然在涨,但是这种上涨是建立在技术进步基础上,劳动力成本提高基础上,我们说这种上涨是可持续的。供给侧改革第五项任务叫“补短板”。
    对于很多人来讲,刚才讲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和降成本”,这四项任务,几乎都是给经济做减法的,都是要减速的。但是中国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为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020年我们经济总量要比2010年翻一番,包括今年在内十三五我们经济增速必须达到6.5%,我们一方面要三去一降,另外一方面我们还要通过补短板,对经济增速托而不举。经济增速到6.5%以下通过补短板托一托,让它不掉下去。但是我们无疑要把经济增速拉高,未来在6.5%稳住,经济走出L型,这就是我们未来希望看到的局面。
    但是去年,如果我们去年下半年不采取“补短板”政策,有可能经济要掉到6.5%以下。怎么看出来的?我们说经济有没有后劲?一个主导型国家看投资有没有后劲,投资有没有头劲要看没有新开工项目。去年我们新开工项目增速降到只有1.6%,如果没有新开工项目,2016年投资在哪儿?GDP在哪儿?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加大了“补短板、稳增长”的政策力度。我们通过对地方政府就有债务置换3.2万亿,另外一个通过国开行发债券给地方政府补充新开工项目资本金。去年下半年我们新开工项目计划增速开始回升,去年年底终于从最低点1.4%拉到了新开工项目的增速,回到5.5%,但是这个还远远不够,因为今年要保GDP增长6.5%,投资增速必须要高于10%。新开工项目今年1季度,我们高增长39.5%,所以一季度我们投资增速,终于稳在了10%以上。一季度这样的一个投资的增速,背后当然就是我们货币政策的配合。
    今年一季度,我们投放了4.6万亿的贷款。这个贷款是“历史之最”,过去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放贷款放这么多的。好多人以为,按照四个季度,前两个季度占全年贷款30%,后面两个季度占20%来算。一季度4.6万亿,全年我们今年贷款就要增加15万亿,而去年只有11.7万亿,我们贷款要增长25%。所以好多人,对中央补短板政策,有了一些误解,于是出现了狂炒螺纹钢,狂炒一线城市房价。在这个时候因为中央发现,大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项任务中,补短板的对经济稳定作用,拖而不举的政策,产生了误解,所以权威人士前一段时间,以答记者问的形式,试图要纠正大家的误解,包括市场的误解,也包括我们地方政策官员的误解,让大家全面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的思路,和五大任务,它是一个整体。
    所以未来我们对于政府通过补短板的政策,来保经济增长6.5%这方面的举动,大家千万不要看作是走老路,政府又重新大放水。事实上我们4月份,贷款增速,4月份同3月份相比,环比新增贷款减少了60%,好多人一下子从3月份非常乐观,到4月份一看贷款减那么多,公司又季度悲观,货币政策没有改变稳健的趋向,中国现在没有必要搞紧缩性货币政策。前一段时间我们只是配合新开工项目放得多一点,后面仍然会抉择。从目前来讲中国货币政策继续宽松,仍然还有空间。一个国家货币政策是紧缩还是宽松,它最主要的依据是物价。这个物价叫“核心通货膨胀率”,和我们一般讲的CPI通货膨胀率还不一样,因为其中食品价可能受天气的影响,所以要把食品价格去掉。
    还有就是能源价格,比如我们那么多石油,万一中东打仗石油价格爆涨,这个跟我们货币政策也没关系,所以要把能源价格去掉。把CPI中能源和食品价格去掉以后,计算的通胀率CPI叫“核心通胀率”,货币政策是根据它来决策。一般每一个国家都是把核心CPI2%—3%,作为最理想的状态。我们今年1季度核心通胀率,只有1.4%,离2%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只要低于2%,货币政策应该还可以。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扩张,进一步宽松。
    由于一季度我们放得多了,所以4月份、5月份,暂时先观察一下,前面放出去的货币对稳增长作用怎么样。下一步如果我们经济持续好转了,我们可能货币政策就用不到很大力度的放松。但如果经济又掉下来了,我们还有空间可以进一步放松,所以今年就是一个决策的过程。
  对于货币政策的变化,尤其这种月份的波动,没必要过度解读。总体来讲,未来五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们十三五规划整个经济政策中的一条主线,中国必须要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来给经济肩负,解决过去存在的问题。
    同时,要千方百计给我们企业降低成本,恢复实体经济的活力,另外中国经济中,我们还有很多短缺的地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共服务还有短缺,以及各个产业都有技术升级的空间,这就是我们补短板的空间,把这五大环节有效的组合在一起,争取十三五时期我们经济保持6.5%以上的增长,我个人充满信心。
    在这个过程中,新旧动力的转换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们中国经济由L型变成U型,可能需要几年时间,大家对经济转型要有一点耐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无论是钢材价格还是我们石化产品价格,包括塑料的价格,由于我们的产能还没有去掉,所以如果说大家对政策乐观,出现了情绪性的往上炒作,它也不可持久,一旦工厂复产,价格回升到一定高度,又会取得新的平衡。
    前一段时间可能有一点超跌了,所以回升了,但是回升到一定高度,比如说钢铁,3月份的时候曾经达到了2009年5月份以后历史第二水平,生产一吨钢那么多钱,大家拼命复产,但是经过4月份、5月份大家复产以后,最近钢铁产量上来了,钢材价格慢慢回落,又会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中国目前不具备大宗商品价格和工业品的价格持续走高的宏观经济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整个波段性的上涨和下跌,虽然给我们做交易会创造一定的市场交易机会,但是千万不要对于一味做多和一味做空故意布置,整个世界经济现在几乎可以说是方向不明。
    因为全世界各国央行掌门人对未来世界会出现通胀,还是出现通缩,几乎都失去了方向感。美国,应该说是世界经济最好的,他们都开始加息,加息意味着他们要防通胀。最近人家问美联储主席阿瑟,说6月份会不会加息,他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反而告诉他们,美国经济将来出现变化以后,负利率也不是没有可能,美国并不排除负利率的选项。
    也就是说他(阿瑟)都为美国防通缩在做准备,世界上现在有五个国家开始出现负利率,所以中国说我们将来政府启动经济,是不是一定能够像过去一样,把价格搞上来?这个可能性并不大。出现通胀,现在没有多少人有这样的预期。一旦经济往下滑,世界各国也还是会采取短期的货币政策,来尽量防止严重的通缩。
    在2016年我国不会有大的通胀,也不会有大的通缩,这种市场交易的机会中,绝对没有一味地坚持做多头和多空头的机会,必须要讲波段操作,要非常灵活,快进快出,可能才能捕捉到市场机会。
    因为时间机会,我跟大家分享这些信息,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谢谢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易家网  ©2015-2023  郑州期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136号 豫ICP备16010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