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棉花目标价格改革
- 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核心: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价格由市场决定;对棉花实现目标价格补贴(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不发放补贴)
- 2014年9月25日,发改委网站发文提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暂停临时抛储、取消滑准税下的棉花进口);9月30日,发改委开会明确棉花价格应由市场决定;12月20日,发改委领导出席会议时再度重申2015年3月底之前不会抛储,3月后是否抛储要看棉花销售情况,但抛储不以打压价格为目的,14/15年暂停取消滑准税下的棉花进口。
- 对于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补贴额度,之前市场曾有分歧,有人认为不会超过WTO“黄箱政策”规定的8.5%上限,大概在3800元左右,但2014年9月份发改委到新疆宣讲目标价格改革时曾有表述,以2014年临时收储价19800为参考,“若市场均价到12000,可以按7800元补贴”。因此,对目标价格改革决心和补贴幅度的分歧基本消除。
- WTO“黄箱政策”是指成员国出台的会直接导致价格扭曲的政策,贴补的上限不能超过总产值的8.5%;对应的还有不会直接导致价格扭曲的贴补,即“绿箱政策”。
- 2014年12月,曾有美国棉农团体起诉中国的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违反了WTO的黄箱上限。对于WTO黄箱政策,财政部曾有应对预案:“一年补贴分两年发放(2014年12月发放3800,2015年元月再发3800)”。也有业内人士建议将部分补贴改为绿箱政策,加大对优质棉花种植基地建设、种子研发和农具机械研发的补贴。
2015年棉花市场趋势
- 目标价格下调是大概率事件。(首先,改革前的2014年19800收储17250抛储,每吨补差价3000元,改革后当前市场价13000,若目标价继续19800,每吨需补6800,长期的话中央财政压力过大;其次,还要顾虑WTO黄箱政策的限制)
- 2015年,棉花目标价格预估在19000-19200之间,低于18500,兵团不会接受,高于19200,中央也不愿意。
- 2015年棉花市场价格易跌难涨。影响价格的核心要素是供求关系,因为市场人士各自的位置不同,对供求两端的认识也各不相同,分歧较大。
- 目前对于年产量预估分歧减小,基本趋向一致,即650万吨左右(新疆棉430-450万吨,内地棉200万吨左右),美国农业部对中国2014/15年度的棉花产量预估也在650万吨左右。
- 对于需求端的预估,还有很大分歧,消费端的数据推算差异性很大,同舟棉业之前调研的相对数据显示,目前每月棉花消费在60万吨上下,年度预估在720万吨左右。
- 2015年棉花进口配额保持为WTO规定的89.4万吨,不再增加滑准税下的棉花进口。配额外进口需要增加40%左右的关税(WTO允许为5-45%,2013年为22.5%),2014年8月至2015年元月国内棉花进口总量在100万吨左右。
- 影响棉花消费的要素一是棉纱的进口,二是涤纶价格(PTA)。
- 棉纱进口截止目前在逐步增加,元月单月进口量已突破21.6万,进口纱增加,国内棉花消费量必然减少。棉纱进口量对棉花消费量的影响可以推算的公式:棉纱进口量X1.15 。
- 之前国内棉纱企业的竞争优势,一是棉花价格,二是劳动力成本。但随着东南亚对手的加入(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等,最直接的是越南),国内棉纱企业的竞争力大幅下降。市场人士认为目前棉纱企业的生产力只能达到临储政策前(2010/11年)的50-70%。
-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跌,纺涤成本大大低于纺棉成本,这对棉花的市场需求也造成很大影响。
- 2014年之前三年,临储政策导致棉花期货横盘三年(基本成为死盘),这也是国内棉纱企业竞争力大幅下降的三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有望盘活棉花期货,但价格易跌难涨。
- 目前市场还有一个大的分歧点,在于1100万吨国储棉怎么办?不抛储,面临的不仅仅是保管费和利息成本,还有棉花质量问题,每存一年棉花要下降一个等级,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要不要抛储?
机采棉和手摘棉 - 目前郑商所棉花期货不区分机采棉和手摘棉,因为二者没有对应的国家标准来区分。因此价格参考标准为机采棉。
- 目前机采棉质量低于手摘棉,价格也低于手摘棉。2014年10月兵团确定的皮棉销售价(产地价)分别是14500(手摘棉)、13900(机采棉),随后价格有所下调,机采棉销售价到13200.
- 手摘棉采摘成本目前为2.5元/公斤,机采棉采摘成本约为手摘棉的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