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xuchi 发表于 2016-7-11 18:25:48

风筝
   南门外西南方向的那片地,记得是种小麦,兼种豆子和胡萝卜的。小时候,忘了是什么季节,跟着舅舅下地,曾经吃过手指大小嫩嫩的胡萝卜。顺着叶子拔出来,用手抹去泥土,三口两口的嚼一嚼就吞下去,甜甜的,脆脆的,透着甘爽。
   清明前后的麦田,似乎是不怕踩的。一到这个时节,城里城外的都跑来这里放风筝。与其说是放风筝,还不如说是斗风筝。什么八仙过海里面的各种神仙,西游记里面的各种人物,还有花花草草和各种昆虫。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龙头蜈蚣了。龙头蜈蚣的眼睛,是会随着风速的变动而闪烁,龙头也会左右的摇摆,龙头后面的身体随着龙头活灵活现的,上面画着水浒一百零八将,或者是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像这样的风筝,一般是手工做的,手工画的,然后再由几十个人趁着风大放起来。栓风筝的线,现在回想,似乎有电缆粗,或者稍微细一点。放起来以后,拴在电线杆子上面,让他随着风力左右摇曳。每年总有那么几条龙头蜈蚣在比试,或大或小,或远或近,给人的感觉总是一种震撼,特别是我这种小孩。
   我最早的一只风筝,是姥姥家门口小卖部买的。是一只塑料做的孙悟空,大概几毛钱算上线轮估计也不到两块钱。就这样一只孙悟空,我父亲下班以后带着我放了两个清明节。这个孙悟空呢,左右不均衡,飞的也不高,上天以后,左右乱窜。连邻居家的喇叭花都赶不上。每回到下午回家以后,我就埋怨我老爹,又哭又闹。最后,我舅舅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跟我说,来年我给你做一只好的。
   这个来年是哪一年呢,我究竟是等了几年,我也忘记了。那时候年纪小,看到太阳都像现在馒头那么大。总之,还没上小学。我的舅舅是个木匠,当时是水泵厂的工人。他当时做模具,用木头做各种机械部件,经常工闲时间给我做些弓箭木刀之类的玩具,还有小椅子小凳子。直到有一年的春天,发现他闲的时候在画画,画的是只螃蟹。先用铅笔勾勒,再上水墨。画了一次又一次,我跟他说,原来你还会画画啊。他说,这是给你做风筝!我心里很疑惑,原来螃蟹也能当风筝啊?从来没有见过螃蟹做的风筝。等到水墨的螃蟹,他满意了之后,就开始选竹竿,分成竹坯以后,用火烤,然后用丝线绑成骨架,用浆糊把螃蟹糊在上面又用丝线再次加固。这样以来,一只螃蟹风筝就做好了。
   这一年的清明,是他带我去放风筝。到了那片麦田,我偏偏要放。他拿着风筝,我牵着线轱辘,等拉出一段距离,他一撒手我就跑,很快的,风筝起来了。别人又惊又叹,哪见过螃蟹风筝啊。我自己,就引以为自豪,只知道放线不知道收线。慢慢的,越放越高,越放越高,直到我自己都有些看不清了。这一次用的线,是他钓鱼用的鱼线。又轻又韧,不容易断。据他自己说,是肯定不会断的。可是偏偏不然。还是断了。应当是别的风筝和我的线缠在一起,我并不知道,而我的风筝飞的高,磨断了。远远的,看着我的风筝就走了。我舅舅正蹲在田里跟朋友们聊天呢,看到以后二话不说,爬起来就追。等了很久很久,他拿着这只螃蟹回来了。据他说,他追了几里地,穿了两条马路。他丝毫没有责怪我,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说,来年给我做一只更好的。
   后来,我也长大了,不太热衷于放风筝。而这片地,也早已不再是农地。没有什么小麦,豆子,胡萝卜,也没有几个放风筝的。甚至连春天来泥土的味道都闻不到。风筝的概念,早已变成了去小卖部几十块钱买一个玩玩而已。这里成了所谓的文化园,是用来晚上跳广场舞的。我甚至都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样的文化。
   还能再说什么呢,再说下去就反动了。人,和地,和文化,都走了。剩下的只有记忆抹不去。
   

superxuchi 发表于 2016-7-11 18:36:18

一篇散文就这么出炉了

伦仔 发表于 2016-7-12 20:47:30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强烈希望M神录一段视频,我大易家已经很久没有新鲜视频了,还是怀念,烟神,坛主那...