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今日在《人民日报》刊文提及,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支持各地区在新型城镇化、土地资源配置、国资国企改革、区域性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房地产税、养老和医疗保障等方面探索创新。 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改革探索,建立健全有效推进改革的问责、容错和纠偏机制。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支持各地区在新型城镇化、国资国企改革、区域性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房地产税、养老和医疗保障等方面探索创新。
在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便是焦点。会议提出,“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部教授冯俏彬对第一财经表示,虽然此次会议没有明确提出房地产税,但里面提到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需要“财税”手段,其实就包含了房地产税。不要指望单一的房地产税就能降低房价,调控房价还需要结合土地供应、信贷资金等综合施策。 冯俏彬透露,官方已经设计出几份房地产税草案,但对方案内容未形成共识。对于房地产税推出的时间,各方预期差别较大,但一致认为2017年不可能推出。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盛松成18日在上海公开表示,房地产税设计复杂,估计5年内难推出。房地产税是此轮财税改革的重头戏,按照2020年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总目标,冯俏彬认为2020年左右可能推出房地产税。 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文章全文如下: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这是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大举措,必将带来深远的重大影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李克强总理强调,要以管理创新促进资源配置高效透明,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动资源交易“阳光”化运行、市场化配置、合理化定价、在线化操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精神,必须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推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提升。 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和重要路径 经济活动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对资源进行最有效的配置。不同的配置方式,会形成不同的配置效率。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主要通过政府指令性计划进行配置,很大程度上限制甚至取消了市场发挥作用的空间。市场经济下,通过市场交换实现社会分工、通过市场竞争促进优胜劣汰、通过市场价格调节供求关系,从而推动各类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政府配置资源的范围、方式不断优化。但政府配置资源过多过宽过细、配置效率和效益较低等问题仍比较突出,还不能较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亟须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和要求,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更多引入市场机制,更多采用市场化手段,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 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部分领域政府直接配置资源导致市场规则缺失、市场价格扭曲、市场公平竞争受制约的问题,要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放宽相关领域市场准入,促进要素合理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最大程度推动资源配置依靠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有效途径。针对资源配置与监管职能混淆、管理多头分散的问题,要进一步合理准确界定政府职能,把政府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交给市场,推动政府加快实现职能转变,切实把工作重心转到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公平竞争、优化公共服务上来。 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针对存在大量无效和低效供给、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明显不足的问题,要在减少行政化直接配置的同时,引入更多市场主体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核心是强化竞争、提高效率 在总体思路上,根据政府和市场发挥作用的不同程度,区分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三种基本情况:一是对于适宜由市场来配置的公共资源,要让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二是对于不完全适宜由市场配置的公共资源,一方面引入竞争规则优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发挥好政府配置资源的引导作用,实现市场与政府作用的有机结合。三是对于仍然需要通过行政方式配置的公共资源,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注重运用市场化方式和手段,实现更有效率的公平性和均等化。 在配置内容上,根据不同的资源类型,明确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重点任务:一是对于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坚持资源公有、物权法定,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明确全部国土空间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区分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和监管者职能,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同时,更多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健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二是对于包括金融类和非金融类在内的所有经营性国有资产,都要建立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建立健全国有资本形态转换机制,推动实现国有资产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的转换,促进国有资本的合理流动、有序进退和优化配置,更好服务于国家发展目标。三是对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要在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基础上,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扩大政府购买服务,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实现更有效率的公平性。 在配置手段上,根据资源配置组织和监管的不同要求,建立健全“一个清单”“一个平台”“两个机制”。建立公共资源目录清单,资源清单根据资源变动进行动态调整、及时更新。健全公共资源统一交易平台,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电子化。进一步完善市场交易机制,建立健全信息服务机制,促进资源的整合管理和高效利用。全面履行政府监管职能,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加强和完善信用监管、协同监管、在线监管、全过程监管,构建依法监管与信用激励约束、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新型监管格局。 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关键在行动,重点在落实 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花大气力,下硬功夫,不折不扣抓好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创新政府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的重要性,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和落实责任分工。强化舆论引导,全面解读、大力宣传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加强调查研究、政策指导和工作协调,及时掌握和研究解决资源配置改革中的困难和问题。强化督查考核,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对公共资源配置情况定期开展绩效评估和综合性考核。 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要加快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交易规则、公平竞争、特许经营等方面的配套制度,协同推进行政审批、财税、金融、投资、价格、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各方面改革。加大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工作力度,着力完善资源产权制度,加快修订完善涉及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事业资源配置等方面法律法规,推动加快制定有关产权保护、社会信用、公平竞争等方面法律法规。 鼓励地方积极探索。要鼓励各地区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改革探索,建立健全有效推进改革的问责、容错和纠偏机制。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支持各地区在新型城镇化、土地资源配置、国资国企改革、区域性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房地产税、养老和医疗保障等方面探索创新。认真总结各地区在实践中好的经验做法,及时加以推广。
华尔街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