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野蛮生长已是过去时,优胜劣汰、大浪淘沙正在呼啸而来。
8月新增私募创今年新高 大中型私募迅猛扩张
尽管行业监管检查不断升级,“八一”大限之后私募管理人的数量恢复了可观的增长。
根据基金业协会公示的最新信息,截至2016年8月底,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为17085家,相比7月底的16467家,又增加了618家,增幅3.75%,为今年以来单月增长数量之最。
其中,证券类私募由7月底的7609家增加到7800家,股权类私募由7238家增加到7626家,创投机构由1160家增加到1199家,其他类别则维持了上个月的460家。可见,证券类和股权类私募的备案都较为积极,股权类私募的增长比例达5.32%。
其中,证券类私募由7月底的7609家增加到7800家,股权类私募由7238家增加到7626家,创投机构由1160家增加到1199家,其他类别则维持了上个月的460家。可见,证券类和股权类私募的备案都较为积极,股权类私募的增长比例达5.32%。
一直呈现增长态势的私募管理产品数量和管理规模在8月也取得可观的增长。数据显示,8月底已备案私募基金39704只,认缴规模8.03万亿元,实缴规模6.43万亿元,而7月底已备案私募基金达36829只,认缴规模7.47万亿元,实缴规模6.11万亿元。
大中型私募队伍持续迅猛扩张。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底,管理规模在20-50亿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421家,管理规模在50-100亿元的160家,管理规模100亿元以上的140家。对比7月份的数据,100亿以上的私募8月份增加了9家,50~100亿元规模的私募增加了22家,20~50亿元规模的私募也增加了21家。
根据协会统计,私募基金行业的集中度有所提升。从2015年1月到2016年8月,50-100亿元管理规模的私募数量从60家增长到160家,增长167%,而100亿元以上管理规模的私募数量从43家增长到了140家,增长233%。但同时相当数量的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很小,截至8月底,管理规模50亿以上的有300家,占比仅1.76%;1亿以下的有11618家,占比68%。
根据协会统计,私募基金行业的集中度有所提升。从2015年1月到2016年8月,50-100亿元管理规模的私募数量从60家增长到160家,增长167%,而100亿元以上管理规模的私募数量从43家增长到了140家,增长233%。但同时相当数量的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很小,截至8月底,管理规模50亿以上的有300家,占比仅1.76%;1亿以下的有11618家,占比68%。
基金业协会秘书长贾红波在第三届中国(宁波)私募投资基金峰会上表示,私募基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两极分化将逐步加剧。在当前宏观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资产收益率下滑,“资产荒”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私募基金行业的竞争将逐步进入拼业绩、比实力、做品牌的良性竞争阶段,强者恒强的局面可能会进一步强化,行业巨头将会逐步显露。银行、信托、保险等机构资金越来越青睐私募机构,能够进入合作机构“白名单”的私募机构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FOF的发展以及地方引导基金的发展也会强化这一趋势。优质机构将会生存得更好,劣质机构将会被无情地淘汰。新进入的机构,如果没有很强的股东背景、专业优势或资金资源优势,生存将更加困难。
私募年度成本已高达数百万 “扶优限劣”乃行业自律主基调
在行业自律管理日益加强之下,私募的隐形门槛在不断提高。初步估算,一个小型私募证券基金的年度运营成本不少于400万元,随着人力、房租成本提升,这个数字也将不断增大。此外,还有募集成本,即私募基金的固定管理费和业绩报酬有相当大的比重要分配给银行、券商、信托等渠道。随着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私募基金的合规成本也在增加。私募基金行业除上述各种成本外,成活下来的机构的长期生存率也不容乐观。从海外对冲基金来看,1975年全美前100名对冲基金,至今只剩下不到5家,长期生存率极低。
如果说过去是私募基金行业的1.0时代的话,现在的私募基金行业已进入了2.0时代,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的新阶段。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和挑战,私募基金行业如何积极应对,自律管理机构如何做好自律管理、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贾红波秘书长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依法合规运作,绝对守住底线;第二,聚焦投资主业,提升核心能力;第三,立足可持续稳步发展,避免规模冲动;第四,培育核心人才,倡导团队精神;第五,树立品牌意识,努力打造百年老店;第六,忠实履行责任,始终保持敬畏之心;第七,根植于服务实体经济,努力发挥行业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扶优限劣”已明确为私募基金行业自律管理的主基调。贾红波表示,下一步,协会将坚持问题导向,把“扶优限劣”作为私募基金行业自律管理工作的主基调,秉承“服务、自律、创新”的宗旨,积极履行新《基金法》赋予的职责,凝聚各方力量,共同促进私募基金行业自律规范和创新发展,共同迎接私募基金行业2.0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具体会进行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维护行业秩序,工作重心由事前登记、备案向事中事后的监控监测和自律管理转移,切实做到“宽进严管”。除了前面已经清理一批不合格私募,今后对于登记后未达到展业要求的机构,协会也将依据《公告》持续予以注销。
第二,努力优化行业生态,促进行业公平竞争,真正做到“扶优限劣”。再次强调分类监管,“服务一批、扶持一批、规范一批、打击一批”。
第三,积极整合行业资源,充分发挥行业的社会价值,真正体现社会担当。协会正积极推动私募基金行业自发组建投资联盟,帮助行业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比如,由相关私募机构牵头,市场化运作,以“传承与创新”为宗旨的振兴中华老字号投资联盟正在筹备之中。
第四,用好三个“抓手”,探索创新行业管理服务新模式,切实推动行业发展。通过FOF机构动态掌握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日常经营状况,了解行业实情,发现行业需求;通过引入托管、外包、律所等中介机构,利用市场化信用制衡机制,发挥中介机构的力量,更好地规范私募机构行为等。
来源:中国基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