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89|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真实的交易系统和形式上的交易系统(转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22 10:4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真实的”交易系统和“形式上的”交易系统   在交易圈里,经常听到类似的感慨:“我至今没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统”,或是“我有个很棒的交易系统,但是我管不住自己,就是无法遵守纪律、始终如一地坚持它”。赚不到钱、赔钱、甚至不敢做交易,总之交易中一切不幸,似乎都可以归咎于“没有自己的交易系统”、“不能坚持自己的交易系统”。相应地,找到了有效地交易系统、坚持这个系统,似乎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真的吗?   其实,只要如实地观察人们的交易行为,就会发现一个截然相反的事实:事实上,每个交易者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统;每个交易者都惊人顽固地坚持着自己的交易系统;而且,这个交易系统并不是“寻找”来的,而是自始就根植于每个交易者“体内”。   不是吗?比如,在交易中“被套”的人,他的“被套”通常是“习惯性”的。场景可以不同,结果却总是“被套”。更重要的是,导致他“被套”的心理机制、“被套”带来的心理感受总是一般无二。其他错误,诸如:错失机会——眼睁睁看着交易品种沿着他预期的方向远去,却始终扣不动扳机;过度交易——承担过大的风险或交易频率过高等等,也是如此,一个交易者一旦犯过某种错误,就倾向于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犯。这里似乎有一种“强迫性”重复的行为模式——同样的剧情、相同的心理感受,反复地、准确地再现。仿佛冥冥中有一种力量,牵着这个人不断地跳进“同一个”陷阱。   对此,《股票做手回忆录》的描述是很传神的:   “当你把某些错误和失败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不会渴望还有第二次,……但是,我会告诉你一些奇怪的事情:股票投机客有时候会明知自己在犯错而仍然犯错。犯了错误之后,他会问自己为什么会犯错,惩罚的痛苦结束后,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他可能知道自己如何犯下错误,也知道什么时候,在交易中的那个特定环节会犯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犯错。……   当然,如果一个人既聪明又幸运,他不会两次犯同样的错误。但是他会犯下“原始错误”上万个“兄弟”或“表亲”中的任何一种。错误这个家族成员非常庞大,因此你想知道你可能做什么蠢事时,总有一个错误在你旁边。   ——摘自《股票做手回忆录》第十章   所谓“原始错误有上万个兄弟或表亲”,实质上就是一个错误,只是外在形式稍有不同。   如果用系统交易的标准来评价这种事,可以说:1、每个犯错误的交易者,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统。虽然交易者本人并没有意识到它,更谈不上清晰地表述它,但是这个交易系统一定是极其明确的,否则,不可能一再准确地“复制”结果。2、就交易系统执行来说,这些交易者是非常遵守纪律并且始终如一的——坚持被套、坚持错过机会、坚持过度交易……。3、这种交易系统并非来自“设计”,不必费事“寻找”,就自然根植于交易者“体内”。这三点恰恰是系统交易的特征所在,是每个系统交易者梦寐以求的东西!   因此,不妨就把这种交易系统称作“真实的”交易系统,只是人们不习惯这种说法。与之相对应的,是“形式上的”交易系统,或者说是“设计出来的”交易系统。   就象当年炼金术士摸索配方一样,一代代交易者孜孜以求地寻找着“有效”的交易系统,希望藉此改善交易业绩。这种“寻宝”工作,一百年前是利用纸、笔做的,现在则用计算机来做。装备更厉害了,不过性质没有不同——都是在设计“形式上的交易系统”。   这种“寻宝”工作的实际效果大多并不理想。因为,建立交易系统,真正的难点并不在于“找到”一套有效的系统,而是能否在真实的交易环境下实际执行已经“找到”的系统。换言之,能否遵守纪律,才是关键所在。而所谓“不能遵守纪律”,实质就是“形式上的交易系统”与“真实的交易系统”相抵触。   那么,能否凭借意志力,强迫自己“遵守纪律”,执行经测试证明有效的交易系统呢?正这是许多系统交易者准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   对此,勒庞在《乌合之众》(The Corwd)中的一段话是很有启发性的:“传统代表着过去的观念、欲望和感情。它们是种族综合作用的产物,并且对我们发挥着巨大影响。   许多政客同上个世纪的学究们相比,仍然高明不了多少,他们相信社会能够和自己的过去决裂,完全遵照理性之光所指引的惟一道路前进。   支配着人们的是传统,当他们形成群体时,就更是如此。他们能够轻易地给传统造成的变化,如我一再指出的那样,仅仅是一些名称和外在形式而已。   没有对这些传统的破坏,进步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一个民族使自己的习俗变得过于牢固,它便不会再发生变化,于是就像中国一样,变得没有改进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暴力革命也没多少用处,因为由此造成的结果,或者是打碎的锁链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过去原封不动地再现,或者是   上个世纪末,教堂被毁,僧侣们或是被驱逐出国,或是殒命于断头台,人们也许认为,旧日的宗教观念已经威力尽失。但是没过几年,为了顺应普遍的要求,遭禁的公开礼拜制度便又建立起来了,被暂时消灭的旧传统,又恢复了昔日的影响。   最不受怀疑的偶像,并不住在庙堂之上,也不是宫廷里那些最专制的暴君,他们转瞬之间就可以被人打碎。支配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自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主人,它可以安全地避开一切反叛”。   ——摘自《乌合之众》第二章   对民族如此,对个人也是一样。把勒庞的话套用在交易上:许多系统交易者同上个世纪的同行相比,仍然高明不了多少,他们相信依靠一套机械的交易系统就能够和自己的过去决裂,完全遵照理性之光所指引的惟一道路前进。事实上,对许多交易者来说,机械交易系统带来的改变,往往仅仅是一些名词和外在形式而已。支配着交易者实际行为的,仍然是他/她的“真实交易系统”。在这个问题上,意志的强制没有多少用处,打碎的锁链会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过去原封不动地再现。最不受怀疑的权威,并不住在计算机程序之中,也不是交易者的意志力,这些东西转瞬之间就可以被打碎。支配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自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主人,“真实交易系统”可以安全地避开一切“反叛”。简而言之,它会卷土重来!   无意识的力量一旦被意志的决心所阻碍,就马上另寻出路。的确,交易者可以凭借自制力在一段时期内“遵守纪律”,避免犯那些曾经一再犯下的错误。但是,只要深入观察他/她的生活,就不难发现:在这段时期,他们虽然“在交易上”不再被套、不再错失机会、不再过度交易……,但是,在生活其他领域却变本加厉地被套、错失机会、“过度交易”……。他们为这些“错误”付出的代价非但没有减轻,相反,往往是代价更为惨重。战场“暂时”从交易转移到了其他地方,而结果仍然是“得不偿失”。真的如此耸人听闻?不妨实际观察一下!   一种“错误”,绝不会仅仅局限于交易或其他某个特定的生活领域,相反,它贯穿于一个人整个生活方式之中。从来只是场景不同,基本模式总是一样的——剧情是一样的、心理感受也是一样。一个被套的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被套,在婚姻关系上也会被套……;一个错失机会的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错失机会,在婚姻上也会错失机会……;一个过度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倾向于豪赌和见异思迁,在婚姻关系上同样是豪赌和见异思迁……;一个始终在 “准备”、在学习,希望等到一切条件都已完美,排除一切失败可能才肯开始,因而一直在“测试”系统、模拟交易,却迟迟不能做真实交易的人,无论在职业上还是在婚姻上,也必然始终在“准备”,却永远不能“扣动扳机”,永远不会为自己的理想采取过任何实际行动。   一个在生活中没有勇气跟踪趋势、没有信心依靠自己随机应变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转而去跟踪趋势;一个在生活中喜欢控制别人、控制局面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不试图控制市场,不试图证明自己比别人更高明;一个在生活中不能接受损失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坦然地接受损失;一个在生活中患得患失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不在乎金钱;一个在生活中不能和生命和变化和谐相处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和市场“亲密无间”……   所谓“真实的”交易系统,其实就是一个人独特生活方式、独特行为模式在交易领域的自然流露。所谓“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就是在交易系统与生活方式之间实现和谐。交易系统的设计与测试,如果忽略了交易者本身,是不完整的,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推荐
发表于 2015-3-22 20:53:45 | 只看该作者
生活中,我要是喜欢处处讨小便宜,那么交易的时候,也会 生活中,我无所谓,随心所欲,那么交易的时候也会 生活中,我不遵守规矩,无人之际,肆意妄为,那么交易的时候,也会 生活中,我偷懒,躲避,畏惧,交易的时候,也会 当我能生活中不再计较,那么交易的时候也不会 当我生活中能,,,, 当我生活中,,,,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5-3-22 10:56:29 | 只看该作者
浓缩成一句话: 交易系统实际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在交易领域的具体体现,每个交易者都在坚持其固有的交易系统,因此,一个完整的交易系统必须包含交易者本人。那些拥有“交易系统”而无法真正执行者,只不过是还没有找到与其行为模式完全融合的真正的交易系统。

点评

牛X  发表于 2015-3-22 11:0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5-3-22 10:46:4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点评

你肯定还没看完  发表于 2015-3-22 10: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3-22 11:10:31 | 只看该作者
拥有交易系统,而无法赢利,要么需要改变自己的性格(根本)和行为模式(外在)使其适应现有交易系统,要么需要改变现有交易系统使其适应自己的交易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3-22 11:20:05 | 只看该作者
所以研读一些经书,是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性格,而非通过意志强制来改变自己的行为,这对于交易而言是十分有益的,尽管短期效用可能并不明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3-22 11:26:0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牛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3-22 11:27:46 | 只看该作者
要改变一个人从小到大形成的思维习惯,那真是有点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3-22 11:29:26 | 只看该作者
所以亏货众多,赢家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3-22 15:59: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此贴,突然明白我的交易行为模式就就式要当天买入当天就盈利,后面盈不盈倒无所谓。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3-22 16:00: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对自己了解了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3-22 16:03: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真实的”交易系统和“形式上的”交易系统[/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在交易圈里,经常听到类似的感慨:“我至今没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统”,或是“我有个很棒的交易系统,但是我管不住自己,就是无法遵守纪律、始终如一地坚持它”。赚不到钱、赔钱、甚至不敢做交易,总之交易中一切不幸,似乎都可以归咎于“没有自己的交易系统”、“不能坚持自己的交易系统”。相应地,找到了有效地交易系统、坚持这个系统,似乎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真的吗?[/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其实,只要如实地观察人们的交易行为,就会发现一个截然相反的事实:事实上,每个交易者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统;每个交易者都惊人顽固地坚持着自己的交易系统;而且,这个交易系统并不是“寻找”来的,而是自始就根植于每个交易者“体内”。[/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不是吗?比如,在交易中“被套”的人,他的“被套”通常是“习惯性”的。场景可以不同,结果却总是“被套”。更重要的是,导致他“被套”的心理机制、“被套”带来的心理感受总是一般无二。其他错误,诸如:错失机会——眼睁睁看着交易品种沿着他预期的方向远去,却始终扣不动扳机;过度交易——承担过大的风险或交易频率过高等等,也是如此,一个交易者一旦犯过某种错误,就倾向于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犯。这里似乎有一种“强迫性”重复的行为模式——同样的剧情、相同的心理感受,反复地、准确地再现。仿佛冥冥中有一种力量,牵着这个人不断地跳进“同一个”陷阱。[/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对此,《股票做手回忆录》的描述是很传神的:[/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当你把某些错误和失败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不会渴望还有第二次,……但是,我会告诉你一些奇怪的事情:股票投机客有时候会明知自己在犯错而仍然犯错。犯了错误之后,他会问自己为什么会犯错,惩罚的痛苦结束后,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他可能知道自己如何犯下错误,也知道什么时候,在交易中的那个特定环节会犯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犯错。……[/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当然,如果一个人既聪明又幸运,他不会两次犯同样的错误。但是他会犯下“原始错误”上万个“兄弟”或“表亲”中的任何一种。错误这个家族成员非常庞大,因此你想知道你可能做什么蠢事时,总有一个错误在你旁边。[/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摘自《股票做手回忆录》第十章[/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所谓“原始错误有上万个兄弟或表亲”,实质上就是一个错误,只是外在形式稍有不同。[/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如果用系统交易的标准来评价这种事,可以说:1、每个犯错误的交易者,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统。虽然交易者本人并没有意识到它,更谈不上清晰地表述它,但是这个交易系统一定是极其明确的,否则,不可能一再准确地“复制”结果。2、就交易系统执行来说,这些交易者是非常遵守纪律并且始终如一的——坚持被套、坚持错过机会、坚持过度交易……。3、这种交易系统并非来自“设计”,不必费事“寻找”,就自然根植于交易者“体内”。这三点恰恰是系统交易的特征所在,是每个系统交易者梦寐以求的东西![/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因此,不妨就把这种交易系统称作“真实的”交易系统,只是人们不习惯这种说法。与之相对应的,是“形式上的”交易系统,或者说是“设计出来的”交易系统。[/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就象当年炼金术士摸索配方一样,一代代交易者孜孜以求地寻找着“有效”的交易系统,希望藉此改善交易业绩。这种“寻宝”工作,一百年前是利用纸、笔做的,现在则用计算机来做。装备更厉害了,不过性质没有不同——都是在设计“形式上的交易系统”。[/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这种“寻宝”工作的实际效果大多并不理想。因为,建立交易系统,真正的难点并不在于“找到”一套有效的系统,而是能否在真实的交易环境下实际执行已经“找到”的系统。换言之,能否遵守纪律,才是关键所在。而所谓“不能遵守纪律”,实质就是“形式上的交易系统”与“真实的交易系统”相抵触。[/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那么,能否凭借意志力,强迫自己“遵守纪律”,执行经测试证明有效的交易系统呢?正这是许多系统交易者准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对此,勒庞在《乌合之众》(The Corwd)中的一段话是很有启发性的:“传统代表着过去的观念、欲望和感情。它们是种族综合作用的产物,并且对我们发挥着巨大影响。[/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许多政客同上个世纪的学究们相比,仍然高明不了多少,他们相信社会能够和自己的过去决裂,完全遵照理性之光所指引的惟一道路前进。[/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支配着人们的是传统,当他们形成群体时,就更是如此。他们能够轻易地给传统造成的变化,如我一再指出的那样,仅仅是一些名称和外在形式而已。[/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没有对这些传统的破坏,进步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一个民族使自己的习俗变得过于牢固,它便不会再发生变化,于是就像中国一样,变得没有改进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暴力革命也没多少用处,因为由此造成的结果,或者是打碎的锁链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过去原封不动地再现,或者是[/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上个世纪末,教堂被毁,僧侣们或是被驱逐出国,或是殒命于断头台,人们也许认为,旧日的宗教观念已经威力尽失。但是没过几年,为了顺应普遍的要求,遭禁的公开礼拜制度便又建立起来了,被暂时消灭的旧传统,又恢复了昔日的影响。[/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最不受怀疑的偶像,并不住在庙堂之上,也不是宫廷里那些最专制的暴君,他们转瞬之间就可以被人打碎。支配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自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主人,它可以安全地避开一切反叛”。[/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摘自《乌合之众》第二章[/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对民族如此,对个人也是一样。把勒庞的话套用在交易上:许多系统交易者同上个世纪的同行相比,仍然高明不了多少,他们相信依靠一套机械的交易系统就能够和自己的过去决裂,完全遵照理性之光所指引的惟一道路前进。事实上,对许多交易者来说,机械交易系统带来的改变,往往仅仅是一些名词和外在形式而已。支配着交易者实际行为的,仍然是他/她的“真实交易系统”。在这个问题上,意志的强制没有多少用处,打碎的锁链会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过去原封不动地再现。最不受怀疑的权威,并不住在计算机程序之中,也不是交易者的意志力,这些东西转瞬之间就可以被打碎。支配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自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主人,“真实交易系统”可以安全地避开一切“反叛”。简而言之,它会卷土重来![/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无意识的力量一旦被意志的决心所阻碍,就马上另寻出路。的确,交易者可以凭借自制力在一段时期内“遵守纪律”,避免犯那些曾经一再犯下的错误。但是,只要深入观察他/她的生活,就不难发现:在这段时期,他们虽然“在交易上”不再被套、不再错失机会、不再过度交易……,但是,在生活其他领域却变本加厉地被套、错失机会、“过度交易”……。他们为这些“错误”付出的代价非但没有减轻,相反,往往是代价更为惨重。战场“暂时”从交易转移到了其他地方,而结果仍然是“得不偿失”。真的如此耸人听闻?不妨实际观察一下![/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一种“错误”,绝不会仅仅局限于交易或其他某个特定的生活领域,相反,它贯穿于一个人整个生活方式之中。从来只是场景不同,基本模式总是一样的——剧情是一样的、心理感受也是一样。一个被套的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被套,在婚姻关系上也会被套……;一个错失机会的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错失机会,在婚姻上也会错失机会……;一个过度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倾向于豪赌和见异思迁,在婚姻关系上同样是豪赌和见异思迁……;一个始终在 “准备”、在学习,希望等到一切条件都已完美,排除一切失败可能才肯开始,因而一直在“测试”系统、模拟交易,却迟迟不能做真实交易的人,无论在职业上还是在婚姻上,也必然始终在“准备”,却永远不能“扣动扳机”,永远不会为自己的理想采取过任何实际行动。[/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一个在生活中没有勇气跟踪趋势、没有信心依靠自己随机应变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转而去跟踪趋势;一个在生活中喜欢控制别人、控制局面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不试图控制市场,不试图证明自己比别人更高明;一个在生活中不能接受损失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坦然地接受损失;一个在生活中患得患失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不在乎金钱;一个在生活中不能和生命和变化和谐相处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和市场“亲密无间”……[/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所谓“真实的”交易系统,其实就是一个人独特生活方式、独特行为模式在交易领域的自然流露。所谓“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就是在交易系统与生活方式之间实现和谐。交易系统的设计与测试,如果忽略了交易者本身,是不完整的,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size][/font][/backcolo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2 16:20:03 | 只看该作者
“真实的”交易系统和“形式上的”交易系统
  在交易圈里,经常听到类似的感慨:“我至今没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统”,或是“我有个很棒的交易系统,但是我管不住自己,就是无法遵守纪律、始终如一地坚持它”。赚不到钱、赔钱、甚至不敢做交易,总之交易中一切不幸,似乎都可以归咎于“没有自己的交易系统”、“不能坚持自己的交易系统”。相应地,找到了有效地交易系统、坚持这个系统,似乎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真的吗?
  其实,只要如实地观察人们的交易行为,就会发现一个截然相反的事实:事实上,每个交易者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统;每个交易者都惊人顽固地坚持着自己的交易系统;而且,这个交易系统并不是“寻找”来的,而是自始就根植于每个交易者“体内”。
  不是吗?比如,在交易中“被套”的人,他的“被套”通常是“习惯性”的。场景可以不同,结果却总是“被套”。更重要的是,导致他“被套”的心理机制、“被套”带来的心理感受总是一般无二。其他错误,诸如:错失机会——眼睁睁看着交易品种沿着他预期的方向远去,却始终扣不动扳机;过度交易——承担过大的风险或交易频率过高等等,也是如此,一个交易者一旦犯过某种错误,就倾向于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犯。这里似乎有一种“强迫性”重复的行为模式——同样的剧情、相同的心理感受,反复地、准确地再现。仿佛冥冥中有一种力量,牵着这个人不断地跳进“同一个”陷阱。
  对此,《股票做手回忆录》的描述是很传神的:
  “当你把某些错误和失败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不会渴望还有第二次,……但是,我会告诉你一些奇怪的事情:股票投机客有时候会明知自己在犯错而仍然犯错。犯了错误之后,他会问自己为什么会犯错,惩罚的痛苦结束后,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他可能知道自己如何犯下错误,也知道什么时候,在交易中的那个特定环节会犯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犯错。……
  当然,如果一个人既聪明又幸运,他不会两次犯同样的错误。但是他会犯下“原始错误”上万个“兄弟”或“表亲”中的任何一种。错误这个家族成员非常庞大,因此你想知道你可能做什么蠢事时,总有一个错误在你旁边。
  ——摘自《股票做手回忆录》第十章
  所谓“原始错误有上万个兄弟或表亲”,实质上就是一个错误,只是外在形式稍有不同。
  如果用系统交易的标准来评价这种事,可以说:1、每个犯错误的交易者,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统。虽然交易者本人并没有意识到它,更谈不上清晰地表述它,但是这个交易系统一定是极其明确的,否则,不可能一再准确地“复制”结果。2、就交易系统执行来说,这些交易者是非常遵守纪律并且始终如一的——坚持被套、坚持错过机会、坚持过度交易……。3、这种交易系统并非来自“设计”,不必费事“寻找”,就自然根植于交易者“体内”。这三点恰恰是系统交易的特征所在,是每个系统交易者梦寐以求的东西!
  因此,不妨就把这种交易系统称作“真实的”交易系统,只是人们不习惯这种说法。与之相对应的,是“形式上的”交易系统,或者说是“设计出来的”交易系统。
  就象当年炼金术士摸索配方一样,一代代交易者孜孜以求地寻找着“有效”的交易系统,希望藉此改善交易业绩。这种“寻宝”工作,一百年前是利用纸、笔做的,现在则用计算机来做。装备更厉害了,不过性质没有不同——都是在设计“形式上的交易系统”。
  这种“寻宝”工作的实际效果大多并不理想。因为,建立交易系统,真正的难点并不在于“找到”一套有效的系统,而是能否在真实的交易环境下实际执行已经“找到”的系统。换言之,能否遵守纪律,才是关键所在。而所谓“不能遵守纪律”,实质就是“形式上的交易系统”与“真实的交易系统”相抵触。
  那么,能否凭借意志力,强迫自己“遵守纪律”,执行经测试证明有效的交易系统呢?正这是许多系统交易者准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
  对此,勒庞在《乌合之众》(The Corwd)中的一段话是很有启发性的:“传统代表着过去的观念、欲望和感情。它们是种族综合作用的产物,并且对我们发挥着巨大影响。
  许多政客同上个世纪的学究们相比,仍然高明不了多少,他们相信社会能够和自己的过去决裂,完全遵照理性之光所指引的惟一道路前进。
  支配着人们的是传统,当他们形成群体时,就更是如此。他们能够轻易地给传统造成的变化,如我一再指出的那样,仅仅是一些名称和外在形式而已。
  没有对这些传统的破坏,进步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一个民族使自己的习俗变得过于牢固,它便不会再发生变化,于是就像中国一样,变得没有改进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暴力革命也没多少用处,因为由此造成的结果,或者是打碎的锁链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过去原封不动地再现,或者是
  上个世纪末,教堂被毁,僧侣们或是被驱逐出国,或是殒命于断头台,人们也许认为,旧日的宗教观念已经威力尽失。但是没过几年,为了顺应普遍的要求,遭禁的公开礼拜制度便又建立起来了,被暂时消灭的旧传统,又恢复了昔日的影响。
  最不受怀疑的偶像,并不住在庙堂之上,也不是宫廷里那些最专制的暴君,他们转瞬之间就可以被人打碎。支配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自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主人,它可以安全地避开一切反叛”。
  ——摘自《乌合之众》第二章
  对民族如此,对个人也是一样。把勒庞的话套用在交易上:许多系统交易者同上个世纪的同行相比,仍然高明不了多少,他们相信依靠一套机械的交易系统就能够和自己的过去决裂,完全遵照理性之光所指引的惟一道路前进。事实上,对许多交易者来说,机械交易系统带来的改变,往往仅仅是一些名词和外在形式而已。支配着交易者实际行为的,仍然是他/她的“真实交易系统”。在这个问题上,意志的强制没有多少用处,打碎的锁链会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过去原封不动地再现。最不受怀疑的权威,并不住在计算机程序之中,也不是交易者的意志力,这些东西转瞬之间就可以被打碎。支配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自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主人,“真实交易系统”可以安全地避开一切“反叛”。简而言之,它会卷土重来!
  无意识的力量一旦被意志的决心所阻碍,就马上另寻出路。的确,交易者可以凭借自制力在一段时期内“遵守纪律”,避免犯那些曾经一再犯下的错误。但是,只要深入观察他/她的生活,就不难发现:在这段时期,他们虽然“在交易上”不再被套、不再错失机会、不再过度交易……,但是,在生活其他领域却变本加厉地被套、错失机会、“过度交易”……。他们为这些“错误”付出的代价非但没有减轻,相反,往往是代价更为惨重。战场“暂时”从交易转移到了其他地方,而结果仍然是“得不偿失”。真的如此耸人听闻?不妨实际观察一下!
  一种“错误”,绝不会仅仅局限于交易或其他某个特定的生活领域,相反,它贯穿于一个人整个生活方式之中。从来只是场景不同,基本模式总是一样的——剧情是一样的、心理感受也是一样。一个被套的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被套,在婚姻关系上也会被套……;一个错失机会的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错失机会,在婚姻上也会错失机会……;一个过度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倾向于豪赌和见异思迁,在婚姻关系上同样是豪赌和见异思迁……;一个始终在 “准备”、在学习,希望等到一切条件都已完美,排除一切失败可能才肯开始,因而一直在“测试”系统、模拟交易,却迟迟不能做真实交易的人,无论在职业上还是在婚姻上,也必然始终在“准备”,却永远不能“扣动扳机”,永远不会为自己的理想采取过任何实际行动。
  一个在生活中没有勇气跟踪趋势、没有信心依靠自己随机应变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转而去跟踪趋势;一个在生活中喜欢控制别人、控制局面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不试图控制市场,不试图证明自己比别人更高明;一个在生活中不能接受损失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坦然地接受损失;一个在生活中患得患失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不在乎金钱;一个在生活中不能和生命和变化和谐相处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和市场“亲密无间”……
  所谓“真实的”交易系统,其实就是一个人独特生活方式、独特行为模式在交易领域的自然流露。所谓“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就是在交易系统与生活方式之间实现和谐。交易系统的设计与测试,如果忽略了交易者本身,是不完整的,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3-22 18:29:40 | 只看该作者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真实的”交易系统和“形式上的”交易系统[/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在交易圈里,经常听到类似的感慨:“我至今没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统”,或是“我有个很棒的交易系统,但是我管不住自己,就是无法遵守纪律、始终如一地坚持它”。赚不到钱、赔钱、甚至不敢做交易,总之交易中一切不幸,似乎都可以归咎于“没有自己的交易系统”、“不能坚持自己的交易系统”。相应地,找到了有效地交易系统、坚持这个系统,似乎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真的吗?[/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其实,只要如实地观察人们的交易行为,就会发现一个截然相反的事实:事实上,每个交易者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统;每个交易者都惊人顽固地坚持着自己的交易系统;而且,这个交易系统并不是“寻找”来的,而是自始就根植于每个交易者“体内”。[/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不是吗?比如,在交易中“被套”的人,他的“被套”通常是“习惯性”的。场景可以不同,结果却总是“被套”。更重要的是,导致他“被套”的心理机制、“被套”带来的心理感受总是一般无二。其他错误,诸如:错失机会——眼睁睁看着交易品种沿着他预期的方向远去,却始终扣不动扳机;过度交易——承担过大的风险或交易频率过高等等,也是如此,一个交易者一旦犯过某种错误,就倾向于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犯。这里似乎有一种“强迫性”重复的行为模式——同样的剧情、相同的心理感受,反复地、准确地再现。仿佛冥冥中有一种力量,牵着这个人不断地跳进“同一个”陷阱。[/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对此,《股票做手回忆录》的描述是很传神的:[/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当你把某些错误和失败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不会渴望还有第二次,……但是,我会告诉你一些奇怪的事情:股票投机客有时候会明知自己在犯错而仍然犯错。犯了错误之后,他会问自己为什么会犯错,惩罚的痛苦结束后,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他可能知道自己如何犯下错误,也知道什么时候,在交易中的那个特定环节会犯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犯错。……[/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当然,如果一个人既聪明又幸运,他不会两次犯同样的错误。但是他会犯下“原始错误”上万个“兄弟”或“表亲”中的任何一种。错误这个家族成员非常庞大,因此你想知道你可能做什么蠢事时,总有一个错误在你旁边。[/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摘自《股票做手回忆录》第十章[/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所谓“原始错误有上万个兄弟或表亲”,实质上就是一个错误,只是外在形式稍有不同。[/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如果用系统交易的标准来评价这种事,可以说:1、每个犯错误的交易者,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统。虽然交易者本人并没有意识到它,更谈不上清晰地表述它,但是这个交易系统一定是极其明确的,否则,不可能一再准确地“复制”结果。2、就交易系统执行来说,这些交易者是非常遵守纪律并且始终如一的——坚持被套、坚持错过机会、坚持过度交易……。3、这种交易系统并非来自“设计”,不必费事“寻找”,就自然根植于交易者“体内”。这三点恰恰是系统交易的特征所在,是每个系统交易者梦寐以求的东西![/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因此,不妨就把这种交易系统称作“真实的”交易系统,只是人们不习惯这种说法。与之相对应的,是“形式上的”交易系统,或者说是“设计出来的”交易系统。[/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就象当年炼金术士摸索配方一样,一代代交易者孜孜以求地寻找着“有效”的交易系统,希望藉此改善交易业绩。这种“寻宝”工作,一百年前是利用纸、笔做的,现在则用计算机来做。装备更厉害了,不过性质没有不同——都是在设计“形式上的交易系统”。[/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这种“寻宝”工作的实际效果大多并不理想。因为,建立交易系统,真正的难点并不在于“找到”一套有效的系统,而是能否在真实的交易环境下实际执行已经“找到”的系统。换言之,能否遵守纪律,才是关键所在。而所谓“不能遵守纪律”,实质就是“形式上的交易系统”与“真实的交易系统”相抵触。[/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那么,能否凭借意志力,强迫自己“遵守纪律”,执行经测试证明有效的交易系统呢?正这是许多系统交易者准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对此,勒庞在《乌合之众》(The Corwd)中的一段话是很有启发性的:“传统代表着过去的观念、欲望和感情。它们是种族综合作用的产物,并且对我们发挥着巨大影响。[/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许多政客同上个世纪的学究们相比,仍然高明不了多少,他们相信社会能够和自己的过去决裂,完全遵照理性之光所指引的惟一道路前进。[/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支配着人们的是传统,当他们形成群体时,就更是如此。他们能够轻易地给传统造成的变化,如我一再指出的那样,仅仅是一些名称和外在形式而已。[/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没有对这些传统的破坏,进步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一个民族使自己的习俗变得过于牢固,它便不会再发生变化,于是就像中国一样,变得没有改进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暴力革命也没多少用处,因为由此造成的结果,或者是打碎的锁链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过去原封不动地再现,或者是[/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上个世纪末,教堂被毁,僧侣们或是被驱逐出国,或是殒命于断头台,人们也许认为,旧日的宗教观念已经威力尽失。但是没过几年,为了顺应普遍的要求,遭禁的公开礼拜制度便又建立起来了,被暂时消灭的旧传统,又恢复了昔日的影响。[/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最不受怀疑的偶像,并不住在庙堂之上,也不是宫廷里那些最专制的暴君,他们转瞬之间就可以被人打碎。支配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自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主人,它可以安全地避开一切反叛”。[/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摘自《乌合之众》第二章[/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对民族如此,对个人也是一样。把勒庞的话套用在交易上:许多系统交易者同上个世纪的同行相比,仍然高明不了多少,他们相信依靠一套机械的交易系统就能够和自己的过去决裂,完全遵照理性之光所指引的惟一道路前进。事实上,对许多交易者来说,机械交易系统带来的改变,往往仅仅是一些名词和外在形式而已。支配着交易者实际行为的,仍然是他/她的“真实交易系统”。在这个问题上,意志的强制没有多少用处,打碎的锁链会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过去原封不动地再现。最不受怀疑的权威,并不住在计算机程序之中,也不是交易者的意志力,这些东西转瞬之间就可以被打碎。支配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自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主人,“真实交易系统”可以安全地避开一切“反叛”。简而言之,它会卷土重来![/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无意识的力量一旦被意志的决心所阻碍,就马上另寻出路。的确,交易者可以凭借自制力在一段时期内“遵守纪律”,避免犯那些曾经一再犯下的错误。但是,只要深入观察他/她的生活,就不难发现:在这段时期,他们虽然“在交易上”不再被套、不再错失机会、不再过度交易……,但是,在生活其他领域却变本加厉地被套、错失机会、“过度交易”……。他们为这些“错误”付出的代价非但没有减轻,相反,往往是代价更为惨重。战场“暂时”从交易转移到了其他地方,而结果仍然是“得不偿失”。真的如此耸人听闻?不妨实际观察一下![/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一种“错误”,绝不会仅仅局限于交易或其他某个特定的生活领域,相反,它贯穿于一个人整个生活方式之中。从来只是场景不同,基本模式总是一样的——剧情是一样的、心理感受也是一样。一个被套的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被套,在婚姻关系上也会被套……;一个错失机会的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错失机会,在婚姻上也会错失机会……;一个过度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倾向于豪赌和见异思迁,在婚姻关系上同样是豪赌和见异思迁……;一个始终在 “准备”、在学习,希望等到一切条件都已完美,排除一切失败可能才肯开始,因而一直在“测试”系统、模拟交易,却迟迟不能做真实交易的人,无论在职业上还是在婚姻上,也必然始终在“准备”,却永远不能“扣动扳机”,永远不会为自己的理想采取过任何实际行动。[/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一个在生活中没有勇气跟踪趋势、没有信心依靠自己随机应变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转而去跟踪趋势;一个在生活中喜欢控制别人、控制局面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不试图控制市场,不试图证明自己比别人更高明;一个在生活中不能接受损失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坦然地接受损失;一个在生活中患得患失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不在乎金钱;一个在生活中不能和生命和变化和谐相处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和市场“亲密无间”……[/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所谓“真实的”交易系统,其实就是一个人独特生活方式、独特行为模式在交易领域的自然流露。所谓“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就是在交易系统与生活方式之间实现和谐。交易系统的设计与测试,如果忽略了交易者本身,是不完整的,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size][/font][/backcolo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3-22 18:57:31 | 只看该作者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真实的”交易系统和“形式上的”交易系统[/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在交易圈里,经常听到类似的感慨:“我至今没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统”,或是“我有个很棒的交易系统,但是我管不住自己,就是无法遵守纪律、始终如一地坚持它”。赚不到钱、赔钱、甚至不敢做交易,总之交易中一切不幸,似乎都可以归咎于“没有自己的交易系统”、“不能坚持自己的交易系统”。相应地,找到了有效地交易系统、坚持这个系统,似乎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真的吗?[/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其实,只要如实地观察人们的交易行为,就会发现一个截然相反的事实:事实上,每个交易者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统;每个交易者都惊人顽固地坚持着自己的交易系统;而且,这个交易系统并不是“寻找”来的,而是自始就根植于每个交易者“体内”。[/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不是吗?比如,在交易中“被套”的人,他的“被套”通常是“习惯性”的。场景可以不同,结果却总是“被套”。更重要的是,导致他“被套”的心理机制、“被套”带来的心理感受总是一般无二。其他错误,诸如:错失机会——眼睁睁看着交易品种沿着他预期的方向远去,却始终扣不动扳机;过度交易——承担过大的风险或交易频率过高等等,也是如此,一个交易者一旦犯过某种错误,就倾向于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犯。这里似乎有一种“强迫性”重复的行为模式——同样的剧情、相同的心理感受,反复地、准确地再现。仿佛冥冥中有一种力量,牵着这个人不断地跳进“同一个”陷阱。[/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对此,《股票做手回忆录》的描述是很传神的:[/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当你把某些错误和失败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不会渴望还有第二次,……但是,我会告诉你一些奇怪的事情:股票投机客有时候会明知自己在犯错而仍然犯错。犯了错误之后,他会问自己为什么会犯错,惩罚的痛苦结束后,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他可能知道自己如何犯下错误,也知道什么时候,在交易中的那个特定环节会犯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犯错。……[/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当然,如果一个人既聪明又幸运,他不会两次犯同样的错误。但是他会犯下“原始错误”上万个“兄弟”或“表亲”中的任何一种。错误这个家族成员非常庞大,因此你想知道你可能做什么蠢事时,总有一个错误在你旁边。[/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摘自《股票做手回忆录》第十章[/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所谓“原始错误有上万个兄弟或表亲”,实质上就是一个错误,只是外在形式稍有不同。[/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如果用系统交易的标准来评价这种事,可以说:1、每个犯错误的交易者,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统。虽然交易者本人并没有意识到它,更谈不上清晰地表述它,但是这个交易系统一定是极其明确的,否则,不可能一再准确地“复制”结果。2、就交易系统执行来说,这些交易者是非常遵守纪律并且始终如一的——坚持被套、坚持错过机会、坚持过度交易……。3、这种交易系统并非来自“设计”,不必费事“寻找”,就自然根植于交易者“体内”。这三点恰恰是系统交易的特征所在,是每个系统交易者梦寐以求的东西![/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因此,不妨就把这种交易系统称作“真实的”交易系统,只是人们不习惯这种说法。与之相对应的,是“形式上的”交易系统,或者说是“设计出来的”交易系统。[/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就象当年炼金术士摸索配方一样,一代代交易者孜孜以求地寻找着“有效”的交易系统,希望藉此改善交易业绩。这种“寻宝”工作,一百年前是利用纸、笔做的,现在则用计算机来做。装备更厉害了,不过性质没有不同——都是在设计“形式上的交易系统”。[/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这种“寻宝”工作的实际效果大多并不理想。因为,建立交易系统,真正的难点并不在于“找到”一套有效的系统,而是能否在真实的交易环境下实际执行已经“找到”的系统。换言之,能否遵守纪律,才是关键所在。而所谓“不能遵守纪律”,实质就是“形式上的交易系统”与“真实的交易系统”相抵触。[/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那么,能否凭借意志力,强迫自己“遵守纪律”,执行经测试证明有效的交易系统呢?正这是许多系统交易者准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对此,勒庞在《乌合之众》(The Corwd)中的一段话是很有启发性的:“传统代表着过去的观念、欲望和感情。它们是种族综合作用的产物,并且对我们发挥着巨大影响。[/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许多政客同上个世纪的学究们相比,仍然高明不了多少,他们相信社会能够和自己的过去决裂,完全遵照理性之光所指引的惟一道路前进。[/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支配着人们的是传统,当他们形成群体时,就更是如此。他们能够轻易地给传统造成的变化,如我一再指出的那样,仅仅是一些名称和外在形式而已。[/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没有对这些传统的破坏,进步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一个民族使自己的习俗变得过于牢固,它便不会再发生变化,于是就像中国一样,变得没有改进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暴力革命也没多少用处,因为由此造成的结果,或者是打碎的锁链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过去原封不动地再现,或者是[/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上个世纪末,教堂被毁,僧侣们或是被驱逐出国,或是殒命于断头台,人们也许认为,旧日的宗教观念已经威力尽失。但是没过几年,为了顺应普遍的要求,遭禁的公开礼拜制度便又建立起来了,被暂时消灭的旧传统,又恢复了昔日的影响。[/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最不受怀疑的偶像,并不住在庙堂之上,也不是宫廷里那些最专制的暴君,他们转瞬之间就可以被人打碎。支配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自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主人,它可以安全地避开一切反叛”。[/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摘自《乌合之众》第二章[/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对民族如此,对个人也是一样。把勒庞的话套用在交易上:许多系统交易者同上个世纪的同行相比,仍然高明不了多少,他们相信依靠一套机械的交易系统就能够和自己的过去决裂,完全遵照理性之光所指引的惟一道路前进。事实上,对许多交易者来说,机械交易系统带来的改变,往往仅仅是一些名词和外在形式而已。支配着交易者实际行为的,仍然是他/她的“真实交易系统”。在这个问题上,意志的强制没有多少用处,打碎的锁链会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过去原封不动地再现。最不受怀疑的权威,并不住在计算机程序之中,也不是交易者的意志力,这些东西转瞬之间就可以被打碎。支配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自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主人,“真实交易系统”可以安全地避开一切“反叛”。简而言之,它会卷土重来![/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无意识的力量一旦被意志的决心所阻碍,就马上另寻出路。的确,交易者可以凭借自制力在一段时期内“遵守纪律”,避免犯那些曾经一再犯下的错误。但是,只要深入观察他/她的生活,就不难发现:在这段时期,他们虽然“在交易上”不再被套、不再错失机会、不再过度交易……,但是,在生活其他领域却变本加厉地被套、错失机会、“过度交易”……。他们为这些“错误”付出的代价非但没有减轻,相反,往往是代价更为惨重。战场“暂时”从交易转移到了其他地方,而结果仍然是“得不偿失”。真的如此耸人听闻?不妨实际观察一下![/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一种“错误”,绝不会仅仅局限于交易或其他某个特定的生活领域,相反,它贯穿于一个人整个生活方式之中。从来只是场景不同,基本模式总是一样的——剧情是一样的、心理感受也是一样。一个被套的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被套,在婚姻关系上也会被套……;一个错失机会的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错失机会,在婚姻上也会错失机会……;一个过度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倾向于豪赌和见异思迁,在婚姻关系上同样是豪赌和见异思迁……;一个始终在 “准备”、在学习,希望等到一切条件都已完美,排除一切失败可能才肯开始,因而一直在“测试”系统、模拟交易,却迟迟不能做真实交易的人,无论在职业上还是在婚姻上,也必然始终在“准备”,却永远不能“扣动扳机”,永远不会为自己的理想采取过任何实际行动。[/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一个在生活中没有勇气跟踪趋势、没有信心依靠自己随机应变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转而去跟踪趋势;一个在生活中喜欢控制别人、控制局面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不试图控制市场,不试图证明自己比别人更高明;一个在生活中不能接受损失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坦然地接受损失;一个在生活中患得患失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不在乎金钱;一个在生活中不能和生命和变化和谐相处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和市场“亲密无间”……[/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所谓“真实的”交易系统,其实就是一个人独特生活方式、独特行为模式在交易领域的自然流露。所谓“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就是在交易系统与生活方式之间实现和谐。交易系统的设计与测试,如果忽略了交易者本身,是不完整的,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size][/font][/backcolor]

点评

对头,境界到了随手都是武器  发表于 2015-3-22 19: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3-22 19:02:01 | 只看该作者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真实的”交易系统和“形式上的”交易系统[/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在交易圈里,经常听到类似的感慨:“我至今没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统”,或是“我有个很棒的交易系统,但是我管不住自己,就是无法遵守纪律、始终如一地坚持它”。赚不到钱、赔钱、甚至不敢做交易,总之交易中一切不幸,似乎都可以归咎于“没有自己的交易系统”、“不能坚持自己的交易系统”。相应地,找到了有效地交易系统、坚持这个系统,似乎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真的吗?[/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其实,只要如实地观察人们的交易行为,就会发现一个截然相反的事实:事实上,每个交易者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统;每个交易者都惊人顽固地坚持着自己的交易系统;而且,这个交易系统并不是“寻找”来的,而是自始就根植于每个交易者“体内”。[/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不是吗?比如,在交易中“被套”的人,他的“被套”通常是“习惯性”的。场景可以不同,结果却总是“被套”。更重要的是,导致他“被套”的心理机制、“被套”带来的心理感受总是一般无二。其他错误,诸如:错失机会——眼睁睁看着交易品种沿着他预期的方向远去,却始终扣不动扳机;过度交易——承担过大的风险或交易频率过高等等,也是如此,一个交易者一旦犯过某种错误,就倾向于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犯。这里似乎有一种“强迫性”重复的行为模式——同样的剧情、相同的心理感受,反复地、准确地再现。仿佛冥冥中有一种力量,牵着这个人不断地跳进“同一个”陷阱。[/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对此,《股票做手回忆录》的描述是很传神的:[/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当你把某些错误和失败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不会渴望还有第二次,……但是,我会告诉你一些奇怪的事情:股票投机客有时候会明知自己在犯错而仍然犯错。犯了错误之后,他会问自己为什么会犯错,惩罚的痛苦结束后,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他可能知道自己如何犯下错误,也知道什么时候,在交易中的那个特定环节会犯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犯错。……[/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当然,如果一个人既聪明又幸运,他不会两次犯同样的错误。但是他会犯下“原始错误”上万个“兄弟”或“表亲”中的任何一种。错误这个家族成员非常庞大,因此你想知道你可能做什么蠢事时,总有一个错误在你旁边。[/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摘自《股票做手回忆录》第十章[/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所谓“原始错误有上万个兄弟或表亲”,实质上就是一个错误,只是外在形式稍有不同。[/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如果用系统交易的标准来评价这种事,可以说:1、每个犯错误的交易者,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统。虽然交易者本人并没有意识到它,更谈不上清晰地表述它,但是这个交易系统一定是极其明确的,否则,不可能一再准确地“复制”结果。2、就交易系统执行来说,这些交易者是非常遵守纪律并且始终如一的——坚持被套、坚持错过机会、坚持过度交易……。3、这种交易系统并非来自“设计”,不必费事“寻找”,就自然根植于交易者“体内”。这三点恰恰是系统交易的特征所在,是每个系统交易者梦寐以求的东西![/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因此,不妨就把这种交易系统称作“真实的”交易系统,只是人们不习惯这种说法。与之相对应的,是“形式上的”交易系统,或者说是“设计出来的”交易系统。[/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就象当年炼金术士摸索配方一样,一代代交易者孜孜以求地寻找着“有效”的交易系统,希望藉此改善交易业绩。这种“寻宝”工作,一百年前是利用纸、笔做的,现在则用计算机来做。装备更厉害了,不过性质没有不同——都是在设计“形式上的交易系统”。[/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这种“寻宝”工作的实际效果大多并不理想。因为,建立交易系统,真正的难点并不在于“找到”一套有效的系统,而是能否在真实的交易环境下实际执行已经“找到”的系统。换言之,能否遵守纪律,才是关键所在。而所谓“不能遵守纪律”,实质就是“形式上的交易系统”与“真实的交易系统”相抵触。[/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那么,能否凭借意志力,强迫自己“遵守纪律”,执行经测试证明有效的交易系统呢?正这是许多系统交易者准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对此,勒庞在《乌合之众》(The Corwd)中的一段话是很有启发性的:“传统代表着过去的观念、欲望和感情。它们是种族综合作用的产物,并且对我们发挥着巨大影响。[/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许多政客同上个世纪的学究们相比,仍然高明不了多少,他们相信社会能够和自己的过去决裂,完全遵照理性之光所指引的惟一道路前进。[/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支配着人们的是传统,当他们形成群体时,就更是如此。他们能够轻易地给传统造成的变化,如我一再指出的那样,仅仅是一些名称和外在形式而已。[/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没有对这些传统的破坏,进步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一个民族使自己的习俗变得过于牢固,它便不会再发生变化,于是就像中国一样,变得没有改进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暴力革命也没多少用处,因为由此造成的结果,或者是打碎的锁链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过去原封不动地再现,或者是[/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上个世纪末,教堂被毁,僧侣们或是被驱逐出国,或是殒命于断头台,人们也许认为,旧日的宗教观念已经威力尽失。但是没过几年,为了顺应普遍的要求,遭禁的公开礼拜制度便又建立起来了,被暂时消灭的旧传统,又恢复了昔日的影响。[/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最不受怀疑的偶像,并不住在庙堂之上,也不是宫廷里那些最专制的暴君,他们转瞬之间就可以被人打碎。支配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自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主人,它可以安全地避开一切反叛”。[/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摘自《乌合之众》第二章[/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对民族如此,对个人也是一样。把勒庞的话套用在交易上:许多系统交易者同上个世纪的同行相比,仍然高明不了多少,他们相信依靠一套机械的交易系统就能够和自己的过去决裂,完全遵照理性之光所指引的惟一道路前进。事实上,对许多交易者来说,机械交易系统带来的改变,往往仅仅是一些名词和外在形式而已。支配着交易者实际行为的,仍然是他/她的“真实交易系统”。在这个问题上,意志的强制没有多少用处,打碎的锁链会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过去原封不动地再现。最不受怀疑的权威,并不住在计算机程序之中,也不是交易者的意志力,这些东西转瞬之间就可以被打碎。支配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自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主人,“真实交易系统”可以安全地避开一切“反叛”。简而言之,它会卷土重来![/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无意识的力量一旦被意志的决心所阻碍,就马上另寻出路。的确,交易者可以凭借自制力在一段时期内“遵守纪律”,避免犯那些曾经一再犯下的错误。但是,只要深入观察他/她的生活,就不难发现:在这段时期,他们虽然“在交易上”不再被套、不再错失机会、不再过度交易……,但是,在生活其他领域却变本加厉地被套、错失机会、“过度交易”……。他们为这些“错误”付出的代价非但没有减轻,相反,往往是代价更为惨重。战场“暂时”从交易转移到了其他地方,而结果仍然是“得不偿失”。真的如此耸人听闻?不妨实际观察一下![/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一种“错误”,绝不会仅仅局限于交易或其他某个特定的生活领域,相反,它贯穿于一个人整个生活方式之中。从来只是场景不同,基本模式总是一样的——剧情是一样的、心理感受也是一样。一个被套的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被套,在婚姻关系上也会被套……;一个错失机会的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错失机会,在婚姻上也会错失机会……;一个过度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倾向于豪赌和见异思迁,在婚姻关系上同样是豪赌和见异思迁……;一个始终在 “准备”、在学习,希望等到一切条件都已完美,排除一切失败可能才肯开始,因而一直在“测试”系统、模拟交易,却迟迟不能做真实交易的人,无论在职业上还是在婚姻上,也必然始终在“准备”,却永远不能“扣动扳机”,永远不会为自己的理想采取过任何实际行动。[/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一个在生活中没有勇气跟踪趋势、没有信心依靠自己随机应变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转而去跟踪趋势;一个在生活中喜欢控制别人、控制局面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不试图控制市场,不试图证明自己比别人更高明;一个在生活中不能接受损失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坦然地接受损失;一个在生活中患得患失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不在乎金钱;一个在生活中不能和生命和变化和谐相处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和市场“亲密无间”……[/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所谓“真实的”交易系统,其实就是一个人独特生活方式、独特行为模式在交易领域的自然流露。所谓“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就是在交易系统与生活方式之间实现和谐。交易系统的设计与测试,如果忽略了交易者本身,是不完整的,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size][/font][/backcolo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3-22 19:06:42 | 只看该作者
“真实的”交易系统和“形式上的”交易系统
  在交易圈里,经常听到类似的感慨:“我至今没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统”,或是“我有个很棒的交易系统,但是我管不住自己,就是无法遵守纪律、始终如一地坚持它”。赚不到钱、赔钱、甚至不敢做交易,总之交易中一切不幸,似乎都可以归咎于“没有自己的交易系统”、“不能坚持自己的交易系统”。相应地,找到了有效地交易系统、坚持这个系统,似乎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真的吗?
  其实,只要如实地观察人们的交易行为,就会发现一个截然相反的事实:事实上,每个交易者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统;每个交易者都惊人顽固地坚持着自己的交易系统;而且,这个交易系统并不是“寻找”来的,而是自始就根植于每个交易者“体内”。
  不是吗?比如,在交易中“被套”的人,他的“被套”通常是“习惯性”的。场景可以不同,结果却总是“被套”。更重要的是,导致他“被套”的心理机制、“被套”带来的心理感受总是一般无二。其他错误,诸如:错失机会——眼睁睁看着交易品种沿着他预期的方向远去,却始终扣不动扳机;过度交易——承担过大的风险或交易频率过高等等,也是如此,一个交易者一旦犯过某种错误,就倾向于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犯。这里似乎有一种“强迫性”重复的行为模式——同样的剧情、相同的心理感受,反复地、准确地再现。仿佛冥冥中有一种力量,牵着这个人不断地跳进“同一个”陷阱。
  对此,《股票做手回忆录》的描述是很传神的:
  “当你把某些错误和失败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不会渴望还有第二次,……但是,我会告诉你一些奇怪的事情:股票投机客有时候会明知自己在犯错而仍然犯错。犯了错误之后,他会问自己为什么会犯错,惩罚的痛苦结束后,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他可能知道自己如何犯下错误,也知道什么时候,在交易中的那个特定环节会犯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犯错。……
  当然,如果一个人既聪明又幸运,他不会两次犯同样的错误。但是他会犯下“原始错误”上万个“兄弟”或“表亲”中的任何一种。错误这个家族成员非常庞大,因此你想知道你可能做什么蠢事时,总有一个错误在你旁边。
  ——摘自《股票做手回忆录》第十章
  所谓“原始错误有上万个兄弟或表亲”,实质上就是一个错误,只是外在形式稍有不同。
  如果用系统交易的标准来评价这种事,可以说:1、每个犯错误的交易者,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统。虽然交易者本人并没有意识到它,更谈不上清晰地表述它,但是这个交易系统一定是极其明确的,否则,不可能一再准确地“复制”结果。2、就交易系统执行来说,这些交易者是非常遵守纪律并且始终如一的——坚持被套、坚持错过机会、坚持过度交易……。3、这种交易系统并非来自“设计”,不必费事“寻找”,就自然根植于交易者“体内”。这三点恰恰是系统交易的特征所在,是每个系统交易者梦寐以求的东西!
  因此,不妨就把这种交易系统称作“真实的”交易系统,只是人们不习惯这种说法。与之相对应的,是“形式上的”交易系统,或者说是“设计出来的”交易系统。
  就象当年炼金术士摸索配方一样,一代代交易者孜孜以求地寻找着“有效”的交易系统,希望藉此改善交易业绩。这种“寻宝”工作,一百年前是利用纸、笔做的,现在则用计算机来做。装备更厉害了,不过性质没有不同——都是在设计“形式上的交易系统”。
  这种“寻宝”工作的实际效果大多并不理想。因为,建立交易系统,真正的难点并不在于“找到”一套有效的系统,而是能否在真实的交易环境下实际执行已经“找到”的系统。换言之,能否遵守纪律,才是关键所在。而所谓“不能遵守纪律”,实质就是“形式上的交易系统”与“真实的交易系统”相抵触。
  那么,能否凭借意志力,强迫自己“遵守纪律”,执行经测试证明有效的交易系统呢?正这是许多系统交易者准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
  对此,勒庞在《乌合之众》(The Corwd)中的一段话是很有启发性的:“传统代表着过去的观念、欲望和感情。它们是种族综合作用的产物,并且对我们发挥着巨大影响。
  许多政客同上个世纪的学究们相比,仍然高明不了多少,他们相信社会能够和自己的过去决裂,完全遵照理性之光所指引的惟一道路前进。
  支配着人们的是传统,当他们形成群体时,就更是如此。他们能够轻易地给传统造成的变化,如我一再指出的那样,仅仅是一些名称和外在形式而已。
  没有对这些传统的破坏,进步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一个民族使自己的习俗变得过于牢固,它便不会再发生变化,于是就像中国一样,变得没有改进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暴力革命也没多少用处,因为由此造成的结果,或者是打碎的锁链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过去原封不动地再现,或者是
  上个世纪末,教堂被毁,僧侣们或是被驱逐出国,或是殒命于断头台,人们也许认为,旧日的宗教观念已经威力尽失。但是没过几年,为了顺应普遍的要求,遭禁的公开礼拜制度便又建立起来了,被暂时消灭的旧传统,又恢复了昔日的影响。
  最不受怀疑的偶像,并不住在庙堂之上,也不是宫廷里那些最专制的暴君,他们转瞬之间就可以被人打碎。支配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自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主人,它可以安全地避开一切反叛”。
  ——摘自《乌合之众》第二章
  对民族如此,对个人也是一样。把勒庞的话套用在交易上:许多系统交易者同上个世纪的同行相比,仍然高明不了多少,他们相信依靠一套机械的交易系统就能够和自己的过去决裂,完全遵照理性之光所指引的惟一道路前进。事实上,对许多交易者来说,机械交易系统带来的改变,往往仅仅是一些名词和外在形式而已。支配着交易者实际行为的,仍然是他/她的“真实交易系统”。在这个问题上,意志的强制没有多少用处,打碎的锁链会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过去原封不动地再现。最不受怀疑的权威,并不住在计算机程序之中,也不是交易者的意志力,这些东西转瞬之间就可以被打碎。支配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自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主人,“真实交易系统”可以安全地避开一切“反叛”。简而言之,它会卷土重来!
  无意识的力量一旦被意志的决心所阻碍,就马上另寻出路。的确,交易者可以凭借自制力在一段时期内“遵守纪律”,避免犯那些曾经一再犯下的错误。但是,只要深入观察他/她的生活,就不难发现:在这段时期,他们虽然“在交易上”不再被套、不再错失机会、不再过度交易……,但是,在生活其他领域却变本加厉地被套、错失机会、“过度交易”……。他们为这些“错误”付出的代价非但没有减轻,相反,往往是代价更为惨重。战场“暂时”从交易转移到了其他地方,而结果仍然是“得不偿失”。真的如此耸人听闻?不妨实际观察一下!
  一种“错误”,绝不会仅仅局限于交易或其他某个特定的生活领域,相反,它贯穿于一个人整个生活方式之中。从来只是场景不同,基本模式总是一样的——剧情是一样的、心理感受也是一样。一个被套的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被套,在婚姻关系上也会被套……;一个错失机会的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错失机会,在婚姻上也会错失机会……;一个过度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倾向于豪赌和见异思迁,在婚姻关系上同样是豪赌和见异思迁……;一个始终在 “准备”、在学习,希望等到一切条件都已完美,排除一切失败可能才肯开始,因而一直在“测试”系统、模拟交易,却迟迟不能做真实交易的人,无论在职业上还是在婚姻上,也必然始终在“准备”,却永远不能“扣动扳机”,永远不会为自己的理想采取过任何实际行动。
  一个在生活中没有勇气跟踪趋势、没有信心依靠自己随机应变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转而去跟踪趋势;一个在生活中喜欢控制别人、控制局面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不试图控制市场,不试图证明自己比别人更高明;一个在生活中不能接受损失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坦然地接受损失;一个在生活中患得患失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不在乎金钱;一个在生活中不能和生命和变化和谐相处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和市场“亲密无间”……
  所谓“真实的”交易系统,其实就是一个人独特生活方式、独特行为模式在交易领域的自然流露。所谓“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就是在交易系统与生活方式之间实现和谐。交易系统的设计与测试,如果忽略了交易者本身,是不完整的,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3-22 19:07:19 | 只看该作者
“真实的”交易系统和“形式上的”交易系统
  在交易圈里,经常听到类似的感慨:“我至今没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统”,或是“我有个很棒的交易系统,但是我管不住自己,就是无法遵守纪律、始终如一地坚持它”。赚不到钱、赔钱、甚至不敢做交易,总之交易中一切不幸,似乎都可以归咎于“没有自己的交易系统”、“不能坚持自己的交易系统”。相应地,找到了有效地交易系统、坚持这个系统,似乎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真的吗?
  其实,只要如实地观察人们的交易行为,就会发现一个截然相反的事实:事实上,每个交易者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统;每个交易者都惊人顽固地坚持着自己的交易系统;而且,这个交易系统并不是“寻找”来的,而是自始就根植于每个交易者“体内”。
  不是吗?比如,在交易中“被套”的人,他的“被套”通常是“习惯性”的。场景可以不同,结果却总是“被套”。更重要的是,导致他“被套”的心理机制、“被套”带来的心理感受总是一般无二。其他错误,诸如:错失机会——眼睁睁看着交易品种沿着他预期的方向远去,却始终扣不动扳机;过度交易——承担过大的风险或交易频率过高等等,也是如此,一个交易者一旦犯过某种错误,就倾向于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犯。这里似乎有一种“强迫性”重复的行为模式——同样的剧情、相同的心理感受,反复地、准确地再现。仿佛冥冥中有一种力量,牵着这个人不断地跳进“同一个”陷阱。
  对此,《股票做手回忆录》的描述是很传神的:
  “当你把某些错误和失败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不会渴望还有第二次,……但是,我会告诉你一些奇怪的事情:股票投机客有时候会明知自己在犯错而仍然犯错。犯了错误之后,他会问自己为什么会犯错,惩罚的痛苦结束后,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他可能知道自己如何犯下错误,也知道什么时候,在交易中的那个特定环节会犯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犯错。……
  当然,如果一个人既聪明又幸运,他不会两次犯同样的错误。但是他会犯下“原始错误”上万个“兄弟”或“表亲”中的任何一种。错误这个家族成员非常庞大,因此你想知道你可能做什么蠢事时,总有一个错误在你旁边。
  ——摘自《股票做手回忆录》第十章
  所谓“原始错误有上万个兄弟或表亲”,实质上就是一个错误,只是外在形式稍有不同。
  如果用系统交易的标准来评价这种事,可以说:1、每个犯错误的交易者,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统。虽然交易者本人并没有意识到它,更谈不上清晰地表述它,但是这个交易系统一定是极其明确的,否则,不可能一再准确地“复制”结果。2、就交易系统执行来说,这些交易者是非常遵守纪律并且始终如一的——坚持被套、坚持错过机会、坚持过度交易……。3、这种交易系统并非来自“设计”,不必费事“寻找”,就自然根植于交易者“体内”。这三点恰恰是系统交易的特征所在,是每个系统交易者梦寐以求的东西!
  因此,不妨就把这种交易系统称作“真实的”交易系统,只是人们不习惯这种说法。与之相对应的,是“形式上的”交易系统,或者说是“设计出来的”交易系统。
  就象当年炼金术士摸索配方一样,一代代交易者孜孜以求地寻找着“有效”的交易系统,希望藉此改善交易业绩。这种“寻宝”工作,一百年前是利用纸、笔做的,现在则用计算机来做。装备更厉害了,不过性质没有不同——都是在设计“形式上的交易系统”。
  这种“寻宝”工作的实际效果大多并不理想。因为,建立交易系统,真正的难点并不在于“找到”一套有效的系统,而是能否在真实的交易环境下实际执行已经“找到”的系统。换言之,能否遵守纪律,才是关键所在。而所谓“不能遵守纪律”,实质就是“形式上的交易系统”与“真实的交易系统”相抵触。
  那么,能否凭借意志力,强迫自己“遵守纪律”,执行经测试证明有效的交易系统呢?正这是许多系统交易者准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
  对此,勒庞在《乌合之众》(The Corwd)中的一段话是很有启发性的:“传统代表着过去的观念、欲望和感情。它们是种族综合作用的产物,并且对我们发挥着巨大影响。
  许多政客同上个世纪的学究们相比,仍然高明不了多少,他们相信社会能够和自己的过去决裂,完全遵照理性之光所指引的惟一道路前进。
  支配着人们的是传统,当他们形成群体时,就更是如此。他们能够轻易地给传统造成的变化,如我一再指出的那样,仅仅是一些名称和外在形式而已。
  没有对这些传统的破坏,进步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一个民族使自己的习俗变得过于牢固,它便不会再发生变化,于是就像中国一样,变得没有改进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暴力革命也没多少用处,因为由此造成的结果,或者是打碎的锁链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过去原封不动地再现,或者是
  上个世纪末,教堂被毁,僧侣们或是被驱逐出国,或是殒命于断头台,人们也许认为,旧日的宗教观念已经威力尽失。但是没过几年,为了顺应普遍的要求,遭禁的公开礼拜制度便又建立起来了,被暂时消灭的旧传统,又恢复了昔日的影响。
  最不受怀疑的偶像,并不住在庙堂之上,也不是宫廷里那些最专制的暴君,他们转瞬之间就可以被人打碎。支配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自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主人,它可以安全地避开一切反叛”。
  ——摘自《乌合之众》第二章
  对民族如此,对个人也是一样。把勒庞的话套用在交易上:许多系统交易者同上个世纪的同行相比,仍然高明不了多少,他们相信依靠一套机械的交易系统就能够和自己的过去决裂,完全遵照理性之光所指引的惟一道路前进。事实上,对许多交易者来说,机械交易系统带来的改变,往往仅仅是一些名词和外在形式而已。支配着交易者实际行为的,仍然是他/她的“真实交易系统”。在这个问题上,意志的强制没有多少用处,打碎的锁链会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过去原封不动地再现。最不受怀疑的权威,并不住在计算机程序之中,也不是交易者的意志力,这些东西转瞬之间就可以被打碎。支配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自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主人,“真实交易系统”可以安全地避开一切“反叛”。简而言之,它会卷土重来!
  无意识的力量一旦被意志的决心所阻碍,就马上另寻出路。的确,交易者可以凭借自制力在一段时期内“遵守纪律”,避免犯那些曾经一再犯下的错误。但是,只要深入观察他/她的生活,就不难发现:在这段时期,他们虽然“在交易上”不再被套、不再错失机会、不再过度交易……,但是,在生活其他领域却变本加厉地被套、错失机会、“过度交易”……。他们为这些“错误”付出的代价非但没有减轻,相反,往往是代价更为惨重。战场“暂时”从交易转移到了其他地方,而结果仍然是“得不偿失”。真的如此耸人听闻?不妨实际观察一下!
  一种“错误”,绝不会仅仅局限于交易或其他某个特定的生活领域,相反,它贯穿于一个人整个生活方式之中。从来只是场景不同,基本模式总是一样的——剧情是一样的、心理感受也是一样。一个被套的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被套,在婚姻关系上也会被套……;一个错失机会的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错失机会,在婚姻上也会错失机会……;一个过度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倾向于豪赌和见异思迁,在婚姻关系上同样是豪赌和见异思迁……;一个始终在 “准备”、在学习,希望等到一切条件都已完美,排除一切失败可能才肯开始,因而一直在“测试”系统、模拟交易,却迟迟不能做真实交易的人,无论在职业上还是在婚姻上,也必然始终在“准备”,却永远不能“扣动扳机”,永远不会为自己的理想采取过任何实际行动。
  一个在生活中没有勇气跟踪趋势、没有信心依靠自己随机应变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转而去跟踪趋势;一个在生活中喜欢控制别人、控制局面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不试图控制市场,不试图证明自己比别人更高明;一个在生活中不能接受损失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坦然地接受损失;一个在生活中患得患失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不在乎金钱;一个在生活中不能和生命和变化和谐相处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和市场“亲密无间”……
  所谓“真实的”交易系统,其实就是一个人独特生活方式、独特行为模式在交易领域的自然流露。所谓“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就是在交易系统与生活方式之间实现和谐。交易系统的设计与测试,如果忽略了交易者本身,是不完整的,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5-3-22 20:47:22 | 只看该作者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真实的”交易系统和“形式上的”交易系统[/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在交易圈里,经常听到类似的感慨:“我至今没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统”,或是“我有个很棒的交易系统,但是我管不住自己,就是无法遵守纪律、始终如一地坚持它”。赚不到钱、赔钱、甚至不敢做交易,总之交易中一切不幸,似乎都可以归咎于“没有自己的交易系统”、“不能坚持自己的交易系统”。相应地,找到了有效地交易系统、坚持这个系统,似乎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真的吗?[/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其实,只要如实地观察人们的交易行为,就会发现一个截然相反的事实:事实上,每个交易者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统;每个交易者都惊人顽固地坚持着自己的交易系统;而且,这个交易系统并不是“寻找”来的,而是自始就根植于每个交易者“体内”。[/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不是吗?比如,在交易中“被套”的人,他的“被套”通常是“习惯性”的。场景可以不同,结果却总是“被套”。更重要的是,导致他“被套”的心理机制、“被套”带来的心理感受总是一般无二。其他错误,诸如:错失机会——眼睁睁看着交易品种沿着他预期的方向远去,却始终扣不动扳机;过度交易——承担过大的风险或交易频率过高等等,也是如此,一个交易者一旦犯过某种错误,就倾向于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犯。这里似乎有一种“强迫性”重复的行为模式——同样的剧情、相同的心理感受,反复地、准确地再现。仿佛冥冥中有一种力量,牵着这个人不断地跳进“同一个”陷阱。[/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对此,《股票做手回忆录》的描述是很传神的:[/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当你把某些错误和失败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不会渴望还有第二次,……但是,我会告诉你一些奇怪的事情:股票投机客有时候会明知自己在犯错而仍然犯错。犯了错误之后,他会问自己为什么会犯错,惩罚的痛苦结束后,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他可能知道自己如何犯下错误,也知道什么时候,在交易中的那个特定环节会犯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犯错。……[/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当然,如果一个人既聪明又幸运,他不会两次犯同样的错误。但是他会犯下“原始错误”上万个“兄弟”或“表亲”中的任何一种。错误这个家族成员非常庞大,因此你想知道你可能做什么蠢事时,总有一个错误在你旁边。[/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摘自《股票做手回忆录》第十章[/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所谓“原始错误有上万个兄弟或表亲”,实质上就是一个错误,只是外在形式稍有不同。[/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如果用系统交易的标准来评价这种事,可以说:1、每个犯错误的交易者,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统。虽然交易者本人并没有意识到它,更谈不上清晰地表述它,但是这个交易系统一定是极其明确的,否则,不可能一再准确地“复制”结果。2、就交易系统执行来说,这些交易者是非常遵守纪律并且始终如一的——坚持被套、坚持错过机会、坚持过度交易……。3、这种交易系统并非来自“设计”,不必费事“寻找”,就自然根植于交易者“体内”。这三点恰恰是系统交易的特征所在,是每个系统交易者梦寐以求的东西![/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因此,不妨就把这种交易系统称作“真实的”交易系统,只是人们不习惯这种说法。与之相对应的,是“形式上的”交易系统,或者说是“设计出来的”交易系统。[/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就象当年炼金术士摸索配方一样,一代代交易者孜孜以求地寻找着“有效”的交易系统,希望藉此改善交易业绩。这种“寻宝”工作,一百年前是利用纸、笔做的,现在则用计算机来做。装备更厉害了,不过性质没有不同——都是在设计“形式上的交易系统”。[/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这种“寻宝”工作的实际效果大多并不理想。因为,建立交易系统,真正的难点并不在于“找到”一套有效的系统,而是能否在真实的交易环境下实际执行已经“找到”的系统。换言之,能否遵守纪律,才是关键所在。而所谓“不能遵守纪律”,实质就是“形式上的交易系统”与“真实的交易系统”相抵触。[/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那么,能否凭借意志力,强迫自己“遵守纪律”,执行经测试证明有效的交易系统呢?正这是许多系统交易者准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对此,勒庞在《乌合之众》(The Corwd)中的一段话是很有启发性的:“传统代表着过去的观念、欲望和感情。它们是种族综合作用的产物,并且对我们发挥着巨大影响。[/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许多政客同上个世纪的学究们相比,仍然高明不了多少,他们相信社会能够和自己的过去决裂,完全遵照理性之光所指引的惟一道路前进。[/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支配着人们的是传统,当他们形成群体时,就更是如此。他们能够轻易地给传统造成的变化,如我一再指出的那样,仅仅是一些名称和外在形式而已。[/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没有对这些传统的破坏,进步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一个民族使自己的习俗变得过于牢固,它便不会再发生变化,于是就像中国一样,变得没有改进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暴力革命也没多少用处,因为由此造成的结果,或者是打碎的锁链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过去原封不动地再现,或者是[/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上个世纪末,教堂被毁,僧侣们或是被驱逐出国,或是殒命于断头台,人们也许认为,旧日的宗教观念已经威力尽失。但是没过几年,为了顺应普遍的要求,遭禁的公开礼拜制度便又建立起来了,被暂时消灭的旧传统,又恢复了昔日的影响。[/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最不受怀疑的偶像,并不住在庙堂之上,也不是宫廷里那些最专制的暴君,他们转瞬之间就可以被人打碎。支配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自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主人,它可以安全地避开一切反叛”。[/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摘自《乌合之众》第二章[/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对民族如此,对个人也是一样。把勒庞的话套用在交易上:许多系统交易者同上个世纪的同行相比,仍然高明不了多少,他们相信依靠一套机械的交易系统就能够和自己的过去决裂,完全遵照理性之光所指引的惟一道路前进。事实上,对许多交易者来说,机械交易系统带来的改变,往往仅仅是一些名词和外在形式而已。支配着交易者实际行为的,仍然是他/她的“真实交易系统”。在这个问题上,意志的强制没有多少用处,打碎的锁链会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过去原封不动地再现。最不受怀疑的权威,并不住在计算机程序之中,也不是交易者的意志力,这些东西转瞬之间就可以被打碎。支配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自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主人,“真实交易系统”可以安全地避开一切“反叛”。简而言之,它会卷土重来![/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无意识的力量一旦被意志的决心所阻碍,就马上另寻出路。的确,交易者可以凭借自制力在一段时期内“遵守纪律”,避免犯那些曾经一再犯下的错误。但是,只要深入观察他/她的生活,就不难发现:在这段时期,他们虽然“在交易上”不再被套、不再错失机会、不再过度交易……,但是,在生活其他领域却变本加厉地被套、错失机会、“过度交易”……。他们为这些“错误”付出的代价非但没有减轻,相反,往往是代价更为惨重。战场“暂时”从交易转移到了其他地方,而结果仍然是“得不偿失”。真的如此耸人听闻?不妨实际观察一下![/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一种“错误”,绝不会仅仅局限于交易或其他某个特定的生活领域,相反,它贯穿于一个人整个生活方式之中。从来只是场景不同,基本模式总是一样的——剧情是一样的、心理感受也是一样。一个被套的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被套,在婚姻关系上也会被套……;一个错失机会的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错失机会,在婚姻上也会错失机会……;一个过度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倾向于豪赌和见异思迁,在婚姻关系上同样是豪赌和见异思迁……;一个始终在 “准备”、在学习,希望等到一切条件都已完美,排除一切失败可能才肯开始,因而一直在“测试”系统、模拟交易,却迟迟不能做真实交易的人,无论在职业上还是在婚姻上,也必然始终在“准备”,却永远不能“扣动扳机”,永远不会为自己的理想采取过任何实际行动。[/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一个在生活中没有勇气跟踪趋势、没有信心依靠自己随机应变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转而去跟踪趋势;一个在生活中喜欢控制别人、控制局面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不试图控制市场,不试图证明自己比别人更高明;一个在生活中不能接受损失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坦然地接受损失;一个在生活中患得患失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不在乎金钱;一个在生活中不能和生命和变化和谐相处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和市场“亲密无间”……[/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所谓“真实的”交易系统,其实就是一个人独特生活方式、独特行为模式在交易领域的自然流露。所谓“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就是在交易系统与生活方式之间实现和谐。交易系统的设计与测试,如果忽略了交易者本身,是不完整的,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size][/font][/backcolo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5-3-22 20:47:46 | 只看该作者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真实的”交易系统和“形式上的”交易系统[/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在交易圈里,经常听到类似的感慨:“我至今没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统”,或是“我有个很棒的交易系统,但是我管不住自己,就是无法遵守纪律、始终如一地坚持它”。赚不到钱、赔钱、甚至不敢做交易,总之交易中一切不幸,似乎都可以归咎于“没有自己的交易系统”、“不能坚持自己的交易系统”。相应地,找到了有效地交易系统、坚持这个系统,似乎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真的吗?[/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其实,只要如实地观察人们的交易行为,就会发现一个截然相反的事实:事实上,每个交易者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统;每个交易者都惊人顽固地坚持着自己的交易系统;而且,这个交易系统并不是“寻找”来的,而是自始就根植于每个交易者“体内”。[/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不是吗?比如,在交易中“被套”的人,他的“被套”通常是“习惯性”的。场景可以不同,结果却总是“被套”。更重要的是,导致他“被套”的心理机制、“被套”带来的心理感受总是一般无二。其他错误,诸如:错失机会——眼睁睁看着交易品种沿着他预期的方向远去,却始终扣不动扳机;过度交易——承担过大的风险或交易频率过高等等,也是如此,一个交易者一旦犯过某种错误,就倾向于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犯。这里似乎有一种“强迫性”重复的行为模式——同样的剧情、相同的心理感受,反复地、准确地再现。仿佛冥冥中有一种力量,牵着这个人不断地跳进“同一个”陷阱。[/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对此,《股票做手回忆录》的描述是很传神的:[/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当你把某些错误和失败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不会渴望还有第二次,……但是,我会告诉你一些奇怪的事情:股票投机客有时候会明知自己在犯错而仍然犯错。犯了错误之后,他会问自己为什么会犯错,惩罚的痛苦结束后,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他可能知道自己如何犯下错误,也知道什么时候,在交易中的那个特定环节会犯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犯错。……[/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当然,如果一个人既聪明又幸运,他不会两次犯同样的错误。但是他会犯下“原始错误”上万个“兄弟”或“表亲”中的任何一种。错误这个家族成员非常庞大,因此你想知道你可能做什么蠢事时,总有一个错误在你旁边。[/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摘自《股票做手回忆录》第十章[/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所谓“原始错误有上万个兄弟或表亲”,实质上就是一个错误,只是外在形式稍有不同。[/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如果用系统交易的标准来评价这种事,可以说:1、每个犯错误的交易者,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统。虽然交易者本人并没有意识到它,更谈不上清晰地表述它,但是这个交易系统一定是极其明确的,否则,不可能一再准确地“复制”结果。2、就交易系统执行来说,这些交易者是非常遵守纪律并且始终如一的——坚持被套、坚持错过机会、坚持过度交易……。3、这种交易系统并非来自“设计”,不必费事“寻找”,就自然根植于交易者“体内”。这三点恰恰是系统交易的特征所在,是每个系统交易者梦寐以求的东西![/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因此,不妨就把这种交易系统称作“真实的”交易系统,只是人们不习惯这种说法。与之相对应的,是“形式上的”交易系统,或者说是“设计出来的”交易系统。[/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就象当年炼金术士摸索配方一样,一代代交易者孜孜以求地寻找着“有效”的交易系统,希望藉此改善交易业绩。这种“寻宝”工作,一百年前是利用纸、笔做的,现在则用计算机来做。装备更厉害了,不过性质没有不同——都是在设计“形式上的交易系统”。[/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这种“寻宝”工作的实际效果大多并不理想。因为,建立交易系统,真正的难点并不在于“找到”一套有效的系统,而是能否在真实的交易环境下实际执行已经“找到”的系统。换言之,能否遵守纪律,才是关键所在。而所谓“不能遵守纪律”,实质就是“形式上的交易系统”与“真实的交易系统”相抵触。[/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那么,能否凭借意志力,强迫自己“遵守纪律”,执行经测试证明有效的交易系统呢?正这是许多系统交易者准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对此,勒庞在《乌合之众》(The Corwd)中的一段话是很有启发性的:“传统代表着过去的观念、欲望和感情。它们是种族综合作用的产物,并且对我们发挥着巨大影响。[/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许多政客同上个世纪的学究们相比,仍然高明不了多少,他们相信社会能够和自己的过去决裂,完全遵照理性之光所指引的惟一道路前进。[/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支配着人们的是传统,当他们形成群体时,就更是如此。他们能够轻易地给传统造成的变化,如我一再指出的那样,仅仅是一些名称和外在形式而已。[/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没有对这些传统的破坏,进步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一个民族使自己的习俗变得过于牢固,它便不会再发生变化,于是就像中国一样,变得没有改进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暴力革命也没多少用处,因为由此造成的结果,或者是打碎的锁链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过去原封不动地再现,或者是[/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上个世纪末,教堂被毁,僧侣们或是被驱逐出国,或是殒命于断头台,人们也许认为,旧日的宗教观念已经威力尽失。但是没过几年,为了顺应普遍的要求,遭禁的公开礼拜制度便又建立起来了,被暂时消灭的旧传统,又恢复了昔日的影响。[/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最不受怀疑的偶像,并不住在庙堂之上,也不是宫廷里那些最专制的暴君,他们转瞬之间就可以被人打碎。支配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自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主人,它可以安全地避开一切反叛”。[/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摘自《乌合之众》第二章[/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对民族如此,对个人也是一样。把勒庞的话套用在交易上:许多系统交易者同上个世纪的同行相比,仍然高明不了多少,他们相信依靠一套机械的交易系统就能够和自己的过去决裂,完全遵照理性之光所指引的惟一道路前进。事实上,对许多交易者来说,机械交易系统带来的改变,往往仅仅是一些名词和外在形式而已。支配着交易者实际行为的,仍然是他/她的“真实交易系统”。在这个问题上,意志的强制没有多少用处,打碎的锁链会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过去原封不动地再现。最不受怀疑的权威,并不住在计算机程序之中,也不是交易者的意志力,这些东西转瞬之间就可以被打碎。支配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自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主人,“真实交易系统”可以安全地避开一切“反叛”。简而言之,它会卷土重来![/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无意识的力量一旦被意志的决心所阻碍,就马上另寻出路。的确,交易者可以凭借自制力在一段时期内“遵守纪律”,避免犯那些曾经一再犯下的错误。但是,只要深入观察他/她的生活,就不难发现:在这段时期,他们虽然“在交易上”不再被套、不再错失机会、不再过度交易……,但是,在生活其他领域却变本加厉地被套、错失机会、“过度交易”……。他们为这些“错误”付出的代价非但没有减轻,相反,往往是代价更为惨重。战场“暂时”从交易转移到了其他地方,而结果仍然是“得不偿失”。真的如此耸人听闻?不妨实际观察一下![/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一种“错误”,绝不会仅仅局限于交易或其他某个特定的生活领域,相反,它贯穿于一个人整个生活方式之中。从来只是场景不同,基本模式总是一样的——剧情是一样的、心理感受也是一样。一个被套的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被套,在婚姻关系上也会被套……;一个错失机会的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错失机会,在婚姻上也会错失机会……;一个过度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倾向于豪赌和见异思迁,在婚姻关系上同样是豪赌和见异思迁……;一个始终在 “准备”、在学习,希望等到一切条件都已完美,排除一切失败可能才肯开始,因而一直在“测试”系统、模拟交易,却迟迟不能做真实交易的人,无论在职业上还是在婚姻上,也必然始终在“准备”,却永远不能“扣动扳机”,永远不会为自己的理想采取过任何实际行动。[/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一个在生活中没有勇气跟踪趋势、没有信心依靠自己随机应变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转而去跟踪趋势;一个在生活中喜欢控制别人、控制局面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不试图控制市场,不试图证明自己比别人更高明;一个在生活中不能接受损失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坦然地接受损失;一个在生活中患得患失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不在乎金钱;一个在生活中不能和生命和变化和谐相处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和市场“亲密无间”……[/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8, 238, 238)][font=Simsun][size=16px]  所谓“真实的”交易系统,其实就是一个人独特生活方式、独特行为模式在交易领域的自然流露。所谓“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就是在交易系统与生活方式之间实现和谐。交易系统的设计与测试,如果忽略了交易者本身,是不完整的,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size][/font][/backcolo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易家网  ©2015-2023  郑州期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136号 豫ICP备16010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