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日报 大宗商品市场本周出现了两个交易日的重挫,周一市场,沪铅、甲醇、PP、PVC四个品种跌停报收,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下跌7.21%。周二市场,沪铅期货主力合约大跌5.82%报收,沪锌跌5.43%、棉花跌4.3%、PP跌4.27%、菜粕跌4.05%、鸡蛋跌3.75%、棕榈跌3.34%、PTA跌3.26%、甲醇跌3.23%、橡胶跌3.17%、淀粉跌3.11%、郑油跌3.03%,沪银、螺纹钢等11个品种的跌幅超过了2%。 11~12月份,在接近五分之四的交易日中,市场均呈现大幅波动行情,不是大涨就是大跌,多空博弈激烈,投机氛围浓厚。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前11个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38.5亿手)已超过2015年全年成交量(35.78亿手),且创出历史新高,2016年大宗商品牛市行情已经板上钉钉。 基本面利空信息来自于冬季之后的黑色系产品需求降低的问题,属于短线利空。最新公布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达到9198万吨,同比增长11.99%,进口矿到货量也明显增加,港口库存继续保持高位。广州日报记者调查了珠三角市场,发现贸易商的抛售情绪有所增加,部分人希望在年底前压低库存,提高现金的流动性。在黑色系需求减低、市场抛售情绪较重的影响下,预计未来一个月,大跌现象可能增多,大宗商品多个品种可能将出现冲高回落的走势。 在机构投机“做空”力量的打击下,上几周连续暴涨的大宗商品市场本周出现了两个交易日的重挫,两个交易日中,前期暴涨的化工、有色与黑色系板块均大幅度下挫。大宗商品之所以连续大跌,技术面的原因大于基本面的原因,在前期连续大涨、黑色系产品刷新了年内新高之后,机构进行了获利了结的操作,部分投机者趁机“做空”,导致多品种“跳水”。 广州日报记者 井楠 操作建议:中线强势 预期不变 而中线基本面则延续了利好局面。黑色系产品中的“双焦”本周二依旧大涨,焦煤涨3.18%,焦炭涨1.08%。从供给端看,煤炭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令炼焦煤大幅减产,导致焦炭原料持续紧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国内焦炭累计生产4.11亿吨,同比减少0.2%,已经为连续第21个月负增长。同时钢铁与化工2017年也倾向于延续供需偏紧的局面。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国内市场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境保护政策预期依然强烈,支持大宗商品市场中线保持强势。 国际市场上,美联储加息的短线影响力已经逐步被机构消化,国际油价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本周一、周二纽约油价上行高至53.59美元/桶,距离18个月高点已经非常接近,自美联储加息当晚的累计反弹幅度已经达成了7.29%。其技术目标位直接指向了60美元。油价是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领头羊,其上涨趋势对于国内市场有间接利好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