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交易的人,理论上每个人都有盘感,只是盘感有好和不好之分。天才可能一开始交易就有了好的盘感,普通人则需要看盘几千个小时甚至上万个小时才能形成较好的盘感。而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候的盘感应是不够好的。 有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或经历,盘感好的时候,在某些时点特别想进场,一进去就赚钱,或者特别想出场,一出场就走反。盘感好的时候往往能买在一个阶段相对的最佳点位、卖在最佳点位。而对某些高手来说,这种感觉和经历可能变成常态。 那么这种灵感闪现的好盘感能不能够复制呢?如果能够复制,岂不是可以持续赚钱了? 可能很多朋友会说,既然是盘感,既然是一种感觉,既然是看着盘面的即时反应,那当然是不可复制的了。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首先,我们为什么会产生盘感?是因为行情走到了某个位置,我们通过K线形态、闪电图、相关指标、报价变化、成交变化等因素的观察和感悟,突然觉得这个位置是一个非常好的可操作的时点。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盘感的产生都是有行情背景的。 其次,一个人的好盘感的产生是不是因为发生了一种类似的行情背景或是几种类似的行情背景?可能不是也可能是。如果不是,那么这个人的好盘感确实不能复制,因为他的好盘感说来就来,毫无征兆。而如果是,那么这个人的好盘感的到来,从盘面上看应该是有征兆的,也就说,当某一类或某几类行情背景发生时,当价格以某一种或某几种方式演变时,他的好盘感就来了。这种盘感应是能复制的。 很多人的盘感闪现是在相似的触发点之下闪现的,只是他自己可能一下子说不明白是怎么闪现的,旁人也搞不清楚他的盘感为什么就这么好、这么准。 其实,如果你自认为自己是拥有很好盘感的交易者,那么请你回顾以往所有的行情,找出100处(这里是指找出尽可能多的案例)产生过盘感的地方,盘感产生后不管后来的行情时应和了还是走反了,都把它记下来。然后我们去仔细观察、分析这100个点位,去看这100个点位所处的行情背景、所处的价格变化节奏,看看能不能找到共通性,特别是被后续行情应证了是好盘感的位置是否有相似性。 通过这样的尝试和努力,或许我们就找到了自己好盘感的“规律性”,这种规律往往不是完全相同地重复出现,而是有所相似又不太相似地重复出现。我们要把这“有所相似”的部分深入观察和总结,然后把能量化的部分用数字、百分比、现有的指标、自创的指标等形式进行量化;量化之后再重新回测行情数据,看看是否包含了绝大部分好盘感的发生之处,看看是否会多包含一些不太合适甚至不好的点位;然后再把量化的数据进行微调,尽量让其和绝大多数好盘感发生之处共振,同时没有产生或只是少许产生额外的无效共振。当然,除去“有所相似”的部分可以量化之外,还有“不太相似”部分是不太好量化的,那么这一部分可以依然用人工感觉、人工判断的形式执行。或许这样就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好盘感的可复制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