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4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政策趋紧下期市“集体过冬” 期货业探寻解困路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9 19:3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布时间:
2011年07月19日阅读次数:508  新闻作者:李茜  新闻来源:上海金融报

  上半年,国内期货市场“寒风凛冽”。在一系列严厉的监管政策下,今年前两个季度,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大幅下滑。“大合约”推出、提高保证金、收取双边手续费……投机资金被挤出,导致手续费收入减少;而交易所佣金返还政策的取消,更让多数中小期货公司挣扎在盈亏的边缘。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形势,期货公司如何“突出重围”,熬过转型阵痛,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成为业界共同探索的难题   政策趋紧下期市“集体过冬”  在去年大宗商品尤其是小农作物品种的上涨中,期货市场被视为助推物价飙升的“魁首”,也成为监管层眼中的“坏孩子”。当“豆你玩”、“蒜你狠”、“糖高宗”等轮番上演价格游戏时,监管层开始使用“霹雳”手段,对付期货市场中“安静不下来”的投机资金。在多种措施陆续施行后,期货公司事实上已对今年萧条的经营状况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过,最新出炉的数据仍然要比想象中的更“惨淡”。  6月底,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布了6月与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期货市场交易量再现同比、环比“双降”,以单边计算,当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79950316手,成交额为103855.3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1.76%和18.64%,环比分别下降14.77%和13.68%。1至6月份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491993270手,累计成交额为669815.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11%和13.65%。至此,上半年有5个月期货市场交易量都大幅下降。  而“半年报”显示的数据更令人担忧,无论是商品期货,还是股指期货,成交额都较去年同期出现了下滑,与去年下半年环比,更是出现了大幅倒退。按日均成交额计算,上半年商品期货日均成交额为7765亿元,相比去年下半年的1.05万亿元,下滑了26.1%,与去年上半年同期的8198亿元相比,也略减了5.28%;另外,股指期货市场的成交额也呈现同步下挫,与去年上市初期的成交相比落差较大。日均成交额较去年下半年的总成交额下跌了29%,较去年上半年下跌了17.4%。  成交量的大幅下滑,使得依赖手续费收入的期货公司利润被迅速“蒸发”,在经历了连续4年高速发展,并于2010年达到巅峰的国内期市,似乎开始进入“寒冬期”。  中证期货总经理严金明表示,2009年和2010年这两年对于整个期货行业来讲,属于高速发展期。但好景不长,今年一季度,全国有43%左右的期货公司出现亏损,期货公司实际上现在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今年上半年行业的交易金额和去年同期相比,统计上是占有优势的。因为去年同期股指期货还没有推出,因此今年上半年的交易金额是增加的,但是交易数量、交易手数却下降了30%左右。最严重的是,很多期货公司的看家品种,比如说有色金属、铜、锌、钢铁的交易量更是大幅度下滑,尤其是在上期所的品种下滑了40%还多,这样必然导致很多公司出现了亏损局面。”  根据期货业协会未公开的统计数据,全国160余家期货公司2011年第一季度出现全行业亏损。而多位期货公司高管更直接表示,下半年全行业亏损的格局可能会持续,期货行业今年的亏损态势或将成为定局。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接连出台多项抑制投机政策,包括发展大合约、提高保证金水平、取消单边收取手续费的优惠……,这些政策都对市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五矿期货总经理姜昌武表示,“2010年股指期货的上市和分类监管的全面启动,促使期货行业大范围升级扩张,技术设备、人员投入非常大,今年的成交萎缩意味着期货公司收入的大幅减少,投入成本收不回,再加上目前交易手续费仍然是多数期货公司唯一的收入来源,在这种情况下,期货公司日子就非常艰难了。”  就区域而言,上半年,上海、浙江辖区期货经营机构受到的冲击要大过广东、深圳地区,这与不同区域的期货投资者投资习惯、期货公司自身的经营特点有关。以浙江为例,期货公司在本省的业务较多,浙江地区民间资金投机行为活跃。今年前两个季度,随着国内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收紧,当地资金状况远不比往年,再加上期货市场赚钱难度加大,浙江投资者的交易兴趣也大大降低。统计显示,今年1—5月,浙江12家期货公司中有1/3亏损,这种情况在往年是很少有的。而上海地区的期货公司近两三年则主要追求规模效应,众多营业网点和大规模的人员扩张使得公司运营成本提升,再加上交易所所在地的手续费费率较低,市场的大幅萎缩对上海期货经营机构利润的影响相对更大。据悉,上半年上海地区期货公司有一半发生亏损。  除此之外,期货公司业绩下滑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期货交易所佣金返还政策的取消。据了解,之前为鼓励期货公司交易,期货交易所会按一定的比例返还佣金给排名靠前的期货公司,返还佣金的比例以期货公司的成交量来衡量,这变相鼓励了各期货公司依靠佣金价格战诱导客户频繁操作来获得交易量的提升。为改变这种投机过度的状况,去年交易所取消了返佣,只对部分优秀会员进行奖励。  “交易所返还的佣金对期货公司影响很大,很多排名靠后的公司几乎都是靠交易所的返佣才实现盈利。即便是盈利的公司,交易所佣金也占总盈利的三分之一左右。”某期货公司负责人表示。  按照往年规律,每年4月会是期货公司盈利曲线的一个转折点,不少期货公司负责人都表示,5、6月情况并没有发生明显好转,并且在调控之下,期货市场的流动性还在一点一点地丧失,这使得很多市场人士对未来发展的前景感到迷茫。  单一手续费盈利“难以为继”  “现在监管层认为期货市场是推高物价的主要原因,这样的认知是有"误区"的。”姜昌武表示,期货市场是对未来价格的反映,它只是表现了价格,而不是决定价格。“每次一旦物价大起大落,期货总会成为"替罪羊",这种误解往往导致期货市场面临十分严酷的外部环境。”   姜昌武表示,目前施行的这些监管措施,都是为了将投机资金尽可能地赶出期货市场,这其中既有利也有弊。好的方面,抬高了交易门槛,减少了投机性极强的部分资金进入市场,价格波动得到有效控制;但从另一面来说,期货市场本身就是具有投机性的,不可能把所有的投机资金都挤出市场,如果监管过于严厉,市场的流动性就没有了,就会失去“润滑”作用,而真正想为实体经济套保的企业也会因为找不到对手盘,无法对冲经济风险。“日本期货市场由于严厉监管,导致如今多年的困局,应该成为中国的"前车之鉴"。”  黯淡的业绩不仅让期货公司出现亏损,还使得许多中小期货公司面临人才流失的风险。业内人士表示,持续的亏损将导致期货公司员工收入大幅下降,管理层收入也下降,进而出现人才流失,这无疑是一个恶性循环。“本来,期货公司要想茁壮发展,就需要大量有经验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果期货公司给的薪水太低,一个人才刚培养好,就被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挖角"了,这肯定会对期货公司扩大发展不利。另外,随着其他金融机构参与期货市场程度的加深,期货公司正面临来自多方面的竞争,留不住人才不仅对某家期货公司有影响,也会妨碍期货市场质量的提升。”  为此,不少期货高管都在呼吁监管层适当对市场进行“松绑”。严金明表示,现在有不少现货企业正在担忧市场的流动性下降太快。一些品种如果再出现一定比例下滑,比如出现30%、40%的下滑,整个市场的运作就会出现问题。“我们呼吁当"政策药"已经吃到一定程度以后,如果市场的不良现象已经在克服,抑制交易量的手段是否可以缓下来?比如说,停一段时间,看看市场的运行效果,再决定之后的调控力度和措施。”  除了希望监管层放松交易限制以外,有些行业资深人士也在反思期货公司多年来的生存模式。中国国际期货副总裁王可指出,期货公司不能一味以低手续费来吸引客户,一旦市场行情发生重大变化客户亏损,必然导致期货公司收入大幅波动。期货公司更多要做的是从客户利益出发,倡导和培育投资者正确的投资理念。  王可认为,金融行业规模效应是明显的,期货公司目前散而乱的行业特点不符合市场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小型期货公司抗风险能力较差,市场一旦发生波动,难以有效抵御风险,经营受困、研发服务落后,从而陷入恶性循环。而大型期货公司具有网点、资金、人才储备的优势,会进一步拉开行业内的差距,因此期货行业内的重组势在必行。“目前期货行业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的稳健复苏,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产业型的企业,对期货都表现出更高层次的需求。”  广发期货总经理肖成也表示,除了监管外,投机力量的挤出也将期货公司的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再次突显出来。“之前,期货公司依靠单一的经纪业务盈利,现在监管层斩断了期货公司收入的输血脐带,怎么寻找新的盈利模式或者说怎么转型,就成为期货公司必须面对的难题。”  肖成认为,期货公司必须重新思考自己在整个金融行业内的位置。“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可以帮助客户获得几十倍的财富增值,但期货公司没有这个功能,期货公司是这些金融机构的配角,是为这些公司提供风险管理的。所以不要期待期货公司帮助财富增值,期货公司只能起到减少损失保值的功效。”  肖成表示,期货公司转型势在必行,并且必须要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2011年开始,期货公司将出现分化,不仅是盈利与亏损的分化,而且在业务战略上也会出现分化。”他介绍,未来一些公司定位可能比较全面,商品、股指以及未来境外业务都要发展;一些公司以金融期货为主,商品期货为辅,比如国泰君安期货、招商期货;一些以商品期货为主,金融期货为辅,比如中粮期货、五矿期货等;一些公司将以区域性的发展为主,如成都倍特期货等;还有一些将以特定的客户群体为主,比如中山期货,依托于摩根大通的资源发展全球500强企业这样的高端客户。  推进期货业体制改革  事实上,相对其他金融行业参与的机构来说,全国160多家期货公司只占有数量上的优势,属于“多而不强”。对于监管层来说,也希望通过此次严格的调控,能促进期货公司进行整合,使得整个期货行业“做大做强”。   对此,有业内人士呼吁,监管层可从多方面着手,为期货公司转型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和外部条件,推进期货业的改革和创新。肖成表示,国内期货交易的公司化改制应该被提上日程,让期货公司成为交易所的股东,共享交易所盈利,分担交易所风险,这样就能避免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期货公司又出现大面积亏损的问题。“只有解决了交易所的市场化分配体制,期货公司真正成为交易所的股东,才能使期货公司的后续发展有较强的经济基础。”  肖成认为,将交易所改制,一是可以使期货公司在为产业客户、为机构客户的开发与服务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无后顾之忧地大力开发产业客户和企业客户,从而改善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二是可以为期货公司留住和吸引高素质人才构建厚实的平台,形成期货公司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提高的“良性循环”;三是可以为期货公司在加大为投资者服务的力度上提供较强的财务支持,从而避免期货公司对市场过度开发,而不注重长期培育市场的“短期效应”。  针对期货交易所公司化之后,如何处理好与监管的关系的疑问,肖成认为,交易所不会也不可能脱离监管,相反更理顺了高度市场化的期货交易所与ZF的行政监管的定位关系。从资本市场来看,上市公司是较为规范地按照《公司法》和市场规则建立的公众公司,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领导下,不仅不会脱离监管,而且加上众多股东的监管,更有利于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规范标准来加以构建。国际范围内,交易所要做大做强,收购兼并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中国的期货市场要在以后的国际市场具备较强的话语权,其重要的基础就是要实现交易所的股份化和公司化。因此,建议先在国内用一个或两个交易所来进行公司化试点,待条件成熟,再成立中国期货交易所控股集团,在证监会的引导下,择机在国际上参股或并购其他交易所,增强中国期货交易所的国际影响力。  还有业界专家表示,期货市场的发展趋势是“散户”越来越少,套期保值客户和以基金等为代表的机构客户越来越多,欧美成熟期货市场机构客户比例可以达到80%以上。但目前中国期货市场上,机构客户所占比例还较小,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可能吸引机构客户进入期货市场。  今年上半年,期货公司大幅亏损,除了因为严厉监管将投机客挤出市场外,原本寄予厚望的套保企业迟迟不愿入场,也是重要原因。  为此肖成建议,在商品期货市场上修改交易所的一些规则,以利于产业客户和企业客户更方便地利用期货市场来管理风险。他表示,目前产业客户和企业客户在参与商品期货套期保值时,面临多重障碍:比如,套期保值审批手续较为繁杂。有套保需求的企业在提出套保申请时,除了提供相关资质证明外,还要明确选定参与套保的合约;在进入套保操作时,必须“按标准的交易部位和额度建仓”;合约的流动性以及换月的问题使得企业需要通过移仓展期,来继续实施套保,且需要再次申请额度,同时需多承担一份建仓费用;同时,根据交易所规定,套保头寸“在交割月前一个月份的第一个交易日起不得重复使用”,一旦失去头寸,就浪费了原先申请的套保额度,再次建立同样的头寸会被算作投机交易,企业将不得不面对更大的风险,包括投机头寸仓位限制、更大的强平强减风险等。  另外,一旦发生极端事件时,价格急剧大幅波动。如果是买入套保,在价格大跌时,权益不断减少,而同时交易所又会提高保证金,企业可能出现保证金不足,面临强平;如果是卖出套保,价格下跌时,账面盈利增加,也不排除被列入强减名单的可能性,一旦强减,现货仍在跌价,期货套保头寸不足,就会出现套保不完全的情形。以上两种情况,都会使企业在极端行情下失去应有的头寸,套保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出现负效应。  “企业进行套期保值是为了对冲现货风险,获取企业核心利润。然而,对于企业来说,套保却在不同程度上占用了其现金资源。在这方面,交易所是否可以给予套保企业保证金比例优惠政策,减少套保头寸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提高企业参与套保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对套保企业的持仓限额,以提高企业的套保效果。”肖成表示,对于套保企业而言,尽管现代期货市场已经越来越演变为风险对冲工具,但最终的交割仍不可避免,为了避免因现货价格和运费的差异加重套保企业交割成本,减少跨地区的套保交割行为,设置合理的升贴水制度也必不可少。  金融创新开辟“新天地”  为了助推期货行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监管层也正在尝试推出一些金融创新,为期货公司划出新的“跑道”。   近期,证监会相关人士表示,中国期货公司境外期货业务试点最快将于年内推出。相关试点办法已拟定完成,近日将提交监管部门审批。  业内人士表示,在中国期货公司境外期货业务试点推出后,国内企业可通过国内期货公司参与境外期货业务,有助于逐步改变目前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由境外中介机构垄断的现状。对国内个人投资者而言,鉴于人民币目前未实现自由兑换,所以暂时无法通过此项创新业务试点参与境外期货业务。  姜昌武表示,从长期来看,中国期货公司境外期货业务前景很好,这需要期货公司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不过,业务推进需要一个过程,鉴于早期客户来源、业务范围限制,国内期货公司应做好开始时可能遭遇亏损的准备,同时,前期投入也不小。  实际上,国内期货公司自2006年以来,在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II框架下,已开始进行境外业务试点。中国证监会先后批准格林期货、永安期货、广发期货、中国国际期货、金瑞期货和南华期货6家期货公司在香港设立子公司,在今年上半年这几家香港公司的营业收入、税前利润和保证金规模同比均实现较快增长。以广发期货为例,上半年母公司收入同比略有下滑,但香港分公司收入则同比增长,后者利润贡献度达20%左右。  除了境外期货业务试点,CTA(期货投资基金)则是期货公司渴望“放行”的另一个重要的创新业务。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认为,期货公司应在业务创新中凸显个性。“在服务能力的创新上,我们目前需要经纪业务、咨询业务、CTA业务,那是不是也可以拥有清算业务,是不是可以在交割上有所创新?还有现货均价,能不能把标准化的合约做成一种  OTC的合约,由期货公司做出来卖给现货商?”在他看来,这些创新业务的开展显然有助于期货公司的个性化。  对于业内呼声颇高的期货公司参与CTA业务,马文胜认为,国内期货公司在资本实力、技术能力、研究能力以及产业资源整合等方面,具备了开展CTA业务的基础。并且,市场也有巨大的需求,还有助于期货市场对冲风险、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






2
 楼主| 发表于 2011-7-19 19:34:11 | 只看该作者
佣金返还  改成奖金了{:05:}

3
发表于 2011-7-19 19:50:16 | 只看该作者
都散了吧,留开庄的自己玩儿,以后求着咱们 再回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易家网  ©2015-2023  郑州期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136号 豫ICP备16010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