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5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而》十的感悟(与大家分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9 14:0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而》十、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这一段,直接从抽象的道理上升到了具体的形象------一个人经认真学习提升后,应该成个什么样子:
其义:1、子禽问子贡(两人都是孔子弟子):我们的老师凡到了哪个国家,总要听一听那里的{zz}风气如何。究竟他想求个一官半职、还是想给那个国家一些帮助呢?
2、子贡回答说:我们老师即使是想得个什么,都是以温、良、恭、俭、让的原则和方法来取得的。老师的这种所求,恐怕不会是与常人的所求一样吧!(为什么不一样:以温良恭俭让的原则来求,求得之时即是给与之时!俗人求官,多为名利;夫子求官,主在教化一方,不为己利。)
此处要对温、良、恭、俭、让作点说明。后人一提到孔子,通常最先所能记住他的就是他身上表现出来的这五种德行。夫子的这五种德行,同时也成了往后儒家学者所向往和努力的目标。这五种德行,推而广之,是学道之人所必须具备的。这里简要介绍一下:
温、良很容易理解,就不说了。
恭,即恭敬,对天地、人、事、物皆应有敬畏之心。用前面孔子师徒们的话讲,即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之忠、敬事而信之敬、谨而信之谨及致其身。现在中国,长期接受战天斗争地思想影响,广大国人不敬天地、不信鬼神,尊己为大,这是毫无恭敬心可言的。恭敬心是学习传统文化的核心枢纽。如果恭敬心生不起来,任凭学识再多都只是记问之学,子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记问之学首先自己不能得真实受用,其次也不足以感染他人!
俭,就是节俭。因人而不觉,皆因被物欲所蒙蔽,俭即是格物(“格物”是朱熹篡解孔孟之道最严重的地方。一部《大学》三纲八目,最初下手之处就被他篡解了。遗害极其深远!)的具体落实。人通过俭的修习,物化成分降低了,则灵性便提升了。反观现在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时处处皆在想方设法地刺激人的物欲,让人不断的消费、浪费,实是大背圣道!它的负作用之大,能使举国变成小人国、能将五千年的祖宗文化彻底腐蚀。这和它所带来的那点成就比起来,实是得不偿失!一个国家可以抓经济,但不能各项工作皆以它为中心,经济只要能解人的温饱问题就应该差不多了,然后人就应当向更高的精神境界中去追求,否则人和动物有何区别!

让,就是谦让。因为古来中国皆顺道而行,不把争利放在第一位,即使出仕,也是想着为天下人谋福的。由于“傲慢”本来就是人之大病,故常常谦让,人的境界才得以提升。老子曰: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现在对于学习传统文化,面临的一个重大信心问题就是:在这个个处处皆讲竞争的社会,我们还要逆流而上争取学习孔子的温、良、恭、俭、让,这样会不会落伍?其实这个问题极容易解答:
现代中国所学的教育,总的原则以“狼文化”为目标。但我要说:狼文化只能教狼,不能教人。因为狼最厉害的精神是团队精神,而现在的唯物、进化论的竞争教学,是不可能让人和群体好好相处的。最多只能将单个的人培养成一条很凶恶的孤狼。有常识的人都清楚:孤狼再怎么凶恶,最终都是最易走向灭亡的。
反观我们的夫子德行:试问,在一个群体中,我最喜欢跟狼相处还是跟孔子相处?一个公司,是最易让具有温、良、恭、俭、让德行的人担当大任,还是最易让狼一样的人担大任?人生处世,个人的作用不是很大的,功名富贵皆是众缘聚合而成,能力强不如缘分好!而温、良、恭、俭、让的德行,是最容易让人凝聚人缘的力量源泉!(当然不要有误区,技能归技能,不是说光有温、良、恭、俭、让,就不要技能了,这又是两码事了。)






2
发表于 2010-10-9 14:53:43 | 只看该作者
{:4_118:}
3
发表于 2010-10-11 10:11:49 | 只看该作者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易家网  ©2015-2023  郑州期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136号 豫ICP备16010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