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一念之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观照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2-1 10:37:37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观照



玫瑰你正看着一朵玫瑰。你是主体。玫瑰是客体。当下,你可曾发觉?你身上有另外一样东西同时在一旁“看着”玫瑰和你自己。但是,它却不属于你的眼睛
问题你正思考着一个问题你是能思,问题是被思当下,你可曾发觉?
你身上有另外一样东西同时在一旁“看着”问题和你自己。但是,它却不属于你的头脑
悲伤你正承受着一段悲伤你是能受,悲伤是被受当下,你可曾发觉?你身上有另外一样东西同时在一旁“看着”悲伤和你自己。
但是,它却不属于你的心
宁静你正经验着一种宁静.你是经验者,宁静是经验物.当下,你可曾发觉?你身上有另外一样东西同时在一旁“看着”宁静和你自己。
但是,它却不属于你的身体
上面的诗歌据说是一位悟道者所留下。一般人不会知道它在说什么,但会有一种“神秘”却又“似曾相识”的感觉。“神秘”感来自于头脑不能直接理解,“似曾相识”感来自于直觉。一个禅宗的师父会轻易了解它,但他不会明确来解释它,因为这不是一个理解力的问题,不是你头脑聪不聪明的问题,而是一个感觉、直觉、意识敏感度和清澈度的问题。相反,禅宗的师父十分吝啬语言,那是他们慈悲和智慧的一部分,他们不得已才说,而且大多只说当下可以说的话。他们这样做有一个很深的考虑:说了不该说的话,就是废话,会画蛇添足,你会迷失,这样反而会把佛法的精髓糟蹋。禅,是佛法中的精华,却并不神秘,禅是什么?简单些就是:利用种种违反常理的手段迫使你脱离头脑,脱离一个狭窄的头脑意识,而让你体会“当下的觉性”,让你“顿悟”的一种手法。观照,就是一种“体会当下觉性”的方法,这个方法又是禅宗里面的精华,也是很多修行传统的精华,是一个“渐悟”的方法,但又是“顿悟”的基础。观照是什么?说得好懂些, 观照是一个联系“主体”和“客体”,联系“头脑意识“和“当下觉性”的技巧。观照不需要外在的师父,是一个你自己可以去练习的技巧。一般人在意识到、注意到一个事物的时候,由于受身体自然机能的限制,受头脑意识狭窄化、具体化、专注化的一个习惯机能限制,是一种“直线”式的意识,就是意识到“这个”,就意识不到“那个”;意识到“对方“,就意识不到 “自己”;意识到“世界”,就意识不到“我”。智力发展得越高,这种“意识狭窄化”机能越明显。数学、哲学、科学都是一种头脑意识专注化、狭窄化的表现。数学中的“一”是数学的基础,它来自头脑意识的狭窄化,否则就创造不出“二”,整个数学大厦就无从建起。哲学中的“心”和“物”、“主体”和“客体”,不先用狭窄化的意识来预先界定概念,整个哲学就没法玩。科学中更甚,诸多结论一直都是“界定”、“突破”、“再界定”、“再突破”------。它们整个游戏的基础来自于“头脑意识的专注和狭窄化”,反映在外在,就诞生出琳琅满目的“界定”、“概念”、“逻辑”、“定理”、“推断”、“结论”,然后“再推翻”、“再界定”,新一轮的循环再次开始。然而,数学、哲学、科学这些东西,其究竟就是一种“头脑意识专注、狭窄化”的外化产物,离事物存在的真相差距很大,因为它们对事物本质的探究方法本身就是建立在一种人类“狭窄意识外化”的局限基础之上。这个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界定”。通过“观照”,你可以很容易看到这个通过数学、哲学、科学永远无法看到的真相。观照,一步完成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但可以分阶段来进行。因为人的“根器”(意识敏感度)参差不齐,以下方法不可能适合每一个人,但也许恰恰就适合你。首先,当你看到一个事物的时候,不要去专注它,而是把你的头脑意识有意识地转移到它旁边的事物,但并不转移眼睛。这样,你将能看到两个“相”,而且你可以在眼睛不动的情况下,把头脑意识在两个“相”之间以分别专注的方式自由切换。再次,眼睛不动,把你的头脑意识向四周扩散,这样你会感觉到“很多相”,但不要去专注,那么它们就只是“一个相”。然后,把“意识扩散”不断练习,就会逐渐形成自然,就是形成一种“看而不看”的自然习惯。当你对所有的“相”都达到一种“漠然”, 耐心而警觉地等待。有一天,就必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你并没有刻意去意识某样东西,但你很自然的就能意识到周围的一切东西,在能意识到“外在客体”的同时,也能意识到“我”, 意识到“主体”,甚至能很精细地意识到自己的每一个思维或情绪的生起和消退。然后,当你甩不掉这个“自然扩散意识”的某一天,你就能明白:这个“自然扩散意识”压根就不是自己的。因为它很自然的、很微妙的就自动转换成了一个“觉知”,一个对周围和自身的整体“觉知”,它根本就不受控制,而是很牢固、实在和宽广的存在着。你能觉知到:这个“觉知”,不是它在我里面,而是我在它里面,它很宽广,坐、卧、行等活动中都是如此。你需要耐心等待,在某个不可预知的时候,这个觉知会自动的“最后一跳”:这个“觉知”已经不属于头脑,因为它很宽广却不具体,很精微,而“我”又在它里面——这个“觉知”不就是这个“空间”、这个围绕着我的“空”所固有的觉性吗?这个“觉知”自己的“一跳”就是开悟的起点。随着“觉知”的逐步加深和“开悟”的更加敏感警觉,你也会更加清晰:那些所谓的“物质”是“空”的某种形式而已,它们不也是觉性吗?不就是一种“固态”的觉性吗?到此,你会大笑:天哪,整个世界压根就是一个觉性啊,就是“一”啊,而且这个觉性压根从一开始就在,它一直都是如此。这个觉性无形的部分,是“空间”,是“觉知”,有形的部分是“物”,是“被觉知”,但它们都是一个觉性。以前自己头脑中的“意识”和身体中的“感觉”仅仅都是这个觉性为基础,然后被头脑或身体“狭窄化”以后,被头脑或身体再加工、具体化、幻化、甚至扭曲以后所表现出来的系列表层活动。观照,此时就不是一个技巧了,因为你最终明白:这个觉性本来就会自己观照,花了那么多技巧,原来是为了清扫掉阻碍、遮盖它的东西,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你明白了吗?观照既是技巧也不是技巧,在未发现觉性之前,它是技巧;在找到觉性以后,它就不是了。因为它压根就是觉性本身,压根就是“空”所固有的,“空”一直在自己“观照”。观照是“渐悟”,融入觉性,那个“合而为一”就是“顿悟”。智性上的理解观照,你最终会忘记它,你去坚持做它,你将真正融入它,你最终将很难再忘记它。因为观照超越头脑意识以后,就是觉知,就是你的本性,你已经找到你自己的本性。你身上有另外一样东西,同时在一旁“看着”玫瑰和你自己。但是,它却不属于你的眼睛,它压根就属于你的本性。这个“看着”,就是“觉知”,就是“觉性”,就是你的“本性”,就是“空”。但你在还未找到它以前,它就显得是“观照”,显得是一个技巧,显得是一种“渐悟”,显得是一个过程。省略文字,真实恰似如下写照:
观照
为而无为
妙而无妙
还其本来
哑然失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5-2-1 10:58:12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观照



玫瑰你正看着一朵玫瑰。你是主体。玫瑰是客体。当下,你可曾发觉?你身上有另外一样东西同时在一旁“看着”玫瑰和你自己。但是,它却不属于你的眼睛
问题你正思考着一个问题你是能思,问题是被思当下,你可曾发觉?
你身上有另外一样东西同时在一旁“看着”问题和你自己。但是,它却不属于你的头脑
悲伤你正承受着一段悲伤你是能受,悲伤是被受当下,你可曾发觉?你身上有另外一样东西同时在一旁“看着”悲伤和你自己。
但是,它却不属于你的心
宁静你正经验着一种宁静.你是经验者,宁静是经验物.当下,你可曾发觉?你身上有另外一样东西同时在一旁“看着”宁静和你自己。
但是,它却不属于你的身体
上面的诗歌据说是一位悟道者所留下。一般人不会知道它在说什么,但会有一种“神秘”却又“似曾相识”的感觉。“神秘”感来自于头脑不能直接理解,“似曾相识”感来自于直觉。一个禅宗的师父会轻易了解它,但他不会明确来解释它,因为这不是一个理解力的问题,不是你头脑聪不聪明的问题,而是一个感觉、直觉、意识敏感度和清澈度的问题。相反,禅宗的师父十分吝啬语言,那是他们慈悲和智慧的一部分,他们不得已才说,而且大多只说当下可以说的话。他们这样做有一个很深的考虑:说了不该说的话,就是废话,会画蛇添足,你会迷失,这样反而会把佛法的精髓糟蹋。禅,是佛法中的精华,却并不神秘,禅是什么?简单些就是:利用种种违反常理的手段迫使你脱离头脑,脱离一个狭窄的头脑意识,而让你体会“当下的觉性”,让你“顿悟”的一种手法。观照,就是一种“体会当下觉性”的方法,这个方法又是禅宗里面的精华,也是很多修行传统的精华,是一个“渐悟”的方法,但又是“顿悟”的基础。观照是什么?说得好懂些, 观照是一个联系“主体”和“客体”,联系“头脑意识“和“当下觉性”的技巧。观照不需要外在的师父,是一个你自己可以去练习的技巧。一般人在意识到、注意到一个事物的时候,由于受身体自然机能的限制,受头脑意识狭窄化、具体化、专注化的一个习惯机能限制,是一种“直线”式的意识,就是意识到“这个”,就意识不到“那个”;意识到“对方“,就意识不到 “自己”;意识到“世界”,就意识不到“我”。智力发展得越高,这种“意识狭窄化”机能越明显。数学、哲学、科学都是一种头脑意识专注化、狭窄化的表现。数学中的“一”是数学的基础,它来自头脑意识的狭窄化,否则就创造不出“二”,整个数学大厦就无从建起。哲学中的“心”和“物”、“主体”和“客体”,不先用狭窄化的意识来预先界定概念,整个哲学就没法玩。科学中更甚,诸多结论一直都是“界定”、“突破”、“再界定”、“再突破”------。它们整个游戏的基础来自于“头脑意识的专注和狭窄化”,反映在外在,就诞生出琳琅满目的“界定”、“概念”、“逻辑”、“定理”、“推断”、“结论”,然后“再推翻”、“再界定”,新一轮的循环再次开始。然而,数学、哲学、科学这些东西,其究竟就是一种“头脑意识专注、狭窄化”的外化产物,离事物存在的真相差距很大,因为它们对事物本质的探究方法本身就是建立在一种人类“狭窄意识外化”的局限基础之上。这个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界定”。通过“观照”,你可以很容易看到这个通过数学、哲学、科学永远无法看到的真相。观照,一步完成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但可以分阶段来进行。因为人的“根器”(意识敏感度)参差不齐,以下方法不可能适合每一个人,但也许恰恰就适合你。首先,当你看到一个事物的时候,不要去专注它,而是把你的头脑意识有意识地转移到它旁边的事物,但并不转移眼睛。这样,你将能看到两个“相”,而且你可以在眼睛不动的情况下,把头脑意识在两个“相”之间以分别专注的方式自由切换。再次,眼睛不动,把你的头脑意识向四周扩散,这样你会感觉到“很多相”,但不要去专注,那么它们就只是“一个相”。然后,把“意识扩散”不断练习,就会逐渐形成自然,就是形成一种“看而不看”的自然习惯。当你对所有的“相”都达到一种“漠然”, 耐心而警觉地等待。有一天,就必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你并没有刻意去意识某样东西,但你很自然的就能意识到周围的一切东西,在能意识到“外在客体”的同时,也能意识到“我”, 意识到“主体”,甚至能很精细地意识到自己的每一个思维或情绪的生起和消退。然后,当你甩不掉这个“自然扩散意识”的某一天,你就能明白:这个“自然扩散意识”压根就不是自己的。因为它很自然的、很微妙的就自动转换成了一个“觉知”,一个对周围和自身的整体“觉知”,它根本就不受控制,而是很牢固、实在和宽广的存在着。你能觉知到:这个“觉知”,不是它在我里面,而是我在它里面,它很宽广,坐、卧、行等活动中都是如此。你需要耐心等待,在某个不可预知的时候,这个觉知会自动的“最后一跳”:这个“觉知”已经不属于头脑,因为它很宽广却不具体,很精微,而“我”又在它里面——这个“觉知”不就是这个“空间”、这个围绕着我的“空”所固有的觉性吗?这个“觉知”自己的“一跳”就是开悟的起点。随着“觉知”的逐步加深和“开悟”的更加敏感警觉,你也会更加清晰:那些所谓的“物质”是“空”的某种形式而已,它们不也是觉性吗?不就是一种“固态”的觉性吗?到此,你会大笑:天哪,整个世界压根就是一个觉性啊,就是“一”啊,而且这个觉性压根从一开始就在,它一直都是如此。这个觉性无形的部分,是“空间”,是“觉知”,有形的部分是“物”,是“被觉知”,但它们都是一个觉性。以前自己头脑中的“意识”和身体中的“感觉”仅仅都是这个觉性为基础,然后被头脑或身体“狭窄化”以后,被头脑或身体再加工、具体化、幻化、甚至扭曲以后所表现出来的系列表层活动。观照,此时就不是一个技巧了,因为你最终明白:这个觉性本来就会自己观照,花了那么多技巧,原来是为了清扫掉阻碍、遮盖它的东西,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你明白了吗?观照既是技巧也不是技巧,在未发现觉性之前,它是技巧;在找到觉性以后,它就不是了。因为它压根就是觉性本身,压根就是“空”所固有的,“空”一直在自己“观照”。观照是“渐悟”,融入觉性,那个“合而为一”就是“顿悟”。智性上的理解观照,你最终会忘记它,你去坚持做它,你将真正融入它,你最终将很难再忘记它。因为观照超越头脑意识以后,就是觉知,就是你的本性,你已经找到你自己的本性。你身上有另外一样东西,同时在一旁“看着”玫瑰和你自己。但是,它却不属于你的眼睛,它压根就属于你的本性。这个“看着”,就是“觉知”,就是“觉性”,就是你的“本性”,就是“空”。但你在还未找到它以前,它就显得是“观照”,显得是一个技巧,显得是一种“渐悟”,显得是一个过程。省略文字,真实恰似如下写照:
观照
为而无为
妙而无妙
还其本来
哑然失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5-2-1 11:43:13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观照



玫瑰你正看着一朵玫瑰。你是主体。玫瑰是客体。当下,你可曾发觉?你身上有另外一样东西同时在一旁“看着”玫瑰和你自己。但是,它却不属于你的眼睛
问题你正思考着一个问题你是能思,问题是被思当下,你可曾发觉?
你身上有另外一样东西同时在一旁“看着”问题和你自己。但是,它却不属于你的头脑
悲伤你正承受着一段悲伤你是能受,悲伤是被受当下,你可曾发觉?你身上有另外一样东西同时在一旁“看着”悲伤和你自己。
但是,它却不属于你的心
宁静你正经验着一种宁静.你是经验者,宁静是经验物.当下,你可曾发觉?你身上有另外一样东西同时在一旁“看着”宁静和你自己。
但是,它却不属于你的身体
上面的诗歌据说是一位悟道者所留下。一般人不会知道它在说什么,但会有一种“神秘”却又“似曾相识”的感觉。“神秘”感来自于头脑不能直接理解,“似曾相识”感来自于直觉。一个禅宗的师父会轻易了解它,但他不会明确来解释它,因为这不是一个理解力的问题,不是你头脑聪不聪明的问题,而是一个感觉、直觉、意识敏感度和清澈度的问题。相反,禅宗的师父十分吝啬语言,那是他们慈悲和智慧的一部分,他们不得已才说,而且大多只说当下可以说的话。他们这样做有一个很深的考虑:说了不该说的话,就是废话,会画蛇添足,你会迷失,这样反而会把佛法的精髓糟蹋。禅,是佛法中的精华,却并不神秘,禅是什么?简单些就是:利用种种违反常理的手段迫使你脱离头脑,脱离一个狭窄的头脑意识,而让你体会“当下的觉性”,让你“顿悟”的一种手法。观照,就是一种“体会当下觉性”的方法,这个方法又是禅宗里面的精华,也是很多修行传统的精华,是一个“渐悟”的方法,但又是“顿悟”的基础。观照是什么?说得好懂些, 观照是一个联系“主体”和“客体”,联系“头脑意识“和“当下觉性”的技巧。观照不需要外在的师父,是一个你自己可以去练习的技巧。一般人在意识到、注意到一个事物的时候,由于受身体自然机能的限制,受头脑意识狭窄化、具体化、专注化的一个习惯机能限制,是一种“直线”式的意识,就是意识到“这个”,就意识不到“那个”;意识到“对方“,就意识不到 “自己”;意识到“世界”,就意识不到“我”。智力发展得越高,这种“意识狭窄化”机能越明显。数学、哲学、科学都是一种头脑意识专注化、狭窄化的表现。数学中的“一”是数学的基础,它来自头脑意识的狭窄化,否则就创造不出“二”,整个数学大厦就无从建起。哲学中的“心”和“物”、“主体”和“客体”,不先用狭窄化的意识来预先界定概念,整个哲学就没法玩。科学中更甚,诸多结论一直都是“界定”、“突破”、“再界定”、“再突破”------。它们整个游戏的基础来自于“头脑意识的专注和狭窄化”,反映在外在,就诞生出琳琅满目的“界定”、“概念”、“逻辑”、“定理”、“推断”、“结论”,然后“再推翻”、“再界定”,新一轮的循环再次开始。然而,数学、哲学、科学这些东西,其究竟就是一种“头脑意识专注、狭窄化”的外化产物,离事物存在的真相差距很大,因为它们对事物本质的探究方法本身就是建立在一种人类“狭窄意识外化”的局限基础之上。这个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界定”。通过“观照”,你可以很容易看到这个通过数学、哲学、科学永远无法看到的真相。观照,一步完成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但可以分阶段来进行。因为人的“根器”(意识敏感度)参差不齐,以下方法不可能适合每一个人,但也许恰恰就适合你。首先,当你看到一个事物的时候,不要去专注它,而是把你的头脑意识有意识地转移到它旁边的事物,但并不转移眼睛。这样,你将能看到两个“相”,而且你可以在眼睛不动的情况下,把头脑意识在两个“相”之间以分别专注的方式自由切换。再次,眼睛不动,把你的头脑意识向四周扩散,这样你会感觉到“很多相”,但不要去专注,那么它们就只是“一个相”。然后,把“意识扩散”不断练习,就会逐渐形成自然,就是形成一种“看而不看”的自然习惯。当你对所有的“相”都达到一种“漠然”, 耐心而警觉地等待。有一天,就必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你并没有刻意去意识某样东西,但你很自然的就能意识到周围的一切东西,在能意识到“外在客体”的同时,也能意识到“我”, 意识到“主体”,甚至能很精细地意识到自己的每一个思维或情绪的生起和消退。然后,当你甩不掉这个“自然扩散意识”的某一天,你就能明白:这个“自然扩散意识”压根就不是自己的。因为它很自然的、很微妙的就自动转换成了一个“觉知”,一个对周围和自身的整体“觉知”,它根本就不受控制,而是很牢固、实在和宽广的存在着。你能觉知到:这个“觉知”,不是它在我里面,而是我在它里面,它很宽广,坐、卧、行等活动中都是如此。你需要耐心等待,在某个不可预知的时候,这个觉知会自动的“最后一跳”:这个“觉知”已经不属于头脑,因为它很宽广却不具体,很精微,而“我”又在它里面——这个“觉知”不就是这个“空间”、这个围绕着我的“空”所固有的觉性吗?这个“觉知”自己的“一跳”就是开悟的起点。随着“觉知”的逐步加深和“开悟”的更加敏感警觉,你也会更加清晰:那些所谓的“物质”是“空”的某种形式而已,它们不也是觉性吗?不就是一种“固态”的觉性吗?到此,你会大笑:天哪,整个世界压根就是一个觉性啊,就是“一”啊,而且这个觉性压根从一开始就在,它一直都是如此。这个觉性无形的部分,是“空间”,是“觉知”,有形的部分是“物”,是“被觉知”,但它们都是一个觉性。以前自己头脑中的“意识”和身体中的“感觉”仅仅都是这个觉性为基础,然后被头脑或身体“狭窄化”以后,被头脑或身体再加工、具体化、幻化、甚至扭曲以后所表现出来的系列表层活动。观照,此时就不是一个技巧了,因为你最终明白:这个觉性本来就会自己观照,花了那么多技巧,原来是为了清扫掉阻碍、遮盖它的东西,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你明白了吗?观照既是技巧也不是技巧,在未发现觉性之前,它是技巧;在找到觉性以后,它就不是了。因为它压根就是觉性本身,压根就是“空”所固有的,“空”一直在自己“观照”。观照是“渐悟”,融入觉性,那个“合而为一”就是“顿悟”。智性上的理解观照,你最终会忘记它,你去坚持做它,你将真正融入它,你最终将很难再忘记它。因为观照超越头脑意识以后,就是觉知,就是你的本性,你已经找到你自己的本性。你身上有另外一样东西,同时在一旁“看着”玫瑰和你自己。但是,它却不属于你的眼睛,它压根就属于你的本性。这个“看着”,就是“觉知”,就是“觉性”,就是你的“本性”,就是“空”。但你在还未找到它以前,它就显得是“观照”,显得是一个技巧,显得是一种“渐悟”,显得是一个过程。省略文字,真实恰似如下写照:
观照
为而无为
妙而无妙
还其本来
哑然失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5-2-1 15:37:22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观照



玫瑰你正看着一朵玫瑰。你是主体。玫瑰是客体。当下,你可曾发觉?你身上有另外一样东西同时在一旁“看着”玫瑰和你自己。但是,它却不属于你的眼睛
问题你正思考着一个问题你是能思,问题是被思当下,你可曾发觉?
你身上有另外一样东西同时在一旁“看着”问题和你自己。但是,它却不属于你的头脑
悲伤你正承受着一段悲伤你是能受,悲伤是被受当下,你可曾发觉?你身上有另外一样东西同时在一旁“看着”悲伤和你自己。
但是,它却不属于你的心
宁静你正经验着一种宁静.你是经验者,宁静是经验物.当下,你可曾发觉?你身上有另外一样东西同时在一旁“看着”宁静和你自己。
但是,它却不属于你的身体
上面的诗歌据说是一位悟道者所留下。一般人不会知道它在说什么,但会有一种“神秘”却又“似曾相识”的感觉。“神秘”感来自于头脑不能直接理解,“似曾相识”感来自于直觉。一个禅宗的师父会轻易了解它,但他不会明确来解释它,因为这不是一个理解力的问题,不是你头脑聪不聪明的问题,而是一个感觉、直觉、意识敏感度和清澈度的问题。相反,禅宗的师父十分吝啬语言,那是他们慈悲和智慧的一部分,他们不得已才说,而且大多只说当下可以说的话。他们这样做有一个很深的考虑:说了不该说的话,就是废话,会画蛇添足,你会迷失,这样反而会把佛法的精髓糟蹋。禅,是佛法中的精华,却并不神秘,禅是什么?简单些就是:利用种种违反常理的手段迫使你脱离头脑,脱离一个狭窄的头脑意识,而让你体会“当下的觉性”,让你“顿悟”的一种手法。观照,就是一种“体会当下觉性”的方法,这个方法又是禅宗里面的精华,也是很多修行传统的精华,是一个“渐悟”的方法,但又是“顿悟”的基础。观照是什么?说得好懂些, 观照是一个联系“主体”和“客体”,联系“头脑意识“和“当下觉性”的技巧。观照不需要外在的师父,是一个你自己可以去练习的技巧。一般人在意识到、注意到一个事物的时候,由于受身体自然机能的限制,受头脑意识狭窄化、具体化、专注化的一个习惯机能限制,是一种“直线”式的意识,就是意识到“这个”,就意识不到“那个”;意识到“对方“,就意识不到 “自己”;意识到“世界”,就意识不到“我”。智力发展得越高,这种“意识狭窄化”机能越明显。数学、哲学、科学都是一种头脑意识专注化、狭窄化的表现。数学中的“一”是数学的基础,它来自头脑意识的狭窄化,否则就创造不出“二”,整个数学大厦就无从建起。哲学中的“心”和“物”、“主体”和“客体”,不先用狭窄化的意识来预先界定概念,整个哲学就没法玩。科学中更甚,诸多结论一直都是“界定”、“突破”、“再界定”、“再突破”------。它们整个游戏的基础来自于“头脑意识的专注和狭窄化”,反映在外在,就诞生出琳琅满目的“界定”、“概念”、“逻辑”、“定理”、“推断”、“结论”,然后“再推翻”、“再界定”,新一轮的循环再次开始。然而,数学、哲学、科学这些东西,其究竟就是一种“头脑意识专注、狭窄化”的外化产物,离事物存在的真相差距很大,因为它们对事物本质的探究方法本身就是建立在一种人类“狭窄意识外化”的局限基础之上。这个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界定”。通过“观照”,你可以很容易看到这个通过数学、哲学、科学永远无法看到的真相。观照,一步完成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但可以分阶段来进行。因为人的“根器”(意识敏感度)参差不齐,以下方法不可能适合每一个人,但也许恰恰就适合你。首先,当你看到一个事物的时候,不要去专注它,而是把你的头脑意识有意识地转移到它旁边的事物,但并不转移眼睛。这样,你将能看到两个“相”,而且你可以在眼睛不动的情况下,把头脑意识在两个“相”之间以分别专注的方式自由切换。再次,眼睛不动,把你的头脑意识向四周扩散,这样你会感觉到“很多相”,但不要去专注,那么它们就只是“一个相”。然后,把“意识扩散”不断练习,就会逐渐形成自然,就是形成一种“看而不看”的自然习惯。当你对所有的“相”都达到一种“漠然”, 耐心而警觉地等待。有一天,就必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你并没有刻意去意识某样东西,但你很自然的就能意识到周围的一切东西,在能意识到“外在客体”的同时,也能意识到“我”, 意识到“主体”,甚至能很精细地意识到自己的每一个思维或情绪的生起和消退。然后,当你甩不掉这个“自然扩散意识”的某一天,你就能明白:这个“自然扩散意识”压根就不是自己的。因为它很自然的、很微妙的就自动转换成了一个“觉知”,一个对周围和自身的整体“觉知”,它根本就不受控制,而是很牢固、实在和宽广的存在着。你能觉知到:这个“觉知”,不是它在我里面,而是我在它里面,它很宽广,坐、卧、行等活动中都是如此。你需要耐心等待,在某个不可预知的时候,这个觉知会自动的“最后一跳”:这个“觉知”已经不属于头脑,因为它很宽广却不具体,很精微,而“我”又在它里面——这个“觉知”不就是这个“空间”、这个围绕着我的“空”所固有的觉性吗?这个“觉知”自己的“一跳”就是开悟的起点。随着“觉知”的逐步加深和“开悟”的更加敏感警觉,你也会更加清晰:那些所谓的“物质”是“空”的某种形式而已,它们不也是觉性吗?不就是一种“固态”的觉性吗?到此,你会大笑:天哪,整个世界压根就是一个觉性啊,就是“一”啊,而且这个觉性压根从一开始就在,它一直都是如此。这个觉性无形的部分,是“空间”,是“觉知”,有形的部分是“物”,是“被觉知”,但它们都是一个觉性。以前自己头脑中的“意识”和身体中的“感觉”仅仅都是这个觉性为基础,然后被头脑或身体“狭窄化”以后,被头脑或身体再加工、具体化、幻化、甚至扭曲以后所表现出来的系列表层活动。观照,此时就不是一个技巧了,因为你最终明白:这个觉性本来就会自己观照,花了那么多技巧,原来是为了清扫掉阻碍、遮盖它的东西,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你明白了吗?观照既是技巧也不是技巧,在未发现觉性之前,它是技巧;在找到觉性以后,它就不是了。因为它压根就是觉性本身,压根就是“空”所固有的,“空”一直在自己“观照”。观照是“渐悟”,融入觉性,那个“合而为一”就是“顿悟”。智性上的理解观照,你最终会忘记它,你去坚持做它,你将真正融入它,你最终将很难再忘记它。因为观照超越头脑意识以后,就是觉知,就是你的本性,你已经找到你自己的本性。你身上有另外一样东西,同时在一旁“看着”玫瑰和你自己。但是,它却不属于你的眼睛,它压根就属于你的本性。这个“看着”,就是“觉知”,就是“觉性”,就是你的“本性”,就是“空”。但你在还未找到它以前,它就显得是“观照”,显得是一个技巧,显得是一种“渐悟”,显得是一个过程。省略文字,真实恰似如下写照:
观照
为而无为
妙而无妙
还其本来
哑然失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5-2-1 17:40:32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观照



玫瑰你正看着一朵玫瑰。你是主体。玫瑰是客体。当下,你可曾发觉?你身上有另外一样东西同时在一旁“看着”玫瑰和你自己。但是,它却不属于你的眼睛
问题你正思考着一个问题你是能思,问题是被思当下,你可曾发觉?
你身上有另外一样东西同时在一旁“看着”问题和你自己。但是,它却不属于你的头脑
悲伤你正承受着一段悲伤你是能受,悲伤是被受当下,你可曾发觉?你身上有另外一样东西同时在一旁“看着”悲伤和你自己。
但是,它却不属于你的心
宁静你正经验着一种宁静.你是经验者,宁静是经验物.当下,你可曾发觉?你身上有另外一样东西同时在一旁“看着”宁静和你自己。
但是,它却不属于你的身体
上面的诗歌据说是一位悟道者所留下。一般人不会知道它在说什么,但会有一种“神秘”却又“似曾相识”的感觉。“神秘”感来自于头脑不能直接理解,“似曾相识”感来自于直觉。一个禅宗的师父会轻易了解它,但他不会明确来解释它,因为这不是一个理解力的问题,不是你头脑聪不聪明的问题,而是一个感觉、直觉、意识敏感度和清澈度的问题。相反,禅宗的师父十分吝啬语言,那是他们慈悲和智慧的一部分,他们不得已才说,而且大多只说当下可以说的话。他们这样做有一个很深的考虑:说了不该说的话,就是废话,会画蛇添足,你会迷失,这样反而会把佛法的精髓糟蹋。禅,是佛法中的精华,却并不神秘,禅是什么?简单些就是:利用种种违反常理的手段迫使你脱离头脑,脱离一个狭窄的头脑意识,而让你体会“当下的觉性”,让你“顿悟”的一种手法。观照,就是一种“体会当下觉性”的方法,这个方法又是禅宗里面的精华,也是很多修行传统的精华,是一个“渐悟”的方法,但又是“顿悟”的基础。观照是什么?说得好懂些, 观照是一个联系“主体”和“客体”,联系“头脑意识“和“当下觉性”的技巧。观照不需要外在的师父,是一个你自己可以去练习的技巧。一般人在意识到、注意到一个事物的时候,由于受身体自然机能的限制,受头脑意识狭窄化、具体化、专注化的一个习惯机能限制,是一种“直线”式的意识,就是意识到“这个”,就意识不到“那个”;意识到“对方“,就意识不到 “自己”;意识到“世界”,就意识不到“我”。智力发展得越高,这种“意识狭窄化”机能越明显。数学、哲学、科学都是一种头脑意识专注化、狭窄化的表现。数学中的“一”是数学的基础,它来自头脑意识的狭窄化,否则就创造不出“二”,整个数学大厦就无从建起。哲学中的“心”和“物”、“主体”和“客体”,不先用狭窄化的意识来预先界定概念,整个哲学就没法玩。科学中更甚,诸多结论一直都是“界定”、“突破”、“再界定”、“再突破”------。它们整个游戏的基础来自于“头脑意识的专注和狭窄化”,反映在外在,就诞生出琳琅满目的“界定”、“概念”、“逻辑”、“定理”、“推断”、“结论”,然后“再推翻”、“再界定”,新一轮的循环再次开始。然而,数学、哲学、科学这些东西,其究竟就是一种“头脑意识专注、狭窄化”的外化产物,离事物存在的真相差距很大,因为它们对事物本质的探究方法本身就是建立在一种人类“狭窄意识外化”的局限基础之上。这个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界定”。通过“观照”,你可以很容易看到这个通过数学、哲学、科学永远无法看到的真相。观照,一步完成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但可以分阶段来进行。因为人的“根器”(意识敏感度)参差不齐,以下方法不可能适合每一个人,但也许恰恰就适合你。首先,当你看到一个事物的时候,不要去专注它,而是把你的头脑意识有意识地转移到它旁边的事物,但并不转移眼睛。这样,你将能看到两个“相”,而且你可以在眼睛不动的情况下,把头脑意识在两个“相”之间以分别专注的方式自由切换。再次,眼睛不动,把你的头脑意识向四周扩散,这样你会感觉到“很多相”,但不要去专注,那么它们就只是“一个相”。然后,把“意识扩散”不断练习,就会逐渐形成自然,就是形成一种“看而不看”的自然习惯。当你对所有的“相”都达到一种“漠然”, 耐心而警觉地等待。有一天,就必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你并没有刻意去意识某样东西,但你很自然的就能意识到周围的一切东西,在能意识到“外在客体”的同时,也能意识到“我”, 意识到“主体”,甚至能很精细地意识到自己的每一个思维或情绪的生起和消退。然后,当你甩不掉这个“自然扩散意识”的某一天,你就能明白:这个“自然扩散意识”压根就不是自己的。因为它很自然的、很微妙的就自动转换成了一个“觉知”,一个对周围和自身的整体“觉知”,它根本就不受控制,而是很牢固、实在和宽广的存在着。你能觉知到:这个“觉知”,不是它在我里面,而是我在它里面,它很宽广,坐、卧、行等活动中都是如此。你需要耐心等待,在某个不可预知的时候,这个觉知会自动的“最后一跳”:这个“觉知”已经不属于头脑,因为它很宽广却不具体,很精微,而“我”又在它里面——这个“觉知”不就是这个“空间”、这个围绕着我的“空”所固有的觉性吗?这个“觉知”自己的“一跳”就是开悟的起点。随着“觉知”的逐步加深和“开悟”的更加敏感警觉,你也会更加清晰:那些所谓的“物质”是“空”的某种形式而已,它们不也是觉性吗?不就是一种“固态”的觉性吗?到此,你会大笑:天哪,整个世界压根就是一个觉性啊,就是“一”啊,而且这个觉性压根从一开始就在,它一直都是如此。这个觉性无形的部分,是“空间”,是“觉知”,有形的部分是“物”,是“被觉知”,但它们都是一个觉性。以前自己头脑中的“意识”和身体中的“感觉”仅仅都是这个觉性为基础,然后被头脑或身体“狭窄化”以后,被头脑或身体再加工、具体化、幻化、甚至扭曲以后所表现出来的系列表层活动。观照,此时就不是一个技巧了,因为你最终明白:这个觉性本来就会自己观照,花了那么多技巧,原来是为了清扫掉阻碍、遮盖它的东西,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你明白了吗?观照既是技巧也不是技巧,在未发现觉性之前,它是技巧;在找到觉性以后,它就不是了。因为它压根就是觉性本身,压根就是“空”所固有的,“空”一直在自己“观照”。观照是“渐悟”,融入觉性,那个“合而为一”就是“顿悟”。智性上的理解观照,你最终会忘记它,你去坚持做它,你将真正融入它,你最终将很难再忘记它。因为观照超越头脑意识以后,就是觉知,就是你的本性,你已经找到你自己的本性。你身上有另外一样东西,同时在一旁“看着”玫瑰和你自己。但是,它却不属于你的眼睛,它压根就属于你的本性。这个“看着”,就是“觉知”,就是“觉性”,就是你的“本性”,就是“空”。但你在还未找到它以前,它就显得是“观照”,显得是一个技巧,显得是一种“渐悟”,显得是一个过程。省略文字,真实恰似如下写照:
观照
为而无为
妙而无妙
还其本来
哑然失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21:54:02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东西,它是这个,又不是这个,可以是这个,也可以是那个,可以什么都不是,可以什么都是。它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22:10:0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看世界上任何的东西,要轻松不要严重,尤其眼睛要会看东西,他一般人都要看花,看风景,把那个神,眼神看到好的花,都盯到花的上面去,错了。像杭州风景那么美,你出去看风景啊,叫风景跑到你眼睛里头来,看花要把花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里头来,看山水要把山水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里头来,不要把自己的精神放到山水上,放到花上,它没有用处,你也没有好处。这个话我一辈子记住,所以我现在眼睛也很好,可是进一步还不只眼睛,他就是一个道法告诉你,精神内敛。我们一听肃然起敬,师父,谢谢。
第二点呢,我们的心脏只有拳头那么大,将来你出去会做很多很多的事,你先生,我看你前途很辛苦,责任很大,这个心只有这样大,什么事情不要装进来,痛苦也好,烦恼也好,得意……不要向里头装。我们心脏,拳头那么大,装不了多少东西的,什么东西,痛苦、烦恼、得意,统统丢出去,都丢出去,都丢,什么不准装进来,统统丢掉,你就前途无量,后福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5-9-5 22:39:34 | 只看该作者
看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08:14:53 | 只看该作者
睁着眼的梦最难辩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5-9-6 08:47:28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有点看不懂。执念太多,被生活所迫,不断学习生存技能,强迫自己被洗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易家网  ©2015-2023  郑州期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136号 豫ICP备16010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